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5600000013

第13章 附录:肯尼斯·阿罗自传(2)

这项研究成果迅速引起各方的注意。另外一项附带的收获是,我由一些人士来函得知了早期相关的文献。事实上,多数人投票法则的矛盾,早在1785年就已由法国人康陀塞侯爵(Marquis du Con-dorcet)提出!但尔后就不见后续探讨的文献。大约在1860年时,有人曾考虑到投票的矛盾,一面对如何在牛津办理选举提出建议,不过,这些建议方案并未出版。当时一位名为道奇生((Charles L.dodgson)的数学家曾宣扬过这些方案。道奇生为同事之女爱丽丝·李戴尔(Alice Lidell)写了著名的童话《爱丽丝梦游奇境》,只是在出版时用了卡洛尔(Lewis CaiToll)的笔名。已出版的社会选择报告中,惟一堪称重要的一篇刊登在1882年的一本鲜为人知的澳洲期刊上。就我个人的了解,几乎没有其他研究主题像社会选择这样间断而零散。

但后来的情势却完全改观,相关文献之多,几乎可用爆炸来形容。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虽然没有刻意地强调资料搜集的完整性,仍然列出了60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甚至出现了一本完全探讨社会选择理论以及相关议题的期刊。

社会选择理论与经济选择理论的平行发展相当重要,但它与过去的研究则很少有直接的关联。至于本人另外的两项贡献,与当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又有不同的关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中之一是有关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这项理论所演绎的观点看似简单,却不易了解。在经济体系内,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我们且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20世纪30年代,由于得克萨斯州及波斯湾地区发现了石油,油价变得非常低廉。许多家庭在热能或能源的消费上,从煤改成石油,因此减少了对煤的需求,连带也降低了煤矿工人的就业水准。炼油厂迅速扩张,雇用了更多的劳工。同样,由于炼油涉及复杂的化学程序,市场产生对炼油机器设备的需求,从而又导致对专业化学工程师以及钢铁的需求。油价便宜了.汽车的购买与使用也更为普遍。没有铁路经过但公路可达的观光地区,开始涌人大量的旅客,铁路运输却开始衰退。这里,每一种变动都会引发其他的变化,而这些后续的变化又回过头来影响石油的需求与供给。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上面的例子有其特殊的意义,也就是任何一种产品的需求都受到所有产品价格的影响——包括劳动力与资本服务的价格,也就是工资与利润的影响。同样,任何一种产品的供给.包括劳动力或资本的供给,也是受到所有商品价格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种产品与劳务目前的价格水准呢?在经济学上常用的假说就是均衡(equilibllJm)的概念。现行的价格就是使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价格。这样的假说就像经济学里头许多其他的假说或自然科学的假说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精确,但是却是非常有用的近似说法。如果和那些过分夸大均衡存在的观点比起来.把这种近似说法完全弃置不顾反倒更背离真实。

经济上的一般均衡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Ieoll Walras)在1874.年率先提出较完整的架构。不过,当时要运用此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仍有困难,而且数学训练不足的经济学家也很难理解。

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界才重拾对这项研究的兴趣,其中又以希克斯所做的精辟阐释与推进居功至伟。本人有幸于1972年与他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

但是,还有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一般均衡理论主张,各项商品的价格是由解一大组方程式而求出的,每一个方程式都代表个别商品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然而,这些方程式是否必然有单一解存在?假如没有,那么一般均衡理论不可能永远为真。事实上,大概在1932年,一些德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就指出,这些方程式不一定有一个有意义的解。维也纳的银行家史列辛格(Karl Schlesinger)

在大学时主修经济学,之后也一直对经济学的发展相当关注,他认为前述的困难主要是源于某种细微的误解,其实一般均衡的存在应该可以证明。他聘请瓦德这位年轻的数学家来研究这个问题。瓦德提出一般均衡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这些条件并不容易解释)存在的证明。事实上,对照后来的相关研究,他们设定的条件似乎太过严苛。即使如此,整个证明的过程仍然是相当困难的。

为一般均衡求解

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浩劫也影响了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史列辛格原本坚信奥地利不致于沦人希特勒的魔掌,等到噩梦成真,他随即自杀身亡。

而瓦德则逃过此劫,并且来到了美国,他的兴趣也转移到数理统计。他正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我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得知一般均衡存在与否这个有待解开的问题。不过,还记得我曾问过瓦德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他只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既然他在数学上的能力远胜于我,我听了自然觉得很泄气。

由于某一领域的发展而促成了另一个领域的发展,这在科学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当时,博弈论正迅速发展。数学家纳什(J0hn Nash)证明的一种理论,在我看来与竞争性均衡存在与否的问题有许多相通之处。我借用并修正纳什所发展的数学工具,终于能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界定一般均衡的方程式组将会有解。

其实,这里头并不只是数学的问题而已,还牵涉到怎样更清楚地说明一般均衡系统。正如史列辛格已经做过的部分努力那样,我们有必要更进一步弄清所做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从前面的说明中,大家应当可以了解,之所以能证明均衡的存在,是因为经济学及数学这两门学科的理论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而我当然也不是惟一提出证明的学者。事实上,就在我着手撰写研究成果之际,我得知德布雷(Gel·ard DeI)rell)——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独立地获得了基本上相同的研究成果。于是,我们决定联合发表研究结果。就在我们的论文公诸于世之前,第三位经济学家麦肯西(Lionel Mc:Kenzie)也发表了一篇论文,走的是类似的但不完全一样的路线。

在科学的世界里,重复发现其实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原因也大同小异。由不同动机所带动的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些困难的问题。这些发展既然公诸于大众,所以各方学者都能加以运用,重复发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一个新的发现,能够成为第一位发现者或是跻身首批发现者之列,当然颇令人满足。不过至少就一般均衡理论来说,即使没有我的投入,显然它的发展也不致有什么不同。

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尽管一般均衡的存在理论看来相当抽象化及数学化,但日后却变得相当有用。除了促成一般均衡理论在特定经济问题上的应用,也让大家对所谓“一般均衡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认识到,某一种特定的经济变动将会造成比最初的变动更为深远的影响。史卡夫(He卜bert Scarf)更进一步指出,如果把证明的方法做适当的修正,可以找出如何实地求出一般均衡系统的解。此一方法已经被应用到许多不同的政策问题上:关税、公司所得税、社会福利措施的改变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等。

接下来,我要说明个人的第三个贡献,即针对不同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的信息差异来探讨其经济上的意义。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源自思考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医疗组织的问题,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则来源于我对数理统计的研究,还有早期从事风险承担经济学(economics of risk bear—ing)的理论研究,再加上其他学者对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我在这方面的贡献并不像前面的两项那样偏向具体明确的技术性成就,而是提出新的观点,将经济理论重新界定。

条件性合约

一般均衡理论和绝大部分1950年前发展的经济理论一样,都假定所有的经济主体均在确定的情况下运作。也就是说,所有的家庭、厂商、投资人等,都正确无误地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至少看来是如此。因此我们假设,生产者都知道在特定的投入下将会有多少的产出,而投资人也知道他们计划出售的商品在未来的价格水准如何。

在此,我并非暗示经济学者都是如此愚蠢,以致不了解真实的经济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也并不认为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不知道这种状况。事实上,有些文献已经清楚地指出,许多经济行为只有在假设经济个体已充分了解确定性的存在.才能有合理的解释。例如,投资人持有多元的投资组合以及购买保险等。然而,将不确定性与标准经济理论——特别是一般均衡理论——加以整合的通论仍然付诸阙加。对此我逐引介了条件性合约(contin—gent contracts)概念,意指当某种可能的情况发生时,提供特定财物或金钱的合约。我要说明的是.所有能意识到的风险都可以保险。不过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只能说是勾勒轮廓,后续扩大及深人的研究则是由戴布鲁来接手。这个观念本身虽然很简单,却谈得上是创造性见解。

该项研究已经成为一项标准的分析工具.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条件性合约可视为理想体系的蓝本,可用于与真实世界有关风险承担与风险转移的方法相互比较。很显然,从实证的观点来看,真实世界中风险转移的机会并不像我模型中所预测的那么多。在一开始时,我找不出特别的原因来解释这样的差异。

多年之后,我总算豁然开朗。当时,福特基金会邀请我从经济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医疗保健。我首先对有关的实证文献做了一番整理。根据我的理论背景,我发现当时针对这项高额的财务风险所承作的保险相当不足。事实上,不管政府部门还是民间部门的保险,在当时都已有大幅度的扩张。不过,我很快了解到,要达到充分的保险还存有障碍。对医疗保健支出提供的保险会诱发过度消费,导致支出超过实际必要的所需。

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论原则?以保险来应付不确定性这个概念并没有充分反应实际状况,也就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不确定性。被保险人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了解,当然比保险人(保险公司)来得深入。每个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任何经济体系内都是一项关键因素,并非只限于医疗保险。

信息的差异

再举佃农这个全然不同的例子。假如地主雇用某人在农场工作,该名农工在所得固定的情况下,缺乏使他全力以赴的动机。假如地主对该名工人的工作情况完全掌握,自然可以据此来指挥工人。但是,要取得这样充分的信息,地主势必得花费相当的精力亲自督导监控。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地主和农工双方将有不同的信息,生产将无法充分发挥效率。另一种极端的作法,则是把土地以固定的金额出租,那么就可以给工人(在本例为佃农)非常大的激励。但是,不要忘记农业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最贫穷的农人可能根本无法承受这种不确定性。因此,佃农化(sharecropping)这种折衷的形式才会兴起。这种方式承担了部分而非全部的风险。类似的观念也可沿用到健康保险上,大部分的健康保险都有所谓的共同保险(coinsur—ance),将风险作部分分摊,但病人多少仍有节约的动机。

这项研究的主旨可以很扼要地说明如下:信息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经济体系里,从而导致了无效率,也促使我们通过合约的安排或非正式的共识,对信息不足的一方施以保护。我个人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比较偏向概念性而非技术性的,所发展的理论也是集体多人的努力而形成的。

我已经尽最大的可能,用清楚浅显的说法,来报告我过去一些研究的来龙去脉,当然这些都和其他人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成果相互关联。不只是科学的领域如此,整个人类社会也正是一个合作的世界。为了学术上的荣誉与成就,或是为了事业上的成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相互竞争。但追根究底,让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才是我们由以往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无数先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演讲日期:1984年11月5日

作者简历

出生

1921年8月23日,美国

学历

1940年纽约城市学院学士

194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经历

1948~1949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讲师1949~1950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与统计学讲师1950~1953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与统计学副教授1953~1956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主任1953~1968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统计学与作业研究教授1966年秋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1963~1964年、1970年、1973年剑桥邱吉尔学院研究员1968~197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4~1979年哈佛大学柯南特讲座教授(JamesBryant(onant Uni’versity:Professor)

1979年斯坦福大学肯尼经济学教授(Joan Kenney Professor of Econom:ics),作业研究教授1981年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 itution)特约高级研究员主要贡献1.认为经济力量并非单纯地反映循环趋势.而是趋势相互均衡。

2.提出积极力量而非消极力量相互取消时,才会达到经济均衡。

3.创立全面的经济均衡理论,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宗师Marshall的局部均衡理论。

得奖贡献:经济均衡理论与福利理论。

重要著作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组织的极限》

《存货与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合著)

《公共投资、报酬率和最合适的财政政策》

《风险承担理论论文集》(合著)

同类推荐
  •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长期困扰银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历史回顾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当代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误区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当前所引入的美国量化风控技术在中国银行业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民营企业家做假账是一种(美国信贷风控)制度与(中国)文化错位的结果,一个现实的无奈;在中国发展美式征信业和大数据分析是死路一条。作者强调,立足传统钱庄的风控模式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才是重构银企关系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源头活水。本书还可以被看成一本比较文化学的著作,作者通过对美国银行和中国钱庄信贷风控模式的差异进行文化溯源,对西方的契约主义精神和中国的礼让忠恕之道做了具体而微的解读,并呈现二者是如何分别影响中西方经济制度的演化和建构的。对经济制度做文化的解读,在制度变革中坚持民族文化自觉,是作者多年来所坚持努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作者四年前出版的《从家族主义到经理主义:中国企业的困境与中国式突围》一书的姊妹篇。
  • 财务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财务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财务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注册会计师,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鲍新中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财务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与企业财务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项目经理成长手册

    项目经理成长手册

    无论一个企业有多么卓越,一旦离开决策、执行、实行操作三大链条中的任意一环,那么她将会土崩瓦解。诚然,一个好的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则是整个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决策与执行最终体现。当然,没有人天生就是伟大的项目操作者——优秀的项目经理也都是通过不断地培养与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挥出了项目管理的永恒特质。您无需具备项目经理的性格或机会,但您可以从我们这本书中悟出新的契机,从我们这本书中得到实现项目经理的谋略与勇气。
  • 管理中的心理学诡计

    管理中的心理学诡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易激发员工积极心理的管理方法都是最好的奖赏:相反,那些易引起员工反感的管理方法都是最差、最没有头脑的管理行为。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如是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罗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领导和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
  • 绩效管理(蓝狮子经理人015)

    绩效管理(蓝狮子经理人015)

    下属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如何使他信服、留住他、培养他?下属教不会、带不动、事情做不好,又该怎么办?绩效管理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却是每个主管的难题。
热门推荐
  • 妖狐娘亲不好惹

    妖狐娘亲不好惹

    (宅斗新书《嫁恶婿》求包养)王牌杀手穿越什么的她冥希见得多了,可是她不明白她一只狐妖竟也会穿越?还重生在明家废物七小姐明夕身上?还多了个半人半兽的5岁呆萌儿子!这世界真是醉了,前世大婚前一天被团灭她冥希忍了,重生后多了个儿子她冥希认了,但是……成天被明府那帮该千刀的家伙打骂,被剩菜剩饭伺候的日子她绝对忍不了!“呆萌儿子,咱们撤吧!娘亲带你永远逃出这个鬼地方,外面的世界有烧鸡有美酒有数不完的银子~~~”“那……有爹爹吗?小瞳想要爹爹!”冥希一愣,瞟了眼某男:“没有,因为全世界的男人都是个禽兽不如的妖孽!”
  • 我有一套舔狗系统

    我有一套舔狗系统

    舔狗是用来蹭热度的,主要故事内容还是写“情”,不论是友情爱情亦或是亲情,总之这是一本能让你笑也能让你哭的书,或者说能让你笑着哭的书。Ps:75万字均订个位数一个月几块钱,所以也不强求成绩了,以后的更新是给你们一个完整的故事,给我自己一个交代,可以的话投张免费的推荐票吧,谢谢了。————————书友群:541216419
  • 我真的不是魔女

    我真的不是魔女

    重生到几年前,为了保命只能成为反派!许纤纤:“你见过我这样清纯不做作的反派?!”搞事?平胸?一米五?不存在的,都是假的,没有这种操作,再皮也没有用,别想骗我发飙!这是一个随处可踩的路人配角,为了逆转既定的未来,成为终极大反派boss的故事。(普通群:252817659,任何读者都能加。Vip群:157848880,需粉丝值达2500才能加。)
  • 我家王妃又又又跑了

    我家王妃又又又跑了

    她是21世纪神偷,天生巧手,偷遍天下,却唯独栽在这玉镯身上。再次睁眼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人人都能欺负的异世遗孤,且看她强势逆袭。识百草,炼丹药,一手银针治病救人,一手空间重操旧业,本想安安静静过她的小日子。可谁料到她一不小心偷走了一颗心,被腹黑皇叔缠上了一辈子。
  • 云晓纪

    云晓纪

    云游四方,为求仙道晓行九州,不从天命世道成俗,自有人不服世道这一世,但求得正道,逆天命!
  • 最初的学徒

    最初的学徒

    他是老七的第七个儿子,他的师傅来自遥远神秘的东方。他们穿行于战争与瘟疫横行的中世纪,对抗着黑暗中蛰伏的怪物。
  •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聆听你的心跳声

    聆听你的心跳声

    已有未婚妻的他始终放不下她——当初为了他有更好的未来,甘愿放弃自己的爱情。如今她也有了伴侣,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却已重遇自己的最初爱得轰轰烈烈的恋人,那么她,该如何选择?……
  • 浴火圣王魂

    浴火圣王魂

    这一切的命运是既定好的吗?我苏阳只能受着命运摆布却无法反抗吗?不…命运只不过是无能人的说辞,只是被枷锁禁锢后的借口,命运?圣王?我苏阳定会让你知道天有多大,我苏阳就有多大
  • 逃之妖妖:总裁请你慢慢来

    逃之妖妖:总裁请你慢慢来

    二人的相识,不过是因为年少改名字的大乌龙,两位妇人惺惺相惜,从此,她的人生踏上了一条平坦的不归路!什么?他喜欢她?是不是这么多年没生病,这一回病的不轻?什么?他吻了她?是不是看着她这么多年初吻犹在,顺便帮帮忙?什么?他求婚于她?天呐,总裁大人,即使我俩是旧识,也不带这么玩我的!但是,谁说他是骗她的,他从小计划到现在,他一直是认真的!总裁大人,即使你是认真的,也得让小的梳理梳理状况吧!总裁大人,请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