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0400000010

第10章

第八部類傳譯者。依教流次第。應云翻譯部類傳通。今准此分三。一翻譯時代。二部類本末。三傳通感應。初中。此經前後翻譯補闕。四本不同。初本者。晉義熈十四年。此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漢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

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脫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普賢菩薩前。中間脫文殊師利申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半紙餘文。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潤色。依六十卷本為定。

第三本者。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翻四萬五千頌。合成漢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寶法法師。華嚴和上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

第四本者。謂前第三本中。雖繕數處。然復漏脫。日照三藏所補入。法界品內文殊手按善財頂處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虗指於後後經來無所因。謂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彌勒善財。詣文殊所。後文既闕。便將善財違彌勒命。又前七十九中。彌勒告善財言。文殊師利。為汝說一切功德。既漏此文。及使彌勒記言無驗。又八十初云。善財一心願見文殊師利。見三千大千世界塵數知識者。此文失次。居然可見。謂上句既云願見文殊師利。次句忽云見三千等。此語斷緒無來由故。是故知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讎校。還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缺義復全。今之所傳。即此第四本也。

二部類本末中三。一本部。二別行。三論釋。初中西域相傳。佛涅槃後六百年時。龍樹菩薩入龍宮。見此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頌。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十八百頌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頌三十九品。龍樹乃誦得下本。流布人間。今此所傳。即其本也。

二別行者。一切經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是十地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兩卷。是出現品。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麻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又于闐國三藏提雲陀般若所翻。脩慈經一卷。金剛鬘經十卷。並實叉難陀三藏譯。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並是華嚴眷屬。非本部內。別行之經。以其三種世間嚴事劣故。

三論釋者。龍樹菩薩造。大不思議論。有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漢本。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是彼中釋十地內初兩地也。又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于時光統律師。自善梵文。又奏二三藏對御參詳。糅成一部一十一卷。見傳於代。又魏朝僧靈辨。愛重此經。於五臺山。頂戴祈請。經于三載。遂感冥加。悟斯玄旨。爰詣懸瓮山。造此經釋。凡一百卷。頗傳於代。

三傳通感應者。舊本靈徵。具如五卷華嚴傳說。今此八十卷本。初釋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等。共請華嚴和上講此經。其年十月十五日開講。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其講堂中及寺院內。忽然震動。于時聽眾道俗有數千人。共覩斯徵。歎未曾有。時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等。述茲靈應。具狀以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即以聖曆三年臈月十九日進。

則天聖皇后。親運神筆批狀報云。省狀具之。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祕蹟。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眹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兼懷。此批並狀。具如別錄。第八門竟。

第九具釋題目中二。初通辨諸經。後別顯當部。前中諸經得名。大例有二種。一單名。二複稱。單中六。一依說法者名。如無盡意菩薩經等。二依請法者名。如賢護經思益經等。三依所為者名。如大集經須達經優填王經等。四依說法處名。如密嚴經楞伽恒水經等。五依喻名。如大雲經大寶積經等。六依所說立名。此類稍多。略顯八種。餘准應知。一依所說人名。如僧染經孛經等。二依所說處名。如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等。三依所說時名。如時經賢劫經新歲經等。四依所說喻名。如群牛譬經雜譬喻經等。五依所說行名。如正恭敬經施燈功德經善戒經大悲經修慈經諸三昧為經忍辱經等。六依所說依名。如十住經佛地經等。七依所說事名。如華手經胎藏經等。八依所說法門名。如僧伽吒經緣起經等。

二複稱者。謂即如前單名之類。或有二三四等和合一處。共目一經。此類亦多。略顯三五。餘准應知。謂或以法喻合名。如法華經等。或以智果為名。如大般若等。或智喻為名。如金剛般若等。或以教義為名。如解深密等。或是約人為名。上首菩薩同此名故。或有以數喻為名。如百喻經十輪經等。或人法數喻為名。勝鬘經等。乃至廣說。其單名複稱。皆有釋名得名。不可具敘。

二別顯當部中二。初辨異名。後顯本號。前中二初明餘部中所說。後明當部中所說。前中三。一以所說法為名。如智度論屬累品中。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故。二喻名。如涅槃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名此經為雜華經故。三數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名此經為百千經故。後明當部中異名者。如下文出現品及離世間品。依別德用。各立十名。至後當辨。

後顯本號者。謂此一部經首。總相稱為大方廣佛華嚴故。於中三。一總相科簡。二別顯義類。三釋名得名。初中有四對八事。一教義相對。謂大等字是所詮義。經之一字是能詮教。二就義中人法相對。謂大等三字是所得法。佛等三字是能得人。三就人中行果相對。謂佛字是所嚴果。華字是能嚴行。嚴之一字通前能所。無別自體。四就法中體用相對。謂大之一字。是無[得-彳]法界體。方廣兩字。是無[得-彳]法界用。

二別顯義類者。謂大等六事。各有多義。且初大義。具顯則無量。略辨十種。餘准思之。一處大。謂此經充遍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乃至塵內空毛端處微細重重一切剎故。二時大。謂此經遍前後際九世十世乃至念劫重重故。三歸大。謂餘所得終歸此故。如被機中說。四信大。謂此教中說信能具一切佛法故。如賢首品說。五心大。謂初發菩提心。所期無限。皆與佛等故。如發心品說。六願大。謂凡所脩行迴向三處無自為故。如迴向品說。七行大。謂菩薩行海一一悉包無盡法界故。如普賢行品及離世間品說。八果大。謂依正二種具足十身通三世間故。如華藏品及十身相海品等說。九能詮教大。謂此經一一名句字。即是盡十方法界世界前後際劫。乃至微細重重時剎中諸佛所說教海無有餘故。如上下文中具顯。十義大。謂稱前教故。二方廣有十義。謂雜集有五義。入大乘論有六義。中間除共同者。合有十義。初雜集中五者。彼論第十一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廣破一切障故。無有諸法能比類故。入大乘論六義者。彼第一云。毗佛略者。為眾生說對治法故。亦有眾多義故。亦以多莊嚴具故。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非是稱量所能知。除斷一切諸邪見故。釋曰。前論破重障。後論隨對治。此二同也。是故合有十義。三佛有十義。然有兩說。一如佛地論第一說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二如真諦三藏七事記中引真實論。佛具十義。謂覺勝天鼓。不由他悟。離二無知。已過睡眠。譬如蓮華自性無染。具足三義。(一假名佛。謂六神通。二寂靜佛。謂惑不生。三真實佛。謂即真也)具足三德(般若。解脫。法身)具足三寶性。自知令他知(謂自覺謂他也)四華是雜華。喻於萬行。略顯十義。餘准應知。一無染著義。謂雖為能造水等。所造不為水著。喻離相行。雖因有漏境界脩成。而不為漏法所染。二柔耎義。喻柔和行。三自開義。喻無功用行。四可觀義。喻慈忍行。五馚馥義。喻戒定等行。六鮮淨義。喻離障行。七相狀巧成義。喻中道無住行。八味甘美義。喻禪行適悅故。九堪為嚴義。喻脩顯行。十能感果義。喻脩生行。五嚴有二義。謂能嚴所嚴故。即以前無盡行華。嚴前無邊佛果也。六經有八義。或十義。謂雜心五義。一出生。二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論中。說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依涅槃仁王。同說一義。謂總相義。如藏部中辨。或十義者。於前更加常法二義。此如俗書訓釋可知。三辨得名釋名中二。初得名。後釋名。前中大以當體為目。包含為義。方廣就用標稱。周遍為義。佛以覺照彰名。果滿為義。華是喻名。感果為義。嚴以資莊得名。通能所為義。經以總相得名。契合為義。後釋名中四。一以體望用有一釋。謂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說十二分教。今為簡彼方廣故。謂之大。准此而言。則大之方廣。依主釋。二以人望法。通有二釋。謂以法簡人。即大方廣之佛。非下乘佛也。以人簡法。即佛之大方廣。非因依所得法故。皆依主釋。亦通有財。三就人中。行望於果。即佛之華嚴。而行非餘果之行。果望於行。即華嚴之佛。而果非餘行之果。皆依主釋。亦通有財。四教義相望。教是義教。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義是教義。即經之大方廣佛華嚴。皆依主釋。有有財同。第九門竟。

同类推荐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宋词

    香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Volume Five

    Volume F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灵集

    赞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法国的破落贵族子弟勒内离家出国,只身流落于北美洲,来到路易西安那的纳契部落的一个村子里,被德高望重的瞎眼老酋长夏克塔斯收为义子。夏克塔斯把自己年轻时与阿达拉相爱的曲折故事,讲述给勒内听。
  • 若水映月

    若水映月

    本为人,却在魔界当了百年的魔神,然后呢?收集灵魂,前往鬼界,若水解忧,禁术再现。(呃……这属于回忆的,前面先写女主最初的身份,之后再去收集灵魂,回忆小时候。大约每三个小故事回忆一次。)相传若水解忧,解的是将死之人的忧。上古禁术,即为祭出残魂,而做这种事情的,都是被逼上了绝路了的,可他(她)们的愿望又那么简单,不论如何残魂将飘到若水在灵器中,她来不来?得看你的运数与她的心情。(注意重点写的还是秋若水她两姐妹的故事)若水映月秋影挽波琴箫之乐摄人心魂抱歉,我不擅长编名字和简介,所以还是看看内容再说吧。
  • 起灯决

    起灯决

    上古巫,神,妖三族为何消失。人类又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忘却了什么?华灯初上的都市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黑夜降临,车水马龙,恍惚的世道里,另类们又该何去何从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修仙太简单

    修仙太简单

    我从凡间来,到此觅长生。奈何仙界不好混,吃了上顿没下顿。有钱有势仙二代,不远千里送关爱。21世纪五好青年秦风魂穿修仙大陆发现自己能够把任何带有能量的无主物品转化为修为,然后一路虐翻仙二代的故事。
  • 电脑怪客

    电脑怪客

    回乡寻亲的二老爷带来了一位怪客——电脑娃娃“大倒毛”,一位铁头铁脑的家伙。它会吵架、呕气、斗心眼儿、使性儿、耍赖,可也会跳舞、织毛衣、当医生看病,甚至还会计算概率猜中奖号……它住在古城西安,和“小倒毛”及他的家人们演出了一幕幕让人发笑却又催人深思的故事。本书思路开阔,内容清新,语言幽默,颇有情趣。
  • 傲娇病娇们,跪求不虐

    傲娇病娇们,跪求不虐

    王悦畅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上辈子做的好事不够多,这辈子,才惹上这两尊大神。一个傲娇男神,一个病娇精英。傲娇男神口嫌体正直。“喂,穷丫头,你这身衣服怎么看起来这么差,来,试试本少爷身上这件意大利手工定制。”“喂,丑丫头,你腿都粗成这样了,还骑什么自行车,来,坐坐小爷我刚刚买的英菲尼迪。”王悦畅:“呵呵。”我是疯了才会送上门让你践踏吧。腹黑病娇算计起人来不偿命。“王悦畅,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的,没有其他的意思,你不要多心。”暗地里---“你这个小白脸再敢靠近王悦畅,我让你这辈子失去喜欢女人的能力!!”王悦畅:“……”她不敢和这俩偏执狂正面刚,只敢在心里小声bb:“其实,我喜欢的是那种每个毛孔都能散发阳光的温暖系男神啦!求求你们这两个麻烦源头给我个清静吧。”
  • 飞花自在入梦来

    飞花自在入梦来

    从潇洒肆意的草原公主,变成谨小慎微的王公贵妇,赫连瑛处处斟酌打量,只求不被拿捏错处。然而世事无常,哪有什么算无遗漏的万全之策。阴差阳错,他人强行逆天改命,却于冥冥中颠覆了她命运,而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 大汉帝祚

    大汉帝祚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正值邓艾克江油时,刘谌竟意外得了一窍魂,思维大变!他不再思谋以死殉国了,他开始思谋如何复兴大汉帝祚……也学人家建个群(246768677)
  • 何必珍珠慰寂寥

    何必珍珠慰寂寥

    腼腆的书呆子周青盟选择的是迎难而上,许愿在夜里从芦苇荡里捡起的五块字母,拼在一起是Te Amo!周青盟和许愿在一起,时光像蜂蜜。他想好了自己的未来是赛跑,慢慢地完成零距离,与她并肩而相爱,一生仅此而已。然而,她什么时候有一个像他一样穷的妹妹赵珍珠?她为什么害怕爸爸许南望?哥哥许渊又有多少种手段来折磨?他越来越量不清两人的距离有多远,而懂她的只有胡珀,一个流氓系的组织委员。事已至此,已经相看两相厌,可又相思入骨痛。到底是要等下去,或是转身离去?爱下去,或是切断思念?恨下去,或是忘记一切?未到尽头,谁都不知道抵在心头的到底是一粒沙子,还是一颗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