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2200000021

第21章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经历与他的学术成就(2)

首先是Lüders。季先生自己称他为“太老师”,从学术的继承性讲,季先生师从Waldschmidt,也等于师从Lüders。在20世纪前期欧洲的东方学和印度学界,Lüders的地位和成就众所公认。Lüders是柏林大学的教授,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以研究印度的语言、古碑铭、宗教,后来又包括在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佛教文献而著称于世。季先生讲:“他的书,只要我能得到,就一定仔细阅读。”季先生最称赞Lüders的著作Philologica Indica(《印度语文学论集》)。季先生说:“这是一部很大的书,我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遍,有的文章阅读过多遍。像这样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文学、碑铭等的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极为枯燥、深奥的文章,应该说是最乏味的东西。喜欢这样文章的人恐怕极少极少,然而我却情有独钟;我最爱读中外两位大学者的文章,中国是陈寅恪先生,西方就是Lüders先生。这两位大师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为文,如剥春笋,一层层剥下去,愈剥愈细;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叙述不讲空话,论证必有根据;从来不引僻书以自炫,所引者多为常见书籍;别人视而不见的,他们偏能注意;表面上并不艰深玄奥,于平淡中却能见神奇;有时真如‘山穷水尽疑无路’,转眼间‘柳暗花明又一村’;迂回曲折,最后得出结论,让你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口服心服。人们一般读文学作品能得到美感享受,身轻神怡。然而我读这两位大师的论文时得到的美感享受,与读文学作品时所得到的迥乎不同,却似乎更深更高。”季先生真是神往于此了。

Lüders其他的著作还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可以举出如:Bruchstücke buddhistischer Dramen,Bruchstück der Kalpan?manditik?des Kum?ral?ta,Beobachtungen über die Sprache des buddhistischen Urkanons,Mathur?Inions,Bhārhut Inions。遗憾的是,在中国,即便是在所谓的印度学界,今天知道和了解Lüders以及他的著作的人还是很有限。

再就是Waldschmidt。他是季先生的授业老师。Waldschmidt一生的成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写本,即德国人称作的Turfanfunden或Turfan-Sammlung;二是研究印度艺术以及印度艺术在中亚和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在这两方面,Waldschmidt发表过许多论文,出版过多种著作。他从20世纪的60年代起,主持了由德国学术研究会(DFG)资助的大型的研究项目,叫做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吐鲁番出土梵文写本》),全面地整理和出版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中国新疆所掘获的古代写本中梵文文献。同时作为哥廷根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计划,还编辑出版一套词典,叫做Sanskrit-W?觟berbuch der buddhistischen Texte aus den Turfan-Funden(《吐鲁番出土佛教文献梵文词典》)。这两项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1967年,为了纪念Waldschmidt七十岁的生日,在哥廷根出版过他的一部论文集,题目叫Von Ceylon bis Turfan(《从锡兰到吐鲁番》)。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Waldschmidt的研究特点。Waldschmidt在退休以前,一直是哥廷根大学的教授,中间还担任过柏林的印度艺术博物馆的馆长。Waldschmidt去世于1985年。1980年,季先生重访哥廷根,最后一次见到了他的这位恩师,当时Waldschmidt已经把他与他夫人私人的住宅和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哥廷根大学的印度学与佛教学研究所,夫妇二人一起住进了养老院。三年以后,他的夫人,也是季先生的师母Rose-Leonore Waldschmidt也去世了。这位师母,季先生在文章里不时表示出深情的怀念,也是一位研究印度艺术的专家。

陈寅恪先生是季先生在清华时的老师。有关陈寅恪,近年来国内不少人在讨论或谈论,因此这里不再多谈。

如果我们真正是读过季先生的所有学术论文,就可以看到,季先生的学术研究,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继承了他的这几位老师的特点。

从完成博士论文,到战争结束,最后回国,季先生还在德国停留了几年,这几年里,季先生写成了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分别是:

一、Parllelversionen zur tocharischen Rezension des Puyavanta-J·taka(《吐火罗文本〈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诸异本》)

二、Die Umvandlung der Endung -ain o und 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纪印度语言中语尾变为和的现象》)

三、P·li Asīyati

四、Die Verwendung des Aorists als Kriterium für Alte und Ursprung buddhistischer Texte(《应用不定过去时的使用以断定佛典的产生时间和地区》)

这几篇论文,与季先生的博士论文一样,是季先生在德国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惜同样的研究工作在季先生回国后,几乎就没有条件再进行下去。不过,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季先生发表的几篇在国内学术界极有影响的文章,实际上与季先生在德国得到的学术训练密不可分。至于季先生在50年代及60年代、70年代翻译出的大量的梵文文学作品,包括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更是以季先生在德国学成的梵文为根本的条件。“文化大革命”以后,季先生有机会得到一批新疆新出土的吐火罗语的残本,他重操旧业,在吐火罗语研究方面取得了崭新的成果,这就是他与一位德国学者、一位法国学者合作,1998年在德国出版的Fragments of the Tocharian A Maitreyasamiti-N?aka of the Xinjiang Museum,China(《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一书。

季先生在德国完成的这四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德国Zeitschrift der Deutschland Morgenl?覿ndischen Gesellschaft(《德国东方学会学报》),另外两篇发表在Nachrichten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in G?觟ttingen,Phil.-Hist.Klasse(《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前者是欧洲最著名的东方学刊物之一。后者作为科学院的院刊,熟悉德国学术界情况的人都知道,科学院院刊都是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刊物。几十年来,季先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实际上最早和最主要就来自他的这数量不多的几篇学术文章。这一点,知道的人似乎不多。季先生自己讲:“可惜因为原文是德文,在国内,甚至我的学生和同行,读过那几篇论文的,为数甚少。介绍我的所谓‘学术成就’的人,也大多不谈。说句老实话,我真感到多少有点遗憾,有点寂寞。”季先生为此感叹不已。近年来,不少人在介绍和讨论季先生的学术和学术思想,写出了不少文章,出版的书也不止一种,不过这样的情形却似乎仍然没有什么改变。

最后,作一个总结,是本文开头讲的话,如果从季先生的留学经历来思考他的学术成就,只就学术而言,我以为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一、学习与外国研究相关的学科,不可不出国留学。我们可以设想,季先生如果不到德国,就不会有后来学术上的成就。季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讲的。

二、出国一定要找到高明的师傅。季先生在德国师从的,都是当时相关学术领域中世界顶尖级的学者,“师法乎上”,才能学到顶尖的学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也是一个通例。我们看过去一个世纪,在国外留学,学有所成,回国后又真正有建树的中国留学生,几乎无一不是如此。

三、在学有所成后,要在国际学术界,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展现自己。就像季先生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时欧洲最有影响、最有地位的学术刊物上,所以能为国际上的学术同行所了解,获得高度的评价。季先生几十年来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不是凭空得来的。

明白这些,我们就多少可以知道,季先生是怎样走上研究东方学的道路,以及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季先生治学的门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热门推荐
  • 白雾

    白雾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问天

    问天

    西部某市,治沙专家郑达远突然离开人世,撇下了未竟的治沙事业,也留下了一段悬而未解的情感纠葛。沙乡人夺水,沙漠所权利博弈,新一代治沙专家勇挑治沙重担,周旋各个利益部门之间,辗转在都市与沙乡,责任与爱情之间。最终在富有责任感的,有发展眼光的副省长周晓哲协助下,挫败了那些只顾一己私利的人,造福一方人民。
  • 九劫通天

    九劫通天

    灵犀界破军山长老功德圆满渡天劫,渡劫过程中开启灵觉,想起自己已经九世渡劫。就在脱胎换骨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上仙剥皮剔骨,堕入五界最弱的玄界……
  • 真香为王

    真香为王

    “不修炼了,我要种田!种出蕴含灵气的食物!”灵气复苏八个月,全民近百亿人修炼,人类食量大增,大家都吃不饱了,身为地球第一强者的王机毅然决定种田……我们采访下专家对王机此行为的看法:“王机好好修炼,维持地球第一高手才是正道,浪费天赋是可耻的!”“王机在一个月前被估值为身价高达三十万亿元,一年后他的价值将低于一万亿元。”“王机就是在瞎搞,他是全新纪元时代的修炼天才,而不应该去种田!”“王机可能是膨胀了,认为自己可以无所不能,他毕竟还很年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好孩子,统统是好父母教育出来的。教育孩子,父母要先懂孩子!八位国内知名心理专家私人教子实录首度公开,以真实入微的教子体悟、权威专业的心理学视角,与家长零距离分享独家教养秘诀。翻开书,你能收获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案,你更能学到宽松、开明且更有效的教养经验。
  • 无匹超神系统

    无匹超神系统

    在很久很久之前,地球有一个名叫路风波的盗墓男子逍遥自在,而自从他盗着盗着盗到了一个名为系统的神奇玩意儿后,他蓦然间觉得他好像不如从前那样快乐了,因为那可恶的系统唆使他装逼,并且对他说装逼可以获得一切,这就让一度老实巴交的少年郎陷入了为难的神色,内心经历过挣扎的思考,他诚实的品格压制住了躁动的自我,他不屑摆了摆手,坚守本心的拒绝了这个不怀好意的提议:“装逼?不好意思,我路某人从来不装逼,从来没有装过逼!”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奉子逃婚

    奉子逃婚

    她以为,她会永远的珍藏起这绽放美丽的回忆,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秘密,却不知道天意弄人。从此!她的生活,她的心,再也不能平静。天啦!这是个什么样的天理。她只不过想要拥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安全的臂弯,她想要安静的生活而已,谁知道?生活竟然这么难。好吧,走自己的路,流言蜚语全不管。怀着幼小的希望,她独自去力挽狂澜。神秘的组织从此有了朵神秘的“夜兰”。。。。。。
  • 弃女翻身惊世绝华

    弃女翻身惊世绝华

    她被叫为呆子。她不呆,只是面呆,内心却是恶女。谁害过她,谁助过她,她都明了于心。她只是贪睡,不着急还而已。她贪生怕死,可也睚眦必报,她好吃贪睡,可也爱憎分明。你若欺她,她必阴你,悄悄地阴,你们说她呆啊,哪能那么精明地光明正大的阴。害我者,我必还之;护我者,我必助之;爱我者,我必报之;他,一步一踏骨,一剑一生花。他是世间的恶魔,杀人不眨眼,只因复仇;他又是傲视群雄的王者,复仇,只为了登上巅峰。他剑下无数亡魂,唯独没有在他剑下染上了她的血。他留她,只为用她作为复仇路上的一枚棋子;她助他,只是为了在这纷争中求存,心照不宣。他与她,只是主与仆的孽缘,他不会爱她,她也不会爱他…是吗?【花絮】初见他时,他方诛杀了秦府上百条性命,手持带血之剑,一步步靠近我。我说道:“让我跟着你成为一名杀手。”“名字。”他问得言简意赅。我答道:“秦可恩。”我想,我们注定是有缘的,即使这缘分不过是杀戮引起的。在这动荡乱世,他活着我便活着,他是主我是从,他若死我依然活着。我想:他还是死的好,我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再见他时,他已居高临下,铺十里红妆要迎娶我。我说道:“你走罢,被你束缚如此之久,就放我自由一回,如何?”他答道:“好。”好。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与他的距离终究隔着万里江山。我爱他,为了自由,也终不想成为他的妻。繁华落幕,最后见他,他靠在我的怀里。我说道:“别走,我宁可一辈子不要了那自由,我情愿被你绑在身边一辈子,可好?”他终于笑了,点头:“好。”好,但他那双大手终究还是落地,映了满山红。我想:我们是极其无缘的,即使我们相守过了十余载,他终究还是离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