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6300000017

第17章 进退——后其身,才能先人一步(2)

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霸,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他人产生摩擦,发生矛盾,如果不能凡事退一步,凡事锱铢必较,就会扩大纠纷,加深隔阂,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退步就是向前,能够以退为进是不争,以众为我是拥有,以空为乐是法喜,以无为有是富足,一个人能够不争、拥有、法喜、富足,自然能扩大人生的领域。

和光同尘,跟谁都合得来

屈原在被放逐后,曾遇到一个渔父,这位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却说,他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听了,笑了笑,唱了一首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意思是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混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两种处世哲学,而这位渔父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拥有者。

“和光同尘”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内涵,出自《老子》:“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意思是要让自己尽量适应外界的环境,而不是去跟环境作无谓的斗争。

每个人所在的世界总是有许多既定的规则,如果一直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只会让自己受到排挤,最后一事无成。

《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典故“禹之裸国,裸入衣出”。这个典故说的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长江下游的太湖遇到一个“裸衣国”,这个国家的人都断发文身,一丝不挂。

尽管衣冠是中原传统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但是为了和当他人打成一片,建立治水统一战线,大禹也入乡随俗,一丝不挂地进入裸衣国,和他们一起商量治水的方略,一直等到治理完太湖的水,大禹才穿上衣服离开。

在这件事情上,大禹就充分表现出“和光同尘”的智慧,只有别让自己和别人差异太大,才能让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和光同尘”非但要求我们尽量跟周围的环境保持同步,即便是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也不能急着与之划清界限。

西晋大学者杜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士,他撰写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这是我国早期研究《左传》的最为重要的著作,同时还亲自指挥讨伐东吴的战斗,统一了中国,可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当时知识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人称他“杜武库”,称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像国家的宝库一样,想从里面取什么东西就能取出什么东西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人物,在任荆州刺史时,却经常向京师洛阳的一些权贵馈赠各种礼品,还动辄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席间谈笑风生,亲密如多年的故交。当时很多人对杜预的这种行为感到不齿,也有人十分不解,说:“以你现在的地位,你根本对他们毫无所求,为什么还要在酒席上如此巴结他们呢?”杜预却说:“我自然没什么有求于他们的,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唯一原因,是怕他们会加害于我。”

杜预也对这些权贵感到非常不齿,但是,他依然与这些人“打成一片”,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有加害他的能力,如果他表现得过于刚正不阿,那么最后受害的必然是自己。

一个正直而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正直,如果只是一味地耿介不屈,看不惯身边的人和事,他自然不会被人接受,也就失去了改变身边人的机会。当然,“和光同尘”并不是宣扬“同流合污”,“跟谁都合得来”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时候,为了达到能够改变世界的目的,让自己暂时融入这个世界又何尝不可呢?

出世入世间,做个半路人

老子“和光同尘”可以说是一把进可攻退可守的利器。进,可以作建功立业的利剑;退,可以作明哲保身的盾牌。一般人总是认为老庄哲学是教人出世,教人退隐的,但事实上,以“和光同尘”思想为代表的老子处世哲学,是教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寻找一个中间点。更进一步地说,在入世的时候,要有一个出世的态度,在出世的时候,也要有一颗入世的心。

老子的哲学从来不是泾渭分明、黑白了然的,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亦是此的辩证思想,才是老子哲学的核心。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非但在做事的时候,在选择是非对错的时候要懂得“和光同尘”,在做人的时候,在选择入世与出世的时候也要懂得“和光同尘”,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平衡点。

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而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也不斤斤计较。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许多人的内心都充满着矛盾情绪,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定。这样倒不如干脆就在二者中间做个半路人。

做人做事,莫让心境局限在狭小的空间。所谓“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将出世入世的智慧拿捏得恰到好处。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被毁谤以《感遇诗》讽喻朝政,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也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回身边。

李泌屡退屡进、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如儒家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仍频,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道家所言的处世要诀,更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借鉴的做人智慧。

李泌曾作了一阙《长歌行》:“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这也充分表示了他顺其自然、无为之为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出世,因为那意味着不仅要放下所有的物欲,同时也要放下自己所有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并不是每一个都愿意放弃这些去退守山林的。而且若是完全的出世,那就必须要负担很多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这些负担的。

既然如此,何不选择一种中间的状态,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做一个半路人呢?

化解恩怨,不如置身恩怨之外

武侠小说里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告诫人们牢记仇怨不如化解恩怨。可是老子却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和解大的怨恨,必然还有残余的怨恨,怎么能算是妥善呢?在老子看来,恩怨一旦结下就很难彻底化解,即使表面上握手言和了,实际上却很难拔除仇怨的苗子。

所以,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左契就是借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应该向手执借据但是不逼索别人还债一样,施德不求报,得理能让人。

与其仇怨结下了再去想办法化解,不如一开始就以一颗包容的心让自己置身恩怨之外。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我在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下悬崖,但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诚实、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与自己有仇怨的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懂得包容是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更是让自己远离恩怨的护身符。恩怨在很多时候都是冲动和狭隘的产物,如果不能各退一步,那就让自己先退一步,以一颗包容的心宽容别人的伤害,让自己置身冤冤相报的恩怨之外。

或许有人觉得宽容未必能够感化仇人,确实,人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宽容很可能会成为对方得寸进尺的借口,这个时候,该怎样让自己置身仇恨之外呢?或许下面这个小故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一天,小沙弥在寺庙的后山被蛇咬伤了。

处理了伤口之后,小沙弥心中愤恨,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要上山去打蛇。小沙弥的师父见状,过来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你还要跟蛇过不去?”

“因为它咬了我,我要报仇!”

“它咬疼了你,你就去找它报仇,那你踩疼了它,它也要报仇,活该你被咬。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的。”

小沙弥一脸不服:“我虽然是人,但我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有仇不报呢?”

师父微微笑道:“我不是让你不去报仇,而是让你想办法置身仇恨之外。”

小沙弥摸摸脑袋,不解地说:“置身仇恨之外?怎么样才算置身仇恨之外?那我就不拿竹竿去打蛇吧,但是蛇以后还是会咬我的,它才不会被我的宽恕感动呢。”

师父摇摇头,说:“说对了一半,所谓置身仇恨之外,不仅要懂得宽恕,更要懂得避开彼此冲突的根源。”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师父,许久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带头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仇恨的根源来自冲突,当冲突发生后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伤害固然是避开恩怨的好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像故事里小沙弥的师父所说的那样,避开冲突,各走各的路。如果说包容冲突是一种好品格,那么避开冲突就是一种大智慧。

报复仇恨,不如化解仇恨,化解仇恨,不如置身仇恨之外。仇恨就像顽固的油渍,一旦沾上,就很难洗掉,即使洗掉了,也难免不留下痕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颗宽容与智慧的心去避开仇恨,让自己远离仇恨。

同类推荐
  • 大家都很孤独

    大家都很孤独

    面对孤独,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我没有了兄弟,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社交,在这个众生云集的世界上,我却只剩下了我自己。我已经丧失了世间的一切希冀,再也找不到滋养我心灵的养分。”思想的巨人卢梭在面对孤独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翻开本书,让卢梭的思想之光照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一起面对孤独!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老子与世界

    老子与世界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老子文化成果的文章汇集。本书选取有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当代中国和谐小康社会研究论文23篇,是在互联网上转载的文章。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道的物质属性及其运动法则”、“老子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与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等文。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
  • 记忆体萌娘

    记忆体萌娘

    这是记忆脱离了人类,拥有了独立意识之后的世界,也是个魔法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人类与记忆体生命的关系,维系于一种被称为记忆使的特殊人类。原本生活在地球的主角,以成为记忆使为目标,进入了位于土卫三上的特提斯学院,在一次搭乘记忆列车往返于土星与地球之间的过程中,无意中遇到了两个奇怪的少女。而那两个少女,居然是没有人见到过具体形态的记忆体生命……自此之后,在说不清是偶然与必然的命运里,人类、记忆体、纸片人、各种奇怪的、软或不软的萌妹子纷纷登场,进入了主角小小的世界……
  • 明文衡

    明文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墙里佳人笑l

    墙里佳人笑l

    姜青杉永远忘不了那天宋子衿拿着一根棒球棍对自己说“你今天要是敢出去,我卸了你一条腿。”然而七年过后再次重逢,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同在一个办公室抬头不见低头见,姜青杉表示这样天天看着他身边围绕着一些图谋不轨的人,不做出些动作怕是这只小奶狗会被人抢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小奶狗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小狼狗。七年前那个爱撒娇还幼稚的宋子衿去哪了?!当被自己的学生表白时:“青青宝贝,我错了,我发誓以后我去哪都贴上‘已有女友’的ID”“哦?当初是谁扬言要卸了我的腿来着?”宋子衿立马拿出新买的搓衣板跪上“宝贝,我错了,下次我给你跪榴莲!”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原理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的专著。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穿研究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和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进程和取得的成就,对外交先进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理论(如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解读,体现了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她是商业界天才之女,一朝穿越,废材?她是全系召唤师!懦弱胆小?看谁敢比她更狂傲?当废材变天才,丑女化身为女神时,身边不知何时盛开了一朵朵的桃花。其中一只清雅似仙的腹黑妖孽,为何总是把以身相许挂在嘴边?某女不耐:“你到底要干嘛?”某只腹黑妖孽指着她道:“对你以身相许。”某女坏笑:“美女姐姐,我喜欢的是男子。”腹黑妖孽面不改色,傲然道:“这世间也只有我能够与你并肩看这盛世繁华。除了我,无人配得上你,也无人敢娶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场桃花尽

    那场桃花尽

    【古言、甜宠、欢脱】阿楚一朝穿到了标准无肉清水小甜文,成了炮灰女配,听说自己在二十五章领盒饭,日日胆战心惊过日子,凭着狗作者给的痴心男主人设,本以为男主对白莲花大姐痴心万水千山不改,没想到自己第三章却被醉酒的腹黑男主夺了初吻。天杀的!她不是女配么?!男女主全文没有吻戏的清水文。男主亲了女配!!!过分了!说好的痴情男主人设!腹黑男主夺嫡之路充满坎坷,率领兵临城下之时,本以为能顺利登上皇位,没想到炮灰女配站在城墙上朝他挥手:“皇叔,这龙椅很软,楚儿便先替你坐了。”“楚儿,本王只有一个条件,不准纳后宫。”这恶毒女配心思诡谲,想要纳广开后宫,喜新厌旧寻欢男宠,作为孩儿他爹,腹黑男主怎能同意!……没有雷,没有坑!完结文《忘川不打烊》,求收藏求点击!大伙看看可怜的娃儿。
  • 维瓦兹英灵录

    维瓦兹英灵录

    血月从西界缓缓升起,黑暗之门在世间重现,血雨腥风再次笼罩瓦隆大陆。当古籍中冰冷的文字重现世间,被历史尘埃掩埋的事件和真相缓缓浮出水面,身上流淌维瓦兹最后血脉的维伊.维默塞拉,如何重现祖先的辉煌?
  • 斗罗之弑道

    斗罗之弑道

    苏尘,23岁进阶极限斗罗,24岁突破斗帝,25岁进阶地仙。你说你天赋异禀,血脉无敌,大罗转世,抱歉,和我比,你会哭的。我曾站在诸天之颠,狂笑这万界天才,也不过如此。也曾屠过亿万生灵,毁灭亿万,恒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