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指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即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此外,他们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如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这种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可以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品的生产则主要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这种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则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然,这里的某种要素密集型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些产品相对于一些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但是相对于另一些产品而言可能就是资本密集型。
另外,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资本相对雄厚,被称为“资本充裕”国家;有的国家人口众多,被称为“劳动充裕”国家。这里的“充裕”也是一个相对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人均资本)来衡量。如果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美国就是资本充裕的国家,中国则是劳动充裕的国家。但如果中国与柬埔寨或孟加拉国等国相比,中国也许又该算成“资本充裕”的国家。
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储备稀缺程度的不同来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较低;而在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里,资本的价格会相对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因此,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一般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资本充裕的国家,则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俄林进而得出结论,一国应该进口那些昂贵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而出口那些便宜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自从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以来,经济学家们就开始对其进行拓展和检验。在所有拓展中,影响较大的是一系列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定理的提出与阐发。其中与原始的H—O理论本身联系最为密切的定理主要有三个:两个关于商品价格变动与要素价格变动之间关系的定理,即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一个关于要素禀赋变化及其影响的定理,即罗伯津斯基定理。这些定理是在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动因而得出的,应该算作H—O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有人将它们称为广义的要素禀赋学说。以下分别介绍这三个重要的定理。
①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按照H—O定理的推断,国际贸易首先会促使两国同一种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封闭经济下本国较为便宜的商品受到外国较高价格刺激而大量出口,价格随之上升;本国原来较为昂贵的商品受到便宜的进口产品冲击而价格下降。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与贸易壁垒因素,国际贸易带来的最终情形便可想而知:两国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均等化。由于商品价格是由要素相对价格决定的,因此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商品相对价格的上述变化对要素相对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帕(Wolfgang Stolper)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两人共同研究得出重要结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这就是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重要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原因在于贸易后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因为根据H—O定理,一国出口商品实际上是在间接地出口其丰裕要素,那么按照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实际报酬上升,稀缺要素实际报酬下降。这一定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发现国际贸易虽然可以改善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这种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对不同要素拥有者是不同的。换言之,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其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即一国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奖出限入政策,使得某些特定的要素所有者福利提高,这无疑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存在的理由。
②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这一定理的基本含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进而使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
当然,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是有严格条件的。萨缪尔森在其《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1949)一文中指出,讨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必须以下列条件为前提:首先是不变的产出物,即贸易发生前后两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其次是不变的要素投入与不变的技术,即生产每种商品都使用土地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两国生产每种商品的技术水平一样;再次是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即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种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则须是劳动密集型的;进而是不变的要素供给,即两国要素禀赋状况不变;最后还必须保证没有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完全自由流动,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在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也难以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实现的其他先决条件在现实中也很难满足。
虽然要素价格均等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是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却很明显。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所有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论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禀赋状况有任何差别。因而任何人为的贸易障碍都会阻止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停滞或反向运动。这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罗伯津斯基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最初是以不变的要素禀赋为前提的,即假定一国要素禀赋固定不变。事实上,这一假定与现实多少是脱节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一国的要素禀赋经常发生改变。通常来说,一国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会随时间而增长。同样,通过资本积累,一国的资本存量也会增加。各类生产要素数量的变化可能导致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而要素禀赋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比例变化究竟会对产出产生怎样的影响,则是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1955年,英籍波兰经济学家塔德乌什·罗伯津斯基(Tadeusz Rybczynski)发表了《要素禀赋与相对商品价格》一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导致另一种产品即非密集地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减少。换句话说,中国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汽车、钢铁、高技术产品等)的生产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大米、服装、鞋类等)的生产减少。在这里,商品价格不变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即不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家。此外,罗伯津斯基定理不仅可以解释进口替代增长时国内进口工业生产扩大、出口工业下降的现象,也可以用来说明出口扩张型增长对出口工业生产和进口工业生产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及以后的拓展理论开始将更多的要素纳入生产公式,对现实世界的指导性大大加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贸易既建立在各国的要素禀赋上,又反过来对要素禀赋产生影响。如果将环境要素也看成一种生产要素并引入要素禀赋理论,那么环境要素充裕的国家将会充分利用本国的充裕环境要素生产那些环境密集的产品,即污染型产品,并在环境要素密集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而资源环境相对缺乏的国家将出口环境稀缺型产品。就我国的情形来说,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当低,落后于许多国家。由于政策不当和价格低于世界市场价格等多种原因,我国仍大量出口污染型产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人均量来看,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并不富余,要保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粗放型生产转向集约型生产。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禀赋是既定的,但是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以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去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正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从而保证评价体系的完整和准确。
3.国际贸易动态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
世界每天在变:技术在不断进步,资本在不断积累,劳动力在不断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断向外移动。技术的发展、生产要素存量的变动、收入的增加及偏好的转移都可能对原来的贸易模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交通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增强,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也不断扩大和易化。经济增长和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数量规模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经济增长既能够通过影响生产对贸易产生影响,也能够通过提高个体收入从而引起需求变动,从而间接影响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发展、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一般来说,各部门生产技术的发展不会是同步的:有的行业技术发展快,生产率提高得快;有些行业则比较缓慢,很长时间内技术没有什么新突破。一国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也不会同步:资本的增长有时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劳动力的增长在一些国家很快,但在另一些国家可能很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生育政策;可利用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虽然也可能增长但受到很大的自然约束。总之,生产技术革新和要素增长的不平衡,必然导致一国生产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如果一国的某种生产要素增长速度太快,超过其他要素的增长,则该国密集使用这种要素部门的生产能力就会比其他部门提高得快,这种增长我们称为“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和“出口扩张型增长”都属于不平衡增长:“进口替代型增长”指的是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出口扩张型增长”则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初级产品理论或大宗产品出口理论(Staple Theory)是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剩余出路”假说紧密相关,主要用来解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认为,初级产品发展理论主要是由加拿大的经济史学家提出来的,是加拿大经济学界对发展经济学的一个独特贡献。在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不少经济史学家把这种主要用于解释加拿大经济成长的模式,扩展到解释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欧洲移民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发展。著名经济史学家诺斯(Douglass C.North)也利用初级产品理论来解释南北战争以前美国南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礼朋、郭熙保(2008)在对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理论的述评文章中提出,在我国学术界提到初级产品发展战略的时候,人们往往认为它是反工业化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初级产品理论指导下,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在开放式的体制下,通过初级产品出口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和需求效应,逐步实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这与工业化的过程是基本吻合的。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相关理论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因为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最初的目标和动力就是来源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这种最初的动力使得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时候,应该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作为最为重要的效应加以评估,并赋予最高的权重,这样才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