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800000038

第38章 加红顶,赐穿黄马褂(1)

驱寇入粤

既然事情已经策划好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抽丝剥茧,一件件地去做,把长毛残余赶进广东便是重中之重。打仗对于左大将军来说,本来就是强项。

他将部队分为三路,西路以帮办福建军务浙江按察使刘典所部新军8000人为主力,会同按察使王德傍的2500人,入汀州;中路由提督黄少春率领,共4600人,入延平;东路由署理浙江提督高连升领兵4500人,入福州。

汀州、延平和福州,如同三个犄角,从北、西、东三面围住了李世贤所驻守的漳州太平军,三面紧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压迫太平军南撤。

此时,最为着急的,除了被围的太平军外,就是两广总督毛鸿宾和广东巡抚郭嵩焘了,太平军万一入了广东,防守不力,是要掉脑袋的!但是广东兵力薄弱,是根本抵挡不住太平军的,只有请求左宗棠入广东救援,所谓仰面求人,什么都得听人家的。

左宗棠这一招,确实毒辣!

左宗棠也没有闲着,他唯一要做的就是防止太平军东窜入海。如果太平军东窜了,那么不但广东的算盘白打了,自己还要背一个剿贼不力的罪名。

为此,左宗棠定下的策略是:东守北攻西压。最先要占领福建北部的龙岩,接着攻占闽粤交界的永定,这样自己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便要开始“驱寇入粤”的计划。

一方面是由汀州将汪海洋部下的太平军往南逼,把他逼到广东交界的武平、上杭一带。另一方面是高连升、黄少春的部队开始围攻漳州,当然不是拼命地攻城,重要的是守住漳州的东面和北面,彻底断绝李世贤东逃入海的后路。这样,李世贤在漳州没有希望后,便会撤退,而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同先前逃到武平、上杭一带的汪海洋会合。

一切都在狡猾的左宗棠的算计之中,到了这年4月中旬,李世贤终于放弃了漳州,从城西门逃遁,南下广东,找汪海洋去了。

驱寇入粤,大功告成!

到此地步,左宗棠知道,锯掉郭嵩焘,让蒋益澧上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在此之前,他曾经给朝廷上过奏折,隐约提到了蒋益澧,奏折是这么写的:“恐两广兵事,尚无已时,若得治军之才如李鸿章、蒋益澧其人,祸乱庶有豸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李鸿章能担当两广总督,蒋益澧能任广东巡抚的话,由这样的人才治理两广,情况会好很多的。

当时朝廷并没有明确的下文,这也在左宗棠的意料之中,他也没强求。但是经过这个折子,蒋益澧有能力胜任地方大吏的印象,已经在西宫太后与军机大臣的脑中留下了。

我们研究历史,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官员任用问题,永远记住那句话:“奏折的力量是无穷的!”

左宗棠在驱寇入粤之后不久,就写了一个长折子,送交朝廷。折子中,首先拿广东说事,他道:“广东一省兵事实足观,而饷事亦不可问。军兴既久,各省兵事或由弱转强,粤则昔悍而今驽矣;各省饷事或由匮而渐裕,粤则昔饶而今竭矣!”这两句话,说广东的兵力、军饷近几年由强变弱,虽然没有直接攻击到具体的人,但是谁都知道,这是在挑广东巡抚郭嵩焘的刺。

接着,左宗棠便开始夸耀广东的富饶,然后笔锋一转,指责潮州厘金税收的不足,话是这么说的:“臣抵大埔,接晤潮郡官绅士民,询及潮郡厘税,合计杂货之厘、洋药之厘、汕头行厘、船捐,每年所得,共止三万余两,是一年所入,不足六千人一月之饷也。潮州为粤东腴郡,而厘税之少如此,外此已可类推。”

左宗棠的这个指责,是歪曲事实的。自从厘金创设以来,最难收的就是广东,厂东办厘金的情形有异于他省,其中一个原因是洋人的牵掣,老虎屁股摸不得,厘金收不上来;另外,广东厘金开办之初,是由士绅承包的,遇到劣绅,往往中饱私囊。后来改为官办,但是原来承包的劣绅失去特权,当然不甘心,从中煽风点火,聚众闹事;官府又胆怯怕事,不敢惩办祸首,反而撤去委员,以求妥协,结果是越迁就,越棘手,厘金就越来越难收。

左宗棠可不管你这些,他现在矛头正对准了郭嵩焘。我们上面提到过左宗棠做事的逻辑,只要主意拿定了,总是有理由的。现在他只强调广东厘金税收少,却不说这很少的税收也来之不易。

他就是要将郭嵩焘的军,直到把他将出广东。

将完敌人的军,接下来便是保荐自己人蒋益澧了。左宗棠说:“臣率客军入粤,偶有闻见,自不敢不据实直陈。至兵饷兼筹,任大责重,非明干开济之才,不能胜任。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才气无双,识略高臣数等,若蒙天恩,调令赴粤督办军务,兼筹军饷,于粤东目前时局,必有所济。”

我们从保荐的话中读到一句“才气无双,识略高臣数等”,左宗棠自负得很,以诸葛孔明再世自居,很少人能入他法眼,现在他保荐蒋益澧,竟然夸他才能比自己还略高!

锯了亲家,捧了部下,为了拿下广东,左宗棠真是豁出去了。

这个老头豁出去了,朝廷就不能不买账了。上次左宗棠在奏折中夸奖蒋益澧,朝廷可以装聋作哑,这次人家把个蒋益澧夸得比自己还牛,朝廷得有所表示了。

但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左宗棠觊觎广东,朝廷焉能看不出来?所以,不能装聋作哑,但是可以装傻。于是同治五年正月初八,朝廷降旨:“着浙江布政使蒋益澧,驰赴广东办理军务,兼筹粮饷。”

这个不着调的旨意,只是让蒋益澧赴广东办军务,朝廷这一招,让老谋深算的左宗棠目瞪口呆。但是,为了拿下广东,自己已经费了那么大劲,到口的肥肉焉有吐出来的道理?

一计未成,又来一计,左宗棠不是吃干饭的。

主意从剿灭太平军有功的提督高连升身上打。高连升的本职是广东陆路提督,如今长毛已经基本完蛋了,高连升应该自回本省。本来提督到职,除了他的亲兵营以外,不需要另带人马,而左宗棠却嘱咐高连升率领着他的部队回广东,理由是战乱初平,民心不定,要有一支维和部队。

实际上这是给郭嵩焘出难题,高连升部队5000人,每月饷银至少要费去3万,而这笔饷银自然由广东出。

出钱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干,广东方面表明了态度:欢迎高连升,不欢迎高连升的部队。

这正中左宗棠下怀,他立即上奏,大发牢骚,说:“臣扪心自问,所以为广东谋者,不为不至,而广东顾难之。欲臣一概檄饬高连升所部旋闽,兹则臣所不解也。如谓高连升军饷仍应由闽支领,则试为广东筹之,应解协闽之饷,约尚有三十余万两,此次资遣各省难民及嘉应州、滇平县赈恤平粜米粮及臣均拨鲍超一军军米价银,应由广东解还归款者亦约五万余两。即以此款悉数移充高连升军饷,以闽饷济闽军,约足一年之需,一年之后,诸患渐平,陆续裁撤此军,亦未为晚……伏思海疆之患,起于广东,中原盗贼之患,亦起于广东,当此军务甫竣之时,有筹兵筹饷之者,应如何惩前毖后,以图自强?若仍以庸暗为宽厚,以倭卸为能事,明于小计,暗于大谋,恐未足纤朝廷南顾之忧也。合无请旨敕下广东督抚熟思审处,仍檄高连升带所部赴任之处,出自圣裁。”

这个奏折很厉害,最厉害之处,是在借两广总督瑞麟攻击郭嵩焘。广东这几年那些烂事,说白了,是由瑞麟这个昏庸的满族总督闹的。左宗棠笔锋咄咄逼人,现在都指向了瑞麟,这已经是一个暗示:如果攻击郭嵩焘无效,我左宗棠便要转而攻瑞了。

而满族人瑞麟在广东的政绩水平如何?朝中大臣,尽人皆知。但是瑞麟必须保全,原因有三:

第一,太平天国以来,满族旗人昏庸无能,为了保住江山,几十年来,朝廷大量启用汉人,到现在,地方督抚十分之九都是汉人,这是清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眼前也只有湖广、两广两位总督是旗人,而在两广任总督的旗人就是瑞麟。倘或真把左宗棠惹急了,参劾瑞麟个没完,实在是很难处理。

第二,瑞麟背后有慈禧太后撑腰,动他不得,这点很重要。

第三,瑞麟虽然是庸才,但是很听话。我们知道,广州海关的一大部分是要送交内务府的,而内务府是皇帝和两宫的私人金库,有个听话的粤督瑞麟在广州,做什么事情都方便。

因此,为了保住瑞麟,就必须安抚左宗棠。

不几天,朝廷上谕下来了,严厉责备瑞麟,说道:“左宗棠凯旋后,粤省安插降卒,搜诛土匪,善后之事方多,正当留扎劲兵,以资镇压。瑞麟既咨催高连升赴广东提督本任,何以反令左宗棠将其部曲檄饬回闽?倘闽军凯撤,而降卒土匪又复滋生事端,重烦兵力,该署督其能当此重咎耶?高连升所部五千余人,计每月饷需不过三万余两。即着左宗棠檄饬该提督带所部赴任,月饷由瑞麟、郭嵩焘按月筹给,不准丝毫短少蒂欠,致有掣肘之患!”

受了这顿申斥,自然很是没有面子,但是前程是保住了。丢掉前程的是郭嵩焘,因为为了保住瑞麟,安抚左宗棠,朝廷已经决定牺牲掉郭嵩焘了。

在下谕旨责备瑞麟之后的第七天,朝廷又下一道谕旨:“着郭嵩焘来京,以蒋益澧为广东巡抚!”

红顶商人,一生荣耀

上面说到,为了拿下广东,左宗棠可是煞费苦心,接连几招,一招比一招狠。权力政治斗争本就是如此,没有脉脉温情,只有你死我活!

但是,左宗棠这几招,岂能逃过朝廷的眼睛?孙悟空即使本领通天,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朝廷默认甚至纵容左宗棠,是因为他确实有才能,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权衡利弊,需要安抚满足左宗棠,那么待到局势稳定了呢?

我们先看左宗棠现在的权力,蒋益澧调任广东巡抚后,左宗棠这个闽浙总督实际上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有了绝对掌控权。别小瞧了这三个省,它们最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沿海!五大海关居其四,商业繁荣之所,物产丰腴之地……

朝廷不会让一家独大,不管他是否忠心。

于是同治五年八月十六,另有两道上谕。

第一道,陕甘总督杨岳斌奏:“才力不及,病势日增,恳请开缺。”

第二道:“杨岳斌于人地不甚相宜,办理未能有效,眷顾西陲,实深廑系。左宗棠威望素著,熟谙韬略,于军务地方,俱能措置裕如,因特授为陕甘总督,以期迅扫回氛,绥靖边陲。”

这倒好!左宗棠费劲心思拿下广东,计划好了船厂蓝图,准备大干一番洋务,但是,一纸上谕,把他这个准江南船厂CEO调到兔子不拉屎的西北剿贼种树去了!

鞭长莫及,人算不如天算,呜呼哀哉!

当时,由于没有电话、网络和EMS,电报也是十几年后才出现的,所以调任的上谕,从发出到到达福州,已经是20天后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左宗棠在干啥呢?他正在大办“保案”!何为“保案”呢?拿下广东,左宗棠稍微一发力,太平军残余就全部被歼灭了,这可是太平军在中国的彻底结束。这是件大事,论功行赏是必须的,谁出力多少,该封赏谁,高高在上的朝廷不甚清楚,全凭左宗棠的保荐。他所保荐的,就是保案。

谁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加在保案上呢?

一时间,福州城内冠盖云集、热闹非凡。胡雪岩在上海筹办军火粮饷,居功至伟,左宗棠特地备好一个“附片”,这个“附片”是专保胡雪岩加官的。不列入名单而单独保荐,称为“密保”,效用与开单“明保”不大相同,言辞当然更有分量。

“附片”上这么写的:“按察使衔福建补用道台胡光墉,自沪入浙,委办诸务,悉臻妥协。杭州克复后,在籍筹办善后,极力得力,其急公好义,实心实力,迥非寻常办理赈抚劳绩可比。迨臣自浙而闽而粤,叠次委办军人军糈,络绎转运,无不应期而至,克济军需……破格优奖,以昭激励,可否赏加布政使衔。”

胡雪岩原衔按察使,也就是所谓的臬司,是正三品,戴的是亮蓝顶子。而布政使,也就是所谓的藩司,就是从二品了,可以戴红顶子。捐班出身的官儿,戴到红顶子,极不容易,买卖人戴红顶子,更是绝无仅有的事,这是无上的荣光!

乱世、机缘、知遇和才能,胡雪岩,红顶商人!

当然,左宗棠在剿匪期间,胡雪岩也没闲着,除了筹粮筹饷,船厂的事情,事无巨细,他也都得负责。

办船厂,跟洋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让胡雪岩省心的是,古应春路子很广,这个家伙也实心实力地帮胡雪岩办事。因此,一切建船厂的计划、图样及预算,先由德克碑在法国托人办理,寄给日意格,再找胡雪岩、古应春洽谈。7月初,日意格冒暑到达福州,勘察船厂地址,择定马尾山下,落潮时水深也有12丈的地方设厂,然后议土木、议工匠、议经费、订立草约……这样前前后后忙了大约一年,船厂终于有了个初步的样子。

待到左宗棠由广东班师,胡雪岩立即陪着日意格到了福州,把计划图纸什么的仔细交给左宗棠看,老头子非常高兴,并亲自去设厂之地马尾察看了一番。马尾水清土实,宜于开槽建坞,加上靠近省城,稽察方便,所以左宗棠很是满意。

有了蓝图计划,剩下的事情就详细得多,然而命门只有一个:银子。有了它,什么都不成问题!造厂买机器、雇募师匠,30万;厂成开工、材料薪水,每年10万。要在两年后造出第一艘船,最少也要花去150万两银子,以后再出船就不会花那么多了,以五年通计,需要300万。

这300多万两银子,筹集起来肯定煞费周章,左宗棠大笔一挥,先办起来再说,头年只要有100万两银子就差不多。此后欲罢不能,孩子不生则已,生下来就不能饿死,朝廷肯定不会不管!

而这100多万,胡雪岩的钱庄来一部分,加上五口的税收以及闽浙的厘金,挖肉补疮,也凑了个马马虎虎。

同类推荐
  • 走下神坛的关羽

    走下神坛的关羽

    马蹄扬尘狼烟处,血泪英雄,戍装上阵,仗剑划开万里开幕,惊天动地壮烈事,问鼎华夏,折戟沉沙,洒血凝注千秋史书。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爱笑的人

    爱笑的人

    Klee Wyck是Emily Carr的印第安朋友给她起的名字,意思是“爱笑的人”。女画家走遍了加拿大西岸的山山水水,和温哥华岛的原住民一起生活,这本自传记载了她的经历以及心灵所受的震撼。Klee Wyck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以后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对加拿大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本书分为努尔哈赤、路易十四、彼得一世等部分。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热门推荐
  •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扫水浒

    扫水浒

    《扫水浒》,都头郓哥著。《水浒传》现代续书的诚意之作。作者参考了关于宋江起义的诸多零星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合理想象,力求还原梁山泊大聚义后由盛转衰及梁山好汉归宿的全过程。为与《水浒传》原著契合,作者延续了古典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读起来并无时代的错乱感。全书以卢俊义惊噩梦开篇,讲述梁山大聚义后,宋江、吴用等见天下大乱,又应推背图上宋室将亡之谶语,遂决意据龙兴之地,成王霸之业。一时间,东、西、南、北好汉,群雄并起。青、齐、单、濮诸州,烽火连天。战官军、诛豪强,天下响震。不料自洪太尉误走妖魔后,张天师得华山陈抟之助,请得二十八星宿下界,收捕罡煞,延续宋祚。梁山好汉与星宿英雄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我变成了一只松鼠

    一觉醒来,林旭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赤腹松鼠。松鼠有文化,动物都害怕。勇斗菜花蛇,降服云豹,他成了山中名副其实的王者。没事偶尔溜进村子摘些水果,或者搞搞直播,他是网友眼中调皮可爱的萌宠……总之,这是一本轻松温馨的动物生存小说。
  • 一夜情深,腹黑总裁紧追不放

    一夜情深,腹黑总裁紧追不放

    顾挽歌初次见到傅薄清,是在酒店的总统套房。顾挽歌第二次见到傅薄清,是在顾家。他是她妹妹的未婚夫。一夜孽缘,让顾挽歌众叛亲离,成了人人唾弃的烂女人,臭小三。后来,她才慢慢知道,她这个顾家大小姐是假的,她只是个私生女。妹妹跟她的深厚感情也是假的,她只是他们玩弄于手掌心的笑话。只有傅薄清对她的爱,是真的。傅大少:小歌,我对你的爱不但真,还很深。顾小歌:知道了,不要每天重复。傅大少:好好好,不说,今晚做给你看。顾小歌: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梦随笔

    夜梦随笔

    江一念冷笑的看着周围的一切,眼前,有她曾经的爱人,有她昔日的朋友,他们曾一起拼杀过也曾刀剑相互相伤害过。手掌带着微弱的幻力伸进自己的胸口。”这颗心是你给的,你不是一直想要吗那我还给你!"我曾真诚的爱过你,只是在剜心洗血之后,你与我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而已。银龙捧着早已不在跳动的心贴在自己的胸口,跪倒在地。"这辈子是我错过了你!”
  • 王妃倾城:王爷求放过

    王妃倾城:王爷求放过

    善良的她,为了自己爱的人,嫁入王府,在她满身伤痕的时候,才发现这都是一场阴谋,在想要离开时,他说:我爱的人是你,你逃不掉了。”
  • 野狼沟传奇

    野狼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鸟事(短篇小说)

    鸟事(短篇小说)

    这鸟事,其实不复杂,但说来就话长了。正月好时光。那楠街进行一年一度的“画眉搏击大奖赛。所谓画眉搏击,实是俗称中的斗画眉。十万山中的那楠街,斗画眉是有传统的。明朝万历年间留下的街谱有载:山中那楠,地广人稀,草多林密,多寒少温,旱涝无期;唯有百鸟,常年欢语,每度年至,必有鸟趣,方圆百里,妇幼汉苍,皆来观聚……这个“鸟趣”,说的就是斗画眉,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文革”年岁,有一“四清”工作组进驻那楠过“革命化春节”,视斗画眉为“四旧”之围,而明令禁止,“鸟趣”便断了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