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3800000014

第14章 艺术的活动系统(7)

然而,必须指出,以“镜”与“灯”作譬喻的再现与表现之争其实并非像人们所臆想的那样判若鸿沟,事实上除了有区别,这二者之间也是有相互联系的方面的。比如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其实是互为参照、相对而言、互相渗透的,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从来不存在着绝对、纯粹的再现或表现。再如,再现与表现其实主要是表现方法、表达方式的区分,一个侧重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式描绘,一个侧重于对内心世界的主体性表达,而究其实质,二者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传达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知和情感态度。又如,在艺术的符号呈现方面,再现一般以写实、具象的形式为主要特征,表现一般以抽象、写意或夸张、变形的形式为主要特征,二者虽然在情感表达上有相对直接和间接的差别,但所达到的审美效果却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这部论述欧洲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力作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做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则把心灵比做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这两个隐喻以及其他各种隐喻不论是用于文学批评,还是用于诗歌创作,我都试图予以同样认真对待,因为不管是在批评中还是在诗歌中,使用隐喻的目的尽管不同,其作用却是基本一致的。”[12]

三、典型与意境

艺术作品的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典型与意境的问题。在前面讲“言”与“意”中的“意”(精神意蕴)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艺术作品作为物态化的意象体系,其结构内部是有等级高低之分的。那么,这里说的典型与意境,正是呈现于一般的艺术作品中的高级意象。

所谓“高级意象”,是指优秀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或个性鲜明、含义深刻,或情景圆融、意蕴深远的艺术形象。其中,前一个即典型,后一个即意境。作为物态化意象(亦即艺象)的高级形态,它们凝聚着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出艺术家高品位的审美追求和高水平的艺术技巧。

典型,又作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是写实型艺术作品塑造得非常成功、具有一定的社会本质意义同时又个性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

朱光潜先生曾考证“典型”说:“‘典型’(Tupos)这个名词在希腊文中是铸造用的模子,用同一个模子托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模一样的。这个名词在希腊文中与“Idea”为同义词。“Idea”本来也是模子或原型,有‘形式’和‘种类’的含义,引申为‘印象’、‘观念’或‘思想’。由这个词派生出来的“Ideal”就是‘理想’。所以从字源看,‘典型’与‘理想’是密切相关的。”[13]这就是说,典型首先需要表现出一种普遍性或一般性,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要同某一类人的理想、标准挂钩,就像从同一模子里造出来的无数事物之于该模子一样。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借比较“诗”和“历史”的不同解释“普遍性”说:“普遍性是指某一类型的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在某种场合会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1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与历史是有本质区别的,“历史学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更严肃的,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是个别的事。”[15]普遍性、一般性,或者说代表性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性,这是把握典型内涵的第一点。

以中外经典作品为例。譬如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于19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到了类似奥涅金这样的贵族青年同整个俄国革命的复杂关系:他们虽然接受启蒙主义教育而不满社会现实,但是又无力摆脱贵族的生活方式,耽于幻想而不见行动,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同时也远离人民群众,有的只是精神的惰性和“头脑里的革命”。普希金深刻洞悉到这类矛盾的社会性格,于是创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若干年后,中国作家郁达夫受此启发,在《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小说中也塑造出代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精神普遍性的“多余人”形象。再如,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阿Q,其具有典型的“精神胜利法”特征:既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既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既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既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既憎恶权贵又欺炎附势、既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既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既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总之是所有对立矛盾的性格因素都集于其一身。直到最后被当成革命党砍头,他的头脑里还在稀里糊涂地盘算着如何把那个“验明正身”的押“画圆”。显然,鲁迅先生在这里正是运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塑造方法,将一个既“不幸”又“不争”的个性人物上升到一种“国民劣根性”批判的高度上。于是,阿Q便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小说人物,更是包含着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一个集体人格符号。类似带有社会普遍性、一般性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契诃夫的《套中人》、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罗丹的《思想者》和《巴尔扎克像》,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所塑造的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等等。

典型内涵的第二点,就是对应于普遍性、一般性而言的特殊性、个别性,即所塑造的人物需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点。诚如亚里士多德在上文中所说的,普遍性是“诗”(艺术)要首先追求的目的。但是,他仍然辩证地指出在抓住了同一类人的共性之后,还需给人物以个性,即“给人物起名字”。“起名字”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其实质上是要求艺术家将共性、普遍性的洞见落实到个性、特征化的艺术实践中去,所创造的人物既富有代表性,同时也是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黑格尔曾指出:“在荷马的作品里,第一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16]又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17]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典型的塑造不仅要能揭示本质的真实,而且也要能描绘出细节的真实,因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18]。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综观中西文学艺术史上那些经典作品的典型形象,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靠独特鲜明的个性取胜的。比如小说家冈察洛夫,其在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同样塑造了一位“多余人”的形象:受到过良好教育,头脑聪明。但是,贵族知识分子所有的批判激情和进步作用在他那里已经丧失殆尽。不仅丧失了理想,也没了行动的力量,就连语言的光泽也已荡然无存,而且还具有一种可怕的腐蚀力。尽管如此,当我们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不会把小说主人公等同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或者是郁达夫笔下的沉沦青年,奥勃洛摩夫就是奥勃洛摩夫,一个“多余人”家族中形象立体、个性鲜明的“这个”:沉默寡言,懒惰、嗜睡,整天穿着睡衣,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从高床上移到柔软的沙发上,直到默默死去。再如,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施耐庵成功刻画了梁山泊诸好汉的群像。不仅如此,小说成功的要诀更在于“同而不同处有辨”(李贽语),在强调整体的英雄性的同时尤为突出每个人的个性。诚如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所说:“《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两个人,也只是一样。”又说:“《水浒》所叙,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譬如:“《水浒》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都是英雄,但各有各的独特性格;同是“粗卤”,却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色。如此塑造典型人物的方式,正是《水浒传》历久弥新、保持永久艺术魅力的根因之所在。

把握典型内涵的第三要点,就是典型始终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个别性或者说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过去,尤其是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学者们特别强调典型的共性、普遍性一面,于是便有了贺拉斯、布瓦洛等人的“类型”说、“定型”说等提法。譬如布瓦洛在《论诗艺》中重复贺拉斯的观点说:“写阿迦麦农应把他写成骄横自私,写伊尼阿斯要显出他敬畏神祗,写每个人都要抱着他的本性不移。”[19]显然,“类型”说、“定型”说的哲学基础是普遍人性论,它着眼于脱离社会实践发展和具体历史情境的抽象的人,其结果当然写不出具体生动、有血有肉的人。18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壮大,“典型”的同义词又从“普遍性”逐渐转变到“特征化”,即歌德、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所谓的“从特殊的现实生活出发”“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分别。由第一种程序产生出寓意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或典范才有价值,但是第二种程序才特别适宜于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到一般,谁若是生动地把握住这特殊,谁就会同时获得一般而当时却意识不到,或只是到事后才意识到。”[20]

客观来说,歌德、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强调从现实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观点,无疑比早前的“类型”说、“定型”说更符合艺术的本质规律。但是,典型毕竟是以普遍性为其生命之源的,过往的成功典型可以说首先都是类型,过分突出特征化往往很容易陷入只专注细枝末节、忽视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特征化和普遍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平衡,真正做到既描绘出细节真实同时也揭示出本质真实,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说就是要杜绝“席勒式”而做到“莎士比亚化”。英国小说评论家福斯特为此专门发明了一对概念:“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21]。其中,扁平人物指根据抽象化提炼塑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单一性性格特点、容易辨识的人物形象,大致相当于“类型”,圆形人物则指的是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侧面、展示出生活本质和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这里突出统一性的“典型”。

比之于典型,意境是中国本土文化中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作为写意型艺术的高级意象[22],它特指艺术作品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之法营造出的一种含蓄蕴藉、意味无穷的审美观。

从发生流变的历时性角度观之,中国意境理论导源于老庄“言不尽意”说的观念精神[23]及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又结合了佛学“顿悟”、“境界”等思想资源的精髓,经由刘勰、钟嵘、王昌龄、司空图、严羽、王士祯、王国维等大家的发扬,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核心审美范畴。

关于意境的意义内涵,同样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来予以把握。

首先,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有机统一体,即意境实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妙合无痕。最早直接在文论中使用“意境”概念的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就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身于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也。”(《诗格》)王昌龄所论“物境”、“情境”和“意境”,虽多有关联但却分别有所侧重。如果说前两者突出与物“形似”,或“深得其情”,那么“意境”则更注重情景、物我契合,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所得的境界便更真切感人了。

同类推荐
  •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是汇集了100位一线优秀班主任教育子女的妙招,既记述了班主任与子女之间的相处百态,又精炼了班主任与子女的相处之道。涵盖品德培养、言传身教、陪伴子女、尊重信任、心理疏导等内容。每篇文章虽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多彩,讲述了班主任与子女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育儿,需要一颗淡定的心》《为儿子建一座电影院》等。最妙的是,正文之下是两百余字的总结和点评。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汪曾祺经典

    汪曾祺经典

    本书从汪曾祺先生创作的大量小说、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本书选编原则紧紧围绕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帮助中学生扩大阅读、精深阅读,提高文学修养。本书由特级教师精选目录,精心出版。
  •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

    本书既可为广大初中生提高作文水平提供方法和素材,也可作为语文教师授课的参考书。系统地使用本书,可帮助初中生读者在写作时理清思路、触类旁通,直登高分作文快车!
热门推荐
  • 乱世沉浮之凤凰劫

    乱世沉浮之凤凰劫

    星轨骤变,凤星重启,万象交错,逆天改命。是谁篡改了天命?又是谁的命运将被改写?谁会是这天地间的霸主?谁会是这场游戏的推手?战火纷起,究竟是谁会笑到最后?刀光剑影,烽火狼烟,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乱世佳人,该何去何从?往事流水,过眼云烟,待我看尽乱世浮华,谁又陪我仗剑天涯。宠文,绝对的宠文,甜宠无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某漫威的假面骑士

    某漫威的假面骑士

    庆贺吧!驾驭了全骑士力量,穿越世界,通晓过去与未来的骑士王者,其名为假面骑士decade!出现在了漫威。从此,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每一场毁灭世界的大危机时都多了一个路过的品红色的身影。毁灭所有,连接一切。此时此刻正是骑士诞生之时。PS:群号785922610,建了个书友群,欢迎大家一起来聊天,吐槽,装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作者请回答

    作者请回答

    本书正在物色主角、配角、龙套、作者、读者、书评人、书单主、水军等相关人才,希望能够长期合作!欢迎报名!
  • 物理:在辉煌的历史里

    物理:在辉煌的历史里

    对于振动和波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声波都是由发声体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通过空气或其他媒介传播到人的耳朵,人就听到了声音。并在人的头脑中逐渐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
  • 娘子么么哒

    娘子么么哒

    这是一个连说话都觉得累的女人,很狗血滴穿到一个废材小姐身上的故事。在魔法与魂力纵横的陌生世界里,本想平平淡淡过个米虫生活的她,却不得不走上强者的道路。一路上,阴险腹黑的她依旧摆脱不了懒性。当然除了懒之外此女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敛财,就像她说的一样。人家都拿着家产在她面前晃了,她那是为人家分忧,让他免遭打劫。麻烦上门?好办,她正愁手上那这个闲兽没处练手来着,素手一挥,关门,放兽兽。
  • 逍遥在武侠世界的日子

    逍遥在武侠世界的日子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都用自己的文字记录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或壮丽,或哀怨,推之于剑法,则招式百转,剑意千回,七情入武,六欲归宗,一剑出,天地将为我风云色变。
  • 掠芳心

    掠芳心

    在宫斗演绎玩家苏妙即戏群里又一次当上了太后。苏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真是个小机灵鬼,像我这么聪明的人已经不多见了。然后这一幕被她的好姬友秦涵看见了,作为科技鬼才的秦涵决定给她个机会,让她穿越一下。只记得当时秦涵的笑特别奇怪。秦涵:这次你要还能当太后,我保证给你磕头,以后你有求我必应。苏妙:真的假的?秦涵:真的。然后苏妙就来到了这个架空世界。待了一个多月后以后,她就高兴地想给秦涵一个大嘴巴子。???套路都不得人心了吗整部剧只有女主不苏可能有的地方会需要玩过接触过宫斗的人才看得懂,能解释我尽量解释。反宫斗套路文。
  • 我的游戏会暴击

    我的游戏会暴击

    别人都是正常玩游戏,为什么我进游戏还要自己配符文?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永久加成的!什么输出不够?给我来个全暴击铭文,我要一剑暴死boss。什么mt倒了,给我换防御回血铭文,boss打的还没有我回的快。“世界”的其他玩家道:“这哪里是玩家打boss,这明明是boss打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