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000000035

第35章 梅花落满荒原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百花之中,宋人对梅花尤为偏爱,不止易安,但凡在文学上有些造诣的名家,几乎人人咏过梅,譬如林逋、晏殊、苏轼、陆游、姜夔,等等。

花这种植物,生来就是受人宠爱被人颂扬的。以花卉草木入诗文,其源头可追溯到文学的起点《诗经》,此后不同时代的人各有偏好,先秦人钟情香草,晋人爱菊,“唐人尚牡丹,宋人偏梅花”,不同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下,古人的审美取向和情趣变迁可见一斑。

宋人心里有着化不开的梅花情节,从清高文士到贩夫走卒,几乎人人爱梅、赏梅,南宋之后,画梅、咏梅更是蔚然成风。较之前代,宋人咏梅时既关注梅花本身的形色芳香,更重视梅花所代表的孤傲质洁、清高自持,越到宋末,这种特点就更加明显。

这种现象的出现,和两宋的政治状况不无关联。宋代是个时局动荡不安的朝代,纵使经济文化大显繁荣,但长年内有党争外有强敌,百年以来积贫积弱,靖康之后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正直的文人满心忧虑却深感无力,只好借孤傲自洁的梅花寻求精神上的出路,故而常以梅为知己、为慰藉,好求得一时坦然。

李清照用一生写成的漱玉词,不过数千字,这一首词《清平乐》却见三处“梅花”。能让人丝毫不吝笔墨的,若非恨极便是爱极。

易安的命运是和大宋王朝的命运栓在一起的,一枝寒梅作引,花颜年年相似,词人的生活与国运的兴衰却岁岁不同。她一生极爱梅花,时时处处都有疏影暗香。这首词大概是对词人一生最好的浓缩,三种梅花三种滋味,三重生活三重天地。

怎的不知不觉间,就老了呢?年轻的易安每逢雪落定要踏雪寻梅,既是风雅也是天性。想一个天真的少女站在皑皑白雪中的一树红梅下,巧笑倩兮,真不知醉的是人还是花。待到年长,过了不识愁滋味的年岁,心事渐多,少了昔日单纯明朗的心境,赏梅的兴趣也淡了,虽然梅枝在手却也只在有意无意间搓揉玩弄。或为相思或为人事,竟让人开始不时淌下泪来。

渐入暮年,人们最爱怀旧,却又最怕怀旧。能忆苦思甜倒还算的上美事一桩,但如果回忆比现实甜蜜,昨天比今天温暖,就只剩自我折磨了。这首词里的词人便是这样,上阙四句追忆旧时心情,一“醉”一“挼”虽有惆怅到底不深,到了下阙愁苦益浓,“天涯海角”既指词人已是异乡客,又指心境的千差万别,丈夫去世后,她沦落飘零了那么久,哪里还有心情再去寻梅?心情本已极其消沉,又有天公不作美,寒风将至,一夜摧残后,梅花就会凋零败落,纵然有赏花的心情,也无处再寻芳踪。

晚年的李清照几乎尝遍了人间的不幸,山河破碎让人愁,他乡为客让人恼,夫死家亡、漂泊流落的忧痛共成一首咏梅调,唱响苍凉。尤其尾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既写风势也写国运,“难看”的何止梅花,还有衰颓的国家。想与风雨相抗,却只能长叹自己身为女子。其实,日暮途穷的命运,岂能轻易改变?便是男儿也无可奈何。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南宋末年,诗人谢枋得抗元失败,隐居武夷山,看着崖上孤梅,写下这首《武夷山中》,只叹空有豪情。宋亡之后,元朝屡次召他出仕,谢枋得坚决不应,最终被强制押送到大都,人人都以为他苦守的气节终难保全,岂料他竟绝食而死,只留武夷山的几棵老梅,兀立雪中。

读这首词,很容易让人想到蒋捷的《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李清照和蒋捷,一在南宋初,一在南宋末,隔着一个多世纪的光阴,看到的却是类似的风景:临安城里有人在夜夜笙歌,荒野里遍是冻骨饿殍。试问,这样的王朝,怎能不亡?虚伪的鼎盛繁华,残酷的末世之殇,让兴亡易代时期的文人比别时的多了些忧患,也添了伤心。

在时代落寞气氛的浇灌下,本就敏感的人忧思更甚。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方式,把一世的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写进词里,不同的是易安赏的是梅,蒋捷听的是雨。但不论梅的盛事抑或雨的葬礼,折射出的都是一种沧海桑田的凄怆,还有词人的悲哀,甚至绝望。

年少时欢乐无忧,中年时的惆怅,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化作才子蒋捷听风观雨时的一声叹息;少女的娇俏幸福,中年的幽怨典雅,晚景的孤独悲怆,这是词女易安的曲折际遇。蒙太奇式的时空穿梭,倾诉着流年转世的无奈,让人不由想借今人的诗句嗟叹古人的哀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梅花未落,美人迟暮,真让人伤感。时间是生来就悬在头上的一把钢刀,人人都知它迟早会落下。若生活甜蜜富足或许还可忽视它的存在,若坎坷太多磨难太重,只怕每分每秒都难捱的好像踩在荆棘上。晚年的易安就这样,独自一人,赤脚行走在生命的荒原里,快乐是自己的,悲伤也是自己的,无人分享亦无人分担。

只有梅花,懂她心事。

引梅为知己的,还有现代诗人张枣,他在诗歌《镜中》写道: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短短两行,轻轻柔柔的,戳人心思却如惊雷。这两行诗好像什么都表达出来了,又好像什么都是惊鸿一瞥,亦如她的《清平乐》,倾诉了一生的心事,却又让人觉得什么都触摸不到。词人大概早已习惯了寂寞,偶尔晾晒心事,也只晒给梅花看,旁人即便围观良久,毕竟还是路人。

易安的生命里有很多忧愁愤懑,但应该少有后悔——但凡她想要的,她都争取过,虽然有的从未得到,有的得而复失,终归没什么遗憾。她把人生的每种滋味都体会得透彻,表达得淋漓,大起大落中的大喜大悲,都付诸一卷宣纸,唱给一树梅花。

参考:

宋词鉴赏辞典 877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175

陌上香锦蔷薇织 150

同类推荐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 一颗土

    一颗土

    山东郊县傅二虎一家闯关东谋生,碰到“九一八事变”,傅家回到山东。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一个偶然的机会傅二虎参加了革命,先后当过地下党员、游击队员、武工队员、八路军独立团战士,凭着一腔热血和对人民的忠诚,与日伪军做特殊斗争。九旬抗战老兵口述的纪实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

    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种。本文集收入的绝大部分论文写于2004年至2010年之间,大体分为两辑,第一辑论文主要针对新世纪文学理论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与争论,浮躁与颠覆,作出应有的回应;有鉴于当今人文科学中实用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横行,就人文科学方法论问题、人文科学性质的核心问题行了初步探索与阐述。第二辑论文主要侧重于反思,过去六十年间,文学理论经历了曲折而巨大的变化,在复苏与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绩而有所创新,但在反思与评价方面则歧见纷呈。本辑论文本着历史主义的原则,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追寻各个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清理与阐述,给以大体合理的定位与总结,以利文学理论的继往开来、创新与发展。
  • 老舍新诗

    老舍新诗

    本书收录了多部老舍诗歌作品,如《保我河山》《她记得》《空城计》《礼物》等,这些作品有对旧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哀怜,有对新社会人民幸福生活的讴歌,有对爱国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所作出的奋争的赞颂,也有对日常生活小事充满情趣的描述。
热门推荐
  • 三琴记

    三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命灵途

    仙命灵途

    苏卿苒一醒来,就发现自己在一个女人的肚子里,出生没多久就开始逃亡,还被丢在了树林里。这是什么不负责任的父母?还好被师尊捡到了。没办法,只好开始修仙了。本文属于正统修真文,以修真为主,天才流,女主是天才。有男主,但男主戏份不多(不喜者勿入)。简介无能,还是看正文吧。
  • 蜀山剑侠传5

    蜀山剑侠传5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少住春还在

    少住春还在

    当唐星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的时候,白羽就明白了,原来唐星早就把杨飞宇看作生命一搬重要。
  • 铜胎掐丝珐琅锻造锤

    铜胎掐丝珐琅锻造锤

    晶莹的玻壳闪耀辉光红亮的铜板魔力流淌溶融的水晶能量奔腾旋转的飞轮蒸汽鸣响看啊!那就是铜胎掐丝珐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无限刀剑

    无限刀剑

    在都市之外是一个截然相反的世界,妖兽横行,存在无数的未知之地。有充斥着无穷黑暗生物的黑暗大陆,有着存在于天空之上的天空之城,那埋葬着神灵的无边海域,以及那些真正的异次元的世界!然而在都市之内,存在着这个世界真正的罪恶......
  • 归魂铃

    归魂铃

    魂兮归兮,还复我兮;再兮兮之,皆为散之。
  • 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

    本书描写了抗战前川西平原军阀混战、鸦片烟泛滥成灾、人心人性大面积滑坡堕落的乱世乱相,抗战全面爆发,装备落后而羸弱的川军出川抗战,一路遭受的冷眼、所经历的惨烈牺牲,从历史、社会和人心深处,从国家政治生态和民族精神内部,冷竣观察和反思了70多年前那场灾难深重的民族救亡战争,深刻揭示了“国难是民族所有个人的命运之难,国殇是民族所有个人的精神之殇”的道理,对战争与人、战争与民族、战争与人心人性救赎这一重大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自1812年问世以来,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种文字,其中《青蛙国王或铁胸亨利》、《灰姑娘》、《白雪公主》、《不莱梅的乐师们》、《荆棘玫瑰》等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许多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歌剧和芭蕾剧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格林童话》以一种特有的文学风格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也超越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