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800000012

第12章 众生是佛,本尊即我(5)

诸佛法门,本无自力他力之分;诸法无我,岂有他哉?虽无自他,而又可以方便示现自他之相。于是可知一切自力法门,何尝不是一切诸佛慈悲秘密加持之功?诸佛微妙秘密之藏,不可以凡心测度,不可以分别心测度。

既然一切法同归净土,.可知净土所有之法,也统统归于其余一切法门。所谓净土,即非净土也,是名净土。中国禅宗大德慧能问:“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可见禅与净土,本同一味,慧能也是净土大师。

于是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述摩揭陀国太子将父王下于牢中,想要加害,国太夫人韦提希前往牢中照看。国王心念佛法,遥请世尊的弟子目犍连为他授戒;世尊也派富楼那为国王说法。太子阿阁世乃将母后韦提希禁于幽室,不让出来。韦提希忧愁憔悴,就向灵山对佛致礼说:“世尊威重,难得相见,请世尊慈悲派遣尊者目犍连和阿难与我相见。”世尊在灵山知道韦提希心中所想,就派目犍连和阿难从空中而来,世尊自己则从灵山消失,从王宫出现,开导韦提希,教她忏悔旧业,观于清净之业,这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所出因缘。世尊先放眉间金光,在头顶上化现十方诸佛国土净妙庄严之相,清晰可见,如在目前。韦提希见后,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世尊教授思维往生之法。

于是世尊为韦提希说法。先说应修三福,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叫做净业。有净业,才能往生西方。其次,韦提希刚才凭借佛力,才看见西方世界;她自己心想不高洁,所以天眼未开,凭自力看不见西方。于是如来教她专心致志,修16观,所谓(1)日观、(2)水观、(3)西方国土观、(4)西方宝树观、(5)八功德水观、(6)西方粗貌观、(7)莲花座观、(8)西方三圣像观、(9)阿弥陀佛及一切佛身观、(10)观世音菩萨像观、(11)大势至菩萨像观、(12)西方遍观、(13)杂想观、(14)上品生观、(15)中品生观、(16)下品生观。

说此法时,韦提希等人闻法欢喜,应时即见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并豁然大悟,得无生忍。真所谓“心生种种法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于念佛三昧,得甚深禅定,开发自身神力,悟无上大法,观十方净土。

无量寿佛,一译阿弥陀佛。《佛说无量寿经》,一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所本稍有不同。如说净土妙有识有,则净土经该归人有部,与华严同。

我即本尊,本尊即我——密乘应世

密有多乘

风骚代领

大乘佛教盛世之后,印度佛教逐步向密教方向发展,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顺便指出,在区别于印度教等的密教时,有人也使用密乘这个名称,以专指佛家密教。经过大乘佛教的洗脑,人们发现了一个此前没有见过的秘密世界。大乘经典中常常有“秘密”、“秘密之藏”、“密藏”、“微妙法门”等用语,也常有各种身体动作、手势、姿势、礼仪(属于身密)和咒语(口密)、观想(属于意密)以及种种陀罗尼(属于意密和口密)等等神通之描述和传授,也就是身口意三密一应俱全。相对于小乘而言,大乘的确启开了一大密藏。由此继续发展出密乘,具有逻辑上的某种必然性。龙树成为显密两派共同认定的祖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公开的秘密”。其实,在密乘经典里,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仍然是最高祖师,不过他们也都有了新的称号。显密同源,显中出密,是个大秘密。再往前追,释迦牟尼的儿子罗喉罗,在500声闻弟子中号称“密行第一”,可见小乘中早已有密法,只是不多加宣扬就是了。罗喉罗所修密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惟有如来知其底细;不论大小行为,大凡举手投足、扬眉瞬目、嬉笑怒骂、行住坐卧、进退俯仰、待人接物,都有威德、有仪则,使修行者“心口意”时时处处与佛法相应。

密乘出现后,席卷整个印度和周围佛教地区,大有取代或者完全渗透大乘之势;其时也正是婆罗门一印度教复兴期和佛教衰落期,密乘大量吸收婆罗门一印度教以及其他民间信仰,一方面有利于求得自身的发展和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也逐步混同于其他信仰,导致了自身和整个印度佛教的衰落。据此,整个印度佛教可分为早期的小乘、中期的大乘和晚期的密乘,或称初传期、鼎盛期、衰落期。密乘大体也可分为早中后三期。大约到公元4世纪,印度形成了持名密乘,称为早期密乘。6~7世纪左右,形成真言密乘和金刚密乘,称为中期密乘;在属于这个时期的8世纪,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出世,风云一时,其活动主要在中国唐朝。9世纪前后,出现无上瑜珈派和时轮乘等,进入后期密乘,最后在12~13世纪被伊斯兰势力摧毁。

随着密乘在印度的兴起和衰微,佛教的中心逐步转向中国。

一、旋陀罗尼,出持明乘

早期密乘的持明咒乘(简称持明乘),系由种种陀罗尼密教发展而来。

据吕建福研究,陀罗尼最初是一种记忆术,经过演变,发展成一系列咒术和神通,所谓旋陀罗尼、字门陀罗尼等等,不但有记忆不忘的意思,也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验。种种陀罗尼门早就流行于大乘佛教中,如《心经》中的“大明咒”,也就是“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明”

指智慧,大明就是佛家般若,大智慧。般若本身就具有神奇作用,是一大咒语,无上神奇,除了与诸佛等同之外,没有能够与之等同的,所以又称为“无等等”。万法归密,《心经》也是极大密典,密乘理论的主干之一就是般若,即大乘空宗龙树中观;由此可见,一切佛法也归入空宗,故早期密教往往自称大乘。这就是其中的血缘关系。

陀罗尼发展到4~5世纪,出现了新的密教经典——《持明咒藏》。它以手印和陀罗尼相配,将陀罗尼密典和大乘经典中的陀罗尼品改造成一种新的东西。手印是具有各种密意的手势,属于身密。据传龙树特别精通原始的《持明咒藏》,而龙树的弟子难陀在西印度居然专心持咒12年,得到感应,每到吃饭时分,食物从空而下。后来又念咒求得如意瓶,并于瓶中得到持明咒的经典。难陀担心明咒散失,就将种种密咒集中起来,加以改造,成一家之言,共1万2千颂,这就是新的《持明咒藏》。其密意在于,经文把咒文和印文加以组拆,看上去言语文字跟通常一样,实际上意思和用法很不相同,必须口口相传才行。传说陈那看到难陀的咒藏,赞叹不已,可见陈那生活的4~5世纪,《持明咒藏》流通已经很广。

后来,持明密乘除了咒法和印法之外,又增加了供养法、像法、曼荼罗法等等内容,发展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当时大乘佛教建立坛场和佛像,以确定的仪式供养如来和菩萨,形成各种供养法、像法、坛法。这种做法影响到持明密乘。而曼荼罗法在小乘佛教中早已经有了,它最初是指祭坛。但曼荼罗可能在原始图腾崇拜中有其起源,如圆形表示太阳,半月形表示月亮。

持明乘到6~7世纪进入晚期,开始以“真言”来标志整个教派,并且其体系无所不包,世间的各种技艺方术应有尽有。不久,真言乘便从晚期持明乘里脱颖而出。

二、大日如来,说真言乘

7~8世纪,真言乘在中印度、北印度流行,后来传到东印度和南印度一带。8世纪初传到中国。

当时,佛教和婆罗门教长期融合而产生的印度教,逐渐取得优势。印度教吸收佛教禁欲、不抵抗、业报等教义,让佛陀到印度教里去当诸神之一的毗湿纽的化身。佛教则承认印度教关于种姓的新划分,不许下层人民加人佛教教团。佛教高级僧侣腐化堕落,不得人心。到9世纪,印度教正式建立寺院,统治阶级支持印度教,佛教势力一路下滑。

其时大地主势力不断加强,割据局面逐渐形成,混战不止。分裂局面从7世纪中叶延续到11世纪,期间穆斯林不断侵入印度。仅1001年起的26年中,伊斯兰军就入侵印度17次。穆斯林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盛行偶像崇拜的晚期佛教——主要是密乘以沉重的打击。真言乘处于佛教的这一危难时期,基本理论建设上难以有重大创新,修持上则受到当时各种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强烈影响。不过,从真言乘的根本经典《大日经》看,仍然与大乘教义一脉相承,原汁原味,只是具体说法有所不同,并且大量增加了修持上的特殊内容,并无偶像崇拜之弊。据此或许可以推断:处于没落心态的偶像崇拜和腐化堕落可能大量流行于民间或外围修密者,跟正宗的大士密法是两回事。可惜具体资料太少,无法追本溯源。

真言乘以“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是它的主要教义,称为因、根、究竟三句。前两句是纯粹的大乘语言,如来所说;后一句若从主要内容看,从具体做法修法看,则有真言乘的特点。但这个基本教义也不外乎如来密意,在大乘中也多有泄露。所谓真言,就是如来真实如实之言。真言乘在身口意三密中,突出口密的作用,以为语密(口密)

在利益众生方面最为广大,所以用真言立宗。因为真言是释迦牟尼的法身毗卢遮那佛所说,所以立毗卢遮那为本宗教主,中文意为大日如来,所以本宗又称大日宗。从大日如来往下,说有七、八位祖师,依次是二祖金刚萨埵、三祖龙猛、四祖龙智、五祖金刚智、六祖不空、七祖惠果,八祖在中国未见记载,在日本是空海。其活动的重要寺庙是那烂陀寺、超岩寺。

三、毗卢遮那,执金刚乘

毗卢遮那也就是大日如来,金刚乘的教主。可见印度佛教金刚乘和大日宗(真言乘)教主同一,关系密切。有的书上干脆说金刚乘就是真言教的别名,特指印度佛教中阴阳和合一派。此说见权威工具书、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661页。可能此派的独立性不强,也未见宗门祖师传乘法脉的专门记载,看来金刚乘祖师爷实际上都已经归入真言乘了,如真言乘第二祖金刚萨埵,紧接在初祖大日如来之后。金刚萨埵是《金刚顶经》中的主神,仅次于大日如来,在真言乘中坐第二把交椅。金刚乘将原来所有的佛菩萨归入本宗,安上新的名称。如释迦牟尼佛(化身佛)改为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普贤菩萨改称金刚萨垂,秘密主。

据吕建福研究,当真言乘在中印度形成并向全印度和国外传播的时候,南印度一带兴起了金刚乘。取金刚乘之名,是因为这一派编撰并崇奉毗卢遮那佛所说的《金刚顶经》。

传说《金刚顶经》大本子有无量颂,藏在南印度的铁塔之中。如来灭度之后数百年间无人能开此塔,塔身有铁门铁锁关闭。印度佛法衰微的时候,有大德(高僧)诵持大毗卢舍那真言,见到毗卢遮那佛现身和现多身,于虚空中说此法门和文字章句,吩咐他依次一一写完后,佛身忽而不见。这就是《毗卢遮那念颂法要》一卷。于是大德持咒成功,发愿打开此塔。七天之中,大德绕塔念咒,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塔门。塔内诸神勃然大怒,不让进门。但见塔内香火光明有一二丈,各种名花宝盖挂满中间,又听到里面有赞颂经典之声。大德知道经典神圣,于是以至诚心忏悔宿业,发大誓愿,诸神才让他进去。进得塔来,塔门自闭。大德在塔中多日赞此经文一遍,好像只过了一顿饭的功夫。由于亲蒙诸佛菩萨加以指教,所读经文记持不忘,诸神就让他出塔,然后塔门自闭。这就是《金刚顶经》的由来。

其时大概在7世纪,地点可能就是玄奘游历的驮那羯磔迦国城南的一个大山岩中。玄奘游历这个地方时,金刚乘正在酝酿之中。玄奘说这个山岩是执金刚神所住之地,清辨受执金刚的秘方,至诚持诵《执金刚陀罗尼》3年才打开山岩。清辨可能就是那个“大德”。一说是善无畏在北印度乾陀罗国度金粟王塔边感得。

《金刚顶经》主要继承了南印度流行的晚期持明密教和大乘瑜珈行派的东西,以突出金刚神为本门特色,建立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8世纪初金刚智学习密法时,金刚乘在南印度和师子国(今斯里兰卡)

开始流传。金刚智受学于龙智后,到摩赖耶国和师子国传法。8世纪中叶,金刚乘发展迅速,其根本经典《金刚顶经》从最初的《真实摄经》几千颂,发展到18会。18会是指佛菩萨在18个不同的地方集会演说金刚顶法门,会后所集经典编成18部《金刚顶经》大丛书。据认为这只是公认的经典而已,实际流行的可能更多。

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金刚乘从南印度传到东印度、中印度、北印度一带,并向附近的吐蕃发展。在东印度和中印度,金刚乘得到新兴的波罗王朝的支持,规模宏大的超岩寺就是波罗王朝在恒河南岸建造的,成为金刚乘的活动中心,跟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并驾齐驱,显赫一时。连久已闻名的真言乘和持明乘的大师也纷纷修习金刚乘密法。其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大乘佛教应声持咒,归入密门,行者至诚跟从执金刚神,接受灌顶,以求速证菩提。印度佛教就这样密教化了。

同类推荐
  •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是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德里达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的第三卷,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
  • 观念的历险

    观念的历险

    《观念的历险》是对文明概念的研究,试图理解文明的存在物是如何起始的。全书始终强调一点,即人类为促进和保持文明而进行的观念历险的重要性。作者在书中熔形上根据、哲学思辨、文明轨迹、历史考察于一炉,缜密谨严、洞见迭出,令人叹为观止。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王晓红博士2002年人吉林大学,在高清海先生门下深造。2004年,先生仙去,她转而跟我学习,于是我们既是师兄弟又成为师生。在高清海先生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王晓红博士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理论性质有很深入的理解,使她敢于去触碰已经被许多人论述过的理论问题,从人性理论变革的角度去阐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书中,王晓红博士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而又十分清晰的阐释,既贯彻了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的理解,又有自己的思考。本书可以看做是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全面而有权威性的论著。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热门推荐
  • 无证无罪

    无证无罪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所犯下的罪孽无所遁形,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没有证据,无法定罪故而,无证无罪
  • 谓剑无双

    谓剑无双

    异世穿越,灵魂融合,获得超凡悟性。从此以后,世间剑客只有两种。一种名为剑客陈武,另一种就是除他之外的剑客。凌天之崖,陈武坐于崖顶,喟然惆怅,“我真的不想无敌,因为实在太寂寞……”可惜这世上,再无他一剑之敌。
  • 重生之雍正年妃

    重生之雍正年妃

    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她却拥有一颗最纯净的心后宫的争斗她从未涉及,熟料死后,她却知道了所有不堪入目之事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她不想带着仇恨而活,可是她却发誓,不能让悲剧重演
  • 我的海贼有点遭

    我的海贼有点遭

    雷诺穿越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海贼世界,正当自己要励志拳打白胡子,脚踢黑胡子的时候,一则消息不禁让他泪流满面。雷诺:“啥?你说啥?你说现在统治世界的是d之一族,拉夫德鲁是d之一族的首都?大海上没有海军,就连海贼都少的可怜?”所以说:“我这是穿越到了离剧情开始还有八百多年的海贼世界。”弱弱的问一句:能送我回去吗?(本故事纯属虚构,作者个人脑洞,可能和原著不同,各位勿要当真)
  • 情泪无殇

    情泪无殇

    初遇,他为她所打动,容颜,品行。再见,她为他所感动,奋不顾身。熟知,他懂她……“流氓!”他涨红了脸。她笑了,妩媚非常:“那不如,你从了本流氓。”……一朝倾覆,层层面具下,她冷血,她残暴,都掩不住她的柔弱,掩不住他的心疼。
  • 发现最美

    发现最美

    胶东在线《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新闻专题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地市级网站来说,不仅是至高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鞭策。基于烟台“最美女孩”刁娜舍身挡车救人事件而策划发起的“爱传百城”活动,与全国百家城市网站联动,挖掘出各地众多的“平民英雄”,实现了一城传百城,让“最美之花”开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该书与获奖新闻专题同名,共分发掘最美、礼赞最美、传承最美、感动最美、践行最美五个篇章,重新梳理了在发掘、放大刁娜这一典型人物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 笑面罗刹

    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显山,不显水,她是天山上雪老的关门弟子。“一个月内,把为师教的都学会,知道了吗?”仙风道骨的雪老刻意板着脸吩咐下面的弟子。“是,师傅”如出一辙的抬头,斜眼,懒懒的回答,准备散开,不想理会这个闲得无聊的老头子。“笑儿”古怪的撒娇声出自雪老之口,对象却是一个稚龄女童,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听到师傅的话了吗?”温柔的语气像是在询问。“是,师妹”整齐而洪亮的回答,却让一旁的雪老再一次的暗自落泪,师傅竟然不如徒弟有威信。不胆怯,不畏惧,面上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她是幽萝谷谷主的唯一传人。“禀谷主,叛徒已捉拿回谷,请谷主明示”蒙面的黑衣人指着同时被扔在地上跪着的几个男子,恭敬的等候幽萝谷谷主吩咐。“背叛我的人,从来就只有死路一条”谷主阴沉的吐出,却见下面跪着的人反而露出了解脱的神色。“笑儿,交给你了”同样蒙面的黑衣谷主看向这里唯一的一个露出真面目的少女。“请谷主饶命啊,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幽萝谷。新文:《嚣张宝贝黑道妈》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明贤妃传

    明贤妃传

    邵清姿,一世清姿。她也本来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曾几时起,面对心上人会脸红心跳。又从何时起,她忘了羞耻,只想上位,遥记那年初遇。她一舞倾城,住进他的心里,柔软的腰,娇嫩的唇,妩媚的灵眸,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风景。情不自禁随她起舞,她转身,捧起花瓣撒向空中。有花瓣贪恋地落入她的掌心,也想他的心。坠入她编织的情网。女主:邵清姿男主:朱见深配角:万贞儿,邵春华,柏淑妃,东宫太后,西宫太后设定:邵清姿重生,万人迷光环(只针对皇帝朱见深,最后是贤妃的皇儿继位,和历史不一样,因为是古代情缘嘛,浪漫些也可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宣传革除陋俗,还有跟李鸿章等清末官僚见面的情节等。是一种纪实性的题材,记录了一些在今人看来很古怪的民风,带有猎奇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