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700000041

第41章 友谊链接(4)

面对苦难,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你打倒它,要么被它打倒,由此也就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要么淡看世间风霜雨雪,要么自怨自艾,浸在苦海中不能自拔。经过22年的“贱民”生活之后,柳萌也为自己不公的命运抱过屈,为自己不幸的家庭流过泪。可是在文坛前辈的开导下,在悠悠岁月的洗礼后,他越来越能辩证地看待苦难了。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他在《新观察》杂志社做杂文编辑的时候,因为约稿,见到了景仰已久的作家孙犁。谈话间柳萌提到了自己的“右派”生涯,满以为孙犁会说些同情的话,岂料先生沉吟片刻,用非常平和的语调说:“人这一辈子都很不容易。不过,只有经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那才叫真正的人生。你都经历过了,就会比未经历过的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孙犁先生说的这番话,当时的柳萌并不认同,心里还颇感委屈,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生厚重感的增加,柳萌终于领悟:假如你真的经历苦难了,苦难的感受已经溶入你的血脉里,你就必须把它们当作财富,不然,你的种种苦难岂不是白受?他推己及人,进而认识到,只要生活着就会有压力,无论是老少、官民、穷富,各有各的压力,学会给自己减压,是一生的事情,最好的方式方法,便是寻求心灵的沉静。

“白灼两头”心坦然

柳萌的童年是在天津市宁河县的乡间度过的,捉蝈蝈儿、照螃蟹、滚铁环等儿时游戏,伴随着绵绵长长的母爱,温馨了他早年的记忆。就是说,他人生的开头原本是正常的、美好的。

掐掉中段,重回北京之后的柳萌,在《工人日报》社工作两年,后调入中国作协,做《新观察》杂志编辑5年,当过作家出版社副社长,中外文化出版公司负责人,1998年从《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的位子上退休时,已经超期服役了3年。或许是出于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的心理,重回工作岗位的柳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是他,捕捉商机,出版高阳小说《乾隆韵事》,为出版社淘到第一桶金;是他,思想开放,适时推出《作家参考丛书》《中国作家看世界》等丛书;是他,策划“三驾马车”作品研讨会,为鼓励中青年作家创作摇旗呐喊……凭着这种拓荒牛的精神,柳萌为这几家原本清汤寡水的文化单位赢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也为他本人赢得了一个“老板”的绰号。

退休之后的柳萌调试心态,生活过得比上班时还要充实:早起6点听广播,写半小时毛笔字,然后散步,吃早点,八九点坐在电脑前写文章,高兴了写2000多字,少的就写1000多字,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会友,没有朋友,就外出晒太阳,回家上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退休之前的他出版过4本书,退休之后10来年,已出版散文、杂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专集20多本,以至于他本人都后悔退休晚了。

其实,人生的顺逆从来都是相对的。因为敢说真话,他为自己赚来一顶“右派”帽子;却也因为真诚、实在,使他结交了一批工人、军人和知识分子朋友,正是这份友谊,给他以信念和力量,帮他挺过那漫长的坎坷岁月。而当疾病、衰老等苦痛向晚年的他袭来的时候,他不颓唐、不屈服,在自己钟情的文学写作和以文会友中,坦然面对,悠然前行。他说:“人生在世几十年,究竟活个什么?还不是活个人品、人缘、人情、人味儿。”话很质朴,却是他从亲身体验中提炼出的人生智慧,也是一个并不易达的人生境界!

2011年3月16日

原载2011年5月7日《人民日报》

内容与形式:追求完美

——柳萌散文的美学解读

陈德宏

作为读者我喜爱柳萌的散文已有些年头了,作为文学期刊的编辑我编发柳萌的散文也有不少篇章了。但是很难说我了解更难说我理解了柳萌的散文创作。他的散文犹如一片大海,有时恬静闲适,波澜不惊;有时又巨浪滔滔,波诡云谲;题材的广泛新颖,内容的驳杂厚重;思想的深刻独到,哲理的电光石火;语言的酣畅淋漓,艺术手法的变动不居,令你很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犹如瞎子摸象,你“摸”到的充其量只是柳萌这头“散文大象”的局部。还好,春节前夕获赠皇皇三大本的《柳萌自选集》——纪实文学卷《空谷回声》、随笔杂文卷《老柳村言》、散文卷《年光岁影》(作家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令我春节长假,在尽情享受亲友团聚、美食大餐的同时,又有了精神充盈。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阅读柳萌——这位集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于一身的“老板”,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作品及考察、探求的明晰路径,解决了长期以来我“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困扰与苦恼。

一 命运交响乐 历史沉思录

纪实文学卷《空谷回声》的主要篇章——《早老的青春》,实际上是作者散文体的半生自传。读这些文字令我心灵震撼,我分明听到的是命运的奔突与呐喊,历史的叹息与沉重。

柳萌解放初怀揣年轻人的革命理想及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参加革命。但不久便尝到了“革命运动”的苦涩——先是以“不安心工作”为由遭整治,次是在“反胡风运动”中以“莫须有”罪名受审查,最后在“反右派”运动中成为贱民,报考北大成为泡影,初恋情人被迫分手……他犹如一条航船,刚刚起锚,便被暴风拆断了风帆;犹如一只雏鹰,刚刚起飞便被骤雨打断了翅膀;之后是北大荒、内蒙古22年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22年后,柳萌回到北京,转了一个圆圈,重新回到人生的原点,然而韶华已逝,青春不再,徒留无限感慨:“当我回首走过的道路,喜悦与伤痛,甜美与酸楚,同时混杂在我的脑海里。我真想说点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是不住的感叹:唉,二十二年啊,这是我最好的年华,这是生命的春天,然而没有绿色。如果把青年时期所受的磨难,到了中年时期开始的平顺,用雨来比喻我的前半生,真可谓春天的雨秋天晴,这阴雨天实在太长太长了……”

这“春天的雨秋天晴”难道仅仅是柳萌个人命运的写照吗?被这场“雨”凉透心伤透心的人何止万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柳萌把自己的半生不幸归结为“命运”不无道理。那么“命运”由谁决定的呢?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的性格,是我们行为的结果。”芥川龙之介说:“命运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就藏在你的性格中。”布封的话更简单明了:“性格即命运。”

那么,又是怎样的性格决定了柳萌的命运呢?拿柳萌自己的话说是“比较散淡、固执、直率、抗上、不愿受人摆布……”其实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还应该加上他对人对事的坦诚,对文学的执著与挚爱,以及对自由灵性、独立人格的渴望与追求……在正常、健全、文明的社会里,这些属于真善美的性格,本应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的重要的积极因素,是应该大力倡导弘扬的。然而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年代,却成了大事挞伐的目标,“罪恶”昭彰的渊薮。由于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往往是后一场运动保卫前一场运动的“成果”,于是柳萌就不得不断地吞食自己性格结出的苦果,饮下自己性格酿造的“苦酒”,像陷入泥淖之人,不断地挣扎,以求自救自保……

柳萌在《二十二年后又归来》中有一段关于苦难的感叹。他先说,起初也相信和接受“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可仔细一想,苦难“在人们的意识里并非是真正好东西。”最后才说:“不过,作为一个有过苦难经历的人,我始终是这样认为:假如你真的经历过苦难了,苦难的感受已经融入你的血脉里,你就必须把它们当作财富,不然,你的种种苦难岂不是白受?”

这段关于“苦难”的一咏三叹的领悟与感慨,可谓入木三分,深刻隽永,充分体现了柳萌关于苦难,关于命运的清醒认识与精微体察。

壮哉,柳萌!败也性格,成也性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性格、困难、命运的博弈,让我们鉴识了一个百折不挠、九死未悔、不向命运低头、敢向邪恶抗争的“卑贱者”并不卑贱的甚至堪称高贵的灵魂及其生命的顽韧与绚烂。

不管自觉与否,柳萌的自传体散文,以及他状写新时期文坛轶闻趣事的《沙滩拾残贝》、凭吊文坛耆宿的《消失的背影》,都是在书写历史——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为线索书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心灵史。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人文知识分子的荟萃之地——开个玩笑,即使是“右派”也堪称“精英右派”,北大荒及内蒙是北京“右派”的“流放”地,也是全国“右派”改造的缩影。因此,柳萌笔下的那些真人、真事、真思想、真情感的流淌,那些“右派”的行状、心态及他们的泪水、辛酸、痛苦及灵魂的呐喊、呻吟……无不具有了全国的典型意义。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媳妇”,更有激愤极端者,称历史是胜利者的“娼妓”。说一千道一万,历史终究还是要回归历史,包括古今中外那些曾“君临天下”、把历史当作“小媳妇”任意“打扮”的人,最终还是得回归历史给他(她)的定位,接受历史的审视与评判。柳萌的那段失去青春的22年,以及其他的文坛旧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历史学家将那段历史总结的概念、抽象为干巴巴地几条“筋骨”的时候,柳萌等一批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的作品,会为其注入精、气、神,令这些“筋”“骨”变得血肉丰满而灵动可感。

恩格斯称巴尔扎克是法兰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书记员。

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

这不都是对作家用文学负载历史,书写历史的肯定与褒扬吗?

二 持平民立场 抒草根情怀

在一个追名逐利、物欲澎湃、炫权炫富、各行各业都以“官本位”的标准审时度势的社会,作家坚持平民立场,抒发草根情怀,不仅需要真诚、正义与勇气,而且需要定力与道行。对此,柳萌不仅做到了,而且以一贯之。尤其是他的随笔杂文,绝对而坚定的草根立场,彰显来自平民世界的价值与自信。

柳萌说:“比城市更老的是人,比‘特殊人’更多的是普通人,城市是普通人所建,名人大院官员豪宅,同样出自普通人之手。如果说一座皇皇城郭,古老故事和演变历史,构成她独特的文化,最生动最丰富最久远的,恐怕还是城市平民文化。平民文化即使构不成主体,起码不要轻率地被否掉,给普通人留下点生活记忆,这样的要求总不能算奢望吧!”(《还有多少念想留给百姓》),这不是为平民百姓代言,简直就是他们的宣言。此类为平民百姓争话语权、争生存空间的文字,在柳萌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为郊区被忽视而鸣不平的《被城市地图怠慢的乡村》,呼吁保护地域文化、市民生活习惯的《给普通人保留点情趣》,希望什刹海不要被商场淹没的《让什刹海成为文化街》,此外还有《平民百姓的路》《平民百姓的钱》《平民百姓的时间》……

任何一个社会,有平民百姓就有富人、官员;富人有钱,官员有权,如果不受约束再来个钱权交易,很容易异化为鱼肉百姓的特殊的利益集团。解决之道当然在于执政当局的法律制裁,健全的社会监督、监察机制,及道德的自我约束。作家的利器是手中的笔,因此写文章从道德的层面予以劝诫,从利害的关系予以警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未必有显著成效,但终归还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尽责。而对富人,柳萌进行了一系列触动灵魂的叩问:《富人们做了多少善事》《富人经常想什么》《善事也要讲“成本”》《坦然面对财富》《到底是谁的钱》……面对官员,柳萌也提出了一连串的劝告与追问:《更要提倡听真话》《领导者要善待下属》《为官岂能无情分》《谁来惩治吹牛官》《重举轻落官员笔》《领导者的话语权》《别拿“官话”说事儿》《领导者更应该讲道德》……

柳萌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曾长期品尝过失去公平正义的辛酸悲苦与屈辱,深感公平正义比阳光更重要。因此,他的平民立场,草根情怀,悲天悯人,尊重生命,书写弱者的高贵,维护被损害者的尊严,已融入了他的血脉,化入了他的灵魂,喷涌而出,便是这一篇接一篇的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富有温度饱含情感的随笔杂文。

三 内容与形式:追求完美

散文是一种充满悖论的文体。它有点像小说,需要叙事、状物、写人;然而它又不是小说,它需要比小说有更多的熔铸、挥洒与灵动。它有点像诗,需要意境、意象与哲思;然而它又不是诗,它需要比诗有更多的言说、洞见与感悟。它需要谋篇布局、高度技巧;然而在散文大家那里,这一切又需要退避三舍,化为无痕。它是最容易进入的文体,然而进入容易修炼难,修成“正果”更难。当然这是针对纯散文或者说是严肃散文而言的。柳萌将其他两卷分别标注为“纪实文学卷”及“随笔杂文卷”,唯独把《年光岁影》标为“散文卷”,可见作者本人也是有此考量的。

内容与形式:追求完美,是柳萌这些纯散文或者称之为美文的最大最主要的特点与亮点。

同类推荐
  • 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

    2017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阿勒泰的葵花比阿尔勒的葵花更炽烈,最亲的亲人和最亲的家畜都是家人。广受好评的新生代非虚构散文写手李娟继“羊道”三部曲后全新力作。母亲带着家禽、牲畜,举家迁徙乌伦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冬窝子”,开始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中间是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等待……在这些吉光片羽的记录中,作者首次集中将思绪汇聚于自己家族成员的生活细微,他们与无垠荒漠构成完整的生态样本。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是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精选了林徽因历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其中的书信部分,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多姿多彩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所思所感。而在小说、诗文创作方面,则鲜活地反映了林徽因独特的才情和不凡的文学创造力。
  • 枕草子

    枕草子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才女清少纳言的随笔集,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清少纳言记述了她在宫中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和雅致的审美。
  •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和工人同志们介绍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能和特点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财富的真谛

    财富的真谛

    该书研究财富这一重要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对象物,揭示了财富的存在及本质,财富的类别、形式及演进;对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社会及人类各个主体财富的构成、来源及用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财富的双面性,财富与道德、财富异化的内容及其影响;对财富在现实生活中的增加、减少及变动;对财富的困境及未来发展的憧憬进行全面的描述和解释,从经济的分析到伦理的判断多个层面为读者全面地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财富开起了一扇徐徐的大门,有助于深化和扩大人们及社会对财富的认识。
  • 六道夜主

    六道夜主

    寻夜出生不知所踪,童年更亲眼目睹自己父王战死沙场。因缘巧合入魔界成魔,自学成才,技压群雄。她掌六道,学八系,入天界为母报仇,玩转六界,手握重宝无数,日子滋润逍遥。本来是没什么烦恼的,但是机缘巧合,遇上了同样混血的某男子。他为了她,甘愿放弃整个天下。她却为了他,甘愿重掌整个天下。某男搂着她莞尔一笑:“娘子,天下和你比起来,真是了无滋味。”她抬起了某男俊秀细腻的下巴,吻了上去:“此生能够遇到你,我无憾。”
  • 末世降临之异世界

    末世降临之异世界

    末世二十年,人类在丧尸、变异兽、异株、尸鬼等末世生物中逐渐站稳阵脚。难得的太平日子,可谁曾想到这也只是更大风暴之前的宁静而已。
  • 据说我是未来主角

    据说我是未来主角

    某天,有人忽然告诉苏铭,说他是未来的主角?主角?未来的?但是……为什么只未来的?现在呢?现在?当然是努力成为主角的人了!……世界巨变,灵气复苏。一个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喊苏铭爸爸,说她是来自未来的漂亮小萝莉,就这样改变了苏铭的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后天男神Ⅰ(王子篇)

    后天男神Ⅰ(王子篇)

    为了更好地保护钱小芙,陆铭熙竟然首次对外公开——钱小芙就是他想要守护的女神。然而这个消息如深水炸弹般引起了一连串的变故……自小抛弃钱小芙的妈妈突然出现,陆铭熙的初恋女友也从国外返回,每个人都仿佛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努力靠近钱小芙……接踵而至的变故,让她一次次痛红着双眼与他离别。他究竟要多坚强,才能守护住这些他所爱的人?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庆丰年

    庆丰年

    新书《一品天下》已上架,坑品保证,请多多支持!下面第一个直通车处有链接。O(∩_∩)O~穿越为大家闺秀,原以为要好好宅斗,结果一不小心重生了。重生回八岁,很好。可是……为啥穿回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很纯很天真的伴读堂妹——农家小姑娘钱灵犀?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过不了几个月,她就会被接走过好日子了。可是……为什么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个一个往外冒?嘤嘤,现在是富贵无望,霉爹怂娘,种田太累,无肉下炊。小石头呀小石头,你好歹也跟了我三世,能不能给我变块红烧肉?最起码,你也要让我嫁个好人家,对不对?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快穿:宿主,他在那

    快穿:宿主,他在那

    【1v1】苏凌是个宅,某日窝在家里看漫,情到深处不禁嘿嘿一笑然后瞬间被一个自称系统的老大的家伙拐走了“要我答应你去做任务?有什么好处?”苏凌眯着眼瞪着这个帅老大。“带你看现场版搞/ji。”系统老大的声音在此刻如此的让人兴奋。“现在能做任务吗?快点带我走!”“......”【变态们的故事,雷者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