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2600000027

第27章

修生生差别中有四。一生因。二染退善进。三修因处。四辨差别 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者。非上地中定可有退。由多爱味。损减寿命。名便退没。此退生也

此地五门广分别中。上已三段解四门讫。下第四段。释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文分为二。初释宗要。即解前说想标四门。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中后三种。由四静虑前已解故。后第十三卷方释杂义。虽此二段俱是释经。诸门杂义各有别故。分成二种。初中分二。初标下说。后随别释。别释中有三。一解解脱。二解等持。三三摩地已上是。三解等至。五现见三摩钵底已下是。初门有四。初释解脱。次释胜处。三释遍处。后总聊简。虽胜遍处准前标说。在等至门。今依修生次第故。次解脱而便明之。前以随他杂起引生。或随胜义故。离解脱入等至门。解脱除障最为胜用。故别门标。今以初修次第必尔。故便明之。不相违也

八解脱以十门分别。文中有三。一列名。二释总名。三辨行相

列名者。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尽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依俱舍二十九云。初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想观增故。立想观名。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有色。但观外境。名观外色。大乘不然。未离色界欲。或虽已离见者色想。安立现前名有色。通观内外名观诸色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者。彼小乘说。内已伏除色想。名内无色想。唯观外境。名观外色。今此论说。已依无色定离色界染。名内无色想。即此诸色。已出染故。名之为外。观此为境。名观外色。上二言观者。于诸色中。为变化自在故。意解思惟。显示彼想故。解脱者。谓能解脱变化障故。依对法说。内谓内身。已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无色。与此不同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者。净者。谓第四静虑中。离八种障。舍念圆满清白名净。此观通观净不净境。显扬说。净者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色者。随转理门。或依彼观相待相入故。后成一味净色为论。对法论说。于内净不净色。展转相待等故 解脱者。谓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此即变化时加行功用。名为烦恼障碍心故。前二解脱。随于一事变化之障。此所解脱净不净中所有。变化加行功用极自在障 身者。意身 作证者。由于智断得作证故。诸根得境唯身根亲。合身与证名。前二解脱。意解思惟尚疏远故。与其观名。此第三解脱。除障最胜名身作证。故对法说。此八种名圣住。诸圣所住故。然诸圣者多住第三第八。此二胜故。于二界中。各在边故。世尊经中。说身作证。于色无色障断无余。证得转依胜余六故 具足住者。是第四静虑根本圆满。第八亦尔。有顶圆满。余名可解

论。释名中。但释通名 前七解脱于已解脱生胜解者。七所观法。要离彼地烦恼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脱。今观彼境。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胜解。故名解脱 第八解脱弃背想受者。前远无间道。虽灭想受障。今方得名解脱。正起解脱时。但暂弃背想受。立解脱名。非时方始解脱定障。先已离故

第三辨相中。唯辨七解脱。后等至门方释第八故 谓生欲界等者。释有色义。此说初修未离色染。若已离者。见者色想安立现前。名为有色 彼于如是所解脱中而生解脱者。释解脱义。其所观色。于欲界欲所解脱中。已得解脱故 即于欲界诸色以有光明想作意思惟等者。此明观义。不同小乘作不净想。今此说观光明想故。有二因缘故。名为有色。一生欲界得色界定故。二于光明而作胜解故 欲界诸色于诸胜处所制少色等者。此答所观色即胜处境。初胜解想而观之故。若好若恶等者。此答行相。前三解脱。引胜处遍处诸圣神通。后四解脱。随应能引无诤等功德 谓生欲界已离色界欲者。此释内无色想义。先依空处定。已离色界染故。显扬论说内无色想者。依无色定。意解思惟故 无色界定不现在前者。释观外诸色义。无色不能观诸色故。依色界定现观外诸色故。无色定不现在前。上说未得无色定。未离色界欲。外观诸色。名初解脱。已得无色定已。离色界欲。观外诸色。名第二解脱者。此依初业说。由俱解脱者。定得初解脱故。若先不入无色定。未伏除见者色想。作光明想。而观诸色。是初解脱。若先入无色定。已伏除见者色想。不思惟光明想。但观外色中好恶等。是第二解脱。故此中言又不思惟彼所想之明想。观渐成故。但于外色而生胜解。由此俱解脱者。亦成初解脱。故对法解初解脱云。于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即初习业者 或现安立见者色想。即业满者。俱解脱等所起解脱。于其内身。虽已离欲。安立色想。而现在前。观于外色故 彼释第二解脱云。谓内已伏见者色想。是初业者。或现安立见者无色想。是业满者。俱解脱等所起解脱义。准前说 又不思惟彼想明想但于外色而作胜解者。释观义。若于是色已得离欲说彼为外者。即此已离染色。以出染故。名之为外。观此一切诸色为境。名观外色。不唯观外尘名观外色。若准对法。内身名内。外尘名外。观尘为境名观外色。彼说内外。二义乍同小宗。依无色定。离内色染等。与彼差别。上二解脱。依俱舍说。初二静虑。能除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彼不净观可作是说。今作先明想等。显扬第二十说。此二除变化障。为于变化得自在故。修二解脱。变化既通四静虑有故。初二解脱。通依四静虑。同成实论。仍在根本。非诸近分地。彼忻趣修。都无通果。此容预修。有通果故 净解脱中已得舍念圆满清白者。此释净义。一刹那中离过名清。相续离过名白 以此为依修习清净圣行圆满由此名净者。下以三义。释此净名。此净解脱。唯第四定。此中说得舍念净故。复已超过诸苦乐故。乱动静故。善磨莹故。余地不然。故唯第四根本。非近分。此亦内无色。而观外色。由前已说故此略之 次四无色解脱。皆已离自地欲。依根本地。重观自境。思惟胜解。令障更远。引生胜德。立解脱名。然今论文。空识二解脱。言离自地欲。后二不言离自地欲者。无学身中影略而说。准前应言离自欲故。若依有学等。得不要离染。故此不说 又空识处。言思惟自地者。由彼二名自地为称。无所有处。以识无有。为自地名。故于识处。思惟胜解。有顶解脱亦然。下之三地。名想生处。遍于此处思惟胜解。唯在根本非近分地。上已依论三门分别

四出体性者。七十三说。五法之中。世间出世间正智为自性。有漏者。分别中世间正智摄。无漏者。即无分别智后得智摄。唯慧为性。缘色非色及真如境。离诸定障。引生胜德。非余能故。若相应体。初七四蕴性。眷属五蕴性。第八解脱。二十二法。灭尽定。以厌心种子。为自体故

五所缘境者。初二解脱。以显色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第三解脱。以摄受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摄受相者。于内净不净色。展转相待。展转相入。展转一味。如对法说。次四解脱。各以自相及真如为境。初三解脱。以色无色为境。次四解脱。唯无色为境。为断此二障。起此观行。第八解脱无所缘也

六凡圣得分别。有义。初七解脱。通凡圣得。第八解脱唯圣得。无漏故。七十三说。异生圣者。同得初三。然有差别。内外二道。通得无爽。除变化障得自在故。然瑜伽第十五云。初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者。彼论自说不还阿罗汉所作。不说异生不作初三 次四解脱。对法论说。圣之弟子所得能顺无漏。是清净性。方名解脱。解脱爱味故。外道依无色。多生爱味。执为涅槃。故由此变显。不简前三。唯圣弟子得故通外道 有义。唯前三通内外道。凡圣皆得。论唯说此异生得故。后五唯圣得。论说圣之弟子。不说异生故

七离障差别。显扬二十说。对除六障 一变化障。初二所除能变能化。由观光明殊妙无碍。及为少多等得自在故 二最极现法乐住障。第三所除。对法论说。能断净不净色变化障。及于此中烦恼生起障。此障即于净色变化加行功用。与不净色变化相违。体即硬涩无记之性。名为烦恼 三往还障。第四所除。由空诸色。无障碍故。为方便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还自在 四引无诤等胜功德障。由识所除。彼诸功德。体即识故。此为方便已起第四静虑。发诸功德 五诸漏及有障。漏。谓烦恼。有。谓有顶。此即无色惑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脱所除。第六解脱正能除之。第七解脱除已令远。六寂静最极住障。第八所除。灭定寂静极胜住故。第十五说。后五解脱。唯言能引想受灭等至者。依成满位。亦不相违

八依身起者。后五解脱。三界身起。许无色界起灭定故。初三解脱。有义唯欲起。由教力故。瑜伽第十二云。由二因缘名为有色。谓生欲界故。有义不然。通二界起。初修解脱。遍处为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后成满时。遍处为因。解脱为果。何妨色界亦得后起。岂生色界不得名有色。而不修通耶

九二得者。在佛及麟角身中。八皆离欲得故。在余身中。皆加行得。要离彼地染后方修得故

十有无漏。在佛身皆无漏。在余身中第八唯无漏。余七通有漏无漏。通是世间出世间二智为体故。下第十五处当广辨

八胜处略以五门分别。一列名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相。二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此后三种若好恶等言。皆如初说。后四胜处。皆内无色想。然观外诸色。青黄赤白四种有异

二出体者。对法显扬俱作是说。初二胜处。初解脱所出。次二胜处。是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第三解脱所出。净解脱中。初之二想净与不净。展转相待。展转相入。如是展转。总一切色合为一味清净想解名展转一味。故后四胜处。第三解脱所出。故此八体。即前三解脱也

三释别名者。内有色想内无色想等。如解脱中说。前解脱中。有色不言内。今言内者。前以设虽于内身见者色想。安立现前。未离色染者。以一切色染皆未离故。但言有色而不说内。即以此一切色。而为境界。起光明想。未出色染故。名观诸色。或通观内外色。不可名观外色。今此胜处。唯观非根色。不观根色。内有根色故。名内有色。与前差别。余少多等如文自释

四依境分别者。后四唯缘色处显色。其形色无体。显色摄故。假显无体。唯四实故。故唯观四。前四所缘。声香味触所依聚色。以初二解脱。缘光明相及劣胜故。即初四胜处。观显假色。光明乃是假显色故。由体清明。顺于变化。故偏观之 第二解脱。缘一切色处故。第三第四胜处。亦观于彼一切色处。若少多等。然以有情非情形量小大内外别故。分成少多。故依有色及与无色。各缘二境。分成四种。故诸胜处不减不增。故对法说。少色者。有情数色。其量小故。多色者。非情数色。其量大故。显扬论中。唯依资具非资具。分成少多。今此论中。以有情及资具。合名为少。宫殿等名多。形量别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好恶劣胜等。依小多色之差别故。故不别立。然在欲界。初四胜处。具观四尘同聚色处。在色界中。唯观声触同聚色处。准初二解脱。唯观色尘。故初四胜处中。但观色境。论说劣色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者。此说欲界有声等所依。同聚之色处。名劣色等。是初四所观。非声等四。是胜处境故。此论云。此四显色。有情资具宫殿等摄。谓好恶劣胜四名显色。即前少多。是情等色。故非声等。由于色处折伏自在。于余四尘。亦能变化。或初二解脱。初虽唯观色引生初四胜处。胜处起已。复观四尘。折伏自在。引生解脱。后成满位。复唯观色光明等境。能为变化。故显扬云。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由得彼已。方说胜色自在成就。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云。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初修后满。有差别故。论虽说云此四显色非色处。显谓声香味触劣胜之色。所观明显名为显色。非但以色。亦以真如为所缘。七十二云。思惟色真如相故。得胜知见。异生不尔

五问答分别者。问前三解脱。与八胜处。有何差别。俱舍云。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或终不起 今释。初修前三解脱。除二种障。由此能生胜知胜见。故名胜处。修成满者。由八胜处。胜伏所缘。能令初三解脱清净。是谓解脱胜处差别 问何故解脱遍处。通观色非色。八胜处中。唯观诸色。答离障遍观色非色等。胜伏境时。色相难胜折伏。好恶难胜伏。故色胜伏。已于无色中。亦得自在。故以难胜。唯立色胜处。余门如前。初三解脱。论有二门。一释总名。二解别相。余胜见等诸差别义。皆广如对法十三。显扬第四等说。文分为二。初解胜处名。次别解少多等义。处者是所缘。胜者能缘。初文有三。初标。次列。后显差别

同类推荐
  • 勅修百丈清规

    勅修百丈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统临戎录

    正统临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暗恋推理中

    暗恋推理中

    暗恋变明恋,那时年少不懂事,她就这么现在他面前告了白。那时的他很乖,慌张之下拒绝了她。事后,她欺负过他,和他组过学习小组,也和他同台主持过……却还是听到他说不可能。四年后,她高调归来,以对手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他看得痴迷。“赫暖小姐,好久不见。”他盯着她的眼睛,笑得人畜无害。她避之如蛇蝎,没有好脸色,“是啊,好久不见。”自此——她家门口多了许多礼物,她没看一眼扔进了垃圾桶。他从暗处出来,看着自己送的礼物,眸光深邃。“总裁……”助理抖了抖身子,小心地拿出礼物递给他。“明天继续。”他扬唇,将礼物扔回垃圾桶,转身离开。助理站在原地,一脸心痛,这可是用他的工资买的,还没报销!
  • 弃妃赚钱忙

    弃妃赚钱忙

    当现实中非常流行的“穿越”真正的落到tiffany身上的时候,她会如何抉择呢?某王爷情深款款的道:我愿意重新来过,我愿意给你王妃之位,我愿意。。。。。。司马无情:遇到你,无情也变成了有情。。。。。。欧阳无敌:遇到你,无敌也变成了有敌。。。。。。凤一:自从被你赐姓为凤的那一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男主角:如果我不能给你的幸福,我不会纠缠于你,但是现在,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逆行者说

    逆行者说

    神域寥寥数十国,风云诡谲二百年。这命运是顺是逆?这风俗是从是改?这战火是燃是熄?这神灵是恶是善?这世道……金阳历2486年,阿锤·夕出生于尚武摒文的太逆,开始了他逆行的传奇一生。书友群:774896368
  •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时空,沦为不祥少女,连续与两名男子订婚,原本身体健康的未婚夫君皆在婚前无故丧命,她因此,被全城追杀,阴错阳差,认识了当今皇帝,意外的是,只有当今皇帝拥有她安然无恙!她是天生王的女人!
  •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上古相传有白蛇,应气运而生,为赤帝刘邦所斩,化为两段,一雌一雄。雄蛇被天子镇压在临安城下,以免复活荼毒生灵。而雌蛇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化为人形,自名白素贞,经过诸多波折,与人间男子许仙成婚……斩蛇千年之后,临安瘟疫肆虐、毒化人横行,人与妖的危机一触即发。许仙与白素贞极力救世,却发现事情远不像他们想得那样简单。
  • 上神来到

    上神来到

    她是21世纪的嗜血杀手,医毒双绝,绝色倾城,冷艳无双,亦是千年前的天族尊主,一朝因意外,穿越变成了五岁小孩,且又失忆了,被魔族太子殿下捡了回去。他是魔界少主,魔族的太子,容颜无双,行事任性,嚣张恣睢,但自他遇见了她,在她面前,所有的锋芒和脾气都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收敛。待她亭亭玉立之时,他也慢慢明白了他对她的感情,而她也懂了……但面对种族的殊异,记忆恢复的她又会作出怎样的决定?(1v1,身心干净,甜文哦~)(前期萌娃)(对外冷漠对内暴躁又霸道的女杀手vs对外纨绔毒舌对内幼稚怂包的妻管严太子爷)
  • 仙神乐园

    仙神乐园

    李里一被无聊到爆炸的天界仙神挑选为掌控至宝时空城的三界大总管,负责安排天界仙神解决矛盾带来欢乐,以确保天界仙神能够身心健康的和谐共处。小说偏向轻松欢乐型,不存在扮猪吃老虎的装逼套路。新人新书已进行签约,有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来,但请不要人身攻击,谢谢!
  • 飘走的气球

    飘走的气球

    作者以一次尝试写作小说,试图诠释自己对于小说的不同理解。
  • 绝世的阴阳

    绝世的阴阳

    我有一双阴阳眼可以看见鬼,上辈子喜欢我的人,死后变成了鬼来找我
  • 畏宠潜逃:这个王妃有点刁

    畏宠潜逃:这个王妃有点刁

    他之与她,是幼年的微茫之光;她之于他,是那年的记忆浅淡。他是龙之九子,是南国最不受宠的皇子,离宫五年,一朝凯旋,他平定荒漠之乱,扳倒当权之人,登基称帝。她是荒漠里最小的公主,八岁丧母,十六岁成为南城中最富盛名的花魁,她是九王侧妃,却在九王称帝后,销声匿迹,无人寻得她的踪迹。*“世人都道你睿智无双,却不知你这记性竟不如那三岁孩童。”“世间万物,记一人足矣。”她一直以为来日方长可以解决世间万事,却不曾想人之一生,也许等不到来日,也错失了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