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600000025

第25章 历史的跋涉(6)

玄奘在龟兹停留两月后,又登程西行,经跋禄迦国(今阿克苏一带)沿阿克苏河、库马力克河,到达天山南麓凌山山口。这里是翻越天山的一个重要通道。其艰苦和危险难以想像,经过这个通道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前文已记述过玄奘一行经此畏途时触目惊心的情景,玄奘本人对这次惊险经历,写下了一篇叫人过目难忘的美文:“其山险峭,峻极于天,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集而为凌,春夏不解,凝冱汗漫,与云连属,仰之皑然,莫睹其际,其凌峰摧落,横路侧者,或高百尺,或广数丈,由是蹊径岖崎,登涉艰阻,加以风雪杂飞,虽复履重裘,不免寒战,将欲眠食,复无燥处可停,唯知悬斧而炊,席冰而寝。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愈甚。”历此磨难,仍矢志西行,玄奘不愧为顶天立地伟男子。玄奘所记,令山河唏嘘慨叹,叫草木零落动情。

过了雪山,抵达大清池(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沿湖北行来到碎叶城。玄奘在这里遇到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受到热情接待,可汗还派人护送玄奘。玄奘经过中亚名城江布尔、塔什干,渡过药杀水(今阿姆河),到阿富汗地界,又登上帕米尔高原,经过一个更加险要的隘口“铁门”,两旁山势奇峻、石壁陡立,兴都库什雪山一带比凌山更艰险。天竺的僧人惊叹于玄奘的献身精神,主动带领玄奘瞻拜各国佛教胜迹。

玄奘历经磨难,巡游了中印度六大佛教圣地,终于到达目的地摩揭陀国。这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大国,佛祖静虑佛成的菩提树就在这里。玄奘在菩提树前五体投地,悲泪洗面,虔诚之情感动了在场的数千人。摩揭陀国最著名的那烂陀寺,派僧人将玄奘迎入寺内。从此,玄奘凭他探求真理的决心和意志,顽强不屈的牺牲精神,终于找到了实现弘愿的理想之所。

玄奘追踪圣贤,神游佛国,为学习佛经法理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勇于探求佛学精髓,善于雄辩真伪底里,成为印度佛学的饱学之士,很快就确立了他在印度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在印度学经求法十多年,玄奘思念祖国,决计返回。戒日王、鸠摩罗王及众僧一再挽留,但玄奘归心已定,不可动摇。于是在公元643年动身回国,携带佛教经典650部,翻越兴都库什山和葱岭,重历登危履险之难,再尝踏雪涉沙之苦,经疏勒国(今喀什)、莎车、叶城等地到达于阗国。

玄奘在于阗停留期间给唐太宗写了封信,派人随商队将信带到长安。信中说他为了寻求佛教经典,“常思访学”,甘冒朝廷禁令,“无顾身命”,“私往天竺”,沿途苦行五万余里,历时一十七载。现已学成并取得大批经典,请求准予回国。唐太宗接信后非常高兴,派人送来敕谕,说:“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并嘱咐玄奘将印度梵语经卷及有关书籍,都带回长安,还安排于阗等国护送,到了鄯善由敦煌官司前来迎接。

玄奘本欲重返高昌,践约与麴文泰相会,得知该王已辞世多年,便于公元645年春天回到长安。当玄奘乘船渡河人城时,赶来欢迎的百姓在街上川流不息。船上载满从印度运回的经典和佛像,那穿着异样的中年僧侣,正是历尽19年艰辛,正是梦幻般从遥远的天竺佛国取经归来的唐僧玄奘。唐太宗召见了玄奘,朝廷给了他优厚的款待。但当太宗让他还俗做官时,玄奘立即表示婉谢,并重申“愿得毕身行道”的决心。太宗只好让玄奘到慈恩寺主持译经,还专修一塔收藏他带回的经典,这就是西安著名的大雁塔。

玄奘此后经历了19年的译经生涯,《大般若经》长达600卷,译成后被称为“镇国之典,人天大宝”。至公元664年,共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在中国佛教史上,这次译经最多。玄奘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又精通梵文,所以译文流畅优美,又贴切原意。将以往人们俗称的“天竺”正式改称为印度,就是由玄奘确定下来的。

在译经过程中,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整理,完成了西行求经的见闻录、记载西域历史文化的鸿篇巨制《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最生动的说明和最具权威性的历史依据。

公元664年3月,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每天有僧俗千人前来哭灵。

玄奘法师不是守土有责的勇士郡主,也不是权势在握的重臣巨富,他只不过是个为了求学解疑而步履西行的僧侣。他受到人们的敬仰,是因为他向人们奉献了理性思想,和大无畏的求索精神。

政治事件的文化折射

塔里木河流域,穿梭来往着使者、军卒、商人、僧侣,他们经行于河岸、驻足于绿洲,多则数十人或数百人,少则数人甚至有一人孤行单影的独旅者。

然而,塔里木河畔也有风云突变、烽火骤起的时候。这次,在塔里木河波卷浪涌的鼓号声中,就有三万大军自中原而来,铁流万里,挥师西进。大军过处,大地在震撼,流沙在颤抖,塔里木河岸的大漠烟尘冲天而起,弥漫于苍穹。

烽烟过后,在庞大的龟兹佛教石窟寺群中,出现了一座特殊的石窟寺。

这座石窟寺建筑在渭干河出山口的断崖上,山势陡绝,气象险峻。此寺凿有500多所洞窟,山麓上璎珞香花,丹青斑驳。

这个石窟现名叫库木吐拉千佛洞,它的规模仅次于前文谈到的克孜尔千佛洞,但它的风格与西方影响甚深的克孜尔千佛洞不同,这里却是一派中原汉文化气象,被人们称为“汉风窟”。

走进库木吐拉千佛洞,目睹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精美壁画和一座座彩绘雕塑,立刻就会感到一股股醇厚的中原文化之风扑面而来,它以历史的目光凝望着每一个人,渴望与你对话。在一千多年前我国边境的城邦小国龟兹,出现这么多汉人修造、汉僧住持,弥漫着中原文化艺术氛围的千佛洞,是令人惊喜和大有深意的。将它称为“汉风窟”,是因为它与被称为“龟兹样式”,呈现出印度、波斯风格的克孜尔石窟寺大相径庭,库木吐拉石窟寺是一片飘散着华夏薰风的汉人乐土。

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于两晋时代,这时的壁画比较粗糙。第二期为南北朝和隋代的壁画,比第一期的绘画有很大进步,但仍没有突破印度、波斯佛教艺术的规范和模式化倾向。库木吐拉第三期的绘画完成于唐代中后期,石窟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汉化后的库木吐拉千佛洞达到了它最辉煌的艺术顶峰阶段,成为龟兹石窟群的里程碑。

在长期受印度、波斯影响并形成自己风格的龟兹石窟群中,出现一批纯汉风洞窟,这一不寻常现象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透露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信息密码。库木吐拉“汉风窟”的出现是塔里木河流域文化的巨大变革,是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的文化折射。

这次政治事件反映在库木吐拉千佛洞,首先就表现在绘画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人物形象生动可感,色彩明朗,线条变化自如,不仅有西域晕染凹凸法和刚劲如“屈铁盘丝”的用线,也有圆润如吴道子“莼菜条”式的笔法。在壁画背景建筑上,呈现出汉地楼阁富丽堂皇的风貌,那些宽袖长披立于云头的听法诸众,一派飘飘欲仙的唐代中原人物之风。壁画中的佛、菩萨、天人都已变成了汉式妆扮,一般人物形象也都具有中原人物特点。这种变化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标志,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后向西域回传的实证。

库木吐拉近千身小佛,全部是双领下垂的汉式千佛。那位男供养人像身着衫、头戴幞头,双手拱于胸前,纯系唐代中原汉官供养像。图案装饰、人物相貌、环境建筑,均是汉画风范、盛唐气象。壁画中《观无量寿变》的净土世界,不啻是唐朝宫廷生活的升华,祥云飘缈中的乘象菩萨的面容装束,是明显的汉人模样。

同类推荐
  •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2017年是新诗诞生100周年纪念,著名诗人杨黎主持采访了78位当下著名的一线诗人,包括春树、朵渔、韩东、何小竹、老巢、李亚伟、刘立杆、马策、魔头贝贝、潘洗尘、祁国、秦风、尚仲敏、邵风华、沈浩波、孙文波、谭克修、文康、乌青、小安、小引、轩辕轼轲、徐敬亚、于坚、宇向、余怒、叶匡政、袁玮、臧棣、张执浩、周亚平等风云人物和中坚力量。书稿以问答的形式和自由的篇幅,主要围绕六个方面谈论100年来新诗的方方面面。
  •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夏、商、周代采取中央王朝与各部落联盟分土而治的方式;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各诸侯国对疆土采取分层划区进行管理。这一时期的户籍制度最初处于萌芽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则与兵籍、赋籍、地籍联结在一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
  •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内的教师,他们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题目撰写了论文,同时发表在几个学术研讨会上,后来又经过修改,收入本书。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是能吃苦的一群人,他们那苦行僧的精神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来源。在常年的生存压力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河南人不得不埋首于生活的残酷。于是,在艰难中也不断前进,星落云散,始终挺立在世人面前。于是,在黑暗之中看到烛光,从陨落到奋起,创造新的高峰。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热门推荐
  • 归愚词

    归愚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宠婚:蜜吻小娇妻

    豪门宠婚:蜜吻小娇妻

    1v1甜宠文初次见面就结婚?总裁霸道不讲理?纪晓舒表示,这些不是问题。总裁老公整天教我如何当坏女人?纪晓舒:这些都是问题!
  • 纯情慕少太撩人

    纯情慕少太撩人

    都说自古世仇成鸳鸯,青梅竹马难成双当身世揭开时原来是一对青梅竹马哼,谁说青梅竹马难成双?都说他高冷,无情不近女色;都说她冷酷,杀人无数,辣手摧花但事实却是情难自控 “小狐狸,过来!” “我和你很熟吗?” “睡都睡过了还能不熟吗?” “!!!”神她妈睡过了,不就是盖着被子纯聊天吗?
  • 孤存我们不分手

    孤存我们不分手

    陌然尘,娱乐圈新星,算是比较有实力的女星。孤存,绝地求生职业选手。不分手的恋爱,由他们来实现。注:有各大CP客串,不ky,不上升蒸煮。
  • 身有芊芊劫

    身有芊芊劫

    认识白芊芊的人都知道,她爱墨沉渊,爱到一点自尊都没有!所有人都以为她嫁给了墨沉渊,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结果。殊不知,他娶她,是为了一步一步将她逼进见不到低的深渊!直到,她想放弃他的时候,他画地为牢,将她死死地束缚在深情里!
  • 凌霜辞

    凌霜辞

    世人皆知,庾殇放着好好的正道不走,私通邪魔外道,不知害了多少修士甚至婴孩的性命。于是天谰宗大义灭亲,将庾殇与他那一众亲传弟子尽数问斩。可这一切,都是真的么?少女从断天水牢中逃出,手中有师父给的储物戒指,里面有一封要交给别人的信。可如何寻得那人?少女在冰天雪地中单独修炼,为的是有朝一日查明真相,她不信她的师父会害那婴孩的性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子(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影子(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本书是林焕彰的童诗集,收录了《妹妹的红雨鞋》《影子》《叽叽喳喳的早晨》等100余首优秀童诗。其中《影子》入选小学语文二年级统编教材。作者带着深沉的爱,专注地观察着儿童的生活。他将对孩子的爱心,化作灵感的源泉、想象的催化剂、幻想的翅膀,“自动自发”地将生活经过提炼,纳入到他的儿童诗的内容和形式中,写出被孩子们理解和喜爱的诗篇。
  • 大冥府

    大冥府

    众生轮回之所,是为冥府。无论神魔,死后必投入冥府轮回。百万年前,命由苍天不由人。百万年后,归墟以上,天穹以下,命由冥府,不由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