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100000003

第3章 纪实(2)

第一次竟然是在成都凤凰山,一个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凤凰山机场至今还在,却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一九四一年夏,日本人出动五十三架战机分四批轰炸凤凰山机场,欲彻底摧毁当时还非常弱小的中国空军。为保护飞机,吴其轺和教官一起,驾机从成都飞往广元疏散。在飞到嘉陵江上空,距江面四十米高度时,他们的飞机被日军战机击落,坠入江中,人也被飞机反扣在水里。吴其轺凭借机敏勇敢,迅速打开座舱盖脱离燃烧的机身。日机又俯冲下来扔了一串炸弹,弹片击中了吴其轺的臀部和腿部。飞机烧得通红,连江水都烧得发烫了,昏迷前,他看到附近的四川老乡不顾被江水烫伤的危险,划着船向他驶来。当他醒来时,已躺在快活林村农民的家中……

吴缘插话说,父亲因此一直把四川广元快活林这个地方视为他的重生之地。二〇〇八年汶川大地震后,他马上拿出当月退休金的一半一千元捐给了广元灾区。还觉得不够,又把自己一笔十分珍视的奖金寄给了四川灾区。这奖金是他将珍藏多年、曾有几个人要买他都不肯卖的德国蔡司相机,和一个美制驱逐机P-40上的座椅、一套当年的飞行服,全部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所得的。二〇〇九年,已偏瘫数年坐在轮椅上的吴其轺,不顾九十二岁高龄,再次前往四川江津,寻找当年救他的老乡。当他见到一位当年曾亲眼目睹他被救起的老人时,激动万分,与老人抵头相拥,热泪盈眶。

这次空难中吴其轺身中四弹,坐骨神经被打断,左腿终身伤残,被评为二等三甲伤残军人。医生表示,他的坐骨神经被打断了,以后行走都困难,更不要说驾机。但倔强的吴其轺怎么也不服,“不可能,我绝不会成为吴瘸子的”。他扔掉拐棍,每天咬牙做几百个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恢复站立行走;找到在医院工作的亲属,让其开证明——证明自己还可以飞行。

最终他如愿以偿。毕竟那个时候飞行员缺乏,而他的技术又非常过硬。他跟上司说,别看我在地面上有点瘸,上了天可一点不瘸。不信你考我,怎么考都行。后来,他不但重返蓝天,还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了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后来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飞虎队的战机全部由美军装备,飞行员则是中美混合。一九四一年九月建立后即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同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宣战,飞虎队被正式编入了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为司令。

说起飞虎队的名字,还缘于一个误会:当时为了震慑日本侵略者,就把该队所驾驶的战斗机前半部,画成了凶悍的鲨鱼头。日本四面临海,对鲨鱼很熟悉。可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百姓大多不认识鲨鱼,以为画的是老虎,就叫他们“飞虎队”。

吴其轺当时所在的联合航空队第五大队,驻扎在湖南芷江,吴其轺和战友们多次以大编队机群,对日占武汉、南京、广州、桂林等日军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侵华日军因此元气大伤,而吴其轺本人再次遭遇空难。一九四三年春,吴其轺驾驶美式P-40飞机(即有鲨鱼头的飞机)对湘潭日军进行打击时,又一次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飞机机身、机翼先后中了二十余弹,但吴其轺硬是穿过日寇层层防空炮火网,坚持将飞机飞回到芷江机场。当他走下飞机时,航空队的美国飞行员们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我们美国飞机过硬,你们中国飞行员更过硬。这飞机都被打成了马蜂窝,还能摇摇晃晃地飞回来。了不起!

吴其轺命大,还不止体现在被击落后的死里逃生,而且体现在他四次飞越驼峰航线。

一九四二年,侵缅日军攻占了中缅边境,切断了国际援华物资流通的最后一条陆上通道。美国政府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战及加强中印缅战区的力量,决定开辟一条空中通道,使用运输机从印度境内出发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向中国的大西南后方运送战略物资。因沿线山峰犹如骆驼,故称“驼峰航线”。

飞虎队领受了这个艰难而又紧迫的任务。

驼峰航线在世界航空史上称为死亡航线,恶劣的气候以及强气流、低气压和经常发生的冰雹、霜冻,使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天气晴朗时,飞虎队员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三年多时间内,中美双方共坠毁和失踪飞机六百零九架,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多达一千五百名!可以说,是飞虎队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物资,阻挡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蹄。

作为飞虎队员之一,吴其轺曾四次奉命飞越驼峰航线,到印度去接收美国提供的飞机。每一次飞行,他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告诉战友们:“如果我没回来,你们就把我的东西分了吧。”但幸运的是,他全都安全顺利地返回了。

一九四四年,陈纳德将军视察飞虎队时,看到吴其轺走路一瘸一拐,便询问其缘由,当陈将军得知他被日军击落身负重伤依然重返战场时,特批拆下一个C-46飞机上的飞行员座椅送给他。这把椅子,吴其轺一直保留着,直到二〇〇七年捐赠给了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时捐赠的还有美国政府补发给他的美空军航空勋章和美空军十字勋章。

历尽坎坷

毕竟,吴其轺已是耄耋之年,加上中风后身体越来越差,他无法再出远门,更多的时候,只能坐在轮椅上接受媒体采访。

每当有人夸赞他击落日军五架敌机,或者钦佩他四次飞越驼峰航线,或者惊叹他三次被击落死里逃生时,他总是默默摆手,神情平淡,意思是不要再提了,都过去了。还常常叮嘱记者,请把我当普通人来写,我没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只是对得起这个国家。

当鲜花簇拥时,当面对镜头时,吴其轺最爱说的两个字是,惭愧。

惭愧惭愧,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唯有说到一个场景,他会激动,眼睛会发亮,那就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时,他亲临了受降仪式现场。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吴其轺等人驾驶六架P-51战斗机在前面领航,将侵华日军的洽降专机押送到芷江机场。九月九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内举行。吴其轺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第五大队分队长,带领他的全体队员,坐在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现场的第一排。应邀参加日军投降仪式的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等国的军事代表和驻华武官,以及中外记者、厅外仪仗队和警卫人员近千人。

八时五十二分,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陆军参谋长萧毅肃、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等五人步入会场,就座受降席。八时五十七分,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率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中国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台湾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等七人,脱帽由正门走进会场。冈村宁次解下所带佩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此时恰好是九时,然后,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受降仪式约二十分钟。吴其轺一次又一次地对儿子说、对记者说:这二十分钟,贯穿了我的一生,影响了我的一生,升华了我的一生。这二十分钟的精髓就是: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正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在以后那漫长的不公正的岁月里,这二十分钟都支撑着他,让他心里有一盏不灭的灯。

抗战胜利后,吴其轺在三千多名空勤人员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了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进修结束后回到台湾所在部队,晋升为中校。此时,父亲托人悄悄送来一封家书:“我希望你回来!叶落归根!国民党之所以败走台湾,完全是因为腐败透顶!当年我支持你们兄弟参加抗日战争;今天,我希望你回到大陆,跟着初升的朝阳!跟着共产党!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吴其轺看了心情激动,随即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了祖国,向解放军起义投诚。却不料,在那个年代,他这样身份的人是不被信任的。虽然回来后他被安排在解放军某空军机场,却不让他碰飞机,只能做些闲杂工作。这对一个酷爱飞行的空中英雄来说,是一种折磨,对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荣誉感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轻蔑。他无法忍受,便提出了转业。

转业后,他被安排到之江大学任教,仅仅半年,厄运就降临了。

一九五〇年冬天,镇反运动开始了,吴其轺未能逃过此劫。一九五四年,因政治审查不能通过,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牢狱生涯。不幸中的万幸是,他在大学里认识的未婚妻裘秋瑾,仍坚持与他结婚,与他一起来到监狱农场。在那里,他们有了一个极为简陋的家,养育了大儿子吴量、小儿子吴缘。直到一九七四年他才重获自由,与家人回到杭州。一家四口租了一间十二平方米的小房子。为养家糊口,这位曾经的飞虎队员蹬起了三轮,一车装卸六百斤,一天挣一元两角。没人知道,这个车夫曾是开着战斗机和日本军机空中格斗过的优秀飞行员,还曾是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才生。在那个年月,吴其轺对自己的经历三缄其口,哪怕对妻子和儿子也不说,怕连累他们。

这一蹬就是六年,直到一九八〇年吴其轺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了政治名誉。同年,他靠着当初农场开矿时对化石的喜好,加上英语底子,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地矿系的标本实验室,做起了标本员。

一九九八年,年近八十的吴其轺才彻底退休。那时两个儿子也长大了,成家了,还有了第三代。他过起了平静的晚年生活,除了喜欢跑图书馆,没人能看出这位老人有何特别,他把一切都深埋在心底。

直到二〇〇五年,浙江大学的领导代表政府向他颁发了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章,媒体蜂拥而至,鲜花、掌声、荣誉将他包围。吴其轺很激动,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要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他要的只是一个清白。年已八十七岁的他,竟能清晰地背诵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那段讲话,因为正是这段讲话,让他终于可以向世人证明,他是一名抗战老兵,一名抗日英雄: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战场。

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他背诵的不是一段讲话,他是在宣读自己一生的清白。

临终嘱托

曾经的荣誉,吴其轺毫无保留地捐出去了;曾经的壮烈,吴其轺也用三个字带过:俱往矣;曾经的苦难,他更是以沉默将其掩埋。

唯有一事,他始终无法释怀,带不走,也放不下。

在我看来,一个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人,一个苦难冤屈都打不垮的人,还能有什么事放不下呢?应该是了无牵挂了吧。我曾暗地里琢磨过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吴量(无量),吴缘(无缘)。虽然吴缘告诉我,他的名字是无边无际的意思,可我总觉得,其中还暗含着一种看淡一切的禅意。

这样一位老人,还能有什么割舍不下?

在一个彻夜未眠的早上,吴其轺叫过儿子,留下他最后的嘱托。吴其轺说,我们吴家还有一位抗日战士,牺牲在战场上,至今未能魂归故里,就是你的四伯吴其璋。你四伯是为国捐躯的,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我们吴家为他自豪。你大伯去世前曾一再嘱咐我,要找到他的墓地,把他的遗骸带回来,安葬到老家父母的身边。他这一生为国尽忠却未能为父母尽孝,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弥补了。可是我已来日无多,只能将吴家的这个心愿托付给你了。吴缘郑重地点头,答应了父亲。

原来,吴家的第四个儿子吴其璋,也就是吴其轺的四哥、吴缘的四伯,早在一九三八年就投身抗日,后参加远征军赴缅作战,于一九四四年英勇牺牲。牺牲后便安葬在部队所在地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吴家老父吴銮仕在世时,曾郑重嘱咐长子吴其玉,有机会一定要找到吴其璋的墓地,把他的遗骸带回来,安葬在老家。

吴家长子吴其玉,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早年曾在中华民国外交部任职,一九四八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出差到缅甸,挤出时间到密支那去寻找弟弟的墓地。当时缅甸正爆发洪灾,墓地又在荒郊野外,寻找非常困难。所幸,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墓地。他默默地祭祀了弟弟,然后拍下一张照片,打算以后再找机会将弟弟的遗骸带回。

不料国内局势动荡,吴其玉失去了职位,再也没有去缅甸的机会了,以后更是磨难重重,无暇旁顾。直到“文革”结束,他才得到平反重返北京,但已是风烛残年。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完成父亲的心愿了,便给六弟吴其轺写了封信,将墓地的照片一并寄给他,郑重地将吴家这一未竟的事业嘱托给他。

同类推荐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有如候鸟

    有如候鸟

    周晓枫乃当代著名散文家,是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获得者。周晓枫是张艺谋团队的文学策划,策划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书稿博物剖人谈道,工笔画般的文学语言,迥异于市面的同类图书。《有如候鸟》收录了周晓枫近两年来十余篇散文新作,以繁复精彩、云谲波诡的巴洛克式修辞和对世间万物极其细腻的体察与感悟,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芳菲的花瓣儿

    芳菲的花瓣儿

    自己送给自己的,也是北京送给我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冒失”,比较无知和低幼的那种,但是,我喜欢这种无来由的依赖和追索,大约,是源于文字的气味吧。真的很偶然。在苏联电影人塔可夫斯基的著作《时光中的时光》里,塔可夫斯基不厌其烦地若干次提到黑塞,并小学生似的引用了他的作品《玻璃球游戏》里的话,许多许多,基本上证明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铁杆”关系。
热门推荐
  • 大明星嘴硬身软

    大明星嘴硬身软

    季瓷大美女叱咤娱乐圈这么多年,终于遇到了一个自己玩不过的人――温丛黑粉:季瓷拍个综艺还要倒贴!不要脸!粉丝:请温丛公平对待我瓷!拒绝刻意为难!拒绝恶意剪辑!网友1:靠靠靠!!!居然有人能镇住季大美女!温导威武!网友2:这他妈就是爱情啊!拉郎都拉不出这样绝美的爱情!网友3:“丛瓷”cp锁了!钥匙我吞了!网友4:啊啊啊啊啊啊啊!!!丛瓷发糖了!!!欢迎大家来我家住大别墅!!!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
  • 恋爱不加糖

    恋爱不加糖

    慕夏首度尝试,搞怪校园爱情精彩上演,《恋爱不加糖》全新演绎最无厘头的爱情故事!有些爱情注定要相遇、要争吵、要相爱。有些缘分注定不可改变。有一种爱情叫做——冤家路窄,弄巧成拙。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看似微小实则伟大的爱情,你看见了吗?周嘉妮是校园中一个有点迷糊有点可爱的普通女学生。而李暮是校园中出了名的问题男生,照理说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误打误撞结怨。校园里的童话正在上演,高傲王子和温柔骑士的较量过后,谁才能赢回迷糊公主的心?
  • 大唐兴亡三百年6

    大唐兴亡三百年6

    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读书节目《罗辑思维》推荐书目!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畅销历史作家王觉仁唐史经典之作,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6年大唐全史。
  •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逍遥歌叹

    逍遥歌叹

    江湖风云变幻,战乱四起,谁又能在这不安的世道中明哲保身?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书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在接到麦金利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后,他没有提出任何疑问,而是以其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文中尉也因此获得杰出军人勋章,他的事迹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并在生前身后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而“送信”则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无疑,在现代企业中也有很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所有组织的管理者,无论是企业的老板,还是机关的领导,相信看到这本书都会深有体会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因为,任何组织要想获得成功,其成员的主动性、责任感、敬业和忠诚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能像罗文一样忠诚敬业、尽职尽责、自动自发,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企业的栋梁,自然你也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末世重生第一女王

    末世重生第一女王

    女人怎么了?女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了吗?一朝咸死,末世重生,温七凉成为了有能力拯救这末世的人!普通琴盒却能开出各种武器,坦克、大炮、轰炸机都不成问题!生前不被人待见的小女人一转眼成了末世的抢手货!人类最终是走向和平还是灭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太妖孽王妃撑不住

    王爷太妖孽王妃撑不住

    “夫君,你爱我吗”某女揉着酸痛的老腰,“爱呀”“那你为什么那么粗暴”某女满脸委屈,“我这不是我你爱到骨髓了吗"“儿子,亲亲,木马~”某王爷黑着脸把儿子拉在旁边,“儿子长大了,不需要亲亲”语气酸溜溜的,某人头上划过三条黑线:你这是在跟你儿子吃醋吗(ー_ー)!!“爱妃,我们今晚给儿子添个妹妹吧”“不要”某王爷默默的爬上床榻,某女一脚把他踢下床榻,“在上来就给我跪搓衣板”“老婆,我错了”(???????)
  • 金戈令

    金戈令

    “烂书!烂书!不要!拿回家生火都不好用!”一个买书的男子拒绝了摊主的赠书!……“以后,不要再给我送《金戈令》了,影响我生意啊!”书摊主人不耐烦的对袁悟说。“那我一本再给你加两文钱可好?”听到加钱,书摊主人这才勉强答应不撤了《金戈令》。
  • 快穿之这个女配太难当

    快穿之这个女配太难当

    “任务失败,对方拿走你裙子一条。”简秋站在商场中央,还在想这是什么意思。闺密惊道:“秋,你的裙子,什么时候脱掉的?”简秋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顿时一声尖叫,她竟然穿着一条安全裤站在人来人往的商场中央。“是谁干的,我一定要剁了你!”站在穿衣镜前的简秋双拳紧握,脸由红变青。人来人往中,一贵公子立在店铺前,看着惊慌失措跑过去的女生,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看着系统中那条裙子:“嗯,收获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