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6300000019

第19章 无为——成功者难享的清福(2)

老子也不提倡追逐声色犬马,但是老子论证问题的角度让人容易接受得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那些达到极致的感官享受并不能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会让人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所以他提出了“为腹不为目”的观点。

确实,美色、音乐、美食、娱乐能够带给人许多的感官享受,但是当这些享受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无法带给人更多的快感,反而会成为感官的一种负担,如一个人听了太多的音乐,即使音乐再美,他的耳朵也会受不了;一个人看了太多刺激火暴的“视觉盛宴”,他的眼睛也会疲劳。这时候,享受就变成了难受。

可能许多人都有过“宿醉”的体验。喝酒本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无论对于口舌还是神经都是如此,但是一旦喝得太多,喝酒就会成为一桩酷刑,癫狂、无力、呕吐、头痛、晕眩袭来,并且久久不去,于是人们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用,只能告诫自己下次少喝一点。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下次依然喝到大醉为止。

美酒如此,美食也是如此。大鱼大肉虽好,但是吃多了就会变成一种难受的体验。

有一个村子每年都要用最好的酒菜祭拜财神。有一年,村子里的青年王二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大年夜就只能用自家腌的咸菜来祭拜财神了。王二心里非常苦恼,担心财神吃了咸菜生气。

结果,当晚财神果然来了,看到村子里的人都大鱼大肉地招待他。刚开始,财神还非常开心,吃得津津有味,但是一家一家吃下去财神就受不了了,无一例外全是肥肉肥鱼,没多久,财神就腻得几乎张不开嘴了。但是没办法,村民盛情难却,他只能强忍着继续吃下去。

终于,当他吃到王二家的时候,看到一桌子脆生生的咸菜,激动得几乎要叫出来了,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爽口的咸菜,心满意足地走了。

走之前,财神决定,明年让王二发个大财,以示对他的感谢。

大鱼大肉当然是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到一定的临界点就变成了难受。可见,任何享受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美好就会开始向丑恶发展。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需要像苦行僧一样清心寡欲,但是,也不要沉迷于物欲和感官的享受,一个人所能承受的享受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享受就变成了难受。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读过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其中一本武功秘籍《九阴真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实,这一句话真正的出处是《老子》。

《老子》的原话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宇宙对于不足之处肯定是想办法填补上的,但是对于多余的地方,一定会想办法削去。这就告诫我们,凡是不能够做得太满,饭吃七分饱,话说七分满,做人不能做得太绝,要学会留有余地,否则到头来反而会得不偿失。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其他动物过来。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心想,这样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更小一点的洞里逃走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了,别说羊,与兔子大小接近的狐狸、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四处逃窜,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如果我们把事情做得太绝,不仅伤害了别人,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当我们把对手所有的机会都切断的时候,却可能也使自己失去机会。上则故事中的狼很可怜,做事做得太绝,把所有的窟窿都堵上了,结果没有逮到猎物不说,还因没有退路而赔上了性命。

生活中,总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狗急了也会跳墙,所以,凡事不能做得太绝,有时候给别人留条退路,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留余地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不可逼人于绝境,以免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否则,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自己留余地,让自己行不至绝处,言不至极端,有进有退,以便日后更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把事情做得太绝,不给别人留余地,就等于伸手打别人耳光的同时,也在打自己的耳光。

放别人一条生路,让对方有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世事变化莫测,常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势强不留任何余地,焉知他日不会狭路相逢?届时若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所以,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条退路。

留有余地,是进退自如,是收放从容,是处世的艺术,是人生的哲学。不留余地,好比下棋陷入僵局,即使没有输,也无法再走下去了。

越是不刻意,越接近目标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涵,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涵。“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共出现了七次,分别是:

第二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节“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十八节“上德无为无以为”。

第四十三节“君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八节“无为而无不为”。

第五十七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六十三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每次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大同小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谓的“无为”绝不是不为,其本质是有为,是依道而有为,是“无为而无不为”。

那么,怎么理解老子的无为和有为之间的界限呢?答案就在于“刻意”二字。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刻意地做,更不要逆天而行,而是顺应天道,顺其自然,在水到渠成中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在《庄子·天地》篇中有一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无为”的内涵。

有一次,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结果不小心把他的宝贝玄珠给丢了。于是皇帝先派了智去帮他寻找玄珠,这个智,人如其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结果,他没有找到。于是,皇帝又派了一个叫离朱的人去寻找,离朱是传说中目力非常好的人,据说能“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察针末于百步之外”。结果,离朱也没能够找到玄珠。黄帝只好派听力极好,善于闻声辩言的喫诟去寻找。结果,他还是未能找到。

最后,黄帝派了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象罔只是在赤水边随便走了一圈,就找到了玄珠。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越是要找一样东西,就越是找不到,当你不想要的时候,那东西似乎总是在手边。象罔找玄珠也是一样的道理,智、离朱和喫诟虽然智力、视力和听力都极为出众,但是他们太过刻意寻找玄珠了,违背了“无为”的原则,所以最终都无功而返。

联系到生活中,有些时候为人做事太过于刻意,就会让我们错过许多良机,走入许多歧途。因为一旦刻意去做某件事情,就会陷入思维定式,最后在牛角尖里越钻越深,反而是不刻意的“无为”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看清自己所面临的多种选择。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决定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小寺庙正好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感到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富丽堂皇。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这座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感动了,当然最后的胜负不得而知。

和尚们做得少,效果却比做了许多的工匠们好得多,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而只有不刻意才能找到顺应的途径。工匠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方法,结果徒劳无功。

可见,道家的“拱手而至”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当“甩手掌柜”,而是说保持一种无为的心态,不要刻意去做某些事情,因为越是刻意去做,越难以接近目标。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辑)

    本书紧紧围绕十八届六中全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研究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将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常态。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当代辩证法研究的前沿理论,在深入发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如马克思的“批判本质”的辩证法、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遗产、实践基础、批判本性、当代课题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和实质、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其特征是对他人的关爱。“仁”以孝悌为本,再把对于父母兄弟的挚爱之心推延至他人,从而构建成理想的德治社会。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思想规模化、条理化的经典表述,又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解读孔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山美人两不弃

    江山美人两不弃

    他问“姑娘,我们可曾相识?”她笑答“不曾。”我们何止相识……我曾跋山涉水为你而来,于你,我用情至深,却之不悔……于我,你至始至终却是利用,为你的复仇大计,为你脚下所踩的这万里江山……终,那一世,我自刎于你的面前。重生而来,你以忘却前尘,我却不能忘,也不敢忘……
  • 大明国医

    大明国医

    下医医疾,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 科学的魔法界

    科学的魔法界

    当魔法脱下的奇幻的面具,到底是怎样的呢?谁能想到,灵气渐渐复苏,最先来临的,不是人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法师之异界纵横

    魔法师之异界纵横

    杨晨在玩DNF时意外穿越到异世界,发现自己拥有了男魔法师的能力!同时掌握冰、火、光、暗四大元素是怎样的感觉?万物冰封的刹那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永恒?血液里蕴含着的原始力量、异次元中的神秘呼唤、还有那自由的风!听,那是预言的声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第九原罪

    第九原罪

    两千年前,破坏神带领着恶魔军团降临原大陆,鲜血与烈焰摧毁了昔日的种族与文明,冥界女神诺伊以生命为代价,将生灵转移至新大陆,从此以后,原大陆被封印;两千年后,原大陆的封印变得更加稀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出身无罪者领域·海盗国度·咆哮岛的小海盗,在命运的指引下,踏入征途。诸神,封印,背叛与杀戮,第九原罪的阴影,逐渐浮出水面……
  • Backteria and Other Improbable Tales

    Backteria and Other Improbable Tales

    Available only in e-book format, Backteria and Other Improbable Tales is a brand new collection of short tales of terror and the unknown from master storyteller Richard Matheson. In the title story, publish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a researcher encounters an exotic new strain of virus that causes the infected person to disappear. Curiosity leads the doctor on a path of discovery which takes him deep into his own personal history and suggests the age-old warning: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In "Getting Together",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 leads to a darkly farcical story of marriage, murder, and a love that knows no bounds. The quietly threatening "Haircut" shows how a routine trim becomes a dark and terrifying experience when a barber is confronted with a sick customer who seems to him otherworldly.
  • 南诏野史

    南诏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