登陆注册
4716900000039

第39章 古代幽默(1)

女婿救丈人

中国古代幽默故事常用同音异义的办法造成词义错位。趣味当然有不俗的,但是,往往并不是最有趣的。出格之作,常常是一些把圣贤当做角色拿来编排故事的。比如,要讽刺一个人被捧得太厉害了,直接说出来是很少讨好的。把孔夫子、孟夫子拿出来充当角色,由于角色反差比较大,故事就比较精彩了。

北宋徽宗时,皇帝下诏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在孔庙里塑他的坐像。后来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声威显赫,掌了朝政,奏请将王安石的座次上升到孟子之上。当时宫中的艺术家就编了一个戏:

剧中孔子坐在当中,颜渊、孟子、王安石站在两侧。孔子叫他们坐下,王安石拱手请孟子坐在上手,孟子推辞说:“我仅仅封了一个公爵,而相公你贵为王,不能这样客气。”

王安石又请颜渊上坐,颜渊也推辞说:“我是身居穷巷的平民,不敢上坐。”

王安石不得已就坐在上手。

接着孔子坐不住了,请王安石上坐,王安石反复谦让。

这时,子路愤愤不平,一把把孔子的女婿公冶长抓了进来。公冶长十分尴尬,问子路何故。子路说:

“你身为孔夫子女婿,还不赶快救救你丈人,你看人家的女婿是怎么干的?”

这种故事的幽默,全在最后的一句话:圣贤地位的神圣性突然变成了市井小民的世俗性,在荒诞情境中渗透着讽喻性。

远志和小草

谢安最初只当了一个著作郎的小官,因病辞去了官职,隐居在浙江绍兴会稽东山,成为知识分子清高品格的旗帜。朝廷多次诏他出山,他都不肯。当时流传一句话:安石(谢安的字)不出,其奈苍生何!直到四十岁,他才应聘当了当时权贵桓温的司马,以淝水一战而青史留名。

他功成名就之后,有些知识分子对他就有些不满了。

有一次,有人送给桓温一种草药,学名叫做远志,又名小草。

桓温就拿来问谢安,为什么同一种草药,却有两种名称。谢安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旁边有一个叫做郝隆的,抢着回答说:

“这个很好解释,在山野中(隐居),就是远志;出得山来(做官),就是小草。”

谢安听了,面有羞惭之色。

在引用了这个故事之后,李贽加了一个评语说:

“郝隆的话说错了,应该是:隐居时为小草,出了山才是远志。”

李贽这句话的妙处在于:表面上是反了过来,实质上是对谢安的讽刺,他本来就不想在山中做小草,他的远大志向,就是出山做官。

李贽和郝隆意义相反的话都符合逻辑,二者形成了反差,意味就深远了。

愚蠢和幽默

中国古代史书上有不少描写大臣刻板教条的故事,按照柏格森机械刻板的理论应该产生幽默效果,但是却与幽默相去甚远。有时这种故事经冯梦龙一点拨,幽默之趣就油然而生。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辑录了不少这类故事。

西汉的甘延寿、陈汤斩杀了匈奴的首领郅支单于,请求皇帝准许将其头颅悬挂于都城长安蛮夷外交代表们聚居的藁街。而当时著名丞相匡衡认为不妥,理由是:当时是春天,据《礼记·月令》,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不应该掩埋尸体。

在这则故事后面,冯梦龙批道:“请问匡衡,两位大将斩杀匈奴的时候,是不是在中央政府规定执行死刑的秋天?”冯氏的这一批语,不但把匡衡的教条主义导致的荒谬暴露无遗,而且创造了一种游戏的语境,本来很愚蠢的故事变得幽默起来。

北宋时期理学家程颐给皇帝讲解经典,皇帝倚着栏杆顺手折了一枝杨柳。

程颐就规劝说:“春天正是万物生长之时,不该无故对杨柳加以摧残。”皇帝很不高兴地把杨柳枝丢在地上,弄了个不欢而散。

冯梦龙在这则故事后面,给了一句评语:“遇到孟夫子,好色、好钱都没有什么了不得,遇上程夫子,连一根杨柳都动不得。苦哉,苦哉!”

放火和点灯

有些史书上的或者流传的故事是很可笑的,但是并不一定是幽默的。

唐朝的宗室中有个叫做李载仁的,五代十国时,任观察使的下属,掌管刑狱之事。这个人在饮食上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很不喜欢吃猪肉。

有一次,他正要出去参加会议,恰巧此时部下有人打架。这位李载仁先生大怒,马上叫厨子拿饼和猪肉来,让打架的人面对面地吃。还对他们说,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误,给他们吃的猪肉里面还要加上猪油。

这个故事虽然有一点好笑,不过只是表现了李载仁的迂腐而已;如果是李载仁这样说,只是开开玩笑,就可能产生幽默感了。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在冯梦龙所辑的《古今谭概》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名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后,规定不许犯他的名讳。犯了他名讳的小官小吏,大都被他打了板子。正月十五过元宵,照例让民众进城观看花灯。由于“灯”字与他的名字“登”同音,掌管这项事务的小官在出布告的时候,就把“本州依例,放灯三日”,改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冯梦龙在后面加的批语是:“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则批语在后代很有影响。

忌讳的尴尬

中国古代的笑话里,多以满足于合乎道理的智趣为乐,情趣却往往表达不出来,即使像冯梦龙那样的大家有时也未能“幸免”。

宋朝宗室里有一个叫宗汉的,他非常讨厌人家犯他的名讳,规定所有涉及“汉”字的都要改做“兵士”。他的老婆供奉十八罗汉,叫做“供奉十八兵士”,他的儿子读“汉书”叫做读“兵士书”。

这个故事,本没有什么幽默感。

冯梦龙在后面加了一段注解:

十六国时赵国君石虎规定,每逢提到‘虎’字,只许叫‘王猛’;

五代梁国君主朱全忠规定凡是与“忠”同音的钟都只能叫‘大圣铜’;

有一个叫做李甘的人家讲到橘子只能叫‘金轮藏’;

杨虞卿的家人,每逢说到鱼,就改称‘水花羊’;

更有一个叫陆先的,因为牛字的上半段与他的先字相同,便规定把牛叫做‘钝公子’。至于和尚把酒叫做‘般若汤’,把鱼叫做‘水穿龙’,鸡叫做‘钻篱菜’,是为了用语言来掩饰自己不守戒律,尤其可恶。

冯梦龙讲出了这么多名讳而造成的尴尬事,很有智慧,许多古怪的事例加在一起,增加了趣味,但是,这只是一种智趣,而不是幽默所要求的情趣。

“最不足取”的批语

宋太祖时,有一个叫刘词的,曾经任过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中央政府里很高级的官员,改朝换代以后,又任后周的大将。这个人常常穿着盔甲,枕着兵器睡觉。对人说:“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以这个东西,取得富贵,哪能一刻忘怀它!”

冯梦龙批曰:

“这么说来,中了进士的,就应该睡在书籍笔墨上;做了财主的,就要睡在作肥料的粪灰堆上了。”

这个批语写得极其简洁,又十分警策。妙在将谬就谬,把此人由于功利世俗之心导致的荒谬,推到与粪便和草木灰同寝的程度。

刻薄的道学先生

导致荒谬是一种间接的反驳,由于荒谬,往往能构成幽默的趣味,但是对象不同,也就要有不同的分寸。对平辈或者关系不甚密切的人,可以尖刻一些,如果是对自己的长辈,分寸感就特别重要了。

冯梦龙在他的笑话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道学先生总是说:

“老天如果不生个孔夫子下来,从古到今都是漫漫长夜。”

有一位叫刘谐的翰林就说:“怪不得伏羲以前的圣人们整天总是点着蜡烛走路。”

在伏羲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蜡烛,所以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可能。这样的反驳有一点尖锐,但是也有一点调皮,所以算不上刻薄。

但是导致荒谬若是用到了自己长辈的身上,就刻薄了。

有位刘谐先生在分家的时候,向自己的父亲要一个干练的仆人,父亲却将那个仆人给了他的哥哥。他抗议,父亲说:“同胞兄弟如同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分别呢?”

等到他父亲病了,要他搔搔右手,他却故意去搔左手。父亲说:“错了。”刘谐说:“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区别呢?”

对这样的导致荒谬,冯梦龙的评语是:“虽至亲必报如此!”其实问题不在于至亲不至亲,关键在于针锋相对,而且出于报复,这就显得无情而刻薄了。

笑话之忌

中国古代没有幽默理论,笑话书也很少有理论,最近见到一本叫做《半庵笑政》的书,有一点理论。共分笑品(品位)、笑候(机遇)、笑资(材料)、笑友(搭档)、笑忌(忌讳)。其中最有意思,也最为深刻的是“笑忌”:

“刺人隐事,笑中刀,不理会,涉政,侮圣贤,分左右袒,令人难堪,先笑不已,寓炎凉,饶舌。”这里有不少精彩见解,可惜由于不讲究分类,所以显得混乱。

以上这一切忌讳,大抵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强烈封建理念的,如“涉政”、“侮圣贤”。

第二类是与幽默的缓解冲突、沟通心灵的功能不相容的,如“令人难堪”、“寓炎凉”、“刺人隐事”。在这些忌讳里面也是最要不得的,原因是它激化冲突。

第三类是妨碍心灵默默沟通的。幽默要求凭借自己的智慧领会对方话语中的妙处,获得顿悟之后,会心而笑,如果唯恐他人领会不到,反复“饶舌”,就与幽默要求智慧的顿悟相矛盾了。“先笑不已”之所以成为大忌,就在于,自己先笑,只能显示自己的智慧优于对方,这就有碍于他人在顿悟中体会自己智慧的乐趣,只能引起别人的厌烦。

默会——顿悟

《半庵笑政》可能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笑话理论书,其中有许多有意思的提法,但是很可惜,良莠不齐,重要的和次要的交叉纠缠,头绪比较杂乱,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中包含着相当智慧的见解。如在“笑品”中提出的“默会”就很有见地。

笑话,上升为幽默,要求一种默默的沟通,无声的意会,而不是有声的、直接的灌输,最忌讳的是强加。幽默感的形成,关键在于讲述者把自己想说的结论预先留在了逻辑空白中,让对方在接受了上下文以后,默默地进入其狭窄的逻辑通道中,获得领悟。用“默会”这样的语言,和通常的禅宗用语“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何一种幽默的逻辑结构中所包含的信息,一旦公开地讲述出来,顿时就失去了趣味。说幽默感起码的条件就是含蓄是不太完全的,它还要求不太晦涩,太晦涩不利于对方默会。好的幽默必然把听者硬是逼到“默会”的焦点上去。

近日见报端载金庸善诙谐故事:

金大侠见一小女子曰:“此女子之美丽增长率为吾所见之最者。”一听到美丽,那女子甚为开怀。但是,不久,有人告此小女子曰:“金大侠此言,其实是说你小时候,很丑陋也。”小女子立即怅然若失。

从开怀到怅然,条件是“默会”,或者顿悟。从无声的默会中,突然意识到金大侠预留的结论,如果此结论不是与表面上的感觉恰恰相反,则还不能达到幽默的层次。

笑话的素材

古代著名笑话理论书籍《半庵笑政》中有所谓的“笑资”的一节,这可能是这本不乏见地的书的糟粕了。

所谓“笑资”,就是嘲笑的对象。在本书的作者看来,“笑资”不外是:“口吃人相骂,乡下人着新衣进城拜年,听醉语(醉汉胡说),哑子比势(哑巴用手势来代替有声语言的窘相),痴人听因果垂泪,对客泄气,村夫掉书袋,学官话,和尚发怒,帮闲客作出恭状,胡子饮食不便,优人打诨。”

这里自然有一些真正的幽默趣味,比如“村夫掉书袋”,就是说好好的平常话不讲,倒要拿出古人书本上的话吓唬别人,要提高自己的身份,不想却为难了自己。

除此以外就是低级趣味:口吃是人的生理缺陷,胡子长吃饭不便,嘲笑人家是缺乏同情心,乡下人穿新衣进城拜年,对之肆意贬低,恰恰暴露了作者浅薄的优越感。至于痴人听古人因果而垂泪正是他的可爱处,和尚本该六根清净,偶尔不能克制,发起火来,也正是他人性不能泯灭的表现,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当做可笑之谈资却是暴露出作者的俗气。

《半庵笑政》难能可贵地把难登大雅之堂的笑话作为研究的对象,本是很有勇气的,但可惜的是,作者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弱者缺乏同情心,加之文化素养比较低,连分类也不合乎规则,令人遗憾之处不少。

死到临头

死到临头一般是幽默不起来的,只有特别具有幽默气质的人才能轻松得起来。在西方有绞刑架下的幽默,有一个美国人甚至收集了一本关于死刑犯在临死以前的幽默故事。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

一个人走上绞刑架,神父来给他祈祷,他说:不用了,关于那边的事情我将比你更为清楚。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幽默,除了金圣叹那样的“落地的人头,好快刀”以外,在一些笑话书上也往往有个别超越实用理性的幽默。

有一个姓邢的进士,身材很是矮小。鄱阳劫贼,抢了他的钱财还要杀他。

正当劫贼举刀的时候,他说:“人家称我为邢矮子,如果你再把我的头砍掉,我不是更矮了吗?”

劫贼听了他的话,不觉大笑,就放下了刀子。

这个故事的幽默感在于:一般人在死到临头的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会压倒一切自由的思绪,这个秀才居然能超越死到临头的痛苦,幽默起来。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在中国许多古代的笑话中显得特别精彩。

怕老婆甚于怕贼

中国古代笑话中有不少比较庸俗的:有讽刺残疾的、口吃的、贪吃的,这类故事很少经得起时间考验。因为都是针对人的生理性毛病的,而不是属于情感状态的,因而显得浅薄而无聊。

同类推荐
  •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与他人的了解沟通,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李嘉诚人生哲学课

    李嘉诚人生哲学课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都知道李嘉诚这个名字。做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名字都知道。尤其是他从一无所有,凭借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迈入富豪榜,并最终成为华人首富。精明的商家,总是知道如何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李嘉诚作为华人世界最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创造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
  •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囊括了卡耐基励志著作中最经典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和《语言的突破》五部分内容,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所有的的思想精华,旨在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社会交往、商务活动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大敌——忧虑,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突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赢得听众的赞赏和尊重。
  •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我们总是说一个人有气质、有个性便是美,便是活得精彩;而对于生命也可同样而论之。但我们怎样培养生命的气质,怎样让生命也变得有个性,这将是一个难题。本书便是针对于生命的气质与个性展开,让你正确了解自己,把握自我,完善人格,彰显出你生命的魅力,活出生命的个性。
  • 职场赢得好人缘

    职场赢得好人缘

    搞定了人,就搞定了事。本书倾囊相授职场竞争的必知法则和博弈的秘密法宝,帮你打造完美职场交际,轻松潜伏在办公室。
热门推荐
  • 精灵纪元

    精灵纪元

    他是高贵的精灵族王子,王后篡位,在刑场上他被击伤而失忆。幸得酒糟剑王所救,带他一路逃亡,只为找到传说中的精灵谷。穿沙漠,过密林,越险峰。狡诈的狼人,嗜血的魔兽,狂怒的兽王,他们能否渡过难关,终达家乡……
  • 海贼之火龙之爪

    海贼之火龙之爪

    格伦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第二人格,这位病人被治愈后,格伦消失在病人的脑海中,却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被迫吃下一颗人造恶魔果实,获得了诡异的能力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爱我跟紧我

    爱我跟紧我

    思伟奇,一个平凡的名字,在XX大学就读,是一家房产商的贵公子,他与杜菲菲,董倩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关系,不想就这样一直持续不明不白的关系时,思伟奇做出了个决定,但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爱情就是这个样子,一时的喜欢不代表一世的爱。……
  • 绿茵修仙

    绿茵修仙

    当进球也能修仙的时候,晨风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恭喜你,进球了!等级达到10级,进入炼气期!”至此,晨风踏上了绿茵修仙之路!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曾许来日晴方好

    曾许来日晴方好

    年锦总会想起那段黑暗无比的时光。“霍司铭!不要丢下我和孩子!”“你陪在那女人的身边,有想过我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吗?”躺在手术台上,那安静的女人,霍司铭一点也不相信那就是年锦。终于,那个女人死了,霍司铭的世界清净了。可为什么...还是会想起她?“你在哪里,我想你了。”
  •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她苏小小最大的愿望,就是顶着皇后的名号去相公楼里泡小倌。而她传说中的皇帝夫君常常为此气得咬牙切齿。苏小小才不管,皇帝又怎样?最后还不是乖乖地仰望天空深情呼喊:“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 星途之森

    星途之森

    太阳风暴即将来袭,末世危机即将来临。星途的艰难,未知的恐惧,到头来不知是真是假,分不清真与幻。新书提前上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