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12

第12章 幽默 诡辩和雄辩——幽默就是讲歪理(5)

一般来说,任何辩论只作一个回合的驳论远远不够,至少要作二度转化,一度讲对自己有利的,二度则把对对方有利的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例如要论述“知足常乐”,论证时就要抓住关键词——“足”。一度论证:世界上好东西那么多,不知“足”永远不可能快乐。二度论证:但如果有了一点成绩就知“足”了,难免很快被人家超过。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足”就不能常乐。当然,这二度转化可能还没有完,还可以转下去:我们说的“足”,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投入的充“足”。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创造性发挥得不够充“足”,也可能不乐。这个充足的标准很高,有了这个很高的标准,就会不断奋斗,因而不断地感到其“乐”无穷。这里涉及对“足”这个概念的分析,这是一种内涵分析,这比分析具体事例要难一些,概念的内涵是抽象的,不好分析,但它深刻,非分析不可。

六、雄辩和诡辩有时不及幽默

法官的雄辩是非同凡响的。雄辩讲的是正理,而诡辩则属于歪理,这就敌不过雄辩,因此普罗塔哥拉的学生最终败下阵来。虽然如此,但雄辩有时也一下子解决不了某些棘手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理论不能证明理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没有绝对的雄辩)。就这个个案来说,大法官的雄辩,也不是没有一点漏洞。关键是什么叫做第一次官司。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是一次官司还是两次官司?如果那诡辩的学生,继续进行逻辑的辩驳,还有相当的空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雄辩的空间是无限的。在这样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中,还有许多有待深化的层次。

雄辩固然重要,但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且是情感的动物,没有感情就变成机器人了。在辩论的时候,如果光是用理性也不成。讲道理的目的,就是说服对方放弃自己的道理。而人家的道理是多年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下子不可能放弃的。再说,人家还是有感情的,有自尊心的。就是道理上讲通了,感情上不见得能通。那怎么着?顶牛?顶牛是动感情,动了感情,就有理讲不清了。

在许多情况下,聪明人就聪明在不迷信讲理,不迷信雄辩。

贾宝玉和林黛玉讲理是没有用的。林黛玉恼了,贾宝玉怎么办?贾宝玉不理她,不行,她要哭;那贾宝玉跟她雄辩?不行,她要哭!爱情是强烈的感情,情和理是矛盾的,感情强烈,就是不讲理了,还讲什么雄辩。那和稀泥、检讨,行不行?也不行,她还是要哭!干脆不理她,让她去哭,这个办法对别人可能挺管用。管它呢,谁让她不讲理的?把眼泪哭干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对贾宝玉不行。因为他心疼林黛玉,她哭了,他心里就疼了!不然,就开门见山,把话说明白吧,贾宝玉只好说:“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这不是很好了吗?该满意了吧?结果是,林黛玉索性大哭起来:“啊,你就这样欺负我啊!啊啊啊……”这完全是不讲理!不讲理才好玩,感情才深啊。光讲理的话,像薛宝钗和贾宝玉那样,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就没爱情了。在交流的时候如果发生障碍,要研究一下究竟是理的问题还是情的问题。如果是恼火了、顶牛了、怄气了,这时候你不要再讲理,先让人家发泄一下,理顺情绪,也就是缓解对抗。

什么是缓解对抗的最好手段呢?幽默。

1946年审判日本战犯,当时亚洲各国,还有英、美等国组成一个国际法庭。还没开始审判,各国的大法官就吵成一团,为谁坐在庭长旁边第一个位置争执不休。席次之争在国际上不好解决,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有关国家荣誉的问题。当时法庭庭长是澳大利亚人。这个庭长非常不像话,他偏袒欧美人,想让两位英、美法官(特别是英国法官派特里克勋爵)坐在他的旁边,便千方百计地把中国往后排。他最初提议应该按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是以中、法、苏、英、美为序的。他又说:我们不是联合国的组织,不必照五强居中的安排,可以按国名字母先后为序。但是,这样一来,事情更乱,居中央的是中、加、法的法官,而庭长所希望亲近的英、美法官反而离开他更远了。这样争来争去,大家都上了火。后来中国法官梅汝墩发言说:“我们不妨找一个体重测量器来,看看各人的体重是多少,然后按照它来安排席次,最重的人居中,最轻的人就往旁边坐。这样,我们不就有了最公平最客观的标准了吗?”

这话引来哄堂大笑。庭长对中国法官笑道:“你的办法很好,但是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我们这里是国际法庭而不是拳击比赛场。”梅汝璈答道:“但我认为这是唯一客观的标准。纵使我被放在最边席,也心安理得,那是因为我现在的体重不够,我宣布辞职。如果要让中国得到较高的席位,政府就必须派一个比我胖的人来替代我。”一讲完这话,大家都笑了。笑是心理最短的距离。最后,各国代表一致同意采取了梅汝璈的主张,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中国紧随美国之后,排在第二位。

梅汝璈用的是幽默的办法。

为幽默下个定义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定义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研究的开始。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要从幽默及其相关的范畴中进行辨析。为了把这个方法贯彻到底,那就要求在辨析的时候,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是从活生生的现象出发进行概括,再把初始观念放在相邻观念关系之中进行类比。比如我们在指出幽默是一种歪理的时候,就是把它放在与正理的联系和转化的关系中。

首先从最为感性的事实中寻找其中的逻辑关系。

在辩论究竟谁应该坐在中间的时候,尽管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都是在进行逻辑推理,而且都是力求从各方认同的前提开始。例如,应该按战胜日本***的贡献大小,或者按《联合国宪章》的顺序来排列,这些提议都是可能为对方所接受的。而梅汝璈提出按体重来排列。第一,这是不成为理由的,构不成推理的前提的。虽然具有因果逻辑的形式(因为体重重,所以坐在当中),但是,其内涵都是荒谬的、可笑的。第二,在辩论中,尤其是在外交场合,以体重为准,是不可能被各方接受的。这种歪理,是双重的歪,双重的荒谬是虚拟的,并不是真的准备付诸实行的,这一点各方心照不宣,所以笑才是会心的。柏格森说:

“不管你把笑看成是多么坦率,笑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和实际上,或者想象中在一起笑的同伴们心照不宣的东西,甚至可说是同谋的东西。”

这就缓解了对抗情绪。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歪理,在逻辑上无理,可是在情感上又能心领神会,歪理是因为歪得有情,才可能歪得有理。

在一般的交流中,歪理是没有用处的,胡搅蛮缠,是令人厌恶的。但有意为之的歪理,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时候,就会引起会心的笑。笑是心灵沟通最短的桥梁。而争论,虽然讲正理,但却可能扩大人们心理的距离。这说明,在发生争论的时候正理固然重要,但是在讲正理之前理顺情绪更重要,而理顺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正理的逻辑中解脱出来,通过歪理进入幽默的境界。

人是复杂的,一方面追求真理,一方面又感情用事。精通交流的人,该讲道理的时候,就讲正理;该理顺情绪的时候,就讲幽默。双方对抗了,陷在里面了,讲什么道理啊?都火了!用幽默来缓解一下,宣泄一下,大家笑一下,拉开的心理距离就贴近了。

交流有两手,两手都要硬。但是,目前流行讲正理、讲雄辩;而讲歪理、讲幽默,这一手比较软。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你讲道理,讲到对方哑口无言。但对方顶牛了!怒目而视了!就是反对你了!这个时候理越讲事情越糟。

上个世纪80年代的福建师大,学生宿舍比较紧,部分学生住在校外公寓。因条件比较差,要定期做大扫除。室长分配8个室员扫地,面积很平均。突然有4个人罢工不干了。什么道理呀?道理很清楚,吃亏了。这4个人住在上铺,每天上上下下,消耗的能量比较多,另外4人住在下铺,消耗能量比较少。而现在分配扫除的面积,应该给予补偿。室长问,怎么照顾?回答说:“住下铺的扫地板,住上铺的扫天花板。”室长想:“扫天花板,不是太便宜了?偷懒,是劳动观念问题。”但他没有如此与那4个人争辩。面对他们的不讲理,知道雄辩、威胁只能导致对抗,都没有用。他要用幽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于是他就说:对对对,你们这个办法很好。但是以后走路怎么办?是不是扫地板的走地板,扫天花板的……你们自己考虑吧!

大家一笑,心理距离缩短了,情绪对抗就缓和了。实际上,走天花板是不可能的,用这种办法来拒绝,拒绝的意思,对方可以自己悟到。我对你的批评、进攻也是由你自己悟出来的,让你在会心的笑中,体会到我对你的感情,从而接受了我的反驳。笑,缓解了对抗性,矛盾迎刃而解。

这说明,情感的作用可能比理性或智性更为强大。在商务活动中,甚至在外交活动中,谈判本来是不讲情感的,但是人是有情感的,人所参与的活动也因而带上了感情色彩。许多事情,用讲道理的方法讲顶牛了,僵住了,再讲就要弄巧成拙,再傻乎乎地钻牛角尖就不懂人情世故了,再忽视情感的作用就太不明智了。

自然,讲情感也有多种方式,最粗浅的办法就是把情感直接说出来;可是直接抒情(如果不是在舞台上),或者是写在给情人的信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而幽默是间接表达情感、达成默契最有效的方法。

同类推荐
  •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在白日梦、艺术作品和社会乌托邦中,人类预先退订和描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呈现的各种表达方式。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中庸》通解

    《中庸》通解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儒学家杨朝明教授对中国儒学经典著作《中庸》的通俗性解读作品。全书分为“中庸之为德”“人生难得中庸”“儒家,耕耘在社会中”“哀公问政”“至诚与至圣”等五章,从为人之德、为政之道、治世之法等方面对《中庸》中蕴含的儒学思想进行了详实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儒家文化,为现代人修身正德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热门推荐
  • Hello傲娇甜妻

    Hello傲娇甜妻

    “我缺个合法伴侣,就你了。”面对大总裁霸道又强势的逼婚,秦舞果断的选择——“我们来打个赌,若是你输了就不能逼我结婚!”“好!”大总裁爽快的答应,自信不会输,结果他输了,可是他……装疯卖傻不承认有这回事,继续花样逼婚!小恶魔看不惯,横插一脚:“妈咪是我的,想要娶我妈咪,先问问我的拳头同不同意!”大总裁冷笑:“毛都没长齐,就敢来跟我抢老婆,谁给你的勇气?”
  • 天降恶魔有点暖

    天降恶魔有点暖

    别人的盖世英雄都是踏着七彩祥云而来,你却伴着电闪雷鸣而至…恶魔就是恶魔,难道你的出场方式也是这么与众不同咩~
  • 梦之梦里花开

    梦之梦里花开

    李筱华站在梦的岔口……孟凯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杜凯说:“虽然世界之大,人很多,但我的眼里只看到了你。”当她在本子上写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时,杜凯修长的手指握笔写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她不慎滚落山底时,孟凯第一时间奋不顾身的随她而去,为了她能有一线生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想辜负,却一直在伤害……她却找不到了出口……
  • 神莲

    神莲

    这个世界最美最好的安娜王后已经离世,东国的王东神陷入长达十七年的长痛中。直到一个名叫莲儿的女孩出现,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东神、莲儿、周和、惜若、陆明之、望月,他们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请看本书《神莲》。
  • 谁不曾踏入物欲横流

    谁不曾踏入物欲横流

    这是一部都市言情小说。描写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人们争取金钱和爱情的愿望是相似的,争取的能力和结果各有各的不同。小说细腻讲述了青年人和中年人、普通人和成功人、男人和女人纠缠不清的感情经历和迥异的感情观念。
  • 超人迪迦后卫2之奇迹再现

    超人迪迦后卫2之奇迹再现

    京子回归,再次携手TPC,一起帮助迪迦奥特曼保护人类。
  • 重生专治各种不服

    重生专治各种不服

    顶级混世归来,专治各种不服!——一朝归魂,云霖踏上了吊打渣渣的不归路。医毒双全,百兽之尊,阵法开山祖师爷。一根玉笛虐遍天下,上古凶兽为坐骑,更传闻说帝君都得喊一声……夫人?大概就是一混世要去祸害苍生,最终被顺毛成功,世界和平的故事。
  • 明月妖侠

    明月妖侠

    小小助理,一朝穿越,身份成谜,几经周折,屌丝逆袭,酒壮怂人胆,和大侠谈个情,问君知否,一江明月寄深情。
  • 九转不灭诀

    九转不灭诀

    【2018超人气作品,亿万收藏,十三亿读者倾情荐】少年获《九转不灭诀》,渡九劫,修不死之身,战绝世强者,一剑,破九天!
  • 运皇

    运皇

    群山之巅,有人乘龙腾空,扶摇而上。佛堂之上,有人青灯灭尽,诵经悲空。书院之中,有人说尽道理,谈笑成圣。江湖之远,有人杯酒长歌,刀剑纵横。三千红尘,吾亦摇摆而渡。万里山河,吾亦携风而游。那一日,有少年身处山脚,眺望天地大道,心神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