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20

第20章 让境界更开阔些——《燃烧》和《马龙来访》的启示(1)

如果,把创作中作者对题材的抉择,比作透过摄影镜头取景的话,那么,我们不仅应当有通用的“标准镜头”,还应当有能把远处萌芽状的细物置于睫前的“望远镜头”,更应当有包容幅度很宽的“广角镜头”。拥有了这样的装备,获得了这多种功能,才会大大扩充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力,也才能更广阔,更深远,更有力地反映现实。广义而言,对一时期、一时代的文学来说,似乎也正应该力求具备这种既深且广的囊括现实的力量。

我之所以兴起了以上的联想,是读了去年《十月》第四期发表的《燃烧》和《马龙来访》两个短篇之后引起的。两部作品,都有一些新鲜的,足以启示我们的特异之处。两篇小说,一写大都市工业战线的新矛盾,一写大西北山乡里的人事纠葛;一写美丽勇敢的女技术员,一写鬓发斑白,顶风冒雪的老农民,可以说很难找到相同的地方。然而,它们自有相通之处在。两篇小说的作者,都不把当前现实的矛盾冲突,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都在努力观察和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都是紧紧抓住了我们这个正处在“艰难的起飞”中的时代的特征,为开拓新的视野,为寻求新的视角,为使作品的现实感更强烈,境界更宏阔,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人们已经看到,粉碎“四人帮”后的四年,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令人振奋的成就。仅就短篇小说一项来看,建国三十多年了,何曾呈现过今天这样繁荣的局面。但是,象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一样,短篇创作也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它同样需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事实上,短篇小说创作在这四年中也是年复一年地前进着,深化着。就目前短篇创作总的情形来看,拿它与现实生活的客观要求相比,有没有不足和薄弱之处呢?我以为是有的。比如说,“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也就是正视现实中新的重大的矛盾冲突,触及千万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塑造脚踏在坚实的现实矛盾之上的新人形象的作品,似乎略少了一些,也弱了一些,就好象一部宏大的交响乐里,主旋律还不够嘹亮、清晰、有力一样,尽管整部乐曲是丰富的、饱满的、复杂的。记得七九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反响强烈,盛况空前。这是一篇优秀的小说,但在兑现实的把握上、在形象的塑造上也决不是没有瑕疵可以挑剔。群众为何如此欢迎它?我想没有别的,因为它顺乎世情人心,应运而生:当时的现实生活和人民心理正需要乔光朴,蒋子龙同志雪中送炭,创造了一个立足现实矛盾中的乔光朴,故而欢声四起。但问题不止于此,《乔厂长上任记》发表的反响固然说明艺术家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但反过来恰又证明,我们的艺术家还没有充分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许多生龙活虎的斗争生活还没有走进艺术的领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燃烧》和《马龙来访》值得我们注目。

《燃烧》的作者中杰英同志是一位有相当阅历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亲身参加着工业战线的实践活动。因此,他观察和再现生活,似乎于通常的政治眼光之外,多了一副经济眼光。《燃烧》就有这个特点,不仅从政治的角度,而且从经济的角度,不仅从一般的反对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的角度,而且从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来处理题材,开掘主题。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家走上经济建设轨道时,曾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说,希望报刊“多谈些经济”,“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这虽然是对整个宣传工作而言,但对文学——“人学”来说,对灵魂的工程师——作家来说,也决不是没有指导意义的。《燃烧》正是通过艺术形象熔铸着这些新鲜的内容。

读者不必担心是否懂得“高能燃烧剂”的化学组成,因为,是否允许在市区使用它,只不过是小说事件的缘甴罢了。作者通过一场规模不大而含义颇深的矛盾冲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在女技术员汪琳“一分钟内”就可以正确解决的问题,一个对提高劳动效率很容易实施的爆破方法,到了安于外行状态的工程处长余守德和不学无术的“工程师”房胖子手里,可就化易为难,变简单为复杂,如临大敌,绝难通过了。遇到这类“条文”上没有明确的问题,他们总是承袭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煞有介事,正襟危坐,召集庞大而又冗长的“生产调度会”,“严肃”而又“谨慎”地分析着各种利弊。其实,这些都不过是过场戏,结果总是“你民主,我集中”,照保险系数最大的传统方法“管理”。请看,只消几分钟就可以用“燃烧剂”破除的路障,在他们如此这般的“决策”之下,竟然“要计划投入十把风锤,六台冲击钻,四台空压机,调集六十四名精壮工人三班倒,春节加班给双工资……这样打歼灭战,预计用二十个昼夜可破碎旧地堡,四个昼夜搬运完毕,二十四天圆满完成”。多么洋洋大观的计划!多么浩繁的开销!余处长和房工程师为之踌躇满志,而提出使用燃烧剂的技术员汪琳,却不能不感到巨大的内心痛楚,“掩住脸哭起来”;支持使用燃烧剂的马三才队长,则不能不忿慨地“恶声大笑起来”。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余守德的嘴角不是照样挂着自信而又轻蔑的微笑吗?会场不仍然是一片沉寂吗?正象那个多年碰壁,棱角已经快磨光了的老技术员“大辣椒”所感叹的,汪琳和马三才所面对的,“不单是一个混凝土的暗堡,也不是一条有关燃烧剂的错误条文,你面对的是一座由习惯势力构成的无形的暗堡,它顽固地横在通向四个现代化的大道上”。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守旧势力一向是很顽固的,甚至你要把一张桌子挪个位置,也要付出血的代价。《燃烧》里的情形也正仿佛。等到汪琳冒险申诉获准,马三才与汪琳不怕丢官,不怕挨整,秘密使用了燃烧剂成功,“通化门”工程提前完成,受到上级嘉奖的时候,余守德反倒升任公司副经理,房胖子接任处长之职。而真正为这个工程付出了重大代价的汪琳,依然身处困境,险些受到“整肃”,马三才则干脆被撤了职。这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这不能不使人们对“无形的暗堡”怒火中烧,拍案而起了。

当然,文学作品不是关于工业管理的调查报告,但对于关乎国计民生,为千百万人所关切的问题,文学不能视而不见。为什么象余处长式的人物,总喜欢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代替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呢?为什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他们手里非但发挥不出来,反倒变成浪费国家资金,挥霍人民血汗的合理依据了呢?《燃烧》的作者就从文学的角度探索了这些问题。这篇小说中,写了余守德、房胖子两个人物,落墨不多,但刻画深刻。余守德年富力强,容光焕发,满嘴挂着“走群众路线,不搞一言堂”之类的时髦名词,被认为是工业战线上的“铁腕人物”。然而,可悲的是,他的“铁腕”表现在压制不同意见,独断专行,听不进来自第一线的声音上。他甚至为会场上只有一二个人不赞成他的意见而感到“放心”和“宽慰”。这个貌似“新派”的人物,骨子里浸透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汁液,他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在自己织成的清规戒律的网中施展着权威,已成为实现四化的绊脚石而不肖觉。至于那位“工人工程师”房胖子,被认为是德才兼备的,正符合当前潮流的“新人”。可实际呢,他正好赶在技术考核之前,就来了个“三级跳远”,被授予工程师的头衔。因为他虽然“对数学里的函数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可对人与人之间的函数关系融会贯通”余守德和房胖子,都是今天现实中的活人,打着当前生活特点的烙印。他们都很会趋时,可实际都是那座“无形的暗堡”中的“卫道士”。透过这两个落笔不多的人物,还有省建委关于“燃烧剂”的错误规定,揭示了我们工业管理体制,甚至其他制度的弊端,所写者小,所见者大,触及不多,启示甚广,这使《燃烧》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同类推荐
  • 散步思絮

    散步思絮

    本书是作者步入八旬之年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就是每天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广泛,大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乃至民间风情,世俗冷暖,文人轶事,都在作者笔下如渔樵闲话,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深思。真应了朱熹“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联中真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并非生而为先知。透过《一九八四》的深邃棱镜,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穿透一切人性迷雾的末日预言家。但那并非以血肉之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奥威尔。终其一生,他也曾是一个热忱的信徒,一个勇敢的战士,一个受伤、恐惧、落魄的普通人。《一九八四》是他的终点而非起点。《巴黎伦敦落魄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与《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这三部纪实作品就是奥威尔在人生和思想的重要关口留下的三个足印。从中,我们不难读出《一九八四》中某些似曾相识的场景与情感碎片,虽然经过了重重转换。它们共同构成了解读这位先知思想历程的一把钥匙。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尚文斋集

    尚文斋集

    《尚文斋集》源于生活,题材广泛,是一部集诗、词、曲、对联、散文为一体的作品,可谓 “情真文美,掷地有声”。正当我们期待姜老师有更多的作品问世时,姜老师却早早地离我们而去了。姜茂胜老师的离去,使我们在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校长,更使文坛失去了一位好诗人。虽然姜老师走了,但在他的家乡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人们将永远记住他,记住这位辛勤的园丁和他的 《尚文斋集》。如果姜老师泉下有知,当为这本书的出版而欣慰和自豪。
热门推荐
  •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女人,谁给你的胆子设计我!”他霸道残忍,扬言要杀人灭口。她千方百计的跑路,却根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你到底想怎么样?”“和我结婚,或者去死,自己选!”她鼓起嘴巴:“我能不能选第三样?”“哦,”他拖长语音,意味深长,“原来你喜欢先……死再婚,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负重任……”……她是他黑夜中唯一能安心睡眠的抱枕,更是梦中难忘的初恋,如今自投罗网……他怎能不抱得美人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听说,爱情回来过

    听说,爱情回来过

    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漫长的十年。苏陌用一个女子生命里最美好的年华去爱他。三年等待,等来他婚纱照一张,附言:从此你自由了。苏陌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原本以为时过境迁,梦里的人摇身一变,成了男友亲妹的未婚夫。从此抬头不见低头见。苏陌想,是他不要她,她怕什么?*顾子铭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嫌弃是在苏陌继父那里。那个地质学教授端着眼镜一板一眼的对苏陌说,有钱有权还有色的二世祖,99%都是钻石王老五,花心大少,比皇帝还不靠谱。苏陌解释:皇帝佳丽三千好歹还有个花名册,见不到至少也知道皇帝在哪儿。现在世界那么大,诱惑那么多,谁知道二世祖歇在哪儿,小三小四小五一路排下去有几个?顾氏集团太子爷顾子铭怒从心头起。想做我的女人,没本事守就别来抢。后来他才知道,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守,不需要抢。*爱情和时间一样,是一场浩大的劫难。骄傲如顾子铭,固执如周文远,迟钝如苏陌,都无法躲过这场劫难来袭。那么就不要躲好了。*谨以此文,纪念遗失的过去。青春不朽,因我们那般执着过。小安新浪微博:雁心匪石,http://pgsk.com/u/5320547476/home?wvr=5&uut=fin&from=reg#!/5320547476/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因为没用过微博,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网址,囧。
  • 超级女婿(又名:豪婿)

    超级女婿(又名:豪婿)

    入赘三年,所有人都以为可以骑在我头上。而我,只等她牵起我的手,便可以给她整个世界。(又名:豪婿)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王爷走着瞧

    王爷走着瞧

    她,是大家族中的一名小姐却是备受冷落……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坚强的娘亲,还有一个淡薄的性子*十四载年华,在冷清破旧的后院度过,从未见过自己的爹爹第一次出府,为了受伤的陌生男子,出府购药第一个朋友,温柔忧伤的年轻管家,偶然闯进第一桩生意,俊美无铸的店铺老板,无偿相送第一次离家,逃离不属于自己的命运,离开没有人情的“家”*带上娘亲的遗物,掩去绝世的容颜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京都成为逍遥王府那默默无名的丫鬟*常胜将军,见她第一面,就要纳她为妾只是为了那双眼眸,与他的亡妻相似!*经历之后,蓦然发觉,逍遥王府也并不逍遥情动之时,亦是离府之日*再次的相遇,将何去何从?怜儿的抉择,又将会是谁?“此生,我的心,只属于一人!”对着众人,怜儿这样说道。*娘说:爱是世间最厉害的毒药所以,怜儿可不可以独自一人轻舞飞扬在人世间?推荐新文《绝色逃妾》【妖的连载文】【罪宠】——连载中【妃占妾身】——连载中【妖的完结文】【狂女】——完结文【王爷,走着瞧】——完结文【养个奴隶做老婆】——完结文【一个娃娃两个爹】——完结文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封圈

    封圈

    厚重的阴云驱之不散,封禁的囚牢坚不可摧,往复的生死循环不止,何以破局?生门何方?
  • 残阳如血

    残阳如血

    重庆朝天门码头,象征着扬帆起航的船头形态的广场空旷、宁静,三三两两的游人漫不经心地闲逛着。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钟,九月的重庆,暑气还没有完全消退,一般要到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广场上的游人才会渐渐地多起来。一位年轻女子随意选择了一张三人座椅坐了下来,面朝着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含义的广场雕塑,目光呆呆地凝视着,从别人的眼里望过去,不知道是她在注视着雕塑,还是雕塑在注视着她。后来有人真的希望是雕塑在注视着她,记录下她的一举一动,注视着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