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600000026

第26章 历史的跋涉(7)

而那飞扬于天空的无数不奏自鸣的天宫伎乐以及高拱飞檐、红柱碧瓦的汉式建筑,则是一派东胜神州景象。有一幅《净土乐舞图》,在莲花盛开的水池上,一舞者飞旋起舞,左旁坐在莲花上的吹笙人完全是中原相貌、唐代妆扮。菩萨和乐舞伎大都是紧身束胸的飞裙飘带,头饰各色花蔓,鬓描花钿,身挂铃坠,纱巾齐腰,璎珞披身,如长安妇人般丰满润泽,雍容华贵。特别是那些菩萨也酷似唐朝贵妇,梳高髻、戴宝冠,耳坠铃铛,项饰金环,臂有钏,腕有镯,红色罗裙,肩挂青纱,明眸翠眉,粉颐朱唇,那飘逸的身姿,曼舞的动态,俨然如大唐都城里的宫娃。

库木吐拉石窟寺壁画第三期飞天,对于线条的认识和表现,已达到中原绘画的境界。画家笔下的线条千变万化,充满活力和动感,无论是星云流动、波浪翻卷、眼神顾盼、手足轻移,无不体现在线的韵致之中。还有那人体的动态,一根根线条组成的飘带就给人满墙风动、人如飞燕、婀娜多姿、仪态万方之感,呈现出中原神韵、东方之美。这种以线造型、形神兼备的艺术手法,是对印度飞天以色块和面造型手法的突破和补充,也是佛教文化中国化和中原文化主体化的标志。因为这里占优势的是自由轻快的线条,菩萨和飞天身穿优美的流水线条的衣裳和彩带,如同塔里木河悠悠流淌时的水花浪波。

绘画内容上,库木吐拉汉风窟出现了唐代流行中原的大乘经变画,构图形式和表现方法与中原汉风样式如出一辙,还二书写着汉人榜题,可见是出于汉族画家之手。不过那些常见的千佛,则是千人一面,单调雷同,缺少美感。这与佛教艺术的布道性使命有关,只要让佛教众生满目生佛,就达到了目的。这类绘画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性,只具备部分艺术性或只是一种准艺术。

佛教艺术是佛教教义的产物,题材形式都要严格按佛教经典和观念来绘制。但库木吐拉千佛洞,却引人注目地出现了表现世俗生活的绘画,如一块板绘《鲁义姑图》,画的就是一位生动美丽的唐妆女子。另有一尊女童塑像,是一个汉族女孩,那憨厚、天真、快乐的表情,显然倾注了汉族工匠对遥在内地的女儿的一片钟爱之情。还有一些表现劳作耕种、家畜养殖及花鸟动物的画面,明显改变了龟兹石窟艺术纯佛教内容的状况。

库木吐拉千佛洞壁画内容和形式发生的变化,已不是一般意义上艺术的演变,而是中原文化已入主龟兹,并在这里生根开花了。生活在这里的汉人,通过营造中原文化氛围,体现母体文化的支撑力,从中寻求慰藉和温馨。如洞窟壁画中山水建筑形式的变化,是为了让富丽堂皇的中原亭台楼榭在这西方净土占据一席之地。绘画布局上出现中堂式画面并在两侧配以主轴式条幅,就突出了中原汉人追求平衡稳定的审美意识。这说明库木吐拉石窟的接受主体已经更换为中原汉人,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已为适应新的群体的文化心理服务了。唐代中原的隆盛之风、文化观念、艺术形态,在西域社会文化时空中熏染回荡,面临大唐文化浪潮冲击的,已不是龟兹风格或印度风格的壁画,而是整个龟兹佛教文化乃至塔里木河流域诸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显然,这是塔里木河掀起的一次巨大浪涛,是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后的艺术再现。

从汉代到唐代,西域各国一直由中央政权实施管理。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军击败西突厥,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塔里木河流域各国事务。结果遭到吐蕃和西突厥的不断侵袭,把堂堂唐朝设置的都护府赶得一时在龟兹一时在西州(今吐鲁番),总也安定不下来。更糟糕的是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居然第二次攻陷龟兹,逼走了唐朝设置在龟兹的安西都护府。这又一次为唐王朝敲起了警钟,意识到对西域政策的严重失误,开始组织力量进行反击。

武则天这位临朝执政的女皇一马当先,要改变治理西域的被动局面。她力排众议,出其不意的派出三万大军,由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率领,大破吐蕃之众,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挥师于塔里木河全线,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重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唐军三万之众镇守。对此朝廷里争议很大,认为以汉军三万征西域,既要征用内地精兵,远涉沙碛,又要花大量军费供应吃穿之用,这会给国家、百姓带来很大负担,因此建议放弃西域。这种意见,被武则天坚决拒绝。诚然,支付这样一支庞大的远征军的费用实在不易,但为了保障西域领土的完整安宁,付出一定代价也是必要的。武则天具有战略眼光,坚持向西派兵,强化统治,并以博大辉煌的大唐文化之光沐浴西域疆土。更可贵的是,武则天由此总结了经验教训:“贞观中,西域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武则天以“不善守”三字,概括了唐王朝治理西域的弊端。

这样,不仅安西大都护府重设于龟兹,统领西域诸国,还设置了龟兹镇守军和龟兹都督,更把四镇僧都统也驻锡于龟兹。库木吐拉千佛洞一带,可能就是安西大都护府的驻节地之一,这样就使中原流行的佛教文化观念和佛教艺术也回传到龟兹。

塔里木河沿岸,处处飘扬起唐王朝的帜幡,震响起华音汉语的声浪。

抵达龟兹的汉军将士三万,与当时龟兹国的总人口数相当。再加上政府官员,各类后勤供应人员以及陆续加入的随军家属,其人数远远超过龟兹国总人口。如此兴师动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佛教文化一定是首当其冲了。

佛教虽然由西域传人中原,但经过数百年的汉化过程,再回传到西域就是另一番崭新面貌,已不是靠近源头的龟兹佛教所能替代和改变的了。

迁居龟兹一带的三万多汉人,需要精神寄托,需要佛陀的保佑。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唐王朝就招聘和派遣大批僧人工匠随军西去,开凿寺窟,雕塑佛像,绘画壁画,进行法事活动。这就注定了他们要采用中原汉民族的习惯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绘画中原故乡的风光景物,人物也要画成汉人熟悉的形象,使他们感到亲切,借以减轻思念亲人的痛苦,熨贴远行者孤独的心灵。他们在洞窟中用汉文写下“南无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的榜题和真切感人的“十二大愿”,表达他们祈求平安和热爱家园的心声。汉文字、汉风俗、汉艺术都进入汉人佛寺,把中原文化全方位带到龟兹。

在龟兹佛寺中,汉文榜题、汉文命名、汉僧住持的情况非常普遍。前文提到慧超西行经过龟兹等地时,正是西域大都护府的全盛之时,他对上述情况有过详尽的记述。

作为一场政治事件的文化后果,不仅为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创了汉风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而且由于这次军事行动涉及和影响了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各国,因此西域普遍经受了强劲汉风的冲击。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锡克沁明屋石窟群,其汉风色彩之浓更胜于库木吐拉,这是因为这里驻有大量汉军。石窟中的一幅《誓愿图》,绘一浓妆女子,左手抚颊,浓眉小口,面容丰颐白皙,正是唐代崇尚的中原妇女形象。另有比丘像形体丰满肥硕,容貌也与中原汉人无异。疏勒国三仙洞内佛像是石胎泥塑,这种来自中原的造型为西域少见。洞内壁画以莲花为中心的八身佛像,象征着十万佛众,完全是散发着中原汉风气息的大乘绘画。至于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更是与中原王朝息息相通,大唐文化在这里踪痕处处。

汉风艺术在西域各地流行,不仅说明唐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加深、统治加强,而且还透露出大批中原画家工匠活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信息。这一地区佛寺壁画有许多是汉族画家的手笔。日本人羽田亨在谈到中原文化对塔里木河流域的影响并使当地文化的汉文化增强时说:“各处千佛洞绘画中杂有唐代手法特点,但这与其说是出自学了唐代手法的西域人之手,毋宁说是唐代艺术家采用了西域风格的结果。”

库木吐拉及安西四镇各千佛洞汉风壁画形成于唐代。但塔里木河流域诸国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却早于两汉时期。西域和中原的往来被绵延不断的丝绸之路连结起来,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其实在唐长寿元年将安西都护府重置龟兹之前,西域各地已有了漫长而深刻的中原汉文化背景。其佛教艺术,事实上在早于库木吐拉汉风窟之前,就已吸收了许多汉文化因素,这在西域各时期的壁画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库木吐拉汉风窟的出现,虽然是一次政治变革直接的文化折射,但从塔里木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善于融合的文化景深来看,这也是人们审视历史的一束明亮的反光和烛照。

同类推荐
  • 苗族古歌:苗族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苗族古歌:苗族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苗族古歌》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等,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它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产业已经列入中国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本书正是从这一视角,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初步回答。从理论上着重概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力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及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书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这对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为你机关算尽

    为你机关算尽

    众人皆知影帝纪砚清隽冷淡难接近,后来才发现这就是个粘人小奶包。“阿执,你把那个随身男助理调走好不好?”“阿执,你只喜欢我好不好?”“阿执,你怎么离开我那么久?”面对纪砚,晏执表示:能忍宠着,再作扔了。小影帝委委屈屈的看着她:“你舍得吗?”我机关算尽只为在你身旁留个一席之地。[男主视角]甜宠重生
  • 快穿之男神太凶萌

    快穿之男神太凶萌

    新书已发:《穿书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1V1】苏青被她的顶级boss调去拯救各个位面即将黑化的男配。以为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谁知道...“因为我喜欢你,所以你别喜欢别人。”苏青:太无理取闹“从相遇那天起,我的风景就一直是你。”苏青:太油腻“人生固短,无你何欢。”苏青:太官方“听闻姑娘治家有方,余生愿闻其详。”苏青:太假系统:你是直女吗?!(ps:不虐,男主都是同一个人。)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四兄弟在四川老家开始创业旅程,他们用拼凑起的1000元钱,从养鸡、养鹌鹑做起,在三十年间打造出中国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其中刘永行刘永好两度被评为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二人也先后成为CCTV2001和2006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四兄弟的成功是中国式“白手起家”的典型,他们的创业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也因此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起伏跌宕,而他们一路走来,三十年屹立不倒、蓬勃长青,的确称得上一个难得的奇迹。
  • 不二臣

    不二臣

    作为疯子和谄臣的女儿。祁太微逃过婚,放过火,杀过人,死的时候漂泊异乡,孑然一身。她拼尽全力爱上的,不过是场黄粱美梦。如今梦醒了从头再来,这种裙下之臣不要也罢。“抓住这只手,你就可以活命。”“活你个大头鬼啊。”做人真他娘一点意思也没有……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本书给大家呈现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其内容有《诗经》、《伊利亚特》等等文学名著。
  • 元气少年

    元气少年

    平庸弱懦的学生宋保军,意外开启三十二重人格,成为全能少年,走向人生巅峰!
  • 倾国王妃之九重城烟

    倾国王妃之九重城烟

    甜宠1v1很多糖欢迎来吃he【简介】:谁说不受宠,就可以一直懦弱?远离故土便无人照拂?她不需要。人人都说她变了,变了?变了的是时间,是曾经的他们。若问起,她这一生的经历,她回答:“足矣。”她,赵国二公主,空有虚名,想远离争斗,却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那当然得以牙还牙了!他,别国太子爷,只因当年那一眼,就对她念念不忘,是私心?还是别有目的?为了她岂止可以杀便天下人不足惜。她,年少懵懂错把好感当做爱,雨过天晴后,遇一人,知冷暖,懂欢喜,护一生一世。他,世间变故皆在他的掌握中,从始至终为的不过一个她,她一滴泪,他人血债血偿。【一句话简介】:一曲如烟半世缠绵,一袭嫁衣江湖再见。
  • STALKY & CO.

    STALKY & C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高级绝望

    超高级绝望

    【超高级绝望】这里是财阀割据的世界。有一些人,他们在某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长处,他们被称为,超高级...玖酒九,立志继承亿万家产,当一个米虫,却不曾想来到这个光明与黑暗,真神与逗逼交叉的世界。他表示,还是想努力当个米虫,却总有人想让他变强!本书又名【总有人想让他变强】(稳中带皮,文风欢脱)(本作不会一直打打杀杀,只是前面一小部分有些黑暗)【如果喜欢的话,投资来一打﹋o﹋】
  • 再见隔经年

    再见隔经年

    青春岁月,那样一段特别的时光,足以让我用一生的时间回味。那一年,我们穿着帆布鞋,在艳阳下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属于我们的少年时光。我们的故事也从那一年开始,我不是俊男美女,我的青春中自然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初恋和无可奈何的别离,可是却有着一段卑微到尘埃里的暗恋。那一年,我曾经翘掉一节专业课只为了可以去看自己喜欢的人的篮球赛;那一年,我曾经在期末考试前面对自己厚厚的教材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儿开始复习;那一年,我曾经认为毕业太过遥远,我们也会一直陪在彼此身边;那一年,我们对于未来充满期待;其实这就是属于我的青春,虽然有些平庸,不过却也真实而美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