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17

第17章 孟浩然(2)

其时的孟浩然,并非只因思乡念友而潸然落泪。当时的孟浩然是因长安应试失败,为排遣苦闷而出游吴越。但诗人只淡处着笔,只将这种复杂感情说成思乡怀友,点到为止,并不刻意深挖。那淡淡的思念、浅浅的忧伤在诗人的笔下一挥而就,回味悠长。

【大师导读】

“风鸣”二句旅况寥落,情景如绘。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孤舟夜泊,风景寂寥,因客路艰难,而忆旧游,是于无聊中作情话也。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赏析】

平凡之中见真奇是孟浩然诗歌的主要风格,此诗即为这方面的佳作之一。诗题中“业师”,指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 “山房”,指僧舍。“丁大”,即诗人的友人丁凤,排行老大,故称“丁大”。诗人在僧人业师的僧房中等待友人丁大,久等未至,遂作此诗。诗中所写之事虽平凡,然而笔墨所到处,却诗画结合,韵味非凡。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四句描绘了山寺周围绝美的自然景观。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头,山谷暗淡下来。明月升起,照在松间,夜色微凉,阵阵清风。山涧里泉水潺潺,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越之声。这四句诗,用“夕阳”、“群壑”、“松月”、“风泉”等极具特征的自然物,描绘出一幅深秋日暮时分的山间水墨画,画面清丽幽深,美不胜收。这四句渲染出业师山房周围清幽的环境,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出诗人此刻的闲适的心境和孤单的心绪。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外出砍柴之人已经悉数归家,暮色之中的倦鸟也都已归巢。这两句承接前四句的静景描写,转而到对动景的描写,用“归”“栖”二字烘托诗人山房外伫立等候的孤独,表达了诗人等待友人的焦急心情。

到此,诗人仅仅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写,丝毫未提到诗人等候友人,但已为末句中的点题埋下了伏笔。

尾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点名诗旨,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孤琴候萝径”的孤寂场面。明明已经约好夜宿山房,然而丁大良久未至,诗人心中不禁怅然若失,只能携琴于松萝小径之中端坐,抚琴等候。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的心情,以及友人良久未至的惆怅。传达出诗人淡泊中略带焦急的心绪,也渲染出幽深寂寥的山中景象。

孟浩然向来不作浮华之音,鲜少夸张渲染,平淡处见真意。纵观全诗清新深幽,意境不凡,天真自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评之为“山水清音,悠然自远。”尤其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这两句意境更佳。

【大师导读】

此诗愈淡愈浓,景物满眼,而清淡之趣更浮动,非寂寞者。

——刘辰翁《王孟诗评》

此诗中心在一“期”字。开首就写傍晚,是顾到题目的“宿”字。“松月”、“风泉”是写在将晚时所见所闻的风景。再用“归樵”、“栖鸟",时间又进一层,并以陪衬丁大。用一“砍”字,犹有未尽归意,还是希望他能如期而来,结果还是相信他“期宿来”,所以仍旧泡琴去等。不明言不来,而不来的意思已写得十分透澈了。

——喻守真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

相传,孟浩然在长安期间在唐明皇面前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这首诗写的曲折委婉,但是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孟浩然的仕途彻底宣告失败。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这两句中“北阙”是指长安的帝宫。敝庐是诗人自己破落的园庐,这里是自谦的说法。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已经停止去皇宫进奏章请求谒见,决定归隐到南山破旧的草庐。一北一南,一个在繁华帝都,一个在幽静的山林,前者代表出世后者代表归隐。诗歌一开篇诗人便举出相对的事物,可见心中诸多矛盾,心绪烦乱。一个“归”字紧扣题目,写出诗人的决意。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讲的是失意的缘由:因为我缺少才华和能力而被明主遗弃,由于身体多病旧友也渐渐疏远了我。“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诗人“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得到张九龄、王维等人的赏识。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后孟浩然心情苦闷、懊恼,他想上书却踌躇不定。怀才不遇的牢骚不易发作,说自己“不才”而遭“弃”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是怀才而失遇,表达了千里马难遇伯乐的苦闷。“明主”一词含有奉承赞美的之意,似乎又在说有才而不用正是“不明之主”。这里有哀怨也有恳请,感情十分复杂。

而“多病故人疏”一句也很委婉,本意是表达对“故人”不能使圣主明察自己才能的幽怨之情,表面上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导致了故人的疏远。字里行间,看尽世态炎凉,道出了自己穷困潦倒的窘境。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是诗人感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这两句的意思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头上的白发催得人衰老,岁月也无情地以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青阳”即为春日。“白发”、“青阳”本无情,但诗人却说是白发催促年华流逝,春天逼迫着旧的一年过去,表达自己不想一生布衣毫无作为却又没有任何办法的无奈心情。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两句抒发了诗人空虚寂寥的胸怀。意思是:我愁绪萦怀,彻夜无法入眠。抬头看看窗前,松下一片皎洁的月光更令我觉得空虚。 前句的“愁不寐”写出了诗人焦灼无奈的心态。后一句写景与上句的感情交融,更好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空寂。“虚”字,表面上写的是月光照耀下窗前的空虚,夜晚的静谧空灵,而实际上也更反衬出心境的空虚。

孟浩然以此诗自断仕途的说法未必可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语言简单、委婉曲折、内涵丰富,形成了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大师导读】

是其最得意之诗,亦其最失意之日,故为明皇诵之。

——刘辰翁《王孟诗评》

“休”字在唐诗里有两种用法:(一)不要,等于莫字或勿字;(二)罢休,停止。这里(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是用第二义,意思是说:不用再向北阙去上书了,还是回到终南山简陋的屋子里去居住一时。归字是倒装用,本该作“归南山敝庐”。

——施蛰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诗人孟浩然,苦学多年,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于是他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写了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能够得到丞相的引荐。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但诗人没有直表心意。他只写自己身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想渡水却无舟楫的情况,进而发出临渊羡鱼的慨叹。

全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的是洞庭湖的秋景;后四句抒发诗人胸中的感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意。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历来被认为是描写岳阳洞庭的佳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为:初秋八月,湖水上涨,天空在几乎与岸平齐的水面上形成迷茫的倒影,水天浑然一体。“平”字,表现出湖水上涨,欲溢出堤岸的气势。诗人起笔不凡,开篇便写出了广阔宏大的意境。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承接第一二句而来,写云梦泽水气蒸腾浩渺一片,洞庭湖波涛汹涌似乎要撼动岳阳城。句中的“云梦泽”实际是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的地区。诗中的洞庭湖就是它南部的一角。“撼”字,把汹涌澎湃的洞庭湖水写得十分传神,并具有自己的意识,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澜壮阔的气势。

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秋景,意境壮美,后四句转为抒情,表明心意。“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意为,我想渡这浩波飞荡的洞庭水,却因为找不到船和浆而感到十分苦恼,在这大唐盛世中,我依然悠闲地隐居于山林,实在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这两句实际上是在向张丞相表明心迹,在这太平盛世,人人都出来为国家做贡献,自己虽是隐士,对于出仕为官还是心向往之的,只不过就像渡河找不到船只和浆一样,出仕也找不到门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说,闲坐看着别人在河边殷勤地垂钓,多想一展身手,施展才华,如今却只能白白地羡慕被钓上来的鱼。诗人巧妙地引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名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并从中翻出新一层意义;同时“垂钓”之事也正好与前面所描写的洞庭湖水照应。

诗歌从远观洞庭水写到欲渡洞庭水再写到钓鱼之事,合情合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一气贯成,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张九龄引荐,干一番事业的急切心情。但诗人在笔法上力求泯灭干谒的痕迹,措辞委婉,不卑不亢。在不失身份的前提下,用语得体,不落俗套。因此,本来是用来以求推介的洞庭湖水竟然被渲染的意境雄浑,蕴含着浓郁的诗意,所以,本诗也不失为一篇出色的山水诗。

【大师导读】

起得混混称题,而气概横绝。

——刘辰翁《唐诗品汇》

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然终示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蔡绦《西清诗话》

混混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陆时雍《唐诗镜》

孟诗本自清淡,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

——邢昉《唐风定》

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张丞相”是张九龄。上半首是写洞庭湖,下半首却是赠张丞相的话。第五句的“济”字是一个关键性的字。济字的本义是渡河越水,引申而有工作或事业成功的用法。孟浩然说“欲济无舟楫”,表面上仍是在说洞庭湖。隐藏的意义却是说:我要获得一官半职,可是没有人帮助我。他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荐举、提拔,好比给他一条船,使他能渡过大湖。

——施蛰存

·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赏析】

“鹿门”是指鹿门山。它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孟浩然的园庐名为“南园”或“涧南园”,在襄阳城南郊外的岘山附近,位于汉江西岸,正好与鹿门山隔水而望。诗人早前便隐居在这里,直到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成,便南下游历吴越。几年后返回家乡,继续隐居生活,还在水陆数小时之远的鹿门山特辟一住处,决意从此隐居不仕。这首诗写的是“夜归鹿门”一事,读起来像一篇山水游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人生理想和清高的隐逸志趣。

首联两句是记叙归鹿门山一事。“山寺鸣钟昼已昏”,点出诗人归鹿门山的时间是在傍晚。天色已近黄昏,诗人乘船走于江上,听见远处传来山寺报时的阵阵钟响。“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看见渔梁渡口上人们回家的喧闹景象。“渔梁”是地名,诗人要去鹿门山必须从岘山南园渡汉江,经沔水口便可望见渔梁渡头。这两句中,远处悠然的钟声和近处嘈杂的人声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尘世喧闹反衬山中的幽静。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又是对比,意为:人们随着沙岸向村里奔去,我却乘着小船回到了人迹罕至的鹿门山。众人生活的村庄是嘈杂的尘世,诗人回归的鹿门山却是人世间静谧超然的境界,也正是诗人身心的归属之地。

同类推荐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与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在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和修订,至今存在多种版本。经过考证和论述,以及前人留下的总结经验,我们采用了内容齐整、流传最广泛的“宋本”。这本书出现以后,就广为传诵,宋朝以后历代文人又不断增补、修补,加上了宋朝以后的历史简述,直到民国时期,才形成这个通行的“版本”。由于这本书在中国影响极大,曾被誉为“古今奇书”、“袖里通鉴纲目”,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行。近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还把《三字经》列为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热门推荐
  • 和亲公主:腹黑王爷藏太深

    和亲公主:腹黑王爷藏太深

    穿越第一天就遇上了美男和正太,可是她怎么就成了和亲公主呢?好吧,和亲就和亲,反正对方是个小鲜肉,说不定她的后宫称霸之路就此开始了......可悲剧的是,半路竟杀出刺客,她好好的一个和亲公主变成了逃婚公主,不过幸好,能与美男再次邂逅,既然无缘后宫称霸,那就闯江湖呗。欣赏欣赏美男,调戏调戏帅哥,再逗逗小正太......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直在她身边深藏不漏的腹黑男竟是敌国的“战神”王爷......这算是羊入狼口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袭废材公主

    逆袭废材公主

    穿越了?废材公主?!“哼!不受宠又怎样!论到你们了管教我了!?受死吧!”
  • 方谬传

    方谬传

    这是一个不是穿越的穿越故事,剧情很简单。有关于三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之国,雪之国,铁之国,火之国。 天龙界,大世界。
  • 逆天魔尊妃

    逆天魔尊妃

    从来都被冠上不祥之名,身为柳家五小姐,却被废了丹田,世人嘲笑。所谓的家人,更是推她入了无边炼狱,让她受尽业火焚烧!坠入嗜血恶魔的领域,她以为必被吸干鲜血,必死无疑!可却没想到,万人恐惧的魔鬼,竟成了她最后的一道救赎……涅槃重生,她忍受非人煎熬,蚀骨的仇恨,只为了能一朝复仇!可是,她日渐无法忽视的,是魔尊的那颗心……
  • 中国未完成的革命

    中国未完成的革命

    《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是爱泼斯坦在美国完成并出版的作品,也是他记者生涯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由于作者曾长期追踪采访中国抗战,无论是对正面战场还是对敌后战场,均有深入实地采访,因而本书深具权威性与可读性,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一部绕不开的经典之作。该书1947年在美国出版后,迅速被译成德、波、匈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 情续红楼画眉蹙

    情续红楼画眉蹙

    【注】本文最好别看,其实后面挺烂的,待大修,当然大修不是最近,要等俺有兴趣时再修,坑品差咯。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一涡天边浮云,一缕乱世浮香云散有时,香飘随风她,秉绝代风姿,空灵;凝旷世才情,寂寞。如芙蓉般出淤泥而不染,似美玉般生光晕而无暇。葬花词,葬的是凋零惨败的飘渺花?还是情窦初开的玲珑心?寄人篱下徒伤悲,泣血凝泪还前生债,冷眼看风刀霜剑,寄人篱下生今世悲。林家有好女,及笄之年好芳华。四大家族得罪权臣,要将她送入北静王府为侧妃,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要消逝在虚伪的亲情中,却不料,一道圣旨,她竟迎来花轿迎门。当秋风萧瑟,冷月如钩,一缕香魂,又该何去何从?天朝的帝王,风流潇洒的北静王,粗野剽悍的忠顺王,还有她的夫君指尖凝香,画眉生蹙,回眸一笑,软了男人的心,承载了男人的爱命,系着情;心,寄着爱;用情偿他,以爱随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空嗟叹,双泪垂,莫要白了红颜头,辜负了男人心。看她这一涡浮云,一缕浮香,最终将云依谁家?香随谁舞?富察明义有云: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此文,以情续红楼为主,续曹公八十回原著之后,以原著脉络行文,小续红楼,以解吾之痴心,玉死之叹。喜之则看,不爱者请绕道,创造和谐社会。************************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
  • 柔情似水之如梦似烟

    柔情似水之如梦似烟

    人生如烟,万物归宗,红尘繁华若变,终究漂泊孤零。楚小六穷尽一生却悲凉一身,他妖艳如火魅惑倾城与她相遇到底是劫还是缘……
  • 以天之道

    以天之道

    不幸的曹毅半夜被上古第一凶兽天犼附身导致昏迷,醒来全村被杀不见哥哥尸体,被玄天宗救走后,走上了寻找哥哥与凶手之路,不料卷入了另一起触目惊心的事。古有天犼,以龙为食,食其脑。
  • 绿野仙踪:奥兹国女王

    绿野仙踪:奥兹国女王

    多萝茜出海旅行遇到了风暴,她和一只名叫比尔丽娜的黄母鸡躲在木头鸡笼里,被风浪吹到了伊芙王国的一片海滩上。在那里,她解救了黄铜机器人——滴答人,它本来是属于伊芙王室的,但是邪恶的诺姆国王,用魔法把伊芙王室的成员都变成了工艺品。多萝茜决定救出他们,然而,国王设计了一个陷阱,就连赶来帮忙的奥兹玛公主,也被他变成了工艺品……最后,聪明的黄母鸡发现了他的一个致命弱点,帮助多萝茜打败了诺姆国王,救出了所有人。
  • 诸天搅事精

    诸天搅事精

    新文《重生归来,嫡女也作妖》已发布,欢迎大家入坑哦。(快穿文,无cp)所有的无敌都是经历了千百万次受伤后努力铸就的。大石榴带着九五再次出现在各个位面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