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100000002

第2章 纪实(1)

寻 找

裘山山

缘 起

吴缘的事业就是找人。

一个叫吴缘的人,每天都在寻找和他有缘的人。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而且这些人的平均年龄都在八十五岁以上,有一半还超过了九十岁,更有数位已近百岁,这就更有意思了。

我说的这些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

七十年前,在那场壮怀激烈的伟大的反***战争中,有超过三百万的中国军人为国捐躯,还有数百万的军人受伤致残。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反而饱受磨难,历尽坎坷,甚至有不少老兵到晚年生活贫困。

吴缘和伙伴们的事业,就是要找到他们,找到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和温暖,应有的荣誉和尊重。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是他们怀揣一腔热血走上战场,奋不顾身,杀敌报国,如果让这样的英雄晚景凄凉,是我们后人的耻辱。

今年春天,我见到了吴缘。

吴缘是杭州“我们爱老兵公益网”的专职志愿者,这个“我们爱老兵公益网”,是由杭州图森木业有限公司于二〇一三年春建立的,它开宗明义地宣称:“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幸存的抗战老兵尽一份子孙孝心,同时给予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必要的生活、医疗救助。”

这“孝心”二字让我动容。与其他公益组织不同的是,该网站所需的资金,完全由图森木业公司提供,不向社会募捐,大部分志愿者就是公司员工。截止到我写此文时,他们已经找到了一千一百一十五位健在的老兵,并一一登记,给予定期的关怀和资助。公司经理裘黎阳告诉我,公司每年要从利润里拿出三十万来做这件事,他认为很值。他本人就是网站的负责人,很多时候也亲力亲为地参加关爱老兵的志愿者活动。

他们是如此尊重老兵,我是如此尊重他们。

自认识吴缘后,我看到他无论在微博上,还是在微信朋友圈,每天发布的消息和图片,都是关于抗战老兵的:为老兵寻找家人,为家人寻找老兵,帮助有困难的老兵,慰问孤寡的老兵,请医生给老兵治病,为老兵过生日,还有,为去世的老兵送行……

关爱抗战老兵,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不过吴缘并非图森公司的员工,之所以跻身于“我们爱老兵”公益组织,并成为这个组织的专职理事,是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

说来有趣,虽然我和吴缘都是杭州人,却是由远在深圳的龙越基金会负责人孙春龙介绍认识的;虽然我和裘黎阳都是嵊州崇仁的裘氏后代,却是经吴缘介绍才认识的。因为无论是孙春龙、吴缘还是裘黎阳,他们都是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孙春龙告诉我,吴缘很值得采访,他的父辈很值得写,四伯和父亲都是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我一下子被吸引了,于是约见吴缘。

吴缘个子高大,肤色微黑,说一口地道的杭州话。他祖籍福建,却比我这个祖籍浙江的更像浙江人。他穿了一身迷彩,戴着一顶有飞虎队标志的帽子,谈话过程中不断接听电话,全部是关于抗战老兵的事。就在我们会面的第二天他就前往绍兴,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看望抗战老兵了。他现在的每一天,所做的事都与此相关。你若跟着他走,可以见到许多抗战老英雄。

我见他像个赳赳武夫,熟知抗战史,又如此热爱老兵,就问,你当过兵?他说没有当过。又叹了一声,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兵?

我一下子有些后悔。因为此前我已看过一些他们家的资料,知道他父亲曾坐牢二十年,父亲母亲是在监狱结婚的,他和哥哥就是典型的“小萝卜头”,从小在监狱的环境里长大。他不仅不能当兵,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很难找。前几十年里做过这样和那样的职业,都只是养家糊口而已。不过现如今,年近花甲之年的吴缘,反倒开启了他此生最好的事业,公益事业。

我说,吴缘的事业就是找人,其实这份事业,是从他家里开始的:他先是帮父亲找人,寻找救命恩人;然后又帮他的堂兄找人,寻找堂兄父亲的遗骸。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更广泛的寻找,为我们这个民族,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寻找远去的英灵。

默默无闻的英雄

十年前的二〇〇五年,某一天,杭州一条小街上,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被一辆吉普车撞倒了,当时老人刚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回家。开车的小伙子万分紧张,下车扶起老人,问他有没有受伤?老人摆摆手说,没事,你走吧。小伙子忐忑不安地留下了姓名和电话,走了。老人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推上自行车回家了。大街上车流滚滚人头攒动,谁也没注意到这个极为普通的个子略微有些高的老人。

几天后,老人忽然在家中昏倒,被送往医院,一查,原来是那天摔倒后颅内一直出血,导致中风。因为老人身体好,所以扛了那么多天才出状况。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后,老人出院了,但身体状况却大不如前,行动变得很迟缓。家人不准他再骑自行车,甚至不准他单独外出。毕竟,他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一个八十七岁的老人自己骑自行车去图书馆,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真算得上奇人。

而老人真正被称为奇人,还不是因为这个,是因为他传奇的一生:他曾是一位飞行英雄,在抗日战争中驾机飞行八百多个小时,与日军浴血奋战;他驾驶的战斗机曾三次被日军击落,三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他曾亲临日军投降仪式现场,见证了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伟大时刻!同时,他又是一位历经磨难、在牢狱中度过二十年生涯的老人,出狱后靠踩三轮养活家人。曾经一度,网上盛传一张照片,我也见到过,一位老人蹬着一辆装满货物的三轮车,说明文字是:最后一名飞虎队员靠踩三轮为生。

他就是吴缘的父亲,吴其轺。

吴缘首先告诉我,父亲名字里那个“轺”读“瑶”。很多人不认识(包括我)。因为他本名吴其瑶,少年时觉得此“瑶”过于女性化,遂自己改为“轺”。我好奇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轺”就是车的意思,而且是开道车。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改,将他的命运一并改了?

吴其轺一辈子与“车”相连:前半生驾空中战车,激战蓝天;后半生蹬三轮车,穿街走巷。

驾空中战车时,他机智勇敢,曾五次击落敌机,四次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在奇袭日军汉口机场的战斗中,吴其轺驾驶战机超低空飞行,一次就炸毁了停在机场跑道上来不及转移的十几架日机,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夺回制空权立下卓越功勋。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吴其轺获得了盟军总部授予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

蹬三轮时他已年过花甲,拖着一条伤残的腿,依然像个英雄,他可以在三轮载满货物的情况下,以极快的速度驶过狭小的街巷,让路人目瞪口呆。他还会把一个后轮翘起来,变成两轮车飞快行驶,还可以反坐在车上往前蹬,将一辆三轮玩于股掌。修三轮什么的,更不在话下。

我总觉得,人与人的差异,或者说普通人和英雄的差异,不是表现在他成功的时候,而是表现在他落魄的时候。

命运常常捉弄人。就在吴其轺因摔倒而中风的那年,二〇〇五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起,隆重纪念反***战争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吴其轺获得了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抗日勋章。同时,他还接到了一封特殊的邀请函,是由湖南省政府、中国对外友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联合会联袂发给他的,邀请他作为飞虎队的幸存者,参加在湖南芷江举办的国际和平节,并参观新建在芷江的飞虎队陈列馆。

直到这个时候,吴缘和家人才知道,父亲竟然是一位抗日英雄,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飞虎队队员!在此之前,父亲一直对自己的身世三缄其口。

比家人更震惊的是媒体。一时间,中外媒体纷至沓来,据吴缘回忆,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一百二十六家媒体采访!吴缘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家专职照顾年迈的父亲。

寻找恩人

然而,面对突然到来的喧哗与荣耀,吴其轺却越发沉默,他常常一个人望着窗外,或者默默地翻看着发黄的日记本。几十年来,他记下了六十本日记,几乎每个本子上都画着飞机,飞机上,还有他服役过的美国飞虎队第五大队的标志,下面用铅笔写着三个小字:俱往矣!

终于有一天,吴其轺叫过儿子说,我要去找他们。吴缘问,找谁?吴其轺说,找我的救命恩人。吴缘明白了,不无担心地问,那么远的路途,你身体能行吗?吴其轺说,能行。我一定要趁着我还能走去找他们,当面谢谢他们。吴缘简短地回答说,好,我陪你去。

于是吴缘陪着父亲和母亲,离开杭州,去湖南,去四川,去他三次被日军击落、三次被百姓救起来的地方,寻找恩人。

吴缘的寻找,就是从陪父亲找恩人开始的。

二〇〇五年,在家人的陪同下,八十七岁的吴其轺回到了湖南芷江,来到了辰溪县龙头庵村。六十年前他第三次被日军击落时,就是在这里被村民救起的。

那是一九四五年四月,吴其轺和他的战友们对武昌火车站的日军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打击,不幸,他的战机引擎被日军炮火击中。飞机直直地从空中向下坠落。吴其轺冷静迅速地判断了地形后,果断将飞机迫降在辰溪县境内的小溪边上。借着沙滩的坡度,让机头朝上,这才得以从机舱内脱身,捡回一条命。

当地村民看到有飞机掉下来,知道是飞虎队的飞机,连忙跑过来救援。他们把吴其轺救起来,用轿子抬回村里,还把仅有的一点腊肉拿出来炒给他吃。吴其轺住在当地坚决抗日的地主肖隆汉家里,肖隆汉担心吴其轺听不懂当地话,还特意把在长沙读书的儿子叫回来陪他。

吴其轺在乡亲们的热情关心下很快恢复了状态,两天后就离开村庄返回部队,他先是徒步走了八十多公里,然后搭上一辆货车,回到芷江基地。现存的美军档案里,还有他失踪两日的记录。

七十年后重新回到他获救的小山村,吴其轺很激动,村民们也很激动。遗憾的是,肖隆汉和那位陪他聊过天的大学生儿子,都已不幸去世。好在,肖家还有后代,两个孙子。两个孙子也都是中年人了,说起这段往事,居然还有清晰的记忆。他们说当时家里做好吃的招待这位从空中降落的奇人,按规矩不让孩子上桌,吴其轺却很和蔼地要让孩子和他一起吃饭,还给孩子夹肉吃。四里八乡的人听说有个人空降到此,都十分好奇,纷纷赶来看望,想看看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人”长什么样,会不会是个神仙。虽然他们见到吴其轺后感觉就是个普通人,但依然很崇拜地排队去摸他,沾沾仙气。

吴其轺开怀地笑,为当年留下的愉快记忆,也伤感地落泪,为恩人的不幸遭遇。他把肖隆汉的名字和义举,永远铭记在心里。离开村庄时,吴其轺站在路口,向着当年他被救起的地方,深深鞠躬,在那迟缓的、庄重的动作里,传达出万千感慨,无人能明白。

在芷江的飞虎队纪念馆,吴其轺把自己保存多年的一件飞行服内套、一条军裤、一个飞行旅行袋和一个用飞机机翼制成的洗脸盆,全部捐赠出来。有人劝他留一件给儿孙做个纪念。他说,国家需要还是给国家,在我的心中祖国永远是第一位的。再说我得到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章,这对我的人生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吴其轺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流的鲜血,没有白流。

吴其轺和其他四位抗战老兵(彭嘉衡、林雨水、李继贤、尹月波)一起,来到芷江的接受日本投降的血字牌坊前,五位耄耋之年的抗日战士一起振臂欢呼:我们胜利了!

吴其轺用沙哑的嗓子,唱起了七十年前的《航校之歌》:“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努力!努力!莫偷闲苟安,民族与兴亡责任担吾肩!须具有牺牲精神,凭展双翼一冲天。”

传奇的一生

一九一八年,吴其轺出生在福建闽清县一个乡绅的家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有五个兄长、四个姐姐。父亲吴銮仕是闽清县华侨公会会长,极为重视教育,故膝下孩子无论男女,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吴其轺的哥哥姐姐都先后大学毕业。吴其轺早年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可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后,他改变了理想。一九三六年,正在青岛读师范大学的吴其轺,在街上看到一则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热血沸腾,立即写信给父亲:“儿只想杀敌报国,夺回东三省。”恳请父亲同意他投笔从戎。信写完等不及父亲回复,他就毅然从师范大学退学,报考了黄埔军校的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

一九四〇年,二十二岁的吴其轺从空军军官学校毕业,编入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成为一名战斗机师,从此踏上了九死一生的从军路。

用老话说,吴其轺是个命大的人,在他激战蓝天的生涯里,他曾三次被日军击落,三次都死里逃生。

同类推荐
  • 冯霞是谁?

    冯霞是谁?

    一辆小车出太原驶向阳曲县中社北国书画院。我对赵学文说:“赵总,我们这次有点像是一次打捞行动。”近些年,蓦然间时兴起一个词:打捞。打捞思想界的失踪者,打捞文学界的失踪者,打捞科技界的失踪者等等。有遮蔽就有打捞,有遗失就有打捞,有边缘就有打捞。赵学文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公司的老总,麾下分管着十三个期刊两份报纸。多年来致力于发现人才推出人才,其中作为《名作欣赏》别册推出的书画界人物,已经出到第72号。
  •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经纪实手法纪录了锦州攻坚战中,林彪指挥大挖交通壕:国民党明堡、暗垒逞淫威。蒋介石亲临葫芦岛督战,对拿下塔山信心十足。会战老城区解放军31小时全歼守敌十万,活捉范汉杰,锦州得解放……
  • 族徽上的污点

    族徽上的污点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族徽上的污点》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一部颇负盛名的戏剧作品,作于1842年,次年被搬上舞台。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贵族之家的悲剧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却导致家族名誉受损,而这块“族徽上的污点”,必须由鲜血来洗刷……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与丁尼生齐名,是维多利亚时代两大诗人之一。他以精细入微的心理探索而独步诗坛,对20世纪的英美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

    本著对当代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联系当代文学批评实践问题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重建问题。学理思考探讨与现实观照评析相结合,视野宽阔,富于启示意义。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员的自我心理修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销售心理学作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介绍,并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让你能够轻松掌握并应对顾客的心理变化,赢得顾客的心理认同,提升你的销售业绩,成为销售高手。
  • 末日丧尸任我砍

    末日丧尸任我砍

    这一世,卷土重来,就是为了给曾经伤害他的人一份惊喜,人生轨迹从此改写,不再任人宰割,宁为刀俎,不为鱼肉!末世来临,扛大炮,甩异能,群雄之巅,身负异能,组最强队伍,一步步辉煌崛起!水源匮乏,食物奇缺?小龙虾,农妇矿泉来一份。物资紧缺,衣不庇体?取我的貂皮大衣。武器短缺,丧尸围城?来,先让我的火箭筒来一发,再去煮碗方便面。。。。
  • 洪恩灵济真君礼愿文

    洪恩灵济真君礼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记者婚恋纪事

    女记者婚恋纪事

    明明有个知寒问暖的优质帅哥跟在身边,为毛姐偏偏选了个专爱跟人玩暧昧的花花公子涅?姐后悔了,可以拍飞么?可是有了娃肿么办?娃呀!咱们可以拍飞你爸那厮么?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几万头草泥马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 丛林中的游魂

    丛林中的游魂

    背景欧洲大陆爆发了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日本在亚洲同时燃起战火。美国为了粉碎日德意合围欧亚大陆称霸全球的野心,把大批援华物资,通过缅甸,从仰光上岸,再经滇缅公路运往云南。一时间,仰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竟出奇地繁荣。当时,缅甸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政府为了讨好日本,以保全其远东殖民地大后方,一九四○年七月十八日,英、日签订了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的协定,以阻断援助中国抗日物资运往中国。然而,日本并不领英国的情,同年九月入侵越南,并与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紧接着,日军开进了缅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蜜宠成瘾:傲娇影后来袭

    蜜宠成瘾:傲娇影后来袭

    她多喝了一杯酒,然后,赔上了一辈子。都说云少是天生的商人,精明强干,杀伐果决。罗菲琦默默举手:“那什么……我借你的五万块还没还呢。”云谦墨邪魅一笑:“其实,我不介意用另一种方式……”女人瞪大眼睛:“我介意!”云谦墨晃了晃手里的小红本,嘴角上扬:“可惜……晚了。”罗菲琦欲哭无泪,若是知道会有这一天,她死都不要当他的债主。云谦墨:“老婆,我会用一辈子来还。”罗菲琦:“……”她可以拒绝吗?
  • 我最想要的口才交际书

    我最想要的口才交际书

    对于女性而言,若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并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须让自己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技巧。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做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红颜,如何能让自己的生活工作更顺心,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一找出决定性因素后,你会发现,交际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而口才又是交际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所以,女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不可忽视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略自身交际能力的提升。本书就是要告诉各位女性读者,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经营自己的人脉,如何运用绝妙的语言技巧去织造完美的人际关系网,从而成为社交场上最受欢迎的人。
  • 不是为了爱

    不是为了爱

    美丽善良的老师小艾,偶遇精神失常的“犀利哥”阿布。阿布日夜跟踪小艾,甚至守候在她的家门口,引起了小艾的同情和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阿布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小艾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情感,揭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它告诉我们,真善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 金粉世家(全二册)

    金粉世家(全二册)

    北洋军阀国务总理的小儿子金燕西,迷恋上贫家女学生冷清秋,一段悲欣交集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巧遇、穷追、订情、结婚、婚变、出走,平民女子与世家公子的爱情悲剧,影射出一部豪门贵族飘摇岁月中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