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0600000022

第22章 顾大局裴度调停 讨魏博廷臣争锋

原来刘见自己时乖运舛,杜牧、李正为自己落第一事四处奔波,且与翰林院众学士联系好,要在朝堂上展开论辩,他不禁担心起来。一怕新贵们凭血性义气遭宦官们暗算;二怕朝中正义大臣为自己再有什么闪失,这叫他内心一生不得安宁。思来想去一咬牙说:“罢,罢,我刘命蹇运舛只不过一人,再波及无辜,何以对得起天下!看来此事只能因我而起,因我而散。”就收拾行装,悄悄出京回乡去了。但他怕杜牧等追赶,临走留下一封信,并叮嘱店家,如有人来问,只推说不知,等三天后再把这封信交给杜牧。因此他走后,杜牧来访不遇,再问店家刘到哪里去了,只回答说未见回店。

大家听杜牧说刘不见了,都大为吃惊。正在这时,裴度不由通报却方步踱进,大家不约而同起身拜见,裴度口称:“不必多礼!”自己却一一和大家见礼毕问道:“度不速之来,不知可否见谅?”学士们说明原委,杜牧又道:“学生担心刘遇有不测。”裴度沉吟了一下问:“可见行李在否?”杜牧答:“这个学生倒是不曾看过。”裴度吩咐:“立即着人去看。”翰林院派人走后,裴度乘机和大家说些轻松的事,大家情绪渐渐放松下来了。

再说,店家见翰林院派人来问刘下落,却不敢隐瞒,就将刘回乡并临行时的嘱咐,一五一十如实说明,临了又拿出了刘留下的那封信交给来人,来人立即返回翰林院如实汇报,并呈上那封信。裴度见上写“转交杜牧年兄收启”,又递给杜牧说:“此为杜参军私信。”杜牧时已为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他打开信略一浏览说:“刘年兄为不连累他人,又怕同年去追,故叮嘱店家不说出他已悄悄回乡之故。”裴度说:“这就是了,果不出老夫所料。其实老夫正为此事而来。”大家惊问其故,裴度说:“宫中、府中并不一体,由来已久,老夫一生为解此一难事,尚且不能,诸君何得用刘进士一事就能了结?”杜牧急忙问:“听端公之意,刘年兄之事我等就此罢手不成?”裴度不紧不慢地说:“那倒不是。”杜牧道:“愿听端公教诲。”

裴度微微一笑说:“教诲不敢当,不过听老夫说出个道理来和大家相商。”大家一抱拳说:“我等洗耳恭听。”裴度这才慢慢说道:“自‘安史之乱’以来,凡朝中有隙,下臣之强藩必然乘之。国家值此多事之秋,处置不可不慎。度以为今河北之局不足虑者,正因朝中安静。裴闻诸君为刘进士落第一事,要和宫中对峙,如若朝衅一起,一时难以平息,以此旷日持久,谁能保得藩镇中无效法平卢、幽州者?若真如此,天下事一发不可收拾,就说诸君为国效力,出兵征讨,且不说胜算如何,天下生灵涂炭终所难免。诸君本想为国尽忠、振兴朝纲,却因一事处之不当,引得天下百姓受刀兵之苦,必非诸君所愿。到那时,我等为国家大事尚且自顾不暇,区区一介进士之事又怎能安心处置?目下之计,诸君莫如蓄势待发,等时机成熟,助陛下毕功于图治之举,岂不是利国益身!话虽如此,刘进士究属国家有用之才,不可弃之不顾,此事就由老夫一力承当处置,诸君可得放心?”大家听裴度这一提醒,茅塞顿开,纷纷说:“端公如此说,我等敢不领教!”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之后二十二人分头去赴任,实际上仍是从基层任职做起,李后升至贺州刺史,杜牧后文另有交代。裴度一生不失信,为刘的安置颇费思量。但此时,另一个人却备受良心的煎熬,他就是唐文宗。是他将刘的策文列在第一位,又是他命将此策文以榜张出,原以为会让宦官就此敛手,可进一步振兴朝纲。谁知王守澄、仇士良本为争权,各纠集宦官成为派系,两人遂为两大派宦官之头目,文宗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削弱各自的势力。不料从刘策文公布后,王、仇二人以及他们手下的宦官头目的口径,竟然惊人的一致。他们轮番在后宫围着唐文宗,表面上很卑躬,但语中都透着杀机,对朝官尤其是新贵们恨不得斩尽杀绝,对刘更不要说恨之入骨。唐文宗环顾左右,竟然无一人敢为他削弱宦官之权挺身而出,他又想到禁军都掌握在王守澄手中,自己孤掌难鸣,不必说自己的废立,就是自身的安全,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因此他退却了。

虽说如此,刘下第,在朝中和新贵之中,又引起这样大的反响,他上朝后面对群臣又作何交代?他也知道,群臣中有人要和新贵们共同上疏,在朝堂上他又将如何答复?这和他的初衷、他的雄心壮志,又是何其南辕北辙!他思来想去,只能得过且过,避一时算一时,他决定不上朝,声称“龙体欠安”。可久不上朝,总不是办法,他不免思念起韦处厚来。如果韦处厚在,还可以其大学士的身份,召进宫来问计,目前竟然不能召一问计之人。他也曾想到裴度,可自韦处厚去世,裴度似也感同身受,再三要求退隐,并不曾入宫求见。处此敏感时期,他无缘无故把裴度召进宫,会不会又引起王守澄、仇士良等的无端猜疑!他心中叹息一声:裴度名声太大,还是暂不召见为妥!

过了几天,他实在憋不住了,总想了解一些宫外的情况,就宣称自己病体刚好,就开思政殿,宣召当直学士周墀。周墀诚惶诚恐地晋见,叩头请安。唐文宗态度和蔼地说一声:“爱卿平身。”周墀谢恩起身后,唐文宗又赐座、备酒。周墀口称“不敢”,唐文宗却和善地说:“朕龙体欠安几日来,今召爱卿,并无要事,只不过是想同爱卿饮酒解闷,爱卿难道心不情愿?”周墀赶紧又伏地叩头请罪,再三称:“臣不敢,陛下恕罪!”唐文宗示意小太监扶周墀就座,也示意左右退下。唐文宗这才问周墀说:“爱卿以为朕可与前代何君王相比?”周墀十分吃惊地答道:“陛下是可比尧、舜的明君,何以再问臣下!”唐文宗低下头来,以肘撑桌摇摇手说:“朕岂敢比尧、舜?之所以问爱卿的原因是,群臣只要不将朕与周赧王、汉献帝相比就不错了,何敢再有奢望!”周墀大为惊忙地说:“周赧、汉献是亡国之君,岂可与陛下圣德相比?”唐文宗又摇摇手说:“周赧王、汉献帝只不过是受制强悍的诸侯,如今朕却受制于家奴,犹怕自身不保。这样说来,朕连周赧、汉献都不如,哪能还言圣德?”说罢泪如雨下,周墀见状也涕泗滂沱,赶紧伏地叩头请罪,口称:“君辱臣罪,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唐文宗泪流满面地离座将周墀扶起说:“是朕无才无德所致,干卿何事,为防爱卿无故受累,卿还是出宫去吧!”周墀一句话都说不出,只得谢罪辞出。唐文宗召见周墀后,竟真的忧愤成疾,自此不能再上朝。

听说文宗有病不能视朝,朝臣们个个心急火燎,适逢宰相李宗闵父亲死,按朝制李宗闵须回乡丁忧守孝。李宗闵一走,同在相位的牛僧儒可就坐不住了。原来,唐文宗即位之初,牛僧孺已升至武昌军节度使,治所鄂州。太和三年(829),裴度极力推荐李德裕有才能,堪为宰相,文宗听从裴度之荐,已调李德裕进京。李宗闵得此消息,急忙分头与王守澄、仇士良等密谋,信誓旦旦说,若以自己为相,必与宫中相表里,以王守澄、仇士良等马首是瞻,王守澄、仇士良等正怕裴度所荐之人入相,尤恐李德裕主政与宦官为敌。今得李宗闵表白,心中大喜,以为若以他为相,自己等于在主政位置上设立了一个代言人,地位将牢不可移,就轮番去向唐文宗说:“中书舍人李宗闵才能出众,他主持贡举之事时,曾为朝廷所取唐冲、薛庠、袁都等,多为天下名士,朝内外无不称颂,世称他为‘玉荀’。且此人历来对陛下忠顺,若以此人为相,陛下得福,天下幸甚。李德裕不可谓无才,但其屡抗圣命,放这样一个人在相位,处处不顺,恐非陛下之福。”

这一席话,又勾起了唐文宗想到李德裕于前朝,上脂妆具等事,也怕他执拗,难遂己愿,心存疑虑,但他又吃惊地问:“然朝命已下,如之奈何?”王、仇等献言:“陛下只调他进京,如今国家方有兵事,不如先拜他为兵部侍郎,以观后效。”对于这一切,唐文宗又听信了,就以李宗闵为相,以李德裕为兵部侍郎。两人刚到任,魏博镇就发生变乱,将士起而杀了节度使史宪诚,其弟史宪忠逃回京师,将魏博军乱之事上奏朝廷。刚以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主政的李宗闵,立即主张朝廷出兵讨伐魏博军,李德裕则说:“孙子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今沧州等久经战乱之后,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口存者十无三四,以如此贫弱之地,来支持朝廷战事,恐难取胜。故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庙算在于知彼知己,如今魏博为何发生军乱,军乱之目的何为,却一概不知,就盲目发兵,恐兵家不为。在朝廷来说,粮草兵备皆不具备,大军一出何以为继?若争战持久,将如何支撑战局?”不等李德裕说完,李宗闵就迫不及待地说:“魏博兵乱,已群龙无首,正可乘乱取胜,何为无庙算?”李德裕说:“据情报,魏博军已公推魏博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为知留后,正待上报朝廷,何为群龙无首?”李宗闵一听愕然,稍停又责问道:“听李侍郎之意是要养虎为患了?”

李德裕一听,李宗闵是要处处向自己发难,就也没有好声气地说:“史宪诚、何进滔均为灵武军旧将,且部下不乏灵武军旧人,他们初无与朝廷为乱之意。正因为前朝主政者处置不善,才致使他们与朝廷开战。朝廷军失利,也正因为主政者肆意沮败军需供应。后经裴公晓谕,他们归朝日久。今如不待其申明原委,一味地逼其开战,恐非朝廷驭下之正当之策。”李宗闵又道:“自前朝以来,军镇中多有杀节度使,自为节度使,杀留后,自为留后之举。今圣天子在上,方振兴朝纲,岂能容魏博军自重!现侍郎再三阻挠出兵魏博,不知是何居心?”李德裕也亢声斥道:“正因如此,朝廷决策才要使天下人心服;要使天下人心服,举策不可不慎。如今根本不了解魏博军将士心迹,却一味主张武力征讨,且在彼已双方无文策来往、朝廷军需不备、毫无胜算之际,强要出兵,不知李相是取胜之道,还是取败之道,这难道也是圣明之道吗?”

两人在朝堂上唇枪舌剑地互相责难,大多朝臣都认为李德裕所论有理,却不敢置一言。枢密使王守澄静立一旁听着,却丝毫没有插言的迹象。当他听到李德裕斥责出兵魏博是非圣明之道时,用眼偷偷去看唐文宗,见唐文宗脸色阴沉。凭他对唐文宗的了解,知道李德裕的这句话,会引得唐文宗多心,文宗会以为李德裕是在讥刺自己不取圣明之道,因不会采纳李德裕的建议。若要向魏博用兵,李宗闵并不懂军事,又是新处相位,他必倾心侍奉自己,正可更能火中取栗。正这样想着,就听唐文宗说:“即着平章李宗闵部署出兵魏博事宜上奏,不日诏书下。”随即宣布散朝,李德裕只气得目瞪口呆。回过神来,他也不按朝班顺序等宰相先退出,就抢先出了含元殿,下龙尾道扬长而去。而李宗闵听唐文宗宣布由他部署军事,部署不由兵部出,心中也惴惴不安。下了龙尾道,他并不回中书省,就命值殿太监去请王守澄。王守澄来后,李宗闵也不顾身份,就迎上前站在含元殿前的广场上施礼道:“陛下命下官部署进军魏博事宜,还请枢密使赐教。”对于李宗闵来找自己商议,王守澄早已猜着,所以已成竹在胸。他认为义成节度使李听,自恃进士出身,有功于朝廷,从不正眼看待自己这个枢密使。何进滔也是一员虎将,这次就让李听去碰碰这颗硬钉子,方使他知道我之手段。于是,王守澄说:“何进滔出身于灵武军,李听也是由灵州大都督、灵盐节度使调任义成节度使。如上奏命他兼任魏博节度使,领义成军去讨伐何进滔,他必倾心竭力,事无不成。”李宗闵满心喜欢,不住地道谢称是,两人相揖而别,李宗闵回中书省准备上奏事。

同类推荐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世界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讲述了在奋斗的路上,生活是公平的。它不看容貌和出身,也不问金钱和地位,它只认人们付出的辛苦与智慧。能够笑着走到很后的赢家,必定是抓住每一段时光努力奋斗的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你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世界就会还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自然科学家

    超自然科学家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那声音,是人类的悲鸣,也是怪物们的狂欢;那光芒,是城市废墟上的魔焰,亦是人类心中不灭之信念;听,这世界在哀嚎,也在欢呼。科学家徐乐放下解剖刀,推了推鼻梁上染血的护目镜,看着手术台上面目全非的怪物尸体,露出了微笑。“有趣。”他如是说道。
  •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带着农场玩穿越

    带着农场玩穿越

    她只不过玩玩QQ农场而已,干嘛醒来就换了一个地方?乡村草屋?家中无粮?父亲重伤?母亲懦弱?兄弟姐妹一群?咦?QQ农场跟着玩穿越?可以种田?可以养牧场?什么,空间里饲养出来的鸡鸭兔子全都是灵禽?QQ空间不但可以升级,还可以收尽天下凶兽,成为最强悍的召唤师!贾商追上门?绅士来访?贵人到来?神秘宗门出现?父母的家族驾临?皆因灵禽惹得祸!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见话,且看程筱筱如何利用空间玩转异世!媒婆上门?滚,没见姐要种田么?神仙哥哥?一袭白衣胜雪,骑着仙鹤而来,长得像是妖精般美丽的男子,轻笑时若鸿羽飘落,甜蜜如糖,静默时则冷峻如冰。他泛着魔魅光芒的双眸晶亮无比,那是看她的眼神,俊美如神抵脸庞洋溢浅笑,那是对她的宠爱,眉眼间泛起一片涟漪,那是对她的情意,他轻柔而充满磁性的声音总是叫着她的名字。赶不走,骂不动,死皮赖脸守在她身边,与爹爹狼狈为奸。再厉害的她也架不住坑姐的陷阱,于是——《本文爽文、温馨、溺宠、冤家、1V1,喜欢文文亲亲请点击收藏,砸花花,砸钻钻,留言言,不喜欢点击叉叉号,不必留言人身攻击,谢谢大家!》
  • 一吻成瘾:总裁老公狠狠爱

    一吻成瘾:总裁老公狠狠爱

    “秦小姐,请问我们之前是不是在哪见过?”本以为一夜放纵,留一下一百块后,自己和那个人在无交集,没想到却被这个男人给赖上。他想尽办法吃他豆腐,她拼命逃跑,“你放开我。”“我不放,你是我的我如何放,要不我们先研究下未来,我在放了你?”
  •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我总在想,张彬偷麦子的事,母亲她当真没有一点感觉?如果有感觉她替张彬说话岂不成了一种交易?如果没感觉就能排除不是一种交易么?她那么肯定是李福干的,是不是像我查找口袋一样更多地是出自希望和想象?她逼迫哥哥考大学,除了对知识的信赖,是不是知道哥哥发现了那件事情?她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是由于女人的本能还是由于对一个有知识的工作组长的真心喜爱?
  • 倾世权妃

    倾世权妃

    赵合德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昭仪,除了美色,自然是有超人的智慧的,看她如何废了许皇后,又是如何让班婕妤退出后宫。但是她做着一切又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想得到皇上独一无二的爱情吗?赵临收养这么多的美色女子,究竟是要干什么,难道只是想要博得荣华富贵吗?赵临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弹指惊雷

    弹指惊雷

    本书连载时约三十二回,后出版时因故一分为二,分为《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两部小说。杨炎母亲为女侠云紫萝,父亲却是大内卫士的杨牧,义父是一代大侠缪长风,师父为天山派掌门唐经天,还有一位同母异父的哥哥孟华。不幸的是,杨炎在十一岁时,在乱军中为清廷军官所掳,幸被武林异人隐居于西藏大雪山的龙则灵相救,杨炎认龙为爷爷,七年间练成了一身惊人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