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0500000001

第1章

在四能庄严出世间法。五以出世法故最能益物者。三种境界是无上福田有心归仰起意行住于一地乃至十地得无上菩提。天魔外道师及弟子违陀等经无此利。譬如意宝珠能令灾不起生利无穷。为物所珍故名为用故举事况法。三皆名宝。第二得名者。依杂心佛就用法者者就义得名。依成实大乘佛一种就实德受名。余者同

第就三种定体。一名字。二别体。三一体。名字三宝体者。土木金铜经卷此二依杂心用别名色法为体。依成实用假名色为性。凡夫比丘法服即是名字僧。别体三宝体者有二。一明小乘别体三宝。二明大有二。一依杂心明别体。二依成实论。杂心论主明佛有二种。一生身。二法身。生身体者。谓报生等智相好之身及诸得四相是生身佛性。法身者。以无漏智慧及有漏种智方便现起是法身佛体。法宝体者有四种。谓理教助道涅盘为性。僧宝体者。僧有二种。第一义僧及等僧。第一义僧者。出家三果阿罗汉人无漏五阴为体。僧因者。众人为僧因。若说无漏五阴远寻其位。若取僧义者和合为性。不取别人为体。据理即是三业。然今番对不和用不相应为性。和合亦然。故彼云谓不和性。问。如衣有用衣为体。若衣坏谓不成就性。若然应用三业为体。云何言成就性不类此也。自有三业无所造为亦有和义。故知别有和法。问。若尔为一为四。答。约事言一。就人言四。此相假方成故假名为一尔。等僧者。如名字中说。但依成实合用异本有假名法起阴集成人。人是佛宝体。故论云佛名自然人。若体用俱论。以五分法身为性。法宝体者有四种。与杂心大同。理中更增诸法性空。果中通道法心空心为异。僧宝体者。僧有二种。一位僧。二威仪僧。位僧者是无漏圣人。威仪该通凡圣。出体与佛宝同。威仪中圣人与位僧同。凡夫与等僧同。依大乘定体者。若取名所名法体。佛宝内化身用似色为体。报身用常住五阴假人为体。法佛用显时真如为体。法宝同前。二更加常住行法及唯识等理。僧宝同前。更加常住和合三等。若约诠取旨分别者。以名说义。义异体义不同。佛取智用。法取轨则。僧和合。经云。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问。轨则名法者。何故乃云法名不觉。解云。佛人乘智义能觉了。对此智用法义则宽不尽名照。故以不觉称法。非谓体无方轨。一体三宝体性者有二。第一就缘起成位名一义异。第二就无法相有为通相。第一名一义异者。名定所依法体。义取能依三法。是为名一义异。经云。佛常法常比丘僧常。常者是显时。正性体以法常故三义是常。就体显一。常通三处能依义别。所以说三。故众品云。若能计三宝常住同真谛。此则是诸佛最上之誓愿。三宝是义。真谛是所依性体。义从体生。体非义外。三义虽殊以一种常法为体。故名常住同真谛。法僧在佛三义等无优劣。若因果相对法僧有满不满异。第二者用无我空等理为种。故摄论云。以无我义同故说一乘。又云。有为法通相于一切众生平等有

第三别解三种三宝者。先解名字。次释别体。后辨一体。就名字内分别有三。第一明名及相。第二时节。第三去异执。第一者图写真容纸素文字凡夫威仪仿佛生善假与名字。然未是真故曰名字三宝。第二者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义该始终不唯未运。如佛在世已有形像。见世尊从天下来起迎礼拜等。第三者有人或言是住持三宝。然住持者理通真伪。大小俱有三种三宝。以圣力相皆有住持益物不止。在初独以名字说为住持。次释别体三宝。于中分别有二。第一去情执。第二依宗分别。第一者有人言是别相。然三宝义分佛法僧异亦通真伪。乃至一体有名义俱异故不得偏以别体名为别相。第二依宗分别者。于中有二种。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小乘有二。一依杂心。二依成实。依杂心论云。明佛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生身者在见道已前。三阿僧只修集诸行。一百劫中种相报业因。父母所生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发心出家道成号佛。论此相好名生身佛。法身者九地烦恼下之八地六行断除。非相一地见修二种并用无漏三十三心无碍三。四心为解脱。即此身中空观无漏及有漏种智五分功德名法身佛。佛是觉照。法身则有余法诸得四相虽无觉照相从名佛。相好身器虽复体非是佛。为佛所得无学功德所依。是故名佛。犹如乳瓶。瓶非是乳。盛乳故名为乳瓶。佛亦如是。以身从法通名是佛。法宝者谓理法教法助道法涅盘法。此等并有执则称之为法。理者谓四谛十六行。苦四行苦空无常无我。集四行因集有缘。灭四行灭止妙离。道四行道正显迹。教法者是十二诠音声名字章句名为教法。故论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世正法。助道法者。辟支佛在家三果天中圣人无漏五阴。僧宝是助道法宝摄。此说不。若离缘三宝名为坏缘。故论云。若于佛法辟支佛法声法起无漏信是法不坏净。涅盘法者。谓佛涅盘声闻涅盘辟支佛涅盘。不同报身不得无事理二和收非僧宝是涅盘法宝摄。始终上下有此四法。若依论主各有二种。法中二者。谓第一义涅盘及无我法。问。前说苦集义含教。前说灭谛后涅盘法。前说道谛后助道法。今何故复说教法助道法涅盘法前就通相理观皆以总摄。但此三有别功能。是故但说教能显理。助道义能除邪。涅盘是心期之所故复论之。僧宝者有二种。一者第一义僧。二者等僧。第一义僧者。出家三果及阿罗汉。此等圣人悟四真谛得空无我解成就无漏诸阴名第一义僧。等僧者。始从凡地乃至未入见道已前出家凡夫。未得无漏观多用世俗等智名为等僧。虽无理和以有事和通名为僧。问。前助道中有理和无事和。今等僧中有事和无理和。何故名僧。解云。若依成实即是德僧。若依杂心自有德无和义故法宝故。所以然者。和本约事理。四人已上同遵各各无违名僧。在家圣人等以无同聚学义故不名僧。天中圣人亦尔。非人以就理事辨和。二依成实论。法于余处生时有假名作用阴集成人。人是佛宝。人所成德。俗在法宝。故论云。信佛有一切智是名信佛。信真智即是信法。法宝者有四种。一理法。谓四圣谛及视此四谛入法无我。四谛即是空行所观。法无我是无我行所观。此义如二圣行中说。二教法谓十二部经。三助道法。谓佛无漏道一切圣人无漏道及出观名用无漏名助道法。四涅盘果法。是三心无处为道。形对名果。僧者有二种。一者德僧。二威仪僧。德僧者始于闻思乃至菩萨内有圣德。以德成人名为僧。人是僧数德在法中。此义如前佛宝中说。圣者胜鬘明小乘别体三归三乘诸人除佛并入僧宝。大智论亦云。除佛余一切人众皆念僧三昧所缘。二依大乘解别体三宝。于中有二。一因果相对总说。二通相别说。总说者。于清净巧方便位居第十一生相续。于最后身无师自悟示成正觉。一三千二三千乃至无量三千一时成一时转名为佛宝。信地已上乃至法云以慈悲愿力示受四生。始于息苦乃至增上亦皆成就圣德。不简威仪尽入菩萨僧宝。即此佛僧能以辞乐演说十种法义摄取众生名为法宝。二通相别说者。始于信地德四种于十方国示作五生摄取有缘最后生者即是佛宝。作四生者名菩萨僧宝。佛僧二人能以辞乐演说法义名为法宝。如信地菩萨起此权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佛。一一位中尽称法界愿行广大彻穷后际。皆依生德四种示受五生。最后生身名为佛宝。法僧二种如前所说。大地已前生德生相并是无常生因起用。大地已上除业乃至诸佛生德是常生相无常。是依因起用。次第三解一体三宝者。于中有三。一因界相对明一体。二唯就因。三唯就果。因果相对者。大地已前是无常分不明常住一体三宝。从初地已去乃尽佛地并在常。中满不满异义分因果。初地菩萨有真性生身名义菩萨僧乃至十地亦尔名为僧宝。金刚已后常住报身无相无为是佛宝义。僧所证所行乃佛成就万德万行名为法宝。唯就因者。十地菩萨所成德行真智照境觉用名佛。其所成就出世真轨名为法。德行相成事无违诤即是僧宝。唯就果者。于无学地万德满足智用照境名之为佛。其所证法出世真轨名之为法。真常万德违诤相尽名为僧宝

第四总分别三宝者。且作十二门分别。一辨次第。二制立所以。三对归辨同异。四福田益物。五明相多少。六常无常。七盛衰分别。八坏不坏。九通别分别。十约五眼为境差别。十一明诸论显所敬广略。十二辨敬意

第一辨次第者。分别有二。一修证次第。二起说次第。修证次第者。先法次僧后佛。法是平等真性。依法起学名僧。学满名佛。如性品云诸佛所修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先举法后明佛。僧在中间就始终为语。此明自利。就一人修入时语。二起说次第者。佛为法主。法是所说。僧是行法人。故宝性论云。一者调御师。二调御师弟子。故先佛次法后僧

第二制立三所以者。有二种意。一为离过。二为成善。离过者远离三种过。归依佛舍事天神。归依法离于杀生。归依僧不依邪众。如三归偈。说归依佛者名真优婆塞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归依圣僧者不求于外道。如是归三宝则得无所畏。二成善者。为摄三乘诸人生长善法故说三宝。故宝性论云。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乘。四信佛。五信法。六信僧。第一第四是菩萨人。为大乘故信佛起供养修行得菩提。以是故立佛宝。第二第五为中乘人。自然知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以是义故说法宝。第三第六为小乘人。从他闻法得声闻证。以是义故立僧宝

同类推荐
  • 法华五百问论

    法华五百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桑衣食撮要

    农桑衣食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城璧外编

    连城璧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GYPT

    EGYP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本书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爱情名言和诗句。介绍了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消费观、价值观及生活主题。
  • 皇者道贱

    皇者道贱

    胖子,世界上数不胜数,但要说一个被青梅竹马玩弄感情又被屠杀家庭的,可只有这一个人。几年后,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位绝世天骄,手握世界三大组织之一的一半权利,返回故乡,以牙还牙,屠灭仇人一族。他的妻子曾强上了他,让他有些害羞,可却阻挡不住他不要脸的行为。残忍与逗比,每一面都是他,可他却往往将真正的自己隐藏起来。一介少年大能,为寻求世界的真相(复仇后闲的没事),(顺便)踏上他的路途(吃喝玩乐,耍贱找乐子)!
  • 和呈圆满

    和呈圆满

    何呈,程小满。如果说一切的故事都有一个渊源的话,那一切应该都是从这个座位开始的。很多年后,何呈回想起高中的时光,相比以往是有声有色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光阴,好像都被程小满奇奇怪怪的要求和提议填满了。大概也因为程小满,才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孤单吧。
  • 星魂女帝的校园生活

    星魂女帝的校园生活

    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在冰瀮莯的带领下,踏上了人生巅峰
  • 老兵

    老兵

    我的记忆源头保留着一条黑狗,一个西瓜。黑狗叫黑子,黑得像黑夜,没有一根杂毛,眼睛如同沙漠夜空中的星星。星星出现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可以从地窝子的一方天窗上望见星星。花皮西瓜,好像瓜秧编成了绿环。我一闻,就感到里边可以吃。爸爸从床底下滚出这个西瓜,说:玩,不能用棍子敲。我抱不住西瓜。它太大。我又不能骑上去,它一动,我就栽下来,它不肯让我骑。多年后,我在样板戏里的唱段里听到“披星戴月”这个词语,我想起爸爸妈妈,他们总是在星星出来以后回家。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情意如水爱为舟

    情意如水爱为舟

    别人是“坑爹”,江舒宁是“被爹坑”。她爹偷了人家的骨灰,人家就要让她变成骨灰。江舒宁直到被五花大绑放在烧烤架上,还不敢相信:“苏总……你该不会真的要这么做吧!我可是个人见人爱的美少女啊。”“我们苏总是无情的杀手!”江舒宁内心诅咒:老爹啊!老爹!你偷人家骨灰干嘛?然而……“你其实也是苏家的人,你们不能在一起。”“呵,你想用这种把戏拆散我们,简直可笑!”可得到结果后,“什么,这不可能?!”“我们还是分开吧……”经历了各种考验的苏祁和江舒宁破解了真相,排除万难后终于在一起了。
  • 闯都市

    闯都市

    一位事业受挫的青年,找不到工作时无奈选择了去做搬运工,正是这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在职场和商场的打拼成为商业大亨,在商场中是否会一帆风顺,又会经历那些事情呢?
  • 穿越之杀手皇后

    穿越之杀手皇后

    欧清一个冷漠无情的杀手,冷风耀——她不该爱的人,所以她注定了死在了他的枪下,一切都结束了。可为何她却穿越来到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古代,那张和盟主一模一样的脸庞,让她深深的愧疚,是她毁了盟主的一切,包括他的妻子和爱女,所以穿越后,她注定了是来赎罪的,她成了他的暗卫,用生命来守护着他的安全,可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她不能爱,也不敢爱,因为她的爱注定了是场悲剧,如同她曾经刻骨铭心的爱上冷风耀一般。~~~~~~~~~~~~~~~~~~~~~~~~~~~~~~~~~~~~~~~~~~~!!!!!!!!!!!!!!!!!!!!!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