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0100000005

第5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框架(2)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签订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也称《建立世界贸易组织马拉喀什协定》)在开篇就提出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其序言指出:本协定各参加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目的,同时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寻求既保护和维护环境,又以与它们各自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加强为此采取的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已经明确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建立多边贸易体制的宗旨之一。这是自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后首次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法律文本中出现。WTO在序言中所规定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贸易增长。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也是各个成员构建和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主要目的,也只有通过贸易的增长才能实现WTO关于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的要求。第二是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WTO要求“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寻求既保护和维护环境又发展贸易的对策”。第三是社会公平。这里的社会公平包括“国际社会公平”与“国内社会公平”两个方面。从国际层面讲,一个缺乏公平的国际社会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空前加深,可以说,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不会持久。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得目前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这种现象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在国内层面上,一国国内缺乏社会公平的话,该国同样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国国内如果不能保证社会公平也是违反WTO“可持续发展”要求的。WTO协议要求成员国应按照WTO的要求,在国内外贸政策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成员方贸易行为的一个评价标准。

2.1.3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国际贸易理论

如前所述,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构建评价体系的经济学基础,为科学衡量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程度提供了经济学衡量方法。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斯密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思想。在此基础上,斯密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开始探索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在《国富论》中,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既然每个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斯密是从劳动分工开始论述国际贸易问题的。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其中前者的作用尤其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取决于分工。一国内部的劳动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强调,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各自占有优势的自然禀赋中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前者是指导致自然赋予的有关气候、土壤、矿产、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因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些特定商品时,或许有非常巨大的自然优势,这种自然优势是不可逆转和替代的,因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后者是指通过自身努力而掌握的特殊技艺,或称之为技术。各国应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然后交换各自的商品,从而使得各国的资源、劳力、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相反,不注意发挥优势进行生产,只能导致国民财富的减少。斯密所讲的优势实际上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意在说明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即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所以通常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Absolute Cost Theory)。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斯密还论述了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好处,概括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就是说,把本国多余的商品输出国外,换回本国无法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商品,满足双方的需要。第二,增加社会价值,获取更大利益。由于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参差不齐,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不尽相同,这样通过对外贸易得到的某些商品的数量会超过本国所可能生产的,从而节省了本国的劳动力或增加了使用价值。第三,互惠互利,共同富裕。一国从对外贸易中得到的主要利益在于输出了本国消费不了的剩余货物,因此,即使两国贸易平衡,由于都为对方的剩余货物提供了市场,双方还是都有利益。所以对外贸易具有共同利益,而不是一方得到,另一方受损。斯密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率先作了理论探讨,并且明确指出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这些都是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贡献。可以说,是斯密首先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先河。

绝对优势理论是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山理论,自然成为一切贸易理论的起点和基础。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需要重视我国依照绝对优势理论进行进出口的产品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将这种作用量化到评价体系中,有利于更加科学地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比较优势理论

在斯密之后的另一位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其贸易学说是他整个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嘉图所创立的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Doctrine)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的重要基础,自此以后一个多世纪的相关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其理论的补充、发展和修正,而未推翻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论证了以“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考察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也是从论述个人的分工和专业化开始的,而且他也明确指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活动应该根据各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来进行。所不同的是,斯密讲的优势是指绝对的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李嘉图心目中的优势则是一种相对的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李嘉图反对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建立在各国绝对优势的差别上,认为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所有产品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同样要参与国际交换的现实。

李嘉图指出,从个人之间的分工来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例如,在制鞋和制帽两方面甲都比乙强,不过制帽只强1/5,而制鞋要强1/3,甲的更大优势在制鞋,乙的更小劣势是制帽。所以,甲应该专门制鞋而乙应该只制帽,然后双方通过交换都能得到更多的鞋和帽。这就是说,尽管乙在两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但那种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生产(制帽)实际上就是他能得到“比较利益”中的相对优势。因此,贸易活动中的相对优势即是指较大的绝对优势,或较小的绝对劣势。这种优势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的相对差异带来的,反映了它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所以又称为“比较成本说”(Comparative Cost Doctrine)。李嘉图进一步强调,这种优势标准其实更加适用于国际贸易,因为劳动、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不可能在国与国之间随意流动,经济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既不会也不可能把它们的居民全部移送到富国,它们唯有正视本国实情,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来增加本国财富,所以发挥相对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仅论述了国际贸易能够互惠互利,而且阐明了这种国际贸易利益具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遍意义。更重要的是,他指明了取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关键所在,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思想准确地概括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极具启迪意义,甚至对经济以外的日常生活也具有哲学层面的普适指导意义。由于比较优势理论是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根据,因而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优势理论自然是重要基础之一。

古典贸易理论奠定了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基石,用严密的逻辑分析了国际分工的科学性和价值,是自由贸易最早的理论支持。古典贸易理论所倡导的国际分工建立在优势的基础上,而相比斯密的绝对优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在现实社会中更容易实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仍然是当代各国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考虑,对外贸易的价值也从此开始被人们重视。从本质上说,贸易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利用资源都有重要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其实就是建立在各国的优势基础上。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古典贸易理论单纯追求短期的、狭义的比较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广义的经济利益,特别是生态环境效益。需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等缺陷下难免会导致决策失误和“短视”。因此,一味追求贸易的增长,忽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野蛮作业反而会损害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这种粗放式贸易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而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也正是长期以来的国际贸易格局。虽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从而引起很多人对“比较优势陷阱”的担忧,即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虽然能获得利益,但是贸易结构不稳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坚持认为比较优势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初动力和基础,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依然应该遵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原则。当然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优势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转换,所以如何保持既有优势并挖掘新的优势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这正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2.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产生始于对斯密和李嘉图贸易理论的质疑。在斯密和李嘉图的模型中,技术不同是各国在生产成本上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可是到了20世纪初,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往已很普遍频繁,技术的传播已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许多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已非常接近甚至相同,但为什么成本差异仍然很大?可见除了技术差异以外,一定有其他原因决定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赫克歇尔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应该是造成比较优势存在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经济学

    笑话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学问。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本书可谓是雅俗共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借助一个个笑话所蕴涵的道理,轻松地理解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满足“学点几经济学知识”的愿望;对于经济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本书则可以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演义”,如此“娱乐”,权当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储蓄小常识

    储蓄小常识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一共分为3篇:第1篇从“储蓄”的定义、目的、种类和方式入手,讲述了“储蓄”的基本常识;第2篇讲述了“利率”的基本含义和各种类型;第3篇讲述了“储蓄机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
  •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也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便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为了确保经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愿办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理人与小股民在事先签订一份“激励合同”。但目前它也几乎只存在于美国及英国,激励合同在欧洲大陆以及亚洲还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热门推荐
  • 旧日的诗人

    旧日的诗人

    谁也没想到。那本诗人之书记载的都是些足以颠覆世人的故事。行走于光明与黑暗间,维斯决心要把一切颠覆埋葬迎来新纪元。
  •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她是家世显赫的尊贵二小姐,醒来却发现自己丧失所有记忆。王爷们个个向她投来爱慕的橄榄枝,而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三位王爷的缠爱,皇长孙的温情。她被卷入一场惊天的阴谋中,而这阴谋的主使者,竟是她今生死都不会想到的人!两度失忆,三度成亲,四次辗转。她竟最后与魔为舞!未婚生子,不幸小产。辗转民间,险些丧命。绝世惊鸿,猛然发现,她只不过是一次穿越,来完成另一个女子的后半生。杀戮,争夺。好!她受过的伤害,便要一并讨回!做着千古让人唾骂的妖妃也好!群【89346246】(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星城迷途

    星城迷途

    为了他,她原谅了这个世界对她的所有不公,可到了故事的最后,她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裙子,自杀于卧室,永远的留在了那一天。原来,时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会让过往的疤,越来越深刻罢了!【治愈系】
  • 修仙风云

    修仙风云

    志人虽小但在村里那可是一个人见人恨的孩子,虽然大家伙都对这孙志有三分恨意,但却并没有一人敢对他说三道四,只因这孙寡妇太强悍了。
  • 万界鸿蒙至尊系统

    万界鸿蒙至尊系统

    从都市穿越鸿蒙知道了我的父母之后的故事那就是我爸说鸿蒙,我妈是混沌。从今天起老子也能说我爸妈是谁谁来装13了真TM的开心。
  • 现代护理美学

    现代护理美学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融入了美学、护理学、文学、心理学、礼仪学、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相关知识,体现了本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满足了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最强天眼皇帝

    最强天眼皇帝

    【新书《我可以猎取万物》】龙轩带着极品天眼系统,穿越到了秦国太子身上,开局一只眼,宝贝全靠捡:“叮!地下埋着一把极品狂雷大宝剑,宿主快快挖取!”“叮!此书乃是九品上等武技的残品,待本天眼帮你完善!”“叮!空气中出现了‘天眼礼包’,可抽取各种宝贝,快快领取!”“哇!前方发现一中毒的妹子,龙龙快点过去解毒,要不然就被人抢了。”从此龙轩踏上了一条捡宝贝的路,每天不是在捡宝贝,就是在去捡宝贝的路上!群:499161318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仙之大唐

    仙之大唐

    正版:隋末乱世枭雄辈出,这是个天地英雄出我辈的时代!各路仙魔应天之召,纷纷下界应劫,以化千年大劫!天定人皇,入世神魔,这是一个怎样精彩的人间故事,且看仙之大唐来说!网文版:“这是大唐吗?咋还神仙满地跑啊?我不就是想造个肥皂,酿点酒,弄个水泥发点财吗?怎么就这么难呢?”“都是穿越,别人就能躺赢发大财,为什么我就要拼命苟活?”“什么?你叫程咬金?”“抱住!这是大腿!大粗腿!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这都是大唐第一福将大粗腿!”(故事素材来源于各种演义野史,非真实史料,请勿较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