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400000002

第2章 唐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传说(1)

水珠

大安国寺是唐睿宗李旦做相王时的王府旧址。等到李旦即位为皇帝后,就在这里建了一所寺院。李旦曾经布施给寺院一颗宝珠,让以此珠做寺院的镇库之宝,并说:“这颗宝珠价值亿万。”寺僧把它放在了柜子里,却没有把它看成宝物。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寺僧要扩建寺院,打开柜子检视宝物,将要把它卖掉,见盒子的封签上写着:“此珠价值亿万。”僧人们打开盒子,见珠子的形状像一块片石,红颜色,到晚上能发出微光,光高数寸。寺僧们议论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怎么能价值亿万呢?先拿出去试着卖卖吧。”于是让一个和尚拿到市场上去卖,姑且试试它的价钱。过了几天,也有贵人前来打问,但等到看了珠子后,就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同瓦砾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这样乱要价钱呢?”都讥笑而去,卖珠的和尚也感到羞愧。十天后,来打问的人知道珠子有夜光,有的出价数千贯,价钱就越来越大了。一个多月后,有西域的胡人到市场来浏览,以寻求宝物,见到珠子后非常高兴,捧起珠子高举过头顶,表示敬意。胡人的地位很尊贵,派翻译问道:“珠子的价钱是多少?”和尚说:“一亿贯。”胡人抚摩玩赏,徘徊了很久才离去。第二天,胡人又来了。翻译对和尚说:“宝珠确实价值亿万,但胡人在外旅居时间很长,现在只有四千万贯钱,想用这个价钱买这颗珠子,不知行不行?”和尚很高兴,就同他一起去拜见寺院住持,住持答应了。第二天,胡人缴纳了四千万贯钱,将珠子买了去。同时还对和尚说:“这个价钱同珠子的实际价值相比,差得确实很多,但愿你们不致于责难我。”和尚问胡人从哪里来,而这颗珠子又有什么奇特功能。胡人说:“我是大食国人。我们国王在贞观初年与大唐通好,来进贡了这颗宝珠。后来国王常常想念此珠,下令说谁能寻回宝珠,将唐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传说授予相位。已经寻找了七八十年,今天我才侥幸得到了它。这是一颗水珠,每当军队在行军休息时,掘地二尺,把珠子埋在下面,泉水马上就会涌出,可以供给好几千人马饮用,所以行军时从来不会缺水。自从失去宝珠后,军队行军经常苦于干渴困乏。”和尚表示不相信。胡人便让掘地埋珠,过了一小会儿,便有泉水喷涌而出,水质十分清澈。和尚亲口喝了泉水,才明白了宝珠的神奇。胡人于是带着宝珠子离开,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附原文:

大安国寺,睿宗为相王时旧邸也。即尊位,乃建道场焉。王尝施一宝珠,令镇常住库,云:“值亿万。”寺僧纳之柜中,殊不为贵也。开元十年,寺僧造功德,开柜阅宝物,将货之,见函封曰:“此珠值亿万。”僧共开之,状如片石,赤色,夜则微光,光高数寸。寺僧议曰:“此凡物耳,何得值亿万也?试卖之。”于是市中令一僧监卖,且试其酬直。居数日,贵人或有问者,及观之,则曰:“此凡石耳,瓦砾不殊,何妄索直?”皆嗤笑而去,僧亦耻之。十日后,或有问者,知其夜光,或酬价数千,价益重矣。月余,有西域胡人,阅市求宝,见珠大喜,偕顶戴于首。胡人贵者也,使译问曰:“珠价值几何?”僧曰:宝珠“一亿万。”胡人抚弄迟回而去。明日又至,译谓僧曰:“珠价诚值亿万,然胡客久,今有四千万求市,可乎?”僧喜,与之谒寺主,寺主许诺。明日,纳钱四千万贯,市之而去。仍谓僧曰:“有亏珠价诚多,不贻责也。”僧问胡从何而来,而此珠复何能也。胡人曰:“吾大食国人也。王贞观初通好,来贡此珠。后吾国常念之,募有得之者,当授相位。求之七八十岁,今幸得之。此水珠也,每军行休时,掘地二尺,埋珠于其中,水泉立出,可给数千人,故军行常不乏水。自亡珠后,行军每苦渴乏。”僧不信。胡人命掘土藏珠,有顷泉涌,其色清泠,流泛而出。僧取饮之,方悟灵异。胡人乃持珠去,不知所之。

——原文出自唐·牛肃《纪闻》,后录入宋·李访编《太平广记》第九册卷四百二十,中华书局1961年9月印行。

径寸珠

近代有一位波斯胡人,来到扶风县的一所旅馆,见主人门外有一块方石,便在此盘桓了好几天。主人询问缘故,胡人说:“我想用二千贯钱买这块石头去捣洗布帛。”主人为能得到这么多钱非常高兴,便把石头给了他。胡人把石头拉出去后,当着众人把石头剖开,从中得到直径在一寸左右的珠子一颗,于是用刀割开胳肢窝,把珠子藏了进去,便启程回国。胡人搭船渡海,航行了十几天,船忽然颠波起来,面临着沉没的危险。船夫知道是海神索求宝物,便搜遍了整艘船,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宝物能献给海神,就想把这位胡人投人海中,胡人害怕了,便割开胳肢窝取出了珠子。船夫对海神祝祷说:“如果您索求的是这颗珠子,那就把它取走吧。”海神便伸出了一只非常大而且多毛的手,把珠子捧走了。

附原文:

近世有波斯胡人,至扶风逆旅,见方石在主人门外,盘桓数日。主人问其故,胡云:“我欲石捣帛。”因以钱二千贯求买。主人得钱甚悦,以石与之。胡载石出,对众剖得径寸珠一枚,以刀破臂腋,藏其内,便还本国。随船泛海,行十余日,船忽欲没。舟人知是海神求宝,乃遍索之,无宝与神。因欲溺胡,胡惧,剖腋取珠。舟人咒云:“若求此珠,当有所领。”海神便出一手,甚大多毛,捧珠而去。

——原文出自唐·戴孚撰《广异记》,由《太平广记》第九册卷四百二十辑出。

破山剑

近代有一位书生,在耕地的时候耕出了一把剑,磨洗之后带到市上去卖。有一位胡人要求买这把剑,开始时还价一千钱,逐渐加价到一百贯,书生不卖给他。胡人随书生来到他家里,拿着这把剑,玩赏不舍,于是加价到一百万,并约定好第二天带钱来取剑。恰好当晚月色很好,书生便同他的妻子在月光下共同看剑,笑着说:“不知道这把剑能做什么用,怎么能卖这么贵的价钱呢?”院子中有块洗衣石,书生用剑指向石头,石头马上从中间裂开。第二天,胡人用车拉着钱来到,取过剑一看,叹息道:“剑的光芒已经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呢?”便不再买了。书生询问原因,胡人说:“这是破山剑,只可以用一次。我想拿它去破宝山。现在光芒已经完全没有了,我怀疑你拿它砍了什么东西。”书生夫妻俩非常后悔,向胡人说了破洗衣石的事情。后来胡人以十贯钱把它买了去。

附原文:

近世有士人耕地得剑,磨洗诣市。有胡人求买,初还一千,累上至一百贯,士人不可。胡随至其家,爱玩不舍,遂至百万。已克明日持直取剑,会夜佳月,士人与其妻持剑共视,笑云:“此剑何堪,至是贵价?”庭中有捣帛石,以剑指之,石即中断。及明,胡载钱至,取剑视之,叹曰:“剑光已尽,何得如此?”不复买。士人诘之,胡曰:“此是破山剑,惟可一用。吾欲持之以破宝山。今光芒顿尽,疑有所触。”士人夫妻悔恨,向胡说其事。胡以十千买之而去。

——原文出自唐·戴孚撰《广异记》,由宋·李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二辑出。

魏生

在唐朝安史之乱平定以后,有一位魏生,因为出身于有功勋的皇亲国戚之家,所以年青时同许多王侯为友,家财万贯。但他喜欢结交一些行为不轨之徒,因此而变穷,被世家大族所排斥。为了躲避战乱,他带着妻室逃往岭南。几年后,到战乱平息方才返回。船行驶到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地界,由于下起了暴雨,便靠岸停船。雨停后,魏生顺便登岸游览眺望,忽然在砂石滩上看见有个地方有一股气往上直冲几十丈。他便顺着这股气找过去,在乱石间看见一块石片,其大小如手宝珠掌,形状像一块碎瓦罐片,又像一块石头,颜色半青半红,非常分明。魏生姑且将石片取回,把它放在了书箱中。等回到家,故交旧友全都离散消逝,他又没有钱财去活动,让朝廷登载自己的身份,只好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市场上有许多胡人客商,其中有些过去就同他相识,大家都可怜他,就都分给他一点钱财。有一次,胡人自己举行宝会——胡商的做法,是每年举行一次同乡人的大聚会,各自展示宝物,宝物最多的,戴帽子坐于首座,其余的依次分列——邀魏生去观看。魏生忽然想起自己所拾到的石片,就取出来放在怀里带去,也不敢先说这件事,坐在最末一个座上看着。吃完饭,众胡人都拿出宝物来比试。坐在上座的一位拿出明珠四颗,其直径均超过一寸。其他胡人都站起来,对他磕头行礼。随后依次出示者,有的三件,有的两件,都是宝物。轮到最后一个座,众胡人都笑了起来,开玩笑地对魏生说:“您也有宝贝吗?”魏生说:“有。”于是取出怀里揣的石片给众人看,自己也笑了起来。哪知三十几位胡人全都站了起来,把魏生扶在了首席上,各自分别磕头拜见,行礼行了个够。魏生开始以为是调侃自己,十分惭愧惶恐,后来明白了他们的诚意,感到非常惊异。那些老胡人看见这块石头,有的竟然激动得唐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传说哭了起来。众胡人于是请求魏生把这件宝贝卖给他们,说可以完全满足他的要价。魏生便狮子大张口,要价一百万。不料众胡人都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辱没我们的这件宝贝呢?”由此一直加价到一千万才算成交。魏生悄悄地问胡人:“此宝叫什么名字?”胡人说:“这是我们本国的宝贝,因为战乱而遗失,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国王广为寻求,下令说:‘能找到它的人,位拜国相。’这次我们回去都能获得厚赏,何止是几百万呢!”问它有什么用处,胡人回答说:“这是宝母。但凡每月十五,国王亲自来到海岸上,设坛进行祭祀,将此宝放在坛上,过一晚上,明珠宝贝就都自行聚集在它的旁边,所以叫做宝母。”魏生由此得到的钱财是他过去财产的好几倍。

附原文:

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少以勋戚,历任王友,家财累万。然其交结不轨之徒,由是穷匱,为士旅所摈。因避乱,将妻入岭南。数年,方宁后归。舟行至虔州界,因暴雨息后,登岸肆目。忽于砂碛间,见一地,气直上冲数十丈。从而寻之,石间见石片如手掌大,状如瓮片,又类如石,半青半赤,甚辨焉。试取以归,致之书箧。及至家,故旧荡尽,无财贿以求叙录,假屋以居。市肆多贾客胡人等,旧相识者哀之,皆分以财帛。尝因胡客自为宝会——胡客法,每年一度与乡人大会,各阅宝物。宝物多者,戴帽居于坐上,其余以次分列——召生观焉。生忽忆所拾得物,取怀之而去,亦不敢先言之,坐于席末。食讫,诸胡出宝。上坐者出明珠四,其大逾径寸。余胡皆起,稽首礼拜。其次以下所出者,或三或二,悉是宝。至坐末,诸胡咸笑,戏谓生:“君亦有宝否?”生曰:“有之。”遂出所怀以示之,而自笑。三十余胡皆起,扶生于座首,礼拜各足。生初为见谑,不胜惭悚,后知诚意,大惊异。其老胡见此石,亦有泣者。众遂求生,请市此宝,恣其所索。生遂大言,索百万。众皆怒之:“何故辱吾此宝?”加至千万乃已。潜问胡:“此宝何名?”胡云:“此是某本国之宝,因乱遂失之,已经三十余年。我王求募之,云:‘获者拜国相。’此归皆获厚赏,岂止于数百万哉!”问其所用,云:“此宝母也。但每月望,王自出海岸,设坛致祭之,以此置坛上,一夕,明珠宝贝等皆自聚,故名宝母也。”生得财倍其先资也。

——原文出自唐·皇甫氏撰《原化记》,由宋·李昉编《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辑出。

紫(羊末)羯[1]

唐肃宗乾元(公元758年—759年)年间,国家因为收复长安、洛阳二京,粮饷供应不足。监察御史康云间出任江淮度支使(掌管钱粮、财政收支的长官),征收江淮地区商人、百姓五分之一的财产,以补贴国家的开支。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是江淮地区的一座大都会,康云间派录事参军李惟燕掌管其地的征收事宜。有一名和尚,请求征收他一百万钱。说着便从胳肢窝下取出一个小瓶子呈上,瓶子有两只拳头合起来那么大小。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他闪烁其词,而不以实话回答。李惟燕要以所征收来的钱粮供给众人,当然不能拒绝和尚的主动捐纳,而接受和尚的主动捐纳,就很难不按他所说的百万之数计算,无奈之中,只好故作惊讶地说:“上人从哪里得到这样的宝物?如果我们出售这件宝物,一定不违背您所说的价钱。”有一位波斯胡人见到了这个瓶子,就按和尚所说的价钱买了去。胡人到了扬州,长史邓景山知道了这件事,就去问胡人,胡人说:“瓶子里装的是紫羯,人得到它,就会被鬼神所保护,在火里头烧不死,在水里头淹不死。世上有这样的宝物,但没有这件宝物的价格,它不是普通的明珠、杂宝所能比得上的。”邓景山就又征收胡人一万贯(一千万钱),胡人很乐意地交出了钱财,而毫无意见。瓶子里有十二颗珠子。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本书以理论的追根溯源为逻辑起点对道德学习进行了多学科的理论建构: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源头,对道德学习进行概念考察。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界定了道德的概念、学习的分类和道德学习的概念及内涵。其次,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较深入细致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对道德学习的理论指导,解读考量了中西方道德学习理论,建构了较扎实的道德学习理论基石。最后,笔者试图以时代特征为背景,以个体的内在独特性为前提,以多维的视角为手段,确证概括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即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规范性和愉悦性的统一。
  •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本书收录了著名文学家冯至先生的近百篇散文随笔作品,内容涵盖了从自然散文到杂文、文艺杂论等多种不同风格却又各具特色的文章。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当代读者全面了解冯至的散文随笔创作及其一生的文艺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先生作序。
  • 将军与红颜

    将军与红颜

    本书是一本小说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短篇小说《红莲》《水牛》以及散文《永远的怀恋》《旅美散记》等文章。这些小说和散文讲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家乡亲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
  •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赵树理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新文学运动以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产生的代表马克思文艺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学新方向的极其重要的中国文学流派,为中国文化建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至今仍有深厚而远大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山药蛋派经典文库》是向文学经典致敬、文化强省立证,力求将其打造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顶级名片。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热门推荐
  • 宋朝的江山风月

    宋朝的江山风月

    读宋词的过程,就是亲近一棵大树的过程,有树在,或者能在刹那中遇见古人,或者能在微尘中显现大千。作家选取15位成就最高的词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优美而又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为读者还原词人们生活的时代、生平、故事、心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文化氛围、生活情致和审美韵味,既新颖而又富有感染力。
  • 重生初中:穆少,你老婆又黑化了

    重生初中:穆少,你老婆又黑化了

    她是男装大佬,帅出全宇宙的Lin神!黑客,特工,电竞,样样拿手。离奇身亡,灵气复苏的时代来临,她被系统绑架,摇身一变成了死肥宅的初中生?改头换面,重回电竞圈,成为女学霸,她的的人生像是开挂。谁知,一不小心惹上了大人物。穆希延将她堵在房间,“你以为换了一个身体,我就认不出你了吗?”当晚,时泠揍得穆少捶地求饶:“老婆,求求你别再黑化了!”时泠:“你、妈、逼、的。”『纵使换一身皮囊,我也要紧紧拥抱你。』 PS:灵气复苏!虐渣!脑洞!爽文!女强男强,1V1绝对身心干净
  • 无敌小皇子

    无敌小皇子

    丢下一本剑经,一个红衣剑仙西楚来。养了一池鱼,满池金龙出关东。练了四支军,四军纵横天下。拒绝了传位遗诏,成了名震四海的西楚霸王。带着自比狡兔不出三户州的西楚儿郎出了三户州,横扫东华大陆。时有人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请尽量支持正版,喜欢本书的可加书友群:935029118
  • 帝后攻略:朕的皇后还太小

    帝后攻略:朕的皇后还太小

    明德贤惠的皇后娘娘没养成,倒是养成了一只萌凶萌凶的小皇后,吃饭得喂着,看书得盯着,闯祸得护着……等等,这属性怎么有些熟悉?这不是自带的老妈子属性?凤顷浅奔溃……咬牙黑着脸看着还在荡秋千的小皇后,“明幽你胆子养肥了?”某皇后一脸不服,“怎么要废后吗?”
  • 我在三界收废品

    我在三界收废品

    新书,《我的房客超凶的》,希望各位喜欢,求支持!女友抛弃,绝境逢生,徐帆突然得到一个牛逼哄哄的系统还有一份遗书:徐帆继承收废品行业。啥?收废品?我就不能干些牛批哄哄的事情吗?坚决不干!什么?你说是在三界收废品?于是,徐帆成为了环保事业以旧换新专业人士。太上老君鼎炉药渣一份,回收!九转灵丹+1。月老半根红线一条,回收!好感药水+1。突然之间,徐帆意识到,自己真的可以干很多牛批哄哄的事情......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28岁的她带着亡夫留下的孩子辛苦过活,本打算凄清过一辈子,与她亡夫样貌酷似的浪荡佳士,却这般真实地出现在她的视野。他的罗曼蒂克伎俩、沾满铜腥的牛皮糖政策,是福?还是祸?她是他五指山中的玩物,还是他掌心里的最后一朵百合?
  • 不良赐婚

    不良赐婚

    穿越穿出恶夫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咱还不能埋怨,为啥,这可是皇上赐的婚,闻以蓝郁闷,天下的皇帝都有一颗媒婆的心啊。父亲一心向恶,贪得无厌,扰乱朝纲,惹得世人恶骂,成为太师嫡女的她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处处惹人注目。大婚之日,没等来新郎,却等来了野汉子,光天化日之下让人抢自己的新娘,自己却在一旁领着众人看戏,笑得发抽。想离婚?问皇上答不答应。想出走?先给爷找了暖床的小妾再说。想寻死?行,反正你死了财产都归爷。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有一个不良老公,另附送极品亲戚一打。老四媳妇啊,家里花销不够,你能不能先给垫下。弟妹啊,听说你爹在买卖官位,能不能给嫂子我弟弟弄个空缺,什么?你爹不做这个,骗谁呢,不愿帮忙就直说,装什么清高。四少奶奶,你的耳环好漂亮,借我戴几天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暴发!她本想低调为人,处处惹让,换一世安乐,然退让迁就换届不到任何该有的尊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治暴才是良策,看我如何在悄无声息中驯服恶夫,一手当家。这是一个忠臣与妄臣的联姻,这是一个有志女青年与一个纨绔子弟的结合,不良的组合,不良的婚姻,然,真是如此吗?精彩片断:晴天霹雳,他的媳妇竟跟别的,别的女人亲嘴了,李承浩混身僵硬,抖着手指向她:“。。。”,说不出话来。“让开。”“你你你.你不守妇道。”“没功夫跟你胡扯,人命关天,闪一边去。”闻以蓝道。一旁的公子哥们笑道:“嫂子好生厉害,亲两下就能救人,四少赶紧让让。”“再说,小爷撕了你们的嘴。”他一声怒吼,捏起袖角冲上前,朝她嘴上胡天海地的擦拭。第七十次爬床失败。“蓝儿,咱们都心意相通了,怎么还踢我下床。”“说,你今天天都干什么呢!”“.没,什么都没干。”“那个香香是怎么回事?”“冤枉啊,是她找上我的,我马上让人赶她走了。那现在可以,嘿嘿!”“不行。”“怎么又不行?”“取经还九九八十一难呢。”碰,李承浩倒地不起。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
  •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快穿之探险记

    快穿之探险记

    一段跌宕起伏的探险,不断成长过程中,开始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且看她在这危险之境中怼天怼地对师傅,直达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