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200000004

第4章

疟疾总括

夏伤于暑舍营内,秋感寒风并卫居,比时或为外邪束,暑汗无出病疟疾。

(注)经曰: 疟皆生于风。谓四时病疟,未有不因风寒外束,暑邪内伏者也。又曰: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此言比时病疟者也。又曰:夏伤于暑,秋为 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谓夏伤于暑,其邪甚者即病暑,其邪微者则舍于营,复感秋气寒风,与卫并居,则暑与风寒合邪,始成疟病也。其不即病伤寒者,亦以有暑邪预伏于营中也。盖有风无暑,惟病风,有暑无风,惟病暑,必风暑合邪,始病疟也。

日作间作

疟随经络循伏膂,深入脊内注伏冲,横连膜原薄脏腑,会卫之时正邪争,得阴内搏生寒栗,得阳外出热蒸蒸,邪浅日作日会卫,邪深间作卫迟逢。

(注)疟气之邪,伏藏于营,随其经络,循脊膂之表而下。此初病邪浅,传舍之次也。

其邪深者,则入脊膂之内,伏注于冲脉,横连诸经脂膜之原内及脏腑。此邪渐深,传舍之次也。卫气者,一日、一夜周于身。每至明旦,则出足太阳睛明,大会于风府,腠理乃开,开则所客营卫之邪入,邪入得阴内搏则生寒,得阳外出则生热,内外相搏,邪正交争,而病乃作也。病初邪浅者,卫行未失常度,其邪日与卫会,故日作也。病久邪深者,卫行迟失常度,其邪不能日与卫会,故间日乃作也。时有间二日、间三日,或至数日作者,亦卫气行愈迟,会愈迟,故作愈迟也。

疟昼夜作

卫不循经行脉外,阳会昼发阴夜发,邪退自然归阳分,病进每必入阴家。

(注)营气循经而行脉中。卫气不循经而行脉外,惟日行于三阳,夜行于三阴。故邪在三阳之浅者,则昼发。邪在三阴之深者,则夜发。病邪将退者,夜发退为昼发,此为去阴就阳,则病欲已也,病邪渐进者,昼发进为夜发,此为去阳入阴,则病益甚也。

疟早晏作

卫气平旦会风府,邪传日下一节间,从头循下故益晏,下极复上早之缘。

(注)卫气流行,每日平旦会于风府,而邪气中人,从头项历风府,下循背腰,日下传脊之一节,邪与卫会日晚,故作日益晏也。邪传下极 冲,其气复上行,邪与卫会日早,故作日益早也。

疟疾治法

疟初气实汗吐下,表里俱清用解方,清解不愈方可截,久疟形虚补自当。

(注)疟初气实,均宜汗、吐、下。有表里证汗下之,胸满呕逆有饮者吐之。表里俱清,宜用和解。清解不愈,表里无证,可用截药止之。久疟形羸气虚,宜用补剂,自当然也。

桂麻各半汤疟初寒热两平者,桂麻各半汗方疗,汗少寒多麻倍入,汗多倍桂热加膏。

(注)疟病初起,寒热不多不少两平者,宜桂麻各半汤汗之,汗少寒多热少者,倍麻黄汤汗之。汗多寒少热平者,倍桂枝汤汗之,热多者,更加石膏。

麻黄羌活汤 桂枝羌活汤 麻黄羌活加半夏汤 白虎汤 白虎桂枝汤 柴胡白虎汤 柴胡桂枝汤寒多寒疟而无汗,麻黄羌活草防寻。热多有汗为风疟,减麻添桂呕半均。先热后寒名温疟,白虎汗多合桂君。瘅疟但热柴白虎,牝疟惟寒柴桂亲。

(注)此皆诸疟初起之汗法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无汗,谓之寒疟,宜用麻黄羌活汤,即麻黄、羌活、防风、甘草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先寒后热,热多寒少有汗,谓之风疟,宜用桂枝羌活汤,即桂枝、羌活、防风、甘草也。二证呕者,均加半夏。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先热后寒,谓之温疟,宜用白虎汤,汗多合桂枝汤。阳气盛、阳独发,则但热而不寒,谓之瘅疟,宜用柴胡白虎汤,即小柴胡合白虎汤也。阴气盛、阴独发,则但寒而不热,谓之牝疟,宜用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合桂枝汤也。

草果柴平汤 大柴胡汤食疟痞闷噫恶食,草果小柴平胃宜,疟里便硬大柴下,消槟果朴量加之。

(注)因食而病疟者,则痞闷、噫气、恶食,宜小柴胡合平胃散加草果清之。凡疟有里不清、便硬者,宜大柴胡汤加芒硝、浓朴、草果、槟榔下之。

清脾饮疟疾已经汗吐下,清解未尽寒热方,清脾白术青朴果,小柴参去入苓姜,气虚加参痰橘半,饮多宜逐倍姜榔,渴热知膏天花粉,食滞麦曲湿泽苍。

(注)疟疾已经或汗或吐或下,表里无证,法当清解,宜用清脾饮和之。即白术。青皮、浓朴、草果、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茯苓、生姜也。气虚者加人参,痰多者加橘红倍半夏,饮多者倍生姜加槟榔,渴热者加知母、石膏、天花粉,食滞者加麦芽、神曲,湿盛者加泽泻、苍术。

久疟虚疟劳疟

久疟气虚脾胃弱,四兽益气等汤斟,劳疟鳖甲十全补,热除 桂入柴芩。

(注)久患疟疾,形气俱虚,脾胃弱不思食,宜用四兽饮、补中益气等汤,斟酌治之。

久病劳损,气血两虚,而病疟疾者,名曰劳疟。宜用十全大补汤,倍加鳖甲,热盛者除去黄 、肉桂,加柴胡、黄芩也。

柴胡截疟饮 密佗僧散诸疟发过三五次,表里皆清截法先,未清截早发不已,已清不截正衰难,截虚柴胡截疟饮,小柴梅桃槟常山,截实不二佗僧散,烧酒冷调服面南。

(注)凡疟按法治之,发过三五次,表里无证,当先以截疟药截之。若表里未清截早,则疟疾必复发之不已。表里已清不截,则正衰邪盛而难治也。截不足人之疟,宜用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桃仁、姜、枣煎,并滓露一宿,次日发前一二时小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截有余人之疟,宜用不二饮全方,或密佗僧细末,大人七分,小儿量之,冷烧酒调,面南如前法服之。一服不愈,再服必止,戒鸡、鱼、豆腐、面食、羹汤、热粥、热物。

疟疟母

疟经年久不愈,疟母成块结癖 ,形实控涎或化滞,攻后余法与前同。

(注) 疟,经年不愈之老疟也。疟母,久疟腹中成块癖也。形实宜用控涎丹以攻痰饮,或用化滞丸以攻积滞。攻后之余法,与前所治疟法同也。

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疟在夜发三阴疟,桂麻柴物杏易桃,鬼疟尸注多恶梦,恐怖苏合效功高。

(注)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初热宜用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方合剂,以杏仁易桃仁,增损汗之,汗解之后,余同前法。鬼疟亦多在夜发,由尸气注之,比三阴疟疾、则夜多恶梦,时生恐怖,宜用苏合香丸治之。

霍乱总括

挥霍变乱生仓卒,心腹大痛吐利兼,吐泻不出干霍乱,舌卷筋缩入腹难。

(注)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名曰干霍乱,又名搅肠痧。若舌卷筋缩,则卵阴入腹,难治也。

藿香正气散 二香汤 甘露饮霍乱风寒暑食水,杂邪为病正气方,藿苏陈半茯苓草,芷桔腹皮浓朴当,转筋木瓜吴萸入,暑合香薷湿入苍,暑热六一甘露饮,寒极乌附理中汤。

(注)霍乱之病,得之于风寒暑食水邪杂揉为病,乱于肠胃,清浊相干,故心腹大痛吐泻也。藿香正气散,即藿香、苏叶、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芷、桔梗、大腹皮、浓朴也;暑则吐多,合香薷饮名二香汤。湿则泻多,加苍术。暑热甚者,用辰砂六一散,或五苓散加石膏、滑石、寒水石,名甘露饮。寒极肢厥脉伏者,用炮川乌、炮川附合理中汤。

噎膈翻胃总括

三阳热结伤津液,干枯贲幽魄不通,贲门不纳为噎膈,幽门不放翻胃成。二证留连传导隘,魄门应自涩于行,胸痛便硬如羊粪,吐沫呕血命难生。

(注)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腑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胃之上口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大肠之下口为魄门。三腑津液既伤,三门自然干枯,而水谷出入之道不得流通矣,贲门干枯,则纳入水谷之道路狭隘,故食不能下,为噎塞也。幽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二证留连日久,则大肠传导之路狭隘,故魄门自应燥涩难行也。胸痛如刺,胃脘伤也。便如羊粪,津液枯也。吐沫呕血,血液不行,皆死证也。

人参利膈丸 汞硫散五汁大黄清燥热,丁沉君子理虚寒,便秘壅遏应利膈,吐逆不止汞硫先,利膈小承参草木,归藿槟桃麻蜜丸,汞一硫二研如墨,老酒姜汁服即安。

(注)五汁,谓五汁饮,以清燥干也。大黄,谓大黄汤,即大黄一味,用姜汁炙大黄片变黑黄色,量人强弱,每服二二钱,加陈仓米一撮,葱白二茎,煎去滓服,以治热结也。丁香、沉香加入四君子、六君子、理中汤内,治虚寒也,利膈,谓利膈丸,即枳壳、浓朴、大黄、人参、甘草、木香、当归、藿香、槟榔、桃仁、火麻仁蜜为丸也。汞硫,谓汞硫散也。

四君子汤 四物汤 二陈汤 二十四味流气饮气少血枯四君物,痰多气滞二陈流,余者亦同呕吐法,竭思区画待天休。

(注)气少者宜四君子汤,血枯者宜四物汤,痰多宜二陈汤,气滞者宜二十四味流气饮。其余之治法同呕吐。此病虽竭心思区画,亦不过尽人事以待天命也。

呕吐哕总括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吐之征,无物有声哕干呕,面青指黑痛厥凶。

(注)面色青,指甲黑也,中痛不止,肢厥不回,其凶可知也。

小半夏汤 橘皮半夏汤 大半夏汤 黄连半夏汤 丁萸六均汤呕吐半姜为圣药,气盛加橘虚蜜参,热盛姜连便闭下,寒盛丁萸姜六君。

(注)便闭,谓大小二便闭而不行,宜攻下也。初吐切不可下,恐逆病势也。

五汁饮 硫汞散 化滞丸润燥止吐五汁饮,芦荠甘蔗竹沥姜,呕吐不下硫汞坠,积痛作吐化滞良。

(注)五汁饮,即芦锥、荸荠、甘蔗、竹沥、姜汁也。呕吐诸药,汤水到咽即吐者,宜用重坠之药,以石硫黄二钱,水银一钱,同研如煤色极细,用老酒姜汁调服。稍点白滚汤,亦可顿服之,其药即不能吐出。次日大便出黑色秽物,诸汤水药服之,则不吐也。如不大便黑色,再服,以大便利为度。吐而痛者,乃积也,宜化滞丸。

诸泄总括

湿泻 濡泻 水泻 洞泻 寒泻 飧泻 脾泻 肾泻湿胜濡泻即水泻,多水肠鸣腹不疼。寒湿洞泻即寒泻,鸭溏清彻痛雷鸣。完谷不化名飧泻,土衰木盛不升清。脾虚腹满食后泻,肾泻寒虚晨数行。

(注)濡者,水也。洞者,直倾下也。鸭溏,如鸭屎之溏,澄彻清冷也。痛,腹痛也。

雷鸣,肠鸣甚也。不升清,谓清气在下不上升也。脾泻,脾虚也。食泻,饮食后即泻也。

晨数行,每至早晨行泻数次也。

食泻 胃泻 饮泻 痰泻 火泻 暑泻 滑泻 大瘕泻伤食作泻即胃泻,噫气腹痛秽而粘。渴饮泻复渴饮泻,时泻时止却属痰。火泻阵阵痛饮冷,暑泻面垢汗渴烦。滑泻日久不能禁,大瘕今时作痢看。

(注)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秽而粘,所泻之物臭而粘也。渴而饮,饮而泻,泻而复渴,渴而复饮,饮而复泻,饮泻也,时或泻,时或不泻,属痰泻也。阵阵,谓泻一阵、痛一阵也。大瘕泻,即今时之痢疾病也。

泄泻死证

泄泻形衰脉实大,五虚哕逆手足寒,大孔直出无禁止,下泻上嗽命多难。

(注)五虚,谓脉细,皮寒,气少,水浆不入,大便不禁也。大孔,谓肛门大孔不禁也。

参苓白术散湿泻胃苓厘清浊,寒泻理中附子添,飧泻升阳益胃治,倍加芍药减黄连,脾泻参苓白术散,扁豆四君莲肉攒,意苡山药缩砂桔,肾泻二神四神丸。

(注)参苓白术散,即扁豆,人参、白术、茯苓,炙草、莲肉、薏苡仁、山药、缩砂、桔梗也。二神丸,即补骨脂、肉豆蔻,本方加吴茱萸、五味子,名四神丸。

青六散 芍药芩连葛根汤 八柱散食泻实下虚消导,饮泻实者神 斟,虚者春泽甘露饮,痰泻实攻虚六君,火泻草芍芩连葛,暑泻红曲六一匀,滑泻八柱理中附,粟壳乌梅诃蔻寻。

(注)食泻形气实者,宜大承,化滞等药下之,形气虚者,宜枳术、平胃等消导之。神斟,谓虽当用神 丸逐饮,然亦斟酌不可过也。春泽,谓春泽汤也。甘露饮,谓五苓甘露饮也。芍药芩连葛根汤,即甘草、芍药、黄芩、黄连、葛根也。青六散,即六一散加红曲也。八柱散,附子理中汤加罂粟壳、乌梅、诃子、肉蔻也。

泻心导赤散 茯苓车前子饮 苓桂理中汤口糜泄泻虽云热,上下相移亦必虚,心脾开窍于舌口,小肠胃病化职失,糜发生地通连草,泻下参苓白术宜,尿少茯苓车前饮,火虚苓桂理中医。

(注)口疮糜烂泄泻一证,古经未载,以理推之,虽云属热,然其上发口糜下泻即止,泄泻方止,口糜即生,观其上、下相移之情状,亦必纯实热之所为也。心之窍开于舌,脾之窍开于口,心脾之热,故上发口舌疮赤糜烂。胃主消化水谷,小肠主盛受消化,心脾之热下移小肠胃腑,则运化之职失矣,故下注泄泻也。口糜发时,晚用泻心导赤散,滚汤淬服之,即生地、木通、黄连、甘草梢也。下泄泻时,早晚用参苓白术散、糯米汤服之。

若小便甚少,下利不止,则为水走大肠,宜用茯苓、车前子二味各等分,煎汤时时代饮,利水导热。若服寒凉药口疮不效,则为虚火上泛,宜用理中汤加肉桂大倍茯苓,降阳利水。降阳而口糜自消,水利泄泻自止,可并愈也。

痢疾总括

大瘕小肠大肠泻,肠癖滞下古痢名,外因风暑湿蒸气,内因不谨饮食生。白痢伤气赤伤血,寒虚微痛热窘疼,实坠粪前虚坠后,湿热寒虚初久称。

(注)大瘕泻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也。小肠泻者,溲涩而便脓血,少腹痛也。大肠泻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也。肠癖者,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 胀闭塞,下为飧泻,久为肠癖,腹痛下血也。滞下者,积汁垢腻,与湿热滞于肠中,因而下也。此皆古痢之名也。然痢之为病,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小便赤涩。里急者,腹痛积滞也。后重者,下坠气滞也。小便赤涩者,湿热郁滞也。皆因外受风暑湿蒸之气,内伤生冷冻饮料食过度而生也。白痢自大肠来。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故属伤气也。赤痢自小肠来,小肠与心为表里,心主血,故属伤血也。寒闭痛甚,寒开痛微,痢开病减,故痛微也。虚者少气,气无壅滞,故亦痛微也。热者多实,性急不得舒通,故窘痛甚也。后坠下迫肛门,粪出坠止,为粪前坠,乃滞也,故曰实坠。粪出更坠,为粪后坠,非滞也,故曰虚坠。初痢多属湿热,久痢多属寒虚也。

噤口痢 水谷痢 风痢 休息痢 热痢 寒痢 湿痢 五色痢噤口饮食俱不纳,水谷糟粕杂血脓,风痢坠重圊清血,休息时作复时停,热痢鱼脑稠粘秽,寒痢稀趺白清腥,湿痢黑豆汁混浊,五色相杂脏气凶。

(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也,风痢者,似肠风下清血而有坠痛也。休息痢者,时发作时停止也。五色痢者,五色脓血相杂而下也,若有脏腐尸臭之气则凶。

痢疾死证

水浆不入利不止,气少脉细皮肤寒,纯血噤口呕脏气,身热脉大命难全。

(注)下利不止,水浆不入,气少脉细,皮肤寒,死于阳绝也。下利纯血,噤口,呕逆,脏气身热脉大,死于阴绝也。

仓廪汤 大黄黄连汤初痢表热宜仓廪,里热冲心大黄连,寒痢理中诃蔻缩,附白桂赤不须言。

(注)初痢有表证发热者,不宜攻之,法当先解其外,用仓廪汤汗之。里热盛,上冲心作呕噤口者,法当先攻其里,用大黄、黄连、好酒煎服攻之。寒痢宜用理中汤,加诃子、肉蔻、缩砂。白多者加附子,赤多者加肉桂也。

芍药汤初痢内外无大热,芩连枳木芍归榔,桂草尿涩滑石倍,利数窘痛入大黄。

(注)初痢外无表热,内热不盛,宜用芍药汤。即黄芩、黄连、枳实、木香、芍药、当归、槟榔、甘草、肉桂少许也。小便涩赤加滑石,下利次数无度,下坠痛甚,入大黄也。

香连和胃汤 参连开噤汤 贴脐法痢疾下后调气血,宜用香连和胃汤,黄芩芍药香连草,陈皮白术缩砂当,赤虚更加椿榆炒,白虚参苓共炒姜,噤口参连石莲子,贴脐王瓜藤散良。

(注)痢疾攻后病势大减,宜调气血,用香连和胃汤,即黄芩、芍药、木香、黄连、甘草、陈皮、白术、缩砂、当归也。赤痢下血多虚者,当涩之,加炒椿根白皮、炒地榆。白痢日久气虚者,加人参、茯苓、炒干姜以补之。实而噤口堪下者,以大黄黄连汤下之。不堪下者,内以人参、黄连、石莲子煎汤,徐徐服之,下咽即好。外以贴脐王瓜藤散,即王瓜藤、茎、叶经霜者,烧灰香油调,纳脐中,即有效也。

真人养脏汤久痢寒热乌梅治,寒虚滑痢养脏汤,参术肉蔻归诃桂,芍药罂粟草木香。

(注)久痢藏有寒热不分者,宜用乌梅丸调和之。寒虚滑脱者,宜用养脏汤温补之,即人参、白术、肉蔻、当归、诃子、肉桂、芍药、罂粟壳、甘草、木香也。

香连平胃散 胃风汤水谷调中益气治,湿痢香连平胃方,虚湿风痢胃风治,桂粟八珍减地黄。

(注)水谷痢者,乃脾胃虚,腐化不及,宜调中益气汤。湿痢宜木香、黄连,合平胃散方。湿而虚者,宜用胃风汤,即肉桂、粟米、八珍汤减地黄也。

五色痢休息痢治法

五色休息皆伤脏,涩早滞热蕴于中,补之不应脉有力,日久仍攻余法同。

(注)五色、休息二痢,皆因用止涩药早,或因滞热下之未尽,蕴于肠胃伤脏气也。用一切补养之药不应,则可知初病非止涩太早,即下之未尽也。诊其脉若有力,虽日久仍当攻也。其余治法,与诸痢同。

疸证总括

面目身黄欲安卧,小便浑黄胆病成,已食如饥饱烦眩,胃疸谷疸酒疸名,女劳额黑少腹急,小便自利审瘀生,黄汗微肿皆湿热,阴黄重痛厥如冰。

(注)面目身黄,但欲安卧,小便黄浑,此黄胆病已成也。如已食如饥,食难用饱,饱则心烦头眩,此欲作胃疸。胃疸者,即谷疸也。若已见黄色,疸已成矣,得之于胃有湿热,大饥过食也。酒疸者,得之于饮酒无度,而发是病也。女劳疸者,疸而额黑,少腹急,小便自利,得之于大劳大热与女交接也。瘀血发黄,亦少腹急,小便自利,但不额黑耳。

详在伤寒门。黄汗者,汗出黄色染衣,面目微肿,得之于素有湿热,汗出入水浴之也。此皆湿热而成,惟阴黄则属湿寒。阴黄者,身重而痛,厥冷如冰,详在伤寒门。

疸病死证

疸过十日而反剧,色若烟熏目暗青,喘满渴烦如啖蒜,面黧汗冷及天行。

(注)仲景曰: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差,反剧为难治也,色若烟熏,目神暗青,阳黄死证也。喘满渴烦不已,心胸如啖蒜刺痛,黄毒入腹,死证也。

面色黧黑,冷汗 ,阴黄死证也。天行疫疠发黄,名曰瘟黄,死人最暴也。

麻黄茵陈醇酒汤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五苓散表实麻黄茵陈酒,里实茵陈栀大黄,无证茵陈栀子柏,尿少茵陈五苓汤。

(注)诸疸表实无汗者,以麻黄、茵陈,无灰好酒煎服汗之。里实不便,以茵陈、栀子、大黄下之。无表里证,以茵陈、栀子、柏皮清之。小便短少,以茵陈五苓散利之。

胃疸汤谷疸热实宜乎下,不实宜用胃疸汤,茵陈胃苓减草朴,连栀防己葛秦方。

(注)胃疸汤,即茵陈、苍术、陈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黄连、栀子、防己、葛根、秦艽也。

茵陈解酲汤 栀子大黄汤 蔓菁散 加味玉屏风散酒疸虚茵解酲汤,实用栀豉枳大黄,黄汗一味蔓菁散,石膏茵陈 术防。

(注)酒疸虚者,用茵陈解酲汤,即葛花解酲汤加茵陈也。实者,用栀子大黄汤,即栀子、淡豆豉、枳实、大黄也。黄汗宜用蔓菁子一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日三,井华水调服,小便白则愈。或用加味玉屏风散,即石膏、茵陈、黄 、白术、防风也。

石膏散 肾疸汤女劳实者膏滑麦,女劳虚者肾疸医,升阳散火减去芍,加芩柏曲四苓俱。

(注)石膏散,即 石膏、飞滑石,各等分,每服二钱,大麦汤调服。肾疸汤,即升阳散火汤减去芍药,乃升麻、苍术、防风、独活、柴胡、羌活、葛根、人参、甘草,加入黄芩、黄柏、神曲、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也。

积聚总括

五积六聚本难经,七 八瘕载千金,肠覃石瘕辨月事, 癖之名别浅深,脏积发时有常处,腑聚忽散无本根, 类积 瘕聚癖,肠满汁溢外寒因。

(注)五积、六聚之名,本乎《难经》。五积者,肥气、伏梁、痞气、息贲、奔豚也。六聚者,积之着于孙络、缓筋、募原、膂筋、肠后、输脉也。七 、八瘕之名,载《千金方》。

七者,蛟、蛇、鳖、肉、发、虱、米也。八瘕者,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也。肠覃者,积在肠外,状如怀子,月事以时而下。石瘕者,积在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故曰辨月事也, 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癖者,内结隐僻膂脊肠胃之后,故曰别浅深也。然积者属脏,阴也,故发有常处,不离其部。聚者属腑,阳也,故发无根本,忽聚忽散。 不移,而可见,故类积、类 也。瘕能移,有时隐,故类聚、类癖也。

积聚、 瘕、肠覃、石瘕、 癖之疾,皆得之于喜怒不节则伤脏,饮食过饱则伤腑,肠胃填满,汁液外溢,为外寒所袭,与内气血、食物凝结相成也。

积聚难证

积聚牢坚不软动,胃弱溏泻不堪攻,奔豚发作状欲死,气上冲喉神怖惊。

(注)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不堪攻矣。五积之中,奔豚最为难治,若更发作,正气虚不能支,其状欲死,从少腹起,气上冲喉,神色惊怖,皆恶候也。

积聚治法

积聚胃强攻可用,攻虚兼补正邪安,气食积癖宜化滞,温白桃仁控涎丹。

(注)积聚宜攻,然胃强能食,始可用攻。若攻虚人,须兼补药,或一攻三补,或五补一攻,攻邪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则邪正相安也。凡攻气食积癖,宜用秘方化滞丸,方在内伤门。攻积聚、 瘕,宜用温白丸,即万病紫菀丸,方倍川乌。攻血积、血瘕,宜用桃仁煎,即桃仁、大黄各一两,虻虫炒五钱,朴硝一两,共为末,先以醇醋一斤,用砂器慢火煎至多半盅,下末药搅良久,为小丸,前一日不吃晚饭,五更初,温酒送下一钱,取下恶物如豆汁鸡肝。未下,次日再服,见鲜血止药。如无虻虫,以 虫代之,然不如虻虫为愈也。攻痰积,宜用控涎丹,方在痰饮门。

疝证总括

经云任脉结七疝,子和七疝主于肝,肝经过腹环阴器,任脉循腹里之原。疝证少腹引阴痛,冲上冲心二便难,厥吐瘕 狐出入,溃脓癃秘木 顽。

(注)经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瘕聚者,即女子之疝也。七疝主任者,原以任脉起中极,循腹里也。七疝主肝者,盖以肝经过腹里,环阴器也。是以诸疝病,无不由是二经,故主之也。疝病之证,少腹痛引阴丸,气上冲心,不得二便者,为冲疝也。少腹痛引阴丸,肝之逆气冲胃作吐者,为厥疝也。少腹之气不伸,左右块作痛者,为瘕疝也。卧则入腹,立则出腹入囊,似狐之昼则出穴而尿,夜则入穴而不尿者,为狐疝也。少腹痛引阴丸,横骨两端约文中状如黄瓜,内有脓血者,为 疝也。

少腹痛引阴丸,小便不通者,为癃疝也。少腹不痛,阴囊肿大顽硬者,为 疝也。

疝证同名异辨

血疝便毒溃鱼口, 气坠筋即疳,水疝胞痹皆癃疝,冲似小肠腰痛连。

(注)有谓血疝者,其证即便毒鱼口也。 疝者,其证即 疝也。气疝者,即偏坠也。

筋疝者,即下疳也,水疝小便不通,胞痹即膀胱气,皆癃疝也。冲疝证似小肠气,而更连腰痛也。

诸疝治法

治疝左右分气血,尤别虚湿热与寒,寒收引痛热多纵,湿肿重坠虚轻然。

(注)疝病,凡在左边阴丸属血分,凡在右边阴丸属气分。凡寒则收引而痛甚,热则纵而痛微。凡湿则肿而重坠,而虚亦肿坠、但轻轻然而不重也。

当归温疝汤 乌桂汤中寒冷疝归芍附,桂索茴楝泽萸苓,外寒入腹川乌蜜,肉桂芍草枣姜同。

(注)当归温疝汤,即当归、白芍、附子、肉桂、延胡索、小茴香、川楝子、泽泻、吴茱萸、白茯苓也。乌桂汤,即川乌、蜂蜜、肉桂、白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也。

乌头栀子汤外寒内热乌栀炒,水酒加盐疝痛安, 疝不问新与久,三层茴香自可痊。

(注)此茴香丸,方在《医宗必读》。

十味苍柏散醇酒浓味湿热疝,不谨房劳受外寒,苍柏香附青益草,茴索楂桃附子煎。

(注)此散,即苍术、黄柏、香附、青皮、益智、甘草,小茴香、南山楂、元胡索、桃仁、附子也。

茴楝五苓散 大黄皂刺汤膀胱水疝尿不利,五苓茴楝与葱盐,瘕硬血疝宜乎下,大黄皂刺酒来煎。

(注)大黄皂刺汤,即大黄、皂刺各三钱,酒煎服也。

羊肉汤血分寒疝女产后,脐腹连阴胀痛疼,羊肉一斤姜五两,当归三两水八升。

夺命汤冲疝厥疝痛上攻,脐悸奔豚气上行,吴茱一味为君主,肉桂泽泻白茯苓。

青木香丸气疝诸疝走注痛,青木香附吴萸良,巴豆拌炒川楝肉,乌药荜澄小茴香。

(注)青木香丸,即青木香五钱,酒醋浸炒吴茱萸一两,香附醋炒一两,荜澄茄五钱,乌药五钱,小茴香五钱,巴豆仁二十一粒,研碎拌炒川楝肉五钱,为末合均,葱涎为小丸,每服三钱,酒盐任下立愈。及能医一切疝痛神效。

茴香楝实丸楝实狐疝一切疝,楝肉茴香马兰芫,三萸二皮各一两,仍宜急灸大敦安。

(注)茴香楝实丸,治狐疝及一切诸疝,即川楝肉、小茴香、马兰花、芫花醋炒变焦色,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青皮、陈皮各一两,为末,醋糊为小丸,酒送二钱。

(按)大敦,肝经穴,在足大指甲后有毛处,诸疝均宜灸之即安。

同类推荐
  • THE SONNETS

    THE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世纪

    帝王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灵真经注

    洞灵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妃命难抗

    妃命难抗

    我是嫡女,你不过是个庶,岂敢欺辱在我头上?容貌毁,修为散,不过是个废物,你也敢对我冷眼相待?哼,不知死活!那个高傲的女人眼角尽显睥睨之色,话语中字字珠玑。容貌毁?那又如何!我何曾在意过?修为散尽?重练一回,让你知道,什么才叫天才!女人,太能打不是好事,妖娆的身姿突兀出现在众人跟前,他冷淡艳丽的薄唇微微勾起,水莲般的眸子笑的一脸得逞。男人,你太风骚了,品味太低。凤华离掩嘴冷笑,面对男子的着装一副贬低之气。风水流转,明争暗斗,一次次的阴谋袭来,看她如何一一破解!
  • 王妃的淡定生活

    王妃的淡定生活

    穿越后要淡定,可是,眼前这位美人吸引力太大了,她没抵抗力怎么办?她被一捆报纸砸中脑袋掉入架空的夏国,既来之则安之,顺应“民”意嫁进王府当王妃,有吃有穿有住,唱唱歌、搓搓麻将安分守己日子过的潇洒惬意。一场血染的婚礼,她莫名其妙的跌入别人的圈套。一段当年的往事,毁灭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快乐。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他最悲痛的过往,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想找回最纯真的笑容。
  • 云之阙

    云之阙

    一场不动声色的暗流正在进行,云瑾究竟是布局人,还是千丝偶?盛世繁华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黑暗,他,又会怎样选择呢?昔日的爱人,无尽的孤独,这千年的等待,终是,乱了这红尘。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一部重要著作。从“征服”二字,读者不难知道这是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而这场战争,是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它像世界上其他的重大战争一样,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了解它们,对于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有益的作用。这便是历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当然这个意义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分析。而欧文写的这段战争历史,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给读者的,这就使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有了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从而使这场战争的历史为更多人所熟悉。加之欧文又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讲故事的能手,因此《征服格拉纳达》便更显示出了文学的光彩和魅力。
  • 我开发了一颗外星球

    我开发了一颗外星球

    著名科学家罗伊一场实验事故意外将自己炸到一颗不知名的原始星球上在这里没有先进的科技没有辉煌的文明更没有绚丽的文化有的只有技术落后的原始部落以及尚未开发的原始星球那么既然来到了这里,身为科学家的罗伊就有义务让这个尚未开发的文明发展起来从征服星球到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再到近代文明从近代文明再到现代文明直到最后的神级文明
  • 青梅恋竹马

    青梅恋竹马

    一夜之间,夏天从天堂坠入地狱,有人欢喜,有人忧!离婚!势在必行!离婚前,必须将这起惊悚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不然,夏天的妈妈杨三姐要告状到京城!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夫家在京城声势显赫,位高权重!秦老爷子一通电话,远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国际刑警秦邵璿接到一张任命书,成了T市最年轻的局长,亲自调查此案!*“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藏青色制服,银色肩章,衬得他如雕如刻的轮廓英气凛然!“…”夏天的心几乎处于故障状态,不仅仅是她有点制服控,而是空降来的秦局长就是秦晋阳的亲叔叔!“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秦邵璿抬起眸子,貌似根本不认识她,声音一如既往清冷僵硬。秦邵璿会不认识她?除非这男人得了失忆症!要知道,他曾经是她年少时的欺负对象!“回答问题!姓名?”全方位公事公办。“臭丫头!”小时候,眼前的男人叫她臭丫头,叫秦晋阳臭小子。秦局脸一沉,低头,龙飞凤舞写了两个字。“年龄?”“你的减去…”右手伸出,摆出一个数字。秦局看着那细腻莹白的拇指和小指,额头黑线N条。*她想离开,却被秦晋阳拦住,猩红的眸凝视着她,竭斯底里。“秦晋阳,过不了多久,你应该叫我婶婶!”她扬起脸,美丽如花蕊般绽放开来,灿烂夺目,折煞人的眼睛。这里面,偏偏就有让秦晋阳无法释怀的东西,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就你这种残花败柳的女人,还想嫁入秦家,做梦!”“晋阳,怎么和你婶婶说话呢?”不等夏天开口,自然有人给她撑腰,一袭墨色西装,身影挺拔的秦邵璿大步流星走过来,长臂一伸,搭在她肩上。秦晋阳霎时被震得皮焦肉痛…
  • 顶级天王

    顶级天王

    【注:不会写简介(●—●)】这个属于武者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
  • 重生之帝后很彪悍

    重生之帝后很彪悍

    前世,她不顾一切离去,却在另一个世界找到真爱。某妖孽:“你去哪,我去哪。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你都别想离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