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700000043

第43章 友谊链接(6)

“实境”贵乎直率陈真。在柳萌先生的大量散文作品中,这个创作特点最是闪耀夺目,可谓俯拾皆是。除前引层出不穷之例以外,再品一则:“从原来居住的地方,迁入新居以后,总算有了个客厅,这样,朋友们赠我的字画,也有了个挂处。起初像小孩子得新衣,一件一件试着穿,我喜欢的这些字画,也是一件一件换着挂。开始选画的时候,只是从形式上考虑,例如哪幅画装裱得好,哪幅画的颜色相宜,等等,这倒也给了我些许乐趣。但是重复几次就觉得没意思了,后来就从内容上挑选,哪幅字画中的意思,更贴近自己的想法就选哪幅挂在显眼处。”(见《得大自在》)我们从这一段“挂画”文字中,只可以读出“直率陈真”,无它。

当然,“实境”之文,毕竟还要有“境界”在。所谓境界,确如静安先生所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但散文毕竟不是诗词,“自有名句”当存不论;在柳萌先生的大量散文作品中,“有境界”而“自成高格”者,仅以文题试观之,还是令人赏心悦目几至目不暇接的:“挂在心幕上的电影”“薄纸寄忧欢”“秋色正浓茅荆坝”“歌声起落的岁月”“路至远方有佳境”“捉摸不定的夏天”“远远近近王府井”……

这其中,又属《雪的往事》《雨的记忆》《风的怀念》以及《幼年生活拾趣》等佳作令人读之而神往,例如《拾趣》中“风筝”一章,开头是这样的:“朗日晴空,微风托起片片风筝,在孩子的眼里,这便是春天了。别的什么,譬如河解冻,譬如树发芽,都算不上春天。我的童年也是一片风筝。”……

何须多引?柳萌先生那童年的风筝“拾趣”悠缈而意旨高远,他就是那一片永远的风筝!

岁月悠悠,风筝飘飘。在一年四季中,柳萌先生独爱春天。他在《春天多美好》一文中曾有这样的“直率陈真”之语:“是的,春天实在是太美好了。……在这美好的春天里,祝愿大家,都有春天般的好心情,像春风那样愉快地忙碌,像春雨那样辛勤地劳作,让我们的祖国永远青春常在。”

是为“岁月总是‘柳萌’”。

2012年1月11日

原载2012年2月1日《文艺报》

柳萌:为文为人,“大哥”风范

杨学武

已八十高龄的柳萌先生,应是我的父辈,在此称他为“大哥”,岂不是“大不敬”么?其实我平日与他交往,都是恭恭敬敬地称他为“萌老”或“柳老师”的。我之所以不揣冒昧把他老人家“降格”,不仅是因为他在我面前从不“倚老卖老”——给我发短信或邮件都称我为“小弟”,而且是因为他在我内心原本就是一个宽宏大度、豪放仗义、古道热肠的“大哥”形象。

据我所知,柳萌在京城文学界也算是一个知名人物。长期供职于中国作协的他,虽没担任过主席、书记之类的高官要职,也不是写过巨著和得过大奖的著名作家,但其声望似乎并不亚于这两类人物中的某些人。有人曾戏说道:“在中国作协,你可能不知道某届书记是谁(因书记换人频繁),但一定知道谁是柳萌。”他在中国作协三十余年,一直干编辑和出版工作,担任过《新观察》杂文组长,《中国作家》副编审,作家出版社编审、编辑部主任、副社长,《散文世界》编委,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总编辑,《小说选刊》社长。有人认为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可他“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正如他在《文坛亲历记》所写:“作为以编辑、出版为职业的人,能够跟几家刊物结下缘分,这无疑是人生的幸运。因此,在报刊发表文章时,编辑要介绍作者,问如何写我的称谓,我总是说,如果可以的话,就写‘老编辑’吧,我就感到欣慰了。真的,一生如此,足矣。”

我最初知道柳萌的大名,是他在《新观察》主持杂文编辑时,我的杂文写作入门老师、《湖北日报》资深杂文编辑张宿宗先生特别介绍的。那时胡耀邦主政比较开明,对知识分子实行“三宽”(宽容、宽松、宽厚)政策,文学界迎来久违的“早春天气”,“春风吹又生”的杂文出现了一阵子繁荣景象。《新观察》可谓中国报刊史上的“特刊”——她“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成为政治气候的“晴雨表”(《新观察》的前身是《观察》,由储安平于1946年创刊;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复刊,不久改名《新观察》;1960年停刊;1980年复刊;1989年停刊至今)。著名女记者、作家戈扬早在《观察》改名为《新观察》时担任过主编,1980年“梅开二度”的她,怎么也没料到这次成为最后一任主编,她堪称“女汉子”,秉承《观察》创始人储安平的遗风,将政论和杂文作为《新观察》的思想旗帜和主打品牌。柳萌受戈扬之命主持杂文编辑,通过上门约稿和文友聚餐等方式,紧密联系了一大批在“反右”、“文革”中因写杂文而受到残酷迫害的著名老杂文家,譬如廖沫沙、王若望、于浩成、曾彦修、邵燕祥、冯英子、何满子、林放、蓝翎、舒展、牧惠、谢云、老烈、章明等,组成《新观察》杂文作者的强大阵容,其实力和声势似乎不亚于当年储安平组合的《观察》主笔班底。《新观察》的政论和杂文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舆论风向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可惜如邓丽君所唱“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在那场所谓“政治风波”后,《新观察》遭遇关停,杂文被批判为“石头”,一批著名老杂文家再次交上“华盖运”……二十多年后,我与柳萌偶尔谈及当年的《新观察》,他表面上虽然比较淡定,没有慷慨激昂地“忆往事峥嵘岁月稠”,但我依稀感觉他内心里充满着“依依惜别”之情,从他的神情和口吻中,不难理解到这段经历是他几十年编辑生涯中最值得记忆和最值得书写的一页。

柳萌正因在《新观察》主持杂文编辑的这段“不平凡”经历,从而与杂文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他成为我国第一个杂文学会——北京市杂文学会的筹划者和见证人(详见他写的回忆文章《见证第一个杂文学会成立》,载《文坛亲历记》,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其实,在著名老杂文家胡昭衡(笔名李欣)等人酝酿成立北京市杂文学会之前,第四届全国作代会召开期间,曾彦修、邵燕祥、蓝翎、牧惠等人就联络柳萌,请他以在中国作协的工作便利和人脉关系,出面组织与会的杂文家向大会发起倡议,要求文学界给杂文一席之地——搞个全国性的杂文组织,附属在中国作协之下。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动议虽无果而终,但柳萌作为全国杂文组织的发起人和联络员,其角色定位在杂文史上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

然而颇有意味的是,身为北京市杂文学会筹划者之一的柳萌,在该学会成立的“领导班子”——从会长、副会长到秘书长、副秘书长中,却不见其名。何故?我原来猜想是否因他当时级别不够(《新观察》杂文组长相当于处级,而该学会会长、副会长大都是部级和副部级)?杂文学会也不能免俗,其组织架构也极具官本位特色。后来当我向他求证此事时,他说其实并非级别问题,而是因为杂文理念有别,那时有人提出什么“杂文新基调”,意思是杂文要以正面歌颂为主,而他当时在《新观察》主持编发的杂文,与“新基调”根本不合拍,大都是批判火力较猛的“鲁文”(鲁迅式的文章)。从鲁迅开辟当代杂文以来,杂文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批判性,而主张杂文以正面歌颂为主的“新基调”,岂不是与鲁迅唱反调吗?于是,与“新基调”不合拍的柳萌,被排斥在北京市杂文学会的“领导班子”之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柳萌到底是在《新观察》里同真正的杂文和杂文家打过多年交道,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混同于”一个真正的杂文家——具有嫉恶如仇、仗义执言的性情和品格。他对自己没有进入北京市杂文学会的“领导班子”,并未有什么不满和怨言,但他对该学会长期将一大批著名老杂文家排除在外,感到很是痛心和不满,在《见证第一个杂文学会成立》中直言不讳地写道:“不过我也必须坦率地指出,成立杂文学会目的是团结作家,共同繁荣北京乃至全国杂文写作,谁知由于政治观点不同、性情各异,加之个别人的私心和排除异己的做法,北京地区的杂文作者从此分裂。像严秀、邵燕祥、蓝翎、牧惠、舒展等,一大批比较有影响的杂文大家,很少跟杂文学会有什么来往。这不能不说是杂文学会的遗憾。”近年北京市杂文学会改选,新任会长段柄仁力主广泛团结新老杂文家,主动与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老杂文家聚餐联络感情;常务副会长朱铁志还特意主持召开有邵燕祥、柳萌、王春瑜、王得后、王学泰、陈四益等人参加的老杂文家座谈会……当我几次邀请柳萌参与这些活动时,他克服疾病所造成的行动不便而欣然前往,使我对这位顾大局、识大体的“老大哥”更加油然起敬。

我与柳萌可谓“相见恨晚”,直到我来北京多年后,才在好友、原《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的引荐下与他结识。怀谦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不少文学名家,可他知道我没有“攀龙附凤”的喜好,因此相交多年从未把我引见给哪位名人大家。而在一次只有我与他喝茶聊天时,他郑重其事地说“一定要”我“结识一个人”——就是柳萌,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值得认识和结交的人”。与莫言同乡的怀谦,具有山东好汉憨厚朴实的性格,在介绍柳萌时,并未有什么溢美之辞,只是画龙点睛般地说他“可爱、可敬、可信”。我久仰柳萌的大名,也曾在朱铁志邀约的一次文友聚会时与其相遇,只是因那天人多而未单独交谈,当怀谦如此诚心实意地向我介绍他时,不禁引起我急于拜见他的愿望。“讷于言,敏于行”的怀谦,不久就约我与柳萌见面了,记得那次是在中国作协在京郊的一个创作基地,儒雅而又潇洒的柳萌,见面时一句“你是怀谦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好朋友”,一下就拉近了我们的感情距离。后来又与怀谦应柳萌之约去天津七里海,他是天津宁河县人,这里是他的“根据地”,我们在风景如画的芦苇荡里漫游漫谈,真是不亦乐乎。柳萌很健谈,讲述了一些文坛上鲜为人知的轶事,我刚好在近年来将读书写作的兴趣转向文史随笔,他的讲述使我受益匪浅。后来当他得知我专注研读胡风时,还特地邀约他的好友、著名文学评论家阎钢和周明与我同聚,并四处托人帮我打听到胡风女儿张晓风的地址和电话,使我在与老一辈文学名家的交往中,获得了从书本里得不到的宝贵材料和精神财富,从而加强了我在胡风研读和写作上的广度和深度。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我喜欢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真的是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我与他结交的“红娘”怀谦不幸患抑郁症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使我们悲痛至极,柳萌拖着病体出席怀谦的追悼会,一双泪眼哭得通红,令现场的文友们无不为之感动。他在怀念怀谦的文章中,对自己没能帮助怀谦走出困境而表示遗憾和痛心,这引起我心灵的强烈震撼和共鸣,不禁想起怀谦离世的前几天,朱铁志约我等几个文友与怀谦夫妇聚会,本是为了安慰遭受抑郁症折磨的怀谦,可我当时正在广州,失去了与他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后来听他夫人说:他们那天赴会的路上还谈到“今天可见到学武,他还没兑现请我们去唱歌的许诺哩”,那天聚会的文友中,只有我此前与怀谦夫人见过面,可见她对我赴会是充满期待的……我至今为此非常内疚,感到对不起怀谦,以至于在怀谦离世几年了,我没有勇气写一篇怀念他的文字。

我与柳萌结识的时间虽不很长,但他无论为文还是为人对我产生的“正能量”,却是难以计量的。去年晚些时候,他遭遇以前在《小说选刊》的一位同事撰文不顾事实和不顾情面地攻击谩骂,我在他之前看到这篇文章,因当时恰好遇到有人写匿名信谩骂一个我比较熟悉和尊敬的历史学家和杂文家,便由此及彼地对这类人很反感,与他谈论此事时未免愤愤不平,恨不得替他写篇“檄文”狠狠地反击一下这类文坛小人。然而挨骂的柳萌似乎不那么生气,更未动怒,也未“以眼还眼”,只是平心静气地将在《小说选刊》的经历如实写成文字,以通信的方式发给几个知己文友,在文中引用了苏轼在《留侯论》中的两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承蒙柳萌的信任,我也有幸拜读了他的这些通信,不禁感慨系之:“不惊”“不怒”,宽宏大量,不正是“大哥”的品格和风范么?!

原载2014年11月18日《共识网》

同类推荐
  •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当你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打破枷锁、锤炼性情、重视习惯、提高效率、挑战极限、超越平庸、超越竞争、超越思维、超越格局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 读书随感(黑塞作品08)

    读书随感(黑塞作品08)

    世界文学是一个丰富无比的宝库,因为太丰富了,以致常使我们有不知从何处下手阅读之感,黑塞这本书正是作为阅读世界名著初阶而写的。黑塞是个优秀的作家,具备了作家本有的、深具人性的智慧,同时又是一个善于读书、博览书籍的人,由他来写这样一本书,可说再恰当不过了。他写书,他爱书,所以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自由自在的笔法,足可信赖的知识,娓娓道出他对世界名著的看法,读者可以在本书中品味世界文学的全般风貌,同时锻炼出一把开启世界文学的钥匙。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小说稗类

    小说稗类

    张大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大胆地说,“可能是华文小说家里头装备最全面、技法最多变的高手”(梁文道语)。在这本作品中,读者将会看到他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有清晰的架构,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 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6卷。本卷结合具体法国作品、法国作家,分阶段考察了从一个多世纪以前开始,法国文学在中国所走过的道路,考察了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主题对法国文学家、作品所作出的阐释与研究。书稿脉络清晰、材料丰富,有助于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工作的推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需归途

    无需归途

    这世上干净的人有多少,不过都是披着一层皮走在泥潭里。我们都已经这么脏了,就不要拉别人下水了吧。
  • 萌学园之血之痕

    萌学园之血之痕

    本作品是萌学园之魔王重生的后续,故事以吸血族的恩怨为背景,拉开帷幕。
  • 鱼在金融海啸中

    鱼在金融海啸中

    初入职场之后苏小鱼因缘际会认识了金融业人士陈苏雷,陈苏雷白手起家,是典型的精英三不男。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向苏小鱼坦率提出只愿意尝试协议爱情,被苏小鱼当场拒绝。突如其来的一场金融风暴,让苏小鱼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父亲炒股失败,还欠下了大笔债务。一夜之间,她从胸怀壮志的社会新鲜人突然变成了走投无路的绝望小房奴,抱着绝不能让父母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的决心,她迫不得已,又回头找到了陈苏雷……她要走下去,可她要走到哪里去?走到他确定的终点,走到没有结果的结果里去?……
  • 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周作人《苦雨》《乌篷船》《喝茶》《山中杂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据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分为四个专辑。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写下来,他平和、淡泊、娓娓说来、毫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让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 机械化身

    机械化身

    程序员马龙意外穿越到机械世界,化身机械生命,打造装备,改造自身,连弩用着不过瘾?改成连弩加特林!蛇皮走位都不好使?火箭助推器直接升天!不要跟我讲什么操作走位拉怪卡bug,老夫毕生行事就一个字,干就是了!毕竟马龙是发起狠来连系统都敢骂的狠人!
  • 超级召唤皇帝

    超级召唤皇帝

    武悼天王,负镇天碑,踏临九天,“诸天神魔,尽皆俯首,如若不然,大军所过,寸草不生”卧龙诸葛,布八阵图,炼化幽冥,神魔惊惧,万物哀鸣,“任何阻碍主公大业者,杀无赦”白起横扫九天,闯下赫赫威名,白衣死神可止仙王滔天怒火......新人新书请多支持!(修为,灵宫,玄门,宝鼎,华灵,擎龙,御穹等)
  • 天赐良妃

    天赐良妃

    【宠文,爽文,1V1】慕容千星,吞星大陆不能修炼的草包废材,貌丑无颜,死于非命。再次睁眼已是三十三世纪女海盗,国际佣兵之王,医毒双绝,光芒万丈。貌丑无颜?懦弱无能?且看她如何逆袭打脸!万兽臣服,谁与争锋!只是,这个整天跟在她身后的男人是谁?贱兮兮还自称天下第一宠妻狂魔?慕容千星抽出银针:“皇叔,信不信我一针废了你?”
  •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宛妤与康熙皇帝玄烨本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侣,却因为宛妤的父亲鳌拜专横跋扈,独揽大权而被迫站在了对立面。深深宫苑,除了皇帝的痴爱,宛妤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友善,甚至因宠树敌,导致伤痕累累。当父亲和夫君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她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父亲的逼迫,以及深爱的人对自己逐步提防,她身心俱疲,选择以死换回父亲的一条残命。不曾想,她并没有死,而是改头换面,也失去了她雍容的身份。当她再度回归宫廷,仅仅以宫女之身重回那阴暗诡秘、危机四伏的后宫,她该如何为曾经的自己讨回一点公道?而那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她又该如何面对?
  • 弱妾

    弱妾

    燕王府中侍妾若干,个个如狼似虎,都削尖了脑袋沾着满手血腥踩着他人的肩膀死命往上爬,懦弱得连排行都没有的苏红茶生来就是被人踩遭人戏弄嘲笑的受气包,终遭恶妾算计,被大夫人毒打而死。当苏红茶再次睁开眼,眸中闪过的却是睿智的光。她知道,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么是奋起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是无声无息的灭亡。她的选择是——王府里,接二连三的,四夫人中毒,五夫人遭蛇咬,六夫人被人剥光了衣…所有迹象都指向大夫人,结果,大夫人被赐死,她因有功而被提拔。被提拔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赏花宴上,浓妆艳抹的女子正准备东施效颦地跳一曲霓裳舞,谁知一跤摔到了太子脚前,太子看到那张花痴脸,一脸厌恶,“不知死活的白痴,滚!”她痛哭流涕:“太子殿下,妾身仍忘不了你,让妾身再多看一眼…”太子极力忍住狂吐的冲动,吼:“燕王,让她从此消失在我面前…”燕王像赶狗一样轰人。女子伤心欲绝。出了大门,却笑得欢畅,溜得比兔子还快。片段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男子扶着花枝,倨傲的抬起头,“说吧,今晚穿得如此光鲜,是不是你那病殃子夫君不能满足你,又想来勾引我?”女子摘下花枝一折为二,笑嘻嘻道:“别老往自己脸上贴金,种马要让种马来配,人怎么会勾引种马呢……”片段二:一个慵懒而又狂放的男子半眯着双眼听人汇报,忽然挑眉动容,“什么?她又敢与人成亲?”下属惊骇,垂下头身如筛糠。慵懒男子喃声低语:“那个小骗子,胆敢骗我…”他突然笑得不怀好意,“走!大家随本王抢亲去!那贼丫不听话,给我抢回来重打屁股三十大板!”三王争夺,权谋天下,天地为媒,江山为聘,前世今生,只为那红颜一笑。推荐好友新文:《霸权皇后》《七小姐》《囚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弱妾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