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5600000012

第12章 附录:肯尼斯·阿罗自传(1)

剖析自己并不是件令人舒坦的事。

一方面要全力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一方面又担心名不副实,这两者之间的分寸实在不易拿捏。在此,我愿意矢志追随福尔摩斯这位卓越的真相追求者的训示,这也许是他惟一一次表现得过度谦虚时所说的话:“我亲爱的华生,我绝对不能同意将所谓的谦虚与其他的美德并列。服膺逻辑思维的人,对所有的事都应该实事求是,贬抑自己与自我夸大,同样都背离了真理。”

回忆的盲点

我们在回顾时,并不能宣称对自己的一生无所不知。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知识积累,我都不敢说自己完全了解曾经影响过我的所有力量。事实上,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各位就可以发现,我目前仍然无法重建自己的思想与兴趣在发展过程中的若干。

当重新阅读以前所写的学术论文时.我偶尔会察觉到自己的记忆多少有一些错误。其实,参与这一系列演讲的主讲者,都被要求担任他们自己的历史学者或传记作家,然而,就像所有的历史学者或是传记作家一样,他们偶尔也会犯错。如果这些回忆能够和文献记录相互印证,它们就应该值得信赖。否则,如果只是主讲者个人单独记得或听到的事,只能被视为是不尽完美的可信的证据。

我一直对经济思想史有浓厚的兴趣,过去几年也一直在教授这门课程。我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新观念的发展中,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究竟如何。举例来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经济学家的个人成长历史与阶级背景是重要的因素。然而,实际的状况并非如此。以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来说,大卫·李嘉图是相当成功的生意人,或许说他是一位高明的股票投机客更为恰当;约翰·穆勒从小就被严父培养为知识分子。尽管两人的出身背景截然不同,但他们的经济理论却非常近似。无可讳言.教育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影响程度愈来愈深远。因为今天的经济学和其他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样,早已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再者,个人的才智与兴趣,也可能影响经济学的专攻方向以及使用的研究方法。但是,似乎没有证据显示出,经济学家的人格特质会在他所引介的新观念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因此.接下来,我只对个人的出生背景做简要的介绍。我父母双方的家庭皆是外国移民,1900年左右来到美国,并在纽约安定下来。父亲来自贫穷的家庭,母亲的家庭则是勤奋而业绩平平的商人。他们两人都非常聪明,我母亲高中毕业,我父亲大专毕业。父亲年轻的时候,经营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因此,我10岁之前生活非常舒适,而更重要的是,家里有许多好书。后来,经济大萧条使家父的事业一败涂地,大概有10年的光景,我们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我在年幼的时候就被认为是天资优异。我几乎无书不读,并且渴望将自己的理解加以系统化。举一个例子,在我的想法里,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些日期与一些生动的故事,我将它视为一个序列,从一个事件不断产生下一个事件。这种秩序感在我高中与大学的阶段逐渐成型.导致我对数学与数理逻辑产生浓厚兴趣。

由统计学入手

整体来说,我在小学及中学表现优秀。到了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我仅能选择纽约的城市学院(City C01lege)就读。该校自1847年以来,就受纽约市政府补助而不收学杂费。迫于经济因素而不得不来此就读的优秀学生,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学生的平均素质相当高。在师资方面,一般来说都能胜任其职,有些更是相当杰出。老师们均以育英才作为职责,我从中获益颇多。因为担心失业,我选修了一些较实用的课程,例如高中教学、保险精算以及统计学等作为辅修的学科,毕竟我感兴趣的数学与逻辑等较抽象的科目对就业的帮助不太大。

没有料到,选修统计学却对我个人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文献附注中提及的资料来源.我对快速发展中的数理统计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数理统计学为统计实务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带来了全面的改变。1940年我大学毕业后,无法在高中谋得教职,于是决定进入研究所攻读统计。当时统计学还未成为独立的科系,教授数理统计课程的地方也是凤毛麟角。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受业于统计学大师霍特林(Hald Hotelling)门下。霍特林的正式职位隶属于经济系,他在经济理论上也写过相当有分量的报告。我在跟他学习数理统计时,了解自己已经找到了专长所在。

当时,霍特林乃至整个经济系都曾给我有力的精神支持,然而,除了霍特林以外,并没有人对经济理论投入多大的关注,这一点倒是令人讶异。当时。经济系把重点放在实证面与制度面的分析上,而系里的支持就表现在最具体也最必要的方式上——提供高额的奖学金。在这种背景下,我学习经济理论的方法也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是通过阅读来掌握的。就我个人的状况,我相信自修远比上课听讲更有效。在经济学的领域使用数学作为工具虽然说由来已久,但当时仍只局限于少数的一批人。通过精挑细选的阅读,我能选择自己的老师,而且还的确选得很好呢!

虽然我成绩优秀,但自感原创力不足。我的这样的想法是在选择博士论文题目的时候产生的。一篇博士论文受到认可,有种种可能的情况,不过当时我在意的,是既想符合老师的期望,同时又能为自己做件不平凡的事。然而,这种责任感不但没有带来激励作用,反而产生了破坏性的效果。此外,4年的服役经验虽然有趣,但却延长了我实现个人抱负的时间。我放弃了一系列中途告吹的研究构想,看来全都是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但最后却终于累积成社会选择理论(theory of sociaJ choice),这也是我第一项重要的成就。

开创社会选择理论

接下来,我要将这项贡献的源起做比较明确的交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呈现一般性的经济思想是如何与我个人的专长产生互动的。社会选择和后面将提到的我的其他研究领域有一项显著的不同之处,它可以说是全新的课题,先前几乎没有人分析过。其他领域已经有很多的讨论,我的角色只是引进新的分析方法或提供新的观点。但在社会选择理论方面,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由我提出的,而我也做了部分解答。

比较先进的经济理论学者都主张,各种架构中的经济行为都在有限的选择方案中从本质上做出理性的抉择。例如,在厂商方面,除了在固定的产出水平下就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做出选择.也要在不同的生产水平间做出选择。认为选择行为是理性的经济学者,诸如霍特霖、希克斯以及萨缪尔森等都认为,对各种不同的选择方案,选择者可以排列先后顺序。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可能方案中,不论是技术上可行的各种生产方式,或是在预算限制下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进行选择的人都会从中选出排位最高的方案。

当我们说这些选择方案是按照偏好排列顺序时,其涵义相当明确。第一,任何两组选择方案都可以相互比较,选择的人可能会偏好其一,或对两者的喜好程度一致。第二,方案的排列顺序有一贯性。假设有A、B、C三种方案,如果对A的喜好大于B,而B又大于C,则我们会认为A与C比较时,必然是A较受青睐。这项特性称为转移性(transitiVity)。

虽然这项选择理论最初是用于经济分析,但显然在许多其他领域也都可以应用。霍特林、冯纽曼、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m)以及熊彼得(Josenh Schumpeter)都曾主张将这套理论应用到政治选择方面,比如对选择候选人的选择以及对法案的选择等等。投票可视为将个别选民对候选人或其政见的偏好加总,而汇集为所谓的社会选择。

我最初是在经济架构之中面对这个问题。我观察到,大企业并不是个人,而(至少在理论上)应该要能反映出众多股东的意志。可以确定的是,股东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就是将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是取决于未来的营运状况,而股东对未来的状况可能会有不同的预期。假设公司必须从不同的投资方案中作选择时,每一位股东各自都会根据自己对利润的预期而排列各项投资方案的优先顺序。不同的股东可能会有不同的预期.因此他们排列出来的投资方案顺序自然可能大异其趣。我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采用由公司制定的正式投票规则。假如有A与B两种投资政策,被选上的必定是大多数股权所支持的一种。

但是,在真实世界里,大部分人都会碰到两种以上的选择方案。为了简单说明起见,假设有A、B、C三项方案。最自然的作法。就从中选出一个大多数股东认为优于其他两者的方案。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所考虑的是公司政策,可以说,该公司能把所有的投资方案排列顺序,再选出最好的一项。然而,由于公司的决策不外是反映股东的想法,公司所排出的优先顺序,应该是按照个别股东所排列的顺序而建构出来的。假如大部分的股权都支持第一案而反对第二案,我们就可以说公司偏好第一案。

投票的矛盾

但是,后来我发现一种令人困扰的现象。A受到的支持度高于B,而B又高于C,但A和C相比较时.反而是C的支持度比A略胜一筹。换句话说,大多数投票(majority voting),并不一定会具备我刚才提到的转移性。

在此以选择为例来说明,假如有A、B、C三位候选人,同时也有三位选民。第一位选民对候选人的偏好顺序是A优于B,B又优于C。我们假设个别选民对候选人的顺序排列存在转移性,则第一位选民的偏好是A优于C。假设第二位选民的偏好顺序是B优于C,C又优于A,因此他对B的喜好应胜于A。而第三位选民的偏好顺序是C优于A,A又优于B。那么对第一位选举人和第三位选民而言.都是A优于B,因此在实行多数选择的情况下.A和B之间的选择将是由A获选。同样,第一位和第二位选民都认为B优于C。如果转移性存在。则A应该会胜过C。但实际的状况是,第二位及第三位选民却都较偏好C而不是A,所以产生无转移性(intransitivity),有时也称为投票的矛盾(Paradox 0f voting)。当然,这种无法转移的特性不一定会产生,而要看投票人的偏好而定。重点是,两两相比的多数决投票(pairwise majority voting)

制度,并不能保证整个社会能产生出一个排列顺序。

我认为这样的观察一定也有其他人做过,事实上,我好像曾在哪里听到过。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的确听过。但不管如何,这种想法确实使我放弃这方面的研究,转而投入其他的课题。

大约1年后,我又不经意地注意到投票的问题。我发现,在某些特殊但非完全不自然的条件下,我先前发现的投票的矛盾可能不会发生。我认为这值得撰文探讨。但我在着手之际看到一本期刊,其中有篇英国经济学者布拉克(Duncan Black)的文章,提出了和我相同的想法。其实布拉克和我所发现的结果,在过去的150年来随时都有可能被提出,而我们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几乎在同时想到,这点巧合我实在找不出什么解释的理由。

对科学研究者而言,率先有所发现是一种激励,反之,结果如果可以预知,则会令人泄气。因此,我再度放弃有关投票行为的研究,转而探讨一些重要但较不具吸引力的课题,不过没有什么进展。但是,就在几个月之后,我偶然被问到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中足以显示,这方面的问题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重新研究。当时,新的博弈论(theory 0f games)被应用到军事与外交的冲突上。

在这项应用中,国家被视为理性的行为者。然而,既然国家是由偏好顺序不同的个人所集结而成的.那么,上述的观点如何能成立呢?因为根据本人先前所做的研究,如果采用两两相比的多数人投票法则,那么根据人民的偏好顺序,不一定能导出整个国家的优先顺序。

由个人偏好到社会选择

是否可能找出其他的方法加总个人的偏好顺序,以形成社会的偏好顺序?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方案之间所做的选择具有转移性。经过数周深入的思考.我总算对这个问题找到了清楚的解答。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通过加总个人偏好顺序来产生社会选择.而且这些社会选择也符合某些非常自然的条件,总会存在一些个人的偏好顺序,让社会选择不具有转移性,就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由于受过逻辑的训练,我能清晰地阐述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复杂性。不过,我并没有使用到任何高深的数理逻辑概念。

同类推荐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
  •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服装店开业准备如何选址、筹划、筹资、起名到经营过程中的商品采购、员工管理、卖场装饰布局、陈列以及怎样有效地进行商品销售推广、导购、定价、商品分类等店铺相关工作有机结合。本书旨在启发和唤起广大服装店店主赚钱的潜能,用智慧巧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
  •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问就忤逆了客户的“心”。本书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您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7天速成销售精英

    7天速成销售精英

    销售就是一场博弈战,你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销售精英吗?本书集销售方法、与真实案例于一体,传递全新的销售理念,迅速提高你的销售业绩,让你立刻跻身销售精英的行列。
热门推荐
  •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平原,临长江,濒太湖,衔滆湖,成襟江带湖之势,宛如镶嵌在长江、太湖之间的一块碧玉,自古便有“中吴要辅”之称。本书以历史事实为据,生动讲述了武进千年发展中的建置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真实记录了武进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的坎坷与荣耀。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地方风俗、历史古迹和现代风貌等方面的全面介绍,充分展现了武进人民对历史的传承、对文明的尊崇和对文化的创新。
  • 细胞创世纪

    细胞创世纪

    界海世界泡水膜原始星球,创世与生命之迷,文明高歌,非凡之门,文明再起,神明之秘……
  • 1989年的出逃

    1989年的出逃

    沉睡于乌蒙山间的龙树坝子,在稀疏的鸡鸣声里次第亮了起来,伴随着几声轻快而响亮的狗吠,老年人咳嗽的声音也杂乱无章地响了起来,像是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出早工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男人扛着扁担,系着绳索,别着镰刀,看样子不是去割草,便是去砍柴。而婆娘们则一般都背一个大竹篓,每天都要为家里那几头猪而忙活,这可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年的化肥钱,炭钱,油、盐、酱、醋、茶钱,都全背在了那仅有的几头猪上。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每年的学生钱,让这里的人们措手不及,猪成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学生学费的上涨速度。
  • 子衿不语

    子衿不语

    “我们离婚吧”这句话成了诗茵四年的梦魇,那场差点要了她命的血色梦魇。在诗茵最伤痛,最难过的时候,是亲如姐妹的闺蜜们默默的守候支持,作为她最坚强的后盾,让她从新面对生活。本想掩盖的伤痛却因为白彦辰的归来一点点的被揭开。诗茵不懂白彦辰此番是何意?除了眼泪,诗茵什么都说不出来,她不知道她该如何去做,去面对往日的爱人。与此同时三个闺蜜也都陷入了情殇之中,她们四人是否能找到各自的幸福?还是沦陷在这情殇的苦海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十五年与她的罪

    十五年与她的罪

    林晚沙悲惨的一生早就注定了,因为她的善良。“如果能回到十三年前,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可能会毫不犹豫的。”[虚构情节,人物,勿模仿]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世界其乐无穷

    小世界其乐无穷

    超凡者打破了世界的寂静,科技树从此拐弯。当人类在黑暗中寻找进化的道路,我拆下肋骨,燃烧心脏,熬夜爆肝,成为他们的先驱。这是一个玩家玩弄世界的游戏历程。小世界,其乐无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凡药尊

    超凡药尊

    圣仙三重界最强药尊,遭人联手谋杀,带着乾坤天眼夺舍而生!我为药炉,可炼天地!我有一眼,可定乾坤!变态?流氓?本药尊千年大道,岂会看得上尔等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