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800000043

第43章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5)

他主张的是自佛他佛同念、禅净一致的无上圆顿法门,所以又说:“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并告诫弟子不要错解“禅本无参,佛本无念”,因为这两句话既是醍瑚,也是毒药。

藕益大师57岁圆寂前,嘱咐弟子将遗体火化,骨灰投水喂鱼。圆寂两年后,弟子打开神龛,见头发长出来盖住耳朵,颜面如生,牙齿不坏。弟子不忍火化,就把遗体收在灵峰塔内。

庙前荒草乱,居士狮子吼——大清知识

外练海禁功,内行闭关禅(文字炼狱与清廷教规)

大清帝国基本继承明代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更加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动辄得咎,大练海禁功和闭关禅。相比之下,佛教初传到隋唐时期基本上是外练吐纳功,内修开关禅。所谓内和外,功和禅,本无多大分别,戏说罢了,不必认真。

虽然如此,国人的修行从另一方面看却是很认真很认真的,甚至有点太认真了,着意太浓,不够放松,生怕出事。最后是让人家炸开“玄关九窍”(水陆海关),拳脚相加,枪炮齐吼,直捣死穴,终于至死不悟,懵懵懂懂就堕入了本不情愿的“大涅槃”。大清帝国于是清水泡汤,一干二净,粒米不剩。

国运轮转,历史兴衰,其有穷乎?

清朝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国力还可以,帝王也比较有作为,但同时也大兴文字狱,禁止文人结社,神经十分脆弱。顺治帝(1644~1661在位)喜欢参禅,在崇妃董氏死后,一度想出家修道,连皇帝也不想做了。康熙(1662~1722在位)爱好学习,古今中外学问都喜欢涉猎,并且利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比利时人)、白垩(法兰西人)等人给清廷编历书、造火炮、绘地图;又通过传教士上书教皇,希望多派天文历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传教士来华效力。康熙年间海禁也比较放松。但是康熙末年,新来的一批传教士在法国和西班牙支持下,上书教皇,要求改变利马窦等人早期的传教方式,希望从此不再允许中国天主教徒祭拜孔子和祖先。教皇同意了这个请求,命令在华传教士遵照实行。康熙闻讯勃然大怒,立即诏令严禁西方传教士活动。康熙初年,全国天主教徒达到10万多人,而康熙6年据礼部统计的僧众只有11万,可见当时对外开放的程度。

然而一怒之下就哄然关门,却也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康熙二年(1663)的文字狱也惨无人道,居然把庄廷?从棺材里拽出来戮尸,被杀者72人,充边几百人,就是为了浙江这个姓庄的刻印了朱国桢编写的明史,里头加了些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事情,多有斥责满洲的文辞。

雍正皇帝(r723~r735在位)以禅家大师自居,自号圆明居士。他对禅学的确颇有研究,曾将古德参禅语录集成《御选语录》一本,加以评点,独有心得。然而作为一国之君,有时候自恃学问可能反而是个毛病,而且致命。雍正崇奉的佛爷似乎非常严肃,可能叫做“不许乱说乱动佛”,是为雍正禅一大宗风。魏道儒先生对雍正的禅学作过研究后,发现他的禅法独具特点,为史所罕见,难以归类,只好许其名日“雍正禅”,却也十分有趣。既然崇拜“不许乱说乱动佛”,像天然丹霞禅师那样将木头佛像取来烤火去寒,自然等于子孙焚烧祖先牌、臣下毁弃帝王位,是绝对不许可的了。又如德山宣鉴之流的喝佛骂祖,在雍正看来就如同家之逆子,国之逆臣,是人天共嫉,天地不容的。丹霞和德山既已作古,雍正是鞭长莫及了,当代的禅林却可以御笔一挥,以正宗风。说是镇压,可能也有他的道理,并非完全的错误,禅风日下,有一千条理由加以整顿。不过像丹霞之类居然在挞伐之列,吾皇陛下的整顿是值得研究和保留意见的。雍正4年(1726),满洲隆科多的党人、礼部侍郎查嗣庭出任江西考官,考题里面有“维民所止”字样,就被朝廷看作去掉雍正二字之头,遂将查嗣庭啷当下狱。查嗣庭病死狱中后,又下令戮其尸。这只是雍正时文字狱较典型的一次。他在朝时,文字狱发生过许多次。最残酷的一次是吕留良之狱,最后也是砸开棺材,斩首戮尸,株连家族。

清代进一步在如何管束国民方面大动脑筋,大清律和保甲法精心设置,管制严厉。乾隆年间,海禁闭关达到高峰,只留广州一处开埠通商。

面对西方殖民主义,搞搞贸易保护主义,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弊多利少。自以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对外商一则以老大自居,加以怀远优惠;一则以夷狄视之,主要防止他们惹是生非,或者武力进攻。缺乏切实深入的了解和虚怀刻苦的学习。保护变成了作茧自缚,最后失去意义,走向反面。看来,中国人这一回是在劫难逃,注定要经过血与火的灌顶加持,才能开悟了。

如此衰弱的朝廷,无论推崇什么,都难以到位,致使儒释道乃至西方宗教都慢慢步入凋敝状态。虽说是以儒治国,但是周孔圣人的大家风度是很难梦见了,宋明理学也终于变成一具僵尸。道家佛家就更加不用提。佛家的轨迹,在禅净合一的主流中,进一步直趋“净土”,因为人间实在是臭秽不堪,无足留恋。在世菩萨们似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通,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回天之力,甚至苦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样,“佛法在世间”的通灵之偈,念了千百年之后,最后仿佛是突然发现念错了,原来佛法只在西天而已,于是只好双腿胡跪,一心西向,口念弥陀。 -

又由于乾隆年间将中唐以来一直沿用的政府颁发度牒的制度,一举废除,从此僧尼杂滥不堪,以至于无法收拾。消极地求神拜佛变成了所谓正宗佛教。

在这种情况下,居士佛教的突起,仿佛就是一个必然,看来他们并不怀疑“佛法在世间”的真实意义。最后,甚至一大批连居士也不是的人物,既不念佛,也不修禅,却成了拯救中华民族出离苦海的中坚力量。所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此之谓也。

另外,藏地佛教受到清廷多方扶植,目的是联络感情,绥靖荒服,怀柔远人。可是,一旦藏僧达到总藏民的一半,对于不许娶妻生子的黄教戒律来说,就有无法维持的危险了。

莲花出淤泥,居士洒热血(净土大师与居士佛教)

一、极乐之大梦(净宗十二祖际醒大师)

清代莲花大片凋零,但是净土尚有大师出世,劝人念佛,策人往生,如清初的截流大师(1628~1682),一心精进念佛,从者颇众,被奉为十祖。又如省安大师(1686~1734),跟从灵鹫和尚参禅得悟,灵鹫想嗣法给他,他居然不受,辞走他处,专持佛号而终,被尊为十一祖。此外还有十二祖际醒大师,十三祖印光大师。

际醒大师(1741~1810)区别两种梦境,以回答一个问题。有人说:一切诸法都是梦幻,念佛修行也是法,也是梦幻,那又有什么用呢?际醒说:七地菩萨以前,都是梦中修道。无明大梦,即使是等觉菩萨也睡不醒,惟有如来一人是大觉者。不过娑婆世界的梦,是从梦人梦,梦之又梦,转展沉迷。而极乐之梦,是从梦入觉,觉之又觉,乃至于大觉。

际醒大师姓马,字彻悟,京东丰润县人。从小博通经史。22岁得了一场大病,从此深感幻身无常,有出家之心。病好后,削发为僧,贯通性相二宗法要,尤其精于法华三观。后又参禅,大得玄解,每每对后学说:“永明延寿大师是禅门宗匠,尚且归心于净土,何况当今末法时代,应该更加精进才是。”说到动情之处,常常潸然泪下,听众也莫不涕泗沾襟,为之动容。

彻悟有十六字诀念佛法门——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行愿持佛名号。

嘉庆5年,彻悟大师搬到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传法10年。与弟子同甘共苦,担水运柴,修墙补屋,一一躬行。常劝人发大菩提心,痛念生死,并有八事相告——(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2)以深行愿,持佛名号,是净土正宗;(3)摄心专注而念,是下手方便;(4)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5)坚持四重戒法,是人道根本;(6)种种苦行,是修道助缘;(7)一心不乱,是净行归宿;(8)种种灵瑞,是往生验证。

嘉庆15年,际醒大师手结弥陀印,安然而逝。异香满空,容貌如生,光泽异常,多日不变。

二、世有惭愧僧(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1861~1941)是陕西人,早年学儒,对佛法多有攻击。后来得了几年病,病中反省,知道以前不对。此后投奔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顿入佛门,别号常惭愧僧。

常惭愧僧患有眼疾,几乎失明。由于这个眼病,悟到身体是苦的根本,从此一心念佛,直至肉眼大明,病症痊愈。因此更加相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26岁进入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业。后去普陀山法雨寺,在藏经楼20年,苦读精思,不问世事,昼夜念佛,证得念佛三昧,著有文稿95篇。世人极少有知道的。

民国时候,高鹤年居士,取出大师文稿数篇,印入上海《佛学丛报》。

徐蔚如等居士拜读后,合掌欢喜,叹未曾有,直称“大法凌夷,于今为极。不料当今尚有具正知见如我师者。”于是搜集印光大师手稿,辑为《印光法师文钞》行世,徐蔚如亲自做序称:“续佛慧命,于是乎在。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也。”

文稿刊布之后,求学者不可胜计,师名远扬。后来创办弘化社,20年中印行佛典佛像,不胜枚举,佛经可能有四、五百万部,佛像百万多幅。

三、居士不在家(杨文会居士等)

居士佛教的兴起,在清代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清初有宋文森、毕奇、周梦颜、彭绍升等;中叶有钱伊庵、江沅、裕恩、张师诚等;清末有杨文会、沈善登等。尤其杨文会,大力开启民国一代居士佛教,功不可没。

杨文会(1837~1911)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殁于1911辛亥革命年,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那时侯,中国丛林出家佛教已经奄奄一息、荒草纵横,清朝腐败不堪,洋兵蠢蠢欲动。居士杨文会出世,负有弘扬佛教于乱世的历史重任。随后便有诸多居士佛学家接连应世,以一腔热血,鼓吹革命,重振佛威,乃至血溅朝野。

仁山先生,名文会,安徽石埭(石台)人。从小聪明过人,饱读天文地理历数音韵和黄老经书,善于交际,生性豪侠,舞刀弄枪,骑射技击无所不习。后因病中读佛典,大有感悟,立志佛教事业,大量印刻佛经,加以流通。

据说文会少年时曾经跟随祖父见过曾国藩。曾国藩一见就很赏识他,劝他求取功名,文会却说“我不要异族的功名。”反清之心甚浓,不愿考举做官。曾国藩一笑置之,吩咐自己的公子曾纪泽好好栽培文会。曾纪泽出使欧洲的时候,请文会帮忙,任参赞之职,实权在手。他流转欧洲,注意学习西方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强国之道,购回了一批科技仪器。后去日本,在南条文雄的帮助下,发现了唐宋时期流传到日本的佛学经典,许多已为中国所无。特别是唯识宗瑜珈行派的经典,其中博大精深的形而上学思维和条理严密的因明逻辑体系,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不禁慨叹“道在斯矣!”遂将窥基《唯识述记》等经疏300余种引回中国,选择重要的刻印出版,流通于世。

南京金陵刻经处是他和十几位好友共同募捐集资建立的重要基地。

1907年,他在金陵刻经处设立佛学堂,取名“祗洹精舍”,自编课本,延请苏曼殊教授梵文英文,培养弟子,准备赴印度传法。太虚大师和谢无量居士都在这里学习过。后来经费不足,只得停办。1910年,他又联合同仁创办佛学研究会,担任会长,讲授佛法,不幸于一年后去世。

杨文会居士调和各宗,注重义学研究,晚年归宗净土。盛名所及,海内外学人多有敬仰者,影响了一大批居士和学佛人。著名的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以身殉国的谭嗣同;提倡佛教三大革命和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学贯中西、热衷于教育和社会进步的现代文化启蒙导师梁启超;国学大师和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章太炎;佛学大师、继承先生遗志创办支那学院的欧阳竟无等。此后,佛教名流吕秋逸、梁漱溟、熊十力、王恩洋、黄忏华等,都就学于欧阳公门下。

在家居士的弘法活动,曾经引起出家僧人的不满,一时口诛笔伐,互有问答论战。时至今日,更有连居士之名也没有的,津津乐道于佛教,而置庙门于不顾。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尽述。

1907年,他在金陵刻经处设立佛学堂,取名“祗洹精舍”,自编课本,延请苏曼殊教授梵文英文,培养弟子,准备赴印度传法。太虚大师和谢无量居士都在这里学习过。后来经费不足,只得停办。1910年,他又联合同仁创办佛学研究会,担任会长,讲授佛法,不幸于一年后去世。

杨文会居士调和各宗,注重义学研究,晚年归宗净土。盛名所及,海内外学人多有敬仰者,影响了一大批居士和学佛人。著名的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以身殉国的谭嗣同;提倡佛教三大革命和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学贯中西、热衷于教育和社会进步的现代文化启蒙导师梁启超;国学大师和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章太炎;佛学大师、继承先生遗志创办支那学院的欧阳竟无等。此后,佛教名流吕秋逸、梁漱溟、熊十力、王恩洋、黄忏华等,都就学于欧阳公门下。

在家居士的弘法活动,曾经引起出家僧人的不满,一时口诛笔伐,互有问答论战。时至今日,更有连居士之名也没有的,津津乐道于佛教,而置庙门于不顾。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难以尽述。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忏悔录(上)

    忏悔录(上)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热门推荐
  • 酒剑红颜录

    酒剑红颜录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情仇爱恨,不过是你杀我,我杀你,有点无聊,有点可笑,无人能躲,也无路可逃。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将军伶

    将军伶

    我是新的将军,我是老的伶人,战场千里裹黄沙,一支长枪露寒芒。权利是谋略的战场,老将军的死,我终将查清楚。
  • 让你学会做人的1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学会做人的1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网商大智慧:走出淘宝创业迷局

    网商大智慧:走出淘宝创业迷局

    随着淘宝创业在国内逐渐兴起,使用淘宝平台开始人生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许多知识来武装自己,同样也需要避免走前人所走过的冤枉路。本书就像是一位导师,告诉淘宝创业人,前人都犯过那些错误,该如何少走弯路的书。——是否遇到过下架、差评、投诉、被骗、封店等一系列令您困惑不已的事情,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迷宫里前行。本书通过66个淘宝人所经历的鲜活的案例,让读者了解一些淘宝人曾经遇到过的迷局,了解那些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怀揣一个指南针,在迷宫中远离冤枉路。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娱边缘的美食家

    文娱边缘的美食家

    【永久解锁‘一份清汤面’,试过领取】【永久解锁‘一份猪油拌饭’,试做领取】【永久解锁‘一份老母鸡鲜汤’,试做领取】……徐来用最简单的东西做出的东西,让整个娱乐圈哭的稀里哗啦……
  • 妖事务所

    妖事务所

    薛云误打误撞加入了由妖怪和修士经营的事务所,然后……为什么?身为神话中的存在,为什么和神话传说里的完全不一样?是神话骗了我,还是你们都是假“神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