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0500000002

第2章

奶奶讲爷爷的故事

达斡尔族的故事很多很多,多得驮在马背上往草棵里掉,盛在船舱里往江河里流,装在勒勒车里往黑土地上撒,就是背在背篓中,也都不经意地让娃子们吃进肚子里。

达斡尔族的故事太多太多,听得娃子们长成了阿爸,阿爸长成了爷爷,爷爷长成了爷爷的爷爷……一代一代地讲,一代一代地传,就像扎恩达勒的河水川流不息。

达家娃子乌迪生在扎恩达勒河边,长在扎恩达勒草原。

乌迪是听着奶奶讲的故事长大的。

乌迪的阿爸阿妈是军官,在新疆的边防部队里。乌迪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奶奶讲给乌迪的第一个故事,是爷爷的故事。奶奶讲啊讲,爷爷的故事一直讲到了今天……

乌迪的阿爸出生那年,扎恩达勒草原出了一件怪事。

那年桃花水下来的时候,乌迪的爷爷扛着鱼网去打鱼,刚刚走到村头,就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他揉了揉眼睛:咋会有这种事呢?

可是,这事明明就发生在眼前一一喔呀!数也数不清的蛤蟆从山林中拥出,沿着村外的大路爬来,黑压压铺天盖地。

这些蛤蟆大的如盘子般、碗口般,多数是普通蛤蟆那么大。还有的大蛤蟆身上驮着小蛤蟆,有驮一两只的,也有驮三四只的。小蛤蟆从大蛤蟆背上掉下来,大蛤蟆会停下,等小蛤蟆重新爬到背上再走。这支蛤蟆队伍爬着跳着上了乡村公路,翻过路沟,直奔扎恩达勒河。

从来也没见过这么浩荡的蛤蟆大军。乌迪的爷爷撂下了肩上的鱼网;在场的人都停住了车马,歇住了爬犁,圈住了牛羊,生怕乳着伤着它们。人们眼看着大大小小的蛤蟆像饺子下锅似的劈里扑通跳进了河里。

这支不断溜的蛤蟆大军足足过了一天一夜。

老辈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蛤蟆大搬家,是咱们扎恩达勒有风水。咱扎恩达勒草原可是块吉祥福地呀!

果不其然,老辈人的话得到了应验。

转年,四下里闹起了虫灾,青草被蝗虫吃光,庄稼颗粒无收,牛羊饿死无数。

惟有扎恩达勒草原依旧水清草绿,牛肥马壮,粮食丰收。

老辈人说,这都是蛤蟆搬家给咱们搬来的福哇!

从此,青蛙就成了扎恩达勒草原的吉祥物。

扎恩达勒河年年蛙鸣不断。

好多年过去了。

年年不断的蛙鸣引来了省农科所的张教授。

张教授把扎恩达勒村选做科研基地,在这里建起了养育青蛙的试验池塘。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把张教授揪回到扎恩达勒村。那时正值隆冬,就在养育青蛙的试验池塘边召开了批斗大会。

造反派宣布:彻底捣毁反动学术权威的黑据点,炸掉试验池塘和炸死所有的青蛙!

他们在池塘的冰面上砸开个大窟窿,要将炸药包点燃扔进去。

就在造反派要点燃导火索的一刻,当时的村支书,也就是乌迪的爷爷大吼一声:

住手!

在和造反派抢夺炸药包时,乌迪的爷爷被推进了冰窟窿。村民们含着眼泪砸开无数个冰眼,也没捞到他们的村支书。

造反派们也就此罢手了。

第二年春天。

雪化冰消,奇迹出现了。

葬身池塘整整一冬的爷爷的遗体漂出了水面。只见他全身被冬眠的青蛙包裹着,遗体完好无损。

他神情安详,令人敬畏。

村民们在池塘边为他们的村支书立了一座墓碑……

谁也说不出扎恩达勒草原有多大,因为它一眼望不到边。

谁也说不出扎恩达勒河有多长,因为骑上多快的马沿着它跑,从太阳升起跑到月亮出来,也望不见它的尽头。

谁也说不出草原上的鲜花有多少种,因为总会采到从没见过,也叫不出名字的花儿来。

扎恩达勒一松嫩平原上一片神奇的土地。

放暑假了。

娃子们都撒欢似的跑到草甸子上翻跟头,摔跤,骑马,捉蝈蝈,劈里扑通地跳进河里去洗澡,抓鱼,摸蛤蜊。在太阳地儿里,一个个都晒成了黑泥鳅。

早晨,日爷伸着长长的胡须,搔弄着乌迪的脖子和脸蛋儿。

在梦中还开心笑着的乌迪,被日爷那暖暧的胡须给搔醒了。

他见奶奶没在屋子里,就穿好衣服,走出家门。

乌迪的家就住在扎恩达勒河边上,紧靠着堤坝。他就像枕着堤坝,睡在波浪上一样,是听着河水那哗哗的摇篮曲一天天长大的。

乌迪带上那母梭母兴高采烈地跑上河堤。

那母梭母是乌迪的一条狗。这条大狗油黑锃亮,因为它跑得飞快,乌迪才给它起名叫那母梭母,达语就是弓箭的意思。

那母梭母就像小主人的替卫员一样,机警灵敏,忠于职守。

同学们都说那母梭母是乌迪的影子,走到哪,跟到哪。乌迪上学时,它送小主人到校门口。不等乌迪放学回来,它又在家门口摇头摆尾地迎接他。

小伙伴们没一个不喜欢那母梭母的。

站在堤坝上,向左望去是扎恩达勒村,村子里各家各户的屋顶炊烟袅袅。远望是碧绿如毡的扎恩达勒大草原。草原上的牛群、马群、羊群如珍珠宝石般撒落在绿色的大地毯上。

向右望去是宽阔的扎恩达勒河,朝霞轻轻地托起初升的太阳。河水波光粼粼,几只渔船正在撒网。数不清的水鸟欢快地叫着,在水面上飞翔。

乌迪边走边哼着歌儿,心中再没有期末考试的紧张;要去北京参加少年科技夏令营的喜悦全都描画在脸上了。

他脚步轻快得像要腾空飞起,眼中所见到的景物都无比的亲切,美丽,可爱。

堤坝左边的老柳树下,有几眼池塘,一群娃子们正在那里玩儿得热火朝天。

沃占柱蹲在池塘边上,拿着根柳条正在敲打着一只大蛤蟆,嘴里叨咕着:蛤蜈蛤蟆气鼓……

只见那只青蛙的肚子果然鼓了起来,越鼓越大。

乌迪跑下堤坝,一把夺下沃占柱手里的柳条说:嘿,尿炕精,咋又祸害起青蛙来了?

沃占柱看了乌迪一眼,用手背蹭了一下自己的小圆鼻子,挠了挠光光的圆脑袋,吭坑哧眛地说这是癞蛤蟆,哪是青蛙呀!

这时,乌迪又看见几个娃子正往罐头瓶子里装蝌蚪,就冲他们喊起来:喂,都把蝌蚪给我倒进池塘里去!

娃子们看了看乌迪,又看了看沃占柱,都顺从地把蝌蚪倒回池塘里。

小蝌蚪在水中摇头摆尾打了个旋儿,向深水处游去。

乌迪招手把娃子们叫到身边,拽着沃占柱的胳膊说:喂,玩儿蒙头啦?把张爷爷的话全都忘了?癞蛤蟆也是青蛙,学名叫中华大蟾蜍。别看它长得丑,同样是捉害虫的能手。啊?癞蛤蟆还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呀?真好玩儿,真好玩儿!娃子们吵吵得像一群刚出窝的燕子。

沃占柱挣脱乌迪的手,瞪着眼睛问癞蛤蟆是捉害虫的能手,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张爷爷在村里搞讲座,还挂着好多好多图片呢。你一定是光玩儿了,啥也没听。

那母梭母也和这群娃子们一块儿围着乌迪转,又跳又蹿的。突然,它不动了,竖起了两只耳朵。

原来,它看见小满又喊又叫地向这里跑来。

乌乌迪一乌乌迪哥一小满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乌迪身边,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小满,怎么了?乌迪已觉出发生了什么大事。

小满本来就口吃,一着急就更磕巴了。他红头胀脸地说:敖敖敖布库,在东东东边池池塘里,捞捞捞青蛙呢,都捞捞捞两麻袋了!

听了小满的话,乌迪撒腿就朝东边池塘跑去。

小满、沃占柱和娃子们也都一窝蜂似的跟着跑去。

这里是个很大很大的池塘,四周长满柳树毛子和蒿草。

去年,乌迪、德娜斯、敖布库三个人把从蛤蟆塘里挑选出的珍稀品种泽蛙和金线蛙,用兽皮桶一步步地背到这里。

论干这些活,最能耐的要数敖布库了。青蛙在岸上蹦,他能捕得又准又稳,还不会伤着青蛙;青蛙蹦到水中,他又能一个猛子扎进去,从水中捉回来。

后来,他们又把泽蛙、金线蛙保护池塘的牌子立在池塘边上。

老远就能看见池塘边的木牌子下堆着一大堆东西,乌迪跑到近处一看,原来是装着青蛙的麻袋和塑料桶。

敖布库正在池塘中拿着捞鱼虾的抄罗子榜青蛙呢。

乌迪扯着嗓子大声喊嘿,敖布库,快上来!你要干啥呀?

敖布库理也没理,只顾把抄罗子里的青蛙倒进网兜里,朝乌迪翻愣着眼珠子说你没长眼睛吗?看不见我在捞青蛙吗?

乌迪立刻火冒三丈。好你个敖布库,赌气就来祸害青蛙呀?于是,便瞪着眼睛喊这里是养蛙池塘!

敖布库不理不踩地说:少来这一套,这里的青蛙也有我一份儿,我爱咋的就咋的,谁也管不着!

敖布库,你再撈,我就告老师去!

知道你就会这一套。去呀,去告哇!我不念了,学校能把我咋的吧?

巴图老村长也管不了你吗?

敖布库故意哈哈大笑,他站池塘中央,用挑战的眼光盯着乌迪说我怕你牙长咬了脚后跟吗?你爱找谁就找谁去,吓唬谁呀?可耻的告密者!

敖布库嘴里哼着乌钦,继续在池塘里捞着,不停地往网兜里装青蛙。

乌迪快让敖布库气疯了,他冲敖布库大声喊叫:敖布库,你赶快把青蛙给我倒回去!

敖布库脖子一梗,说池塘里的青蛙没我的份儿吗?你算老几呀?你来倒哇,倒掉一只,得赔我五角钱!说完,继续捞青蛙,不理会乌迪的喊叫。

一阵摩托车马达声打断了乌迪和敖布库的争吵,两辆摩托车停在堤坝上。

从摩托车上下来一胖一瘦两个人,连说带笑地从堤坝上走了下来。前边的胖子跟敖布库打招呼喂,敖布库,捞多少了?敖布库指了指池塘边的麻袋说:在那儿呢,快够两麻袋了。

瘦子问了—句母子多不多呀?

谁知道呢,你们自己去看吧。

这两个人大步流星地朝麻袋走去。胖子拎了一下麻袋说咋个卖法?是论斤,还是论个呀?

乌迪忙跑了过来,一把摁住麻袋说:青蛙不能卖!

喂,你是谁呀?我买你的了?你管得着吗?胖子瞪了乌迪一眼,用鼻子哼了两声。

当然管得着,不卖就是不卖!乌迪并不示弱。

敖布库,这小子是谁呀?瘦子瞅了瞅乌迪,又看看敖布库。

他呀?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敖布库怪里怪气地大笑了起来,不料脚下一滑,跌倒在池塘里。

敖布库,你听着,池塘里的青蛙一个也不准动!乌迪边嚷边拎起塑料桶,把桶里的青蛙倒进池塘里,又朝站在一边的娃子们喊着,快,都过来,帮我把麻袋里的青蛙倒回去!

这时,敖布库急忙爬上岸,举起手中的抄罗子,拉起了要打仗的架势,喊着:我看谁敢倒?!,

敖布库黑着脸,一把将沃占柱推了个腚墩儿,又上前照小满的屁股踢了一脚。

乌迪急忙拦住敖布库说:敖布库,你敢打人?!

敖布库死死地盯着乌迪说:打人咋的?打人也是你惹的!

沃占柱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往后退一边往敖布库的身上扬沙子,扯着嗓子喊:敖布库,大坏蛋!敖布库,大坏蛋!敖布库去追沃占柱。小满乘机将另一个塑料桶推倒,青蛙蹦跳着四散逃生。

敖布库回过头来再追小满,小满早已跑远了。

敖布库忙往桶里抓青蛙,连连骂着:叫我抓住,非让你们把屎屙在裤裆里不可!

胖子走了过来,拎了拎麻袋说这一麻袋顶多不过1来斤,一麻袋5元,两麻袋1元,咋样?

敖布库点头应着行。

乌迪抢前一步,又摁住麻袋说:不行,不能卖!

敖布库伸着脖子,和乌迪脸对脸,俩人较起牛劲来。头,几乎都顶到一块儿了。

你凭啥管?你以为你是谁呀?!敖布库向那俩人一招手说,别理他,抬走!

乌迪死死抓住麻袋不放:不行,看谁敢抬走它!

瘦子上前一把推开乌迪,吓唬着:不偷不抢,花钱买的,咋就不能抬?你小子是不是肉皮子痒痒了?

乌迪被推了个趔趄,他猛扑过去抢麻袋。

瘦子一翻白眼珠子骂了起来臭小子,真不知好歹!干脆,我让你进池塘里跟蛤蟆一块儿待着算了!他扛起乌迪就要往池塘里扔。

乌迪在瘦子肩上连蹬带踹地喊叫不停放我下来!快放下我!

那母梭母猛地狂吠起来,朝瘦子扑了过去。

瘦子吓得连连后退,急忙把乌迪扔在地上。

沃占柱、小满早都跑到坝上了,看到这情景都哈哈大笑起来,一起大喊大叫:那母梭母,冲冲冲!那母梭母,冲冲冲!那母梭母像只暴怒的猛虎,朝那两个人扑了过去,那两个人吓得撒腿就往坝上跑。

那母梭母,回来!乌迪从地上爬起来,怕那母梭母伤着人,忙吆喝住它。

那母梭母听到主人的喊声,立刻站住不动了。

两个买蛙人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儿地跑了。

坝上的娃子们起哄地喊叫起来。

娃子们又一窝蜂地冲下堤坝,帮乌迪将麻袋里的青蛙倒进池塘里。

看着这一切,敖布库恨得咬牙切齿,脖子上的青筋嘭嘭直跳。他捡起地上的麻袋扔进塑料桶里,扛起抄罗子,满脸怒气,使劲地梗着脖子朝乌迪说乌迪,你等着,咱俩没完!说完,转身走了。

胜利了!胜利了!

沃占柱、小满这一大群娃子们都举着手喊了起来,冲着敖布库的背影,一个个挺胸腆肚、摇头晃脑地大声唱着电视广告中的歌:

正义的来复灵,

正义的来复灵,

要把害虫杀死!

敖布库把塑料桶往地上一摔,转身就追赶娃子们。他挥动着手里的抄罗子骂着:小毛蹄子,帮虎吃食儿,看我打断你们的蹄寸子叫

娃子们飞快地跑回到乌迪的身边。

那母梭母呼地朝敖布库扑去。

那母梭母,回来!

那母梭母乖乖地回来,蹲在乌迪脚前,怒视着敖布库远去的背影。

乌迪站在池塘边上,望着池水中漂浮着的死蛙,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很痛很痛。这可都是些珍稀的蛙种啊,全是被敖布库装进麻袋里闷死的。该死的敖布库!

从放暑假第一天起,乌迪就开始盘算去北京参加少年科技夏令营的事了。

走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把爱蛙小组的活干完。

虽然,那篇《我们的爱蛙小组》文章已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

虽然,知心姐姐在报上说了许多鼓励他们的话;

虽然,小组收到了全国各地小朋友的许多来信;

虽然,小组的活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表扬;

虽然……

可最重要的是张爷爷常说的那句话:

搞科研要干实事儿。

同类推荐
  • 渡鸦之死

    渡鸦之死

    伦敦的雾无孔不入。说来就来。它从冰冷的、长着暗绿色青苔的石块上滑下,顺着灰黄的泰晤士河绵延向前,飘上伦敦塔褐黄色的屋檐后,惊飞了一群黑色渡鸦。这是一群居住在伦敦塔附近的渡鸦。尽管塔的结构让它们垂涎,适于居住,它们还是不敢涉足半步。因为,任何进入伦敦塔的渡鸦,都会被剪去翅膀,永不能飞翔。是历史决定了渡鸦剪翅的命运。数百年来,在这座塔内,曾经绞死谋杀过不少人。这里是整个伦敦城最为阴魂不散的地方。人们提心吊胆地相信,只要渡鸦一走,伦敦塔就会倒塌,所有的阴魂便会倾巢而出,英格兰将永无宁日。
  • 星星落在他头上

    星星落在他头上

    “那一年我们仰望着星空,有多么灿烂的梦。”——五月天《星空》高冷学霸x神经系才女时稚九追了席修一万八千里,席修依旧只留给她一个背影。直到有一天语文课,老师让大家上台念情书,送给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轮到时稚九上台,她盯着台下的席修,甜言:“碧波荡漾的是夏天,暖风吹过的是你心尖,你猜我是夏天还是暖风。”甜甜的笑容溢满整张小脸,她的下一个恰好是席修,男生迈着稳健的步伐站上讲台,褪去以往的桀骜,看向某人微微一笑,“我猜……你是暖风”。课堂顿时一片沸腾……
  • 复仇终点站

    复仇终点站

    普天同庆中的灭门惨案今天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因为今年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主办奥运会,而这08奥运的开幕式,正是在今天。然而对于我来说,今天却是有生以来最痛苦绝望的一天。今天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从此我将行尸走肉,直至生命终结……今天是我十一岁的生日,一大早起床,爸爸和妈妈就送给我一条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吊坠是一只银蟹,而我的星座正是巨蟹座,爸妈的心意别出心裁,我对这份礼物爱不释手。吃过早餐后,爸爸笑着对我说:“我现在要到西饼店取生日蛋糕啰,你要一起去吗?”我手舞足蹈:“我要去!我要去!”
  • 刀丛里的诗

    刀丛里的诗

    仇家已布下重重包围,等待他的来临。他会来吗?那个一向把行侠仗义当作是在险恶江湖里寻诗的龚侠怀,在这雪意深寒的晚上,还是会来这条寂寞的长街么?来了。虬髯满脸、颀长豪壮的龚侠怀,穿着古意悠悠的长袍负着双手,悠闲地走过只觉雪意、闻杀气的长街。他的身旁并行着的,当然是诡丽八尺门里副掌门人大泻神通朱星五。这么多年来,这对结义兄弟,历过风、度过险,以前同历患难,而今共享富贵,仍然走在一起,在雪降未降之际,走过寂寞的长街……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
热门推荐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 惊变23天

    惊变23天

    肖飞从昏迷中醒来,发现处于一个黑暗的空间,鼻子里满是血腥味,听到的全是惨叫和呼喊。过了许久,他的记忆渐渐恢复:十几分钟前,他们乘坐从通宁开往枰州的大巴车半道遇上泥石流,被迫转入一条废弃隧道暂避,结果隧道发生坍塌-------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本书作者干天全教授研究中国寓言数十年,精选两百多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分析寓言背后的智慧,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一则《坎井之蛙》,让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阔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狭小的环境里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一则《刻舟求剑》,告诫人们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以发展变通的眼光来处理问题,墨守成规就会失败;一则《南辕北辙》,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确的方向,若方向错了,不管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自己如何努力,只会离预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 最怕爱腻人心海

    最怕爱腻人心海

    传说他是西城的天之骄子,容貌倾城,不近女色,杀伐果断,令对手闻风丧胆。直到,他将另一个女人宠上了天……果然,传说不可信!片段一: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唯一的父亲,却被他寄养在身旁。“她夏时哀是我护着的人,针对她,就是在针对我!”片段二:为了孤儿院,她与恶魔做交易,虐身又虐心,只因违约,与他背道而驰。“大花,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为了一颗歪脖子树,而抛弃了整片森林。”片段三:“何缘浅,这辈子,就算是死,我也会拉着你陪我一起下地狱。”一场算计,她跟他一别七年,再次见面,他成她没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更是她恨之入骨的女孩儿的未婚夫。
  • 西溪丛语

    西溪丛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风如诉

    晚风如诉

    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完成了这本关于爱和悲伤的小说(这本小说由哈鲁夫的遗孀帮他完成编辑)。生活往往比我们看上去更加复杂,即便它看上去平静如水,给在世间蓬勃生长,坦率去爱、温柔抵抗的人。我70岁,活着,并且爱上一个人。这个优美的故事讲的是友谊到爱情的过程,就算是人再怎么老,他们还是拥有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作者肯特哈鲁夫像是慈祥的老爷爷看着他小说里的角色的一举一动,只是远远地观察,不带批判地观察。率真的文字清澈透明、精简有力,是哈鲁夫留给读者细细品尝的人生。
  • 阴债

    阴债

    白天人走路,晚上鬼坐车。未至莫停车,否则魂不留。
  •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幽暗的后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一个纤细的小手费劲地跟一条皮带软劲,而这条皮带的主人则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几分钟以后,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十分满意的看着手里试管,扬长而去。片断一“先生,请看好您的女儿,请不要让她到处乱跑。”美丽的空姐对着南宫浩说道。“女儿?”南宫浩脸沉了下来,对小孩子他一贯是不喜欢的,再说,他从没有跟女人,哪里来的女儿?“不错,很帅。不过和我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南宫浩眼前,上下打量。南宫浩愣住了,这个孩子怎么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片断二“死女人,谁给你的权力,让你生下我的孩子?”南宫浩怒目瞪着苏楠。“对不起。”毕竟是自己不对,道个歉也不会死人,苏楠低眉顺眼地说道。“明天带着孩子嫁过来。”南宫浩看到苏楠的样子稍平息一点怒火。“不行。”苏楠一百个一万个不愿意。“你觉得你有资格说不吗?”南宫浩不怒反笑。苏楠则是缩了缩身子,不敢反抗。
  • 末日之荒岛召唤师

    末日之荒岛召唤师

    曾经张良赫赫有名的一帝三皇中的一帝,拥有着召唤荒岛砸人的能力,拥有着无数基地羡慕的热武器。召唤巴雷特,召唤火箭筒,召唤航空母舰,召唤超强坦克等…重生到末日爆发前的那一刻,召唤的不仅仅是普通的热武器。刺激的荒岛特训+黑化的主角=冷漠君亦是张良在末日生存下去最大的底牌,他要踏着敌人的尸骨,走上无尽的王者…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