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800000064

第64章 附录三(5)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之下,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熬了半天工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没有办法的伙计把这驴皮胶块送给阿娇吃,就说是肉全煮化了。心想死活就这么回事了,听天由命吧。没想到,虽然自己家贩驴,但是阿娇平时喜欢吃素食,居然从未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两顿饭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阿娇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阿娇再要吃驴肉的时候,觉得味道不是一回事。这个时候,伙计们才敢说出实情,黑驴皮的功效也才被发现。

自此以后,驴肉胶大补,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扬开了。田铭和阿娇开始雇伙计收购驴皮熬胶出卖,生意十分兴隆。有些庄户,见熬驴皮胶有利可图,也相继熬胶出售。可只有阿城当地的驴皮胶有滋补功能。县太爷带着郎中先生来到阿城调查,经过实地探测,发现阿城水井与其他地方水井不同,比一般水井深,水味甜,水的重量也沉重许多。县太爷十分惊喜,才知道驴皮胶补气补血,除驴皮之外,还赖此得天独厚的井水。于是下令:只准阿城镇百姓熬胶,其他各地一律取缔。

行家建议说,越是独门的,利润就越大。阿城有好水,咱们也未必没有。我们可以利用西湖淡水煎制驴皮胶,质量估计可以超过北方阿胶。胡雪岩和余修初觉得专家们分析得在理,决定接受建议。要不然说专家这个东西——不对,专家不是东西,也不对——有时候还是很管用的。只是现在很多披着专家外皮、打着专家名号在电视、报纸上做广告的人,愣是把专家这个词给抹黑了。但是胡雪岩请的这几个专家还真是行货。不说别的,光这个探讨民间秘方、试制独门药品的建议,就很是不错。其中这个自行配置阿胶的建议不知出于谁之手,但真不愧是一个好建议。

胡雪岩听了行家建议,决定于光绪二年(1876年)先在涌金门买地十余亩建造胶厂,利用西湖水漂洗驴皮。胶厂建成后,胡雪岩叫人在涌金门湖边打下排排水桩,搭起又长又阔的跳板,每天雇用数十名工人,穿上号衣,挑起担桶,排成长队来湖边挑水。吆喝之声,不绝于耳,声势之大颇惹市民注目。这样市民都知道了,胡庆余堂的驴皮胶是用西湖水熬制的。这对杭州人来说显得特别亲切,美不美,家乡水;而对外地人来说,也不乏吸引力:杭州佛地,西湖净水,使人们产生美好的遐想。加之驴皮胶这东西,无副无毒,有病医病,无病强身,所以尚未上市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这个时候,一般的厂家会怎么做?假如你是胡庆余堂的老板,你会怎么做?无非扩大生产,增加技术比重,加强技术保密工作。再高明点的会记得加强科学研发比重,为其他秘方的研发做好基础,扩大收益来源。

问题是,胡庆余堂不是一般的药厂,胡庆余堂的老板是胡雪岩,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他是个牛人。牛人往往会做出一些突破常规的举措。

“驴皮胶不得现货销售,只可接受订单。”胡雪岩这样下的命令。

出乎意料的,没有任何人反对。在胡雪岩印象里,这还是第一次他在胡庆余堂做出重大决定没有人提反对意见。

没人反对。伙计们已经习惯了听从胡老板的命令。反对也没用,因为老板的决策每次都是对的。“阿大先生”余修初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是他的提议。“阿二先生”邹文昌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该说的他早说了,但是“阿大先生”还有胡老板都已经告诉他反对无效了。

问题是,为什么余修初会提出这个销售建议呢?市场商机稍纵即逝,何况是要雪藏三年。三年啊!1095个日日夜夜,有会多少的变数!竞争对手可能会做出类似品进行替代;百姓可能没有那么长的购买耐心,现在的造势活动可能三年后全无用处;三年后,胡庆余堂什么样子还不可知!但是有一点是余修初坚持的,那就是:是乃仁术,戒欺!

原来,这个驴皮胶性热,煎制后必须存放三年,让其慢慢退火才能出售。

原来如此!

想那西湖水原本是群山汇聚之泉水,水质甘醇,是生产驴皮胶的理想净水。静待三年,必将功效独特。于是胡庆余堂的驴皮胶很快驰名江南,年订单以万斤计,成为胡庆余堂的著名产品。

胡雪岩在用西湖水熬制驴皮胶的同时,还在钱塘门外建起铲皮、漂皮工场。他规定从北方采来的大批驴皮在铲去毛肉之后,用大石块压于钱塘门旁水闸下面用西湖水漂洗。

当年,漂净的驴皮晒干成件,络绎不绝地从钱塘门外用船载运到涌金门胶厂上岸,成了西湖上的一个奇特景观。按当时官府规定,西湖里只准行驶用浆划的小船,不准行驶用篙撑的大船,而胡庆余堂却得到官府特许。每当运驴皮时,一艘古色古香的平底大船,两边是朱漆栏杆,船头迎风飘着“胡庆余堂”的大旗,犹如一艘官船行驶于西湖上,甚是气派。

其实,制作驴皮胶只是胡庆余堂众多试制秘方中的一个,是影响比较深远的产品之一。还有其他许多朗朗上口的著名品牌。今天如果你走进杭州胡庆余堂旧址,会看到悬挂在长廊廊壁上的一长溜黑底金字的丸药牌。这全是胡庆余堂的名牌产品,包括诸葛行军散、胡氏辟瘟丹、八宝红灵丹、神香苏合丸、外科六神丸、安宫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大补全鹿丸、小儿回春丸……黑底金字的丸药牌共有36块。也就是说,胡庆余堂的秘方试制工作,最少试制成功了36个品种。

就在胡庆余堂轰轰烈烈地试制药品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小瓷药瓶进入了胡雪岩的视线,引发了他的思考。这个时候,胡庆余堂已今非昔比。自己已经成了气候,已经与叶种德堂平起平坐了。加上万承志堂、张同泰、泰山堂、方回春堂并称为杭城“六大家”。不是叶种德堂动不动就联合“绞杀”、封锁的时候了。但是,现在胡庆余堂想采取点行动了。

其实,早在胡庆余堂决定试制各种秘方的时候,就已经作了打算。我们已经知道,叶种德堂最出名的就是精制的多种丸散膏丹及药酒。胡雪岩采用的竞争办法就是直接拼刺刀的模式。你不是以精致秘方膏丹药酒为主要优势吗?好,我也来!咱们比比,看看谁好得过谁!

不过胡雪岩还是比较讲究策略的。他先是通过一些其他的秘方试制来奠定声望。这些秘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或是在全国很有名气,但是区域性比较强,例如东阿阿胶;或者是在历史上十分有名气,但是制作方法已经失传的,例如诸葛行军散、十全大补丸。第一步走得出奇得顺利。目前,胡雪岩觉得自己已经打好足够的基础了。

胡雪岩望着自己手中的小瓷瓶,从深思中醒悟过来。是的,是时候了!该采取下一步行动了。他叫过来余修初,简单地说了一句:“按计划采取第二步行动。”余修初看了看胡雪岩,点了点头出去了。

这第二步行动就是克隆叶种德堂的秘制药品。研究明白叶种德堂的当家药物,做出复制品,或者比其更好的替代品。其实,收集材料的工作一直在秘密进行,只是没有大规模运作,也没有对外声张。在研究的时候,也没有大规模制作,只是切分出小部分工作,由不同人分工完成。由于每天研究的工作都很多,谁都没有起疑。

这个时候,该将网子扩大了!余修初对科研队伍下达了直接的“作战指令”。从叶种德堂常用的独门药品开始研究,仅用一个月就复制出来千金止带丸、当归养血丸、四制香附丸等丸药及多种药酒。试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药物效果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叶种德堂相对应的药物。

但胡庆余堂并没有急于将这些药品推上市场。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像叶种德堂当家的几种药品,胡庆余堂的研发团队还没有摸清脉络。这个时候,不能打草惊蛇。

最关键的一副药,就是叶种德堂的当家名药“紫雪丹”。根据药理分析、内探人员探寻,所有的材料都已经备齐,加工过程也没有什么不当,但就是达不到相应的药效。这让整个研发团队摸不着头脑。到底差在哪呢?

实在没办法了,胡雪岩走了最后一条道路:收买。

通过相应的关系渠道,胡庆余堂终于用重金收买了叶种德堂的一位老药工。这位老药工在叶种德堂从学徒做起,做了已经超过30年,可以说是对叶种德堂的所有制药流程都了如指掌。这次因为急需钱用,答应到胡庆余堂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遇到的问题”。

这位老药工研究了一下胡庆余堂的相应制药药方,然后从头到尾察看了一遍胡庆余堂的制作流程,只说了一句话:“制作紫雪丹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煎熬,用金铲银锅才能保持药效。”然后飘然而去。

手下人马上向胡雪岩作了汇报。胡雪岩听完后,没有马上做批复。他在考虑,按理说,钱都收了,这个老家伙是没有必要撒谎的。莫非他在戏弄我胡雪岩?不至于啊!这对他没有好处。再想想试验一下也行,反正前期的试验已经花了不少钱了,也不差这一点儿了。于是,胡庆余堂请来杭城最有名的金银匠,耗资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铸成了金铲银锅,专门用来制作该药。果然,胡庆余堂制作的紫雪丹一点儿都不比叶种德堂的差。胡雪岩成功了,胡庆余堂对叶种德堂的反击开始了!

胡庆余堂大量的新品上市,彻底打击了叶种德堂的生意。你想想,你有的药品人家全有,你没有的人家也有,服务态度还比你的好,药店还比你的大、比你的漂亮,别人凭什么来你这儿买东西啊!

从此,叶种德堂生意一落千丈。叶种德堂当时的大老板,也就是叶种德堂创始人叶谱山的第四代孙叶鸿年从此一蹶不振。历史是这样记载当年叱咤风云的杭城最大药店的:因叶种德堂创始人叶谱山的第四代孙叶鸿年经营不善和挥霍巨金,叶种德堂走向衰落。另聘沈吉庆为经理,终因负债经营,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杭州总商会会长王芗泉征集股东向叶姓收购,聘柴梅生为经理。民国二十五年迁清河坊新址,营业兴盛,成为当时杭州药业六大家之一。翌年12月,杭州沦陷,所养鹿200余头尽被日军屠杀,店关闭。1937年复业,勉强维持。1958年被胡庆余堂所兼并。

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残酷!阳谋阴谋、尔虞我诈的商业竞争!历史不会为失败者哭鼻子,无论你是被欺诈还是被冤屈。我们看到的是,胡庆余堂的旗帜在130年后的今天仍在高高飘扬。这就是弱肉强食、自然竞争的历史规律。

胡庆余堂在这件事情中,更加了解到这个道理:办药堂经营药品,药品的质量是关键!在药品的原材料上胡庆余堂从此更加严格把关,保证使用是真材实料、地道的药材,而且在药材的加工、炮制过程中比以前更加讲究“修制务精”。“修”,即炮制和制剂,一丝不苟。从此,胡庆余堂在将“生药材”入药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例如大黄削皮、杏仁除尖、莲子去芯、麦冬去芯、麻黄去节、肉桂去皮、五倍子去毛等,以确保中药的色、香、味和疗效的独到之处。“制”是对“生药材”漂、煎、熬、煮等每道加工工艺精工细做,严格按药用要求炮制成丸、散、膏、丹、酒等成药。从此,胡庆余堂的生意更加蒸蒸日上。

大清朝什么最贵?人才!

就在胡庆余堂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胡庆余堂内部的权力争斗却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在胡雪岩费尽心血打造胡庆余堂的品牌的时候,正是他事业最鼎盛之时。这个时候,他在全国设立的钱庄与典当行有二十多家,还要兼营蚕丝、军火生意。药材生意只是他的其中一支,在他将心思转移到其他行业的时候,药店的经理们权限自然就放得很大,权力的争斗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大家都知道胡雪岩“三聘经理”的佳话,使胡庆余堂有了“阿大先生”(药店主管兼CEO)。余修初主管药店经营,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胡庆余堂还有个非常有名的“阿二先生”邹文昌。“阿二先生”负责药店采购,而且兼做销售主管,地位仅次于阿大先生。按理说,这是药店最有“油水”的职务了,权力也非常大。工作那么繁忙,你就好好干得了。可是邹文昌却不这么想。

邹文昌是跟随胡雪岩多年的老部将了,人也算是精明,能力也算是出众,胡雪岩一直以来也比较赏识他。在胡庆余堂创立之初,邹文昌自己也一心以为可以当上胡庆余堂的阿大先生。但余修初一来,他只能做老二,心中甚是嫉恨,一心要找余修初的茬儿,挤走他。但是刚开始自己没有机会。一是老板胡雪岩开始一直在胡庆余堂,邹文昌没有下手机会;二是刚开始胡庆余堂一直处于风波之中,加上秘制配药,自己忙于采购、销售还有收回扣,没有时间下手。现在一直跟胡庆余堂过不去的叶种德堂已经暂时消停了,自己工作也不那么紧张了,该腾出手来抢一下老大当当了。几天后,余修初接到邹文昌一份报告,说目前胡庆余堂最紧俏药品之一虎骨追风膏已断档,但是原材料虎骨又极难采办。所以建议以豹骨替代,否则只能停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虎骨在古代是很难得的。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要对付“大虫”不是很容易的事,而且受运输条件、保存技术、收集范围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旦批量生产,虎骨供应跟不上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非完全由邹文昌一手造成。

同类推荐
  • 黄金荣全传(上)

    黄金荣全传(上)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参考了前人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果,尊重历史,杜绝虚构,凡书内容中有所描述之情节,均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仅以纪实题材增加其可读性。主要内容包括: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诱敌南下、熬过难关、鲁南大捷、蒋介石“唯一的欧洲朋友”、保卫大武汉、背后的暗战、抗战杂音、发生在相持阶段、“盟军统帅”、国事家事乱如麻、最后的战争、光荣与耻辱共十三章内容,并附录抗战时期蒋介石大事记。
  • 和珅传

    和珅传

    “满洲青年才俊”堕落蜕变的终极原因;“乾隆第一宠臣”为人处世的生存之术;“史上第一大贪官”爬上高位、聚敛财富的翔实记录。
  • 曹操

    曹操

    伊沙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用三十六个章节,以新颖的视角和开阔的历史态度,书写了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本书讲述了曹操少年时的种种趣事,青年时的锋芒初露以及他此后历经的刺杀董卓、始兴大义、痛失至亲、得遇天下义士、官渡之战、灭袁绍、平定河北、又定辽东、赤壁大败死里逃生、战马超收复长安等一系列的事件,描写了曹操南征北战的武功和叱咤风云的军事天赋,展现了一代枭雄在乱世中终成魏王的传奇风采。
热门推荐
  • 全职猎人之旅途

    全职猎人之旅途

    一个意外穿越到猎人世界的宅男,本打着平平淡淡的宅完这一生,但老天却没有放过他。“呐,你说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光明吗?”“当然存在。”“那为什么我看不到它?”“那你看得到我吗?”“当然。”“那不就好了,因为我就是你的光明啊。”——————————“呐,你不是说你就是我的光明吗,那为什么现在又要把我又把我丢到黑暗里?”“真……真是抱歉……呐,米诺,你……会再次找到你的……光明的,我保证……”
  • 蛇王baby:娘亲,休夫吧!

    蛇王baby:娘亲,休夫吧!

    想当她爹爹的男人,可以挤满整个小树林!白衣叔叔仙!黑衣叔叔酷!狐狸叔叔豪!可是自家爹爹特小气,不让其他叔叔进门,咋个办?娘亲,休夫吧!
  • 宁负天下不负倾

    宁负天下不负倾

    一句殿下,将拥有千万粉丝的她,拉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太子,万人唾弃,让她深度怀疑自己的剧本拿错了,只得背上太子这个锅,女扮男装,“战战兢兢”过着日子。某男嘴角一勾“找到你了”
  • 母校

    母校

    即使在正午阳光最烈的时候,这座位于公寓楼顶层的套房中仍然保持着与子夜时分别无二致的黑暗:位于屋顶天窗内侧的可调整遮光板已经全部放下,并被调节成了最深的黑色;镶嵌在墙壁上的落地玻璃窗则被镶满造型古典的金边人造丝绸窗帘遮挡得严严实实。房间里没有灯光,甚至连家用电器控制面板上的LED灯也被它们的主人刻意关掉了。唯一的光源,来自书桌上的那幅全息图像——以及凝固在光线中的那个男人。如果让一名来自摩尔根时代的人种学家分析这个男人的相貌,他多半会立即指出,这是一个最为标准的蒙古利亚人种男性个体。
  • 瑾色流年,唯为她暖

    瑾色流年,唯为她暖

    初遇时,陆凝好是晋城的名门贵女,纪纭笙是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商业大亨。那时,她语笑嫣然,声音带着一贯的优雅:“这世间有那么多女子,纪先生也不用非在我在棵树上吊死。”而后再遇,陆凝好成了落魄千金,而纪纭笙依旧站在金字塔顶端,能够只手遮天,翻云覆雨。彼时,她笑靥如花道,眼尾晕染出妖娆的弧度,声音轻柔又娇媚:“有个恋爱想找纪先生谈谈。”“不好意思,除了姑娘的美色,我不接受其他的贿赂。”他干脆利落的扬唇拒绝。“那便如你所愿。”就这样,陆凝好成功攀上了纪纭笙,并将他写进了户口本,晋城的吃瓜群众无不感到意外和吃惊。婚后,外界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感情却日渐深厚,羡煞旁人。“纪纭笙,你今天做得面淡了点。”“下次我注意。”“纪纭笙,沙繁郁总是挑衅我。”“交给我处理。”直到有一天,她说“纪纭笙,我不想生孩子。”他扯过领带丢掉皮带,把她按在柔软的粉色大床上,薄唇微掀:“凝凝,除了这件,我什么都依你。”
  • 品读故事感悟人生

    品读故事感悟人生

    小故事大道理,有哲理有内涵,品味人生智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学生枕边书4:我们动物朋友的100个奇妙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4:我们动物朋友的100个奇妙故事

    为了生存,动物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生存能力:改变皮肤的颜色迷惑敌人,在危急之中断尾而逃,使自己的身躯骤然庞大而吓跑敌人……它们还会为了得到食物而想尽在我们看来妙趣横生的办法。动物有着同人类一样的舐犊之爱、夫妻之恋、伙伴之情和各种复杂的情绪:憎恨、嫉妒、同情、感激……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里,我们发现,其实我们与动物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人类的一切情感几乎都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人类还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某些启示。人类与动物,就是这样奇妙地在自然界里不断地繁衍生息。
  • 全品天书系统

    全品天书系统

    “宿主闪卒,百分百契合全品天书系统的触发条件!内测人生封档,公测人生回档重启……”意外完结了悲催的人生,顾放发现一直很是神秘的那本日记本突然原形毕露,凶残裹挟着他回档到了青葱岁月。只是重生后熟悉又光怪陆离的都市神奇世界,让他笃定自己的人生严重走偏了!
  •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琐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