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5700000004

第4章 少而志学(3)

“要做,就要做得和真的一样。”小孔丘坚持道。

“好,好,我就去洗。”曼父拗不过小孔丘,只好老老实实将手洗干净。

于是,小孔丘带头行起祭礼来,只见他迈着方步,一进三退,三拜九叩地做着祭礼动作,显得十分认真而又严肃。

恰在这时,鲁国的一位主管祭礼,长着一脸大胡子的大臣路过这里,被小孔丘那种有板有眼、象模像样的祭祀动作所吸引,他不知道,一个屁大一点儿的孩子,怎么会将祭礼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

他心有不甘,很想为难为难这个小孩,这位大臣朝摆在前面的礼器走去,看着摆好的一个个器具,赞赏之情从内心涌出,真想不到这两个小孩,用泥巴做的礼器居然如此逼真。他走近那些礼器,想从中挑出一些毛刺。低着头往那只鼎看去,鼎的底部有一个圆圆的小孔,不由得暗暗佩服小孩们的精细,居然连这样细节也能注意到。哦,也许只是凑巧看到了吧,一定不会知道其中的道理。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主意。于是指着那只鼎问道:“你知道鼎底为什么会有个孔么?”

曼父见这个大人板着副脸,心里有些害怕,见他这么问,忙朝孔丘一指说:“是他弄的,去问他吧。”

大臣立即朝小孔丘问道:“小孩,你能说说么?”

“说就说!”小孔丘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因为礼器是祭天祭神祭祖用的,所以下面都有一个孔,而且还可以避免被别人拿去盛水装饭。”

这位主祭大臣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想再考考眼前这位神奇的小孩,于是,又问道:“除了这些礼器,你还知道别的什么么?”

小孔丘想了想说:“还有庆典、乐舞。”

“你会排乐舞么?”

“会!”小孔丘毫不怯场。

“你会排几佾呢?”

“几佾都会。”

“好,你就说说看,天子、诸侯、大夫他们各是几佾?”大臣想再考考这个小孩。

“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小孔子似乎想都没想,就朗朗回答。

这位主祭大臣,默默地走开了,他始终没有难住眼前的这个小孩,走了一段还回头朝小孔丘望了一眼,心里说这孩子日后当有大的作为,不可小视。

故事2、我要识字

小孔丘闷闷地坐在那里,想着心事,一动也不动。自从那次做祭祀的游戏,回答完那位大胡子大人的考问后,小孔丘就感到心里面有许多许多不明白的道理,他很想去向母亲请教,可是一见母亲一天到晚十分忙碌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他想母亲又要种庄稼、又要织布、还要教哥哥识字,够累了,我怎么还能去打扰她呢。可是不问母亲,谁又能为自己解去心中的困惑呢。

他记得那天他陪母亲去地里摘菜,一路上花香扑鼻,蝴蝶飞舞,他看见地上有一兜青菜,长得和家里吃的小白菜差不多,便跑过去扯起来,高兴地叫道:“母亲,我采了一兜白菜。”

母亲慈祥地望着他笑着说:“丘儿,这不是白菜,是芣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前子。”

“哦,是车前子。”小孔丘的情绪有些低落:“这芣苡,哦,车前子可以吃么。”

“当然可以,每逢饥荒的时候,它就能抵贫民百姓的半年粮呢,而且用它熬水吃,还可以治病,因此当这车前子长大后,人们就将它采回家,洗干净收藏起来,以备荒年食用。有人还专为采集车前子,写了一首歌呢。”母亲耐心地解释。

“哦,还有歌呀。”小孔丘一扫脸上的不快,娇嗔地说:“母亲。您唱给丘儿听听好么。”

母亲拗不过小孔丘的纠缠,清了清嗓子,轻声唱道:

“采呀采车前子呀,采呀采下来。采呀采车前子呀,一堆一堆收起来。

采呀采车前子呀,一根一根拾起来。采呀采车前子呀,一把一把捋起来。

采呀采车前子呀,牵起衣角装起来。采呀采车前子呀,翻过衣襟兜起来。”

母亲唱歌的时候,样子真好看,歌声也真好听。小孔丘问道:“母亲,我记得小时候您唱的不是这首歌,好像是——”小孔丘思索了一下,轻声唱到:“棠棣花开片连片,花萼花蒂美灿灿。”小孔丘想了一阵,才想到前面两句,后面可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母亲,你的记性真好,那么多的歌,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可丘儿一首歌都记不清了。”小孔丘有些沮丧的说。

母亲爱怜的看了小孔丘一眼:“别急,等你还大一点,为娘的就教你识字,等你能识字了自己就能读书了,书上面就有很多很多诗歌呢。”

听了母亲的话,小孔丘的眼前一亮:“母亲,是不是自己能读书了,许多许多不懂的东西,都能知道了。”

听到母亲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孔丘可高兴了,一心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好让母亲教自己识字。他在墙上划了一道线,每天早上起来,总忘不了对着那道线比一比,可惜的是量了几十个早上,这身高总没见长。

自从那天小孔丘回答了大胡子提出的问题后,小孔丘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母亲应该教自己识字了。因此,小孔丘正在琢磨着如何开口,让母亲实现她的承诺,教自己识字。

母亲提着一篮菜走了出来,却看到小孔子呆呆的坐在那里,母亲觉得奇怪:“丘儿,你怎么没出去玩,坐在这里发什么呆呀。”

“母亲,你偏心。”小孔丘撅着嘴巴说。

母亲奇怪的望着小孔丘:“丘儿,为娘的怎么偏心了?”

“你对哥哥好,对丘儿不好。”小孔丘气冲冲地说道。

母亲笑着问:“丘儿,为娘的哪里对你不好啦。”

“你为什么只教哥哥识字,不教丘儿识字呢?”小孔丘说得理直气壮。

“你的年纪还小,哥哥十二岁了,你才六岁,怎么能学识字呢?”母亲耐心解释。

“可我比哥哥只矮一点点,而且我的头比哥哥的头还大。”

“你识字与你的头大有什么关系呢?”母亲笑着说。

“怎么没关系,头大装的东西就多呀。”小孔丘底气十足。

“头大装的东西就多。”母亲重复一声说:“好,从明天起,为娘的就教你识字,不过娘教的字你没能学会,娘可就不教啦。”

“娘,如果丘儿学会了,是不是就多教一些字呢。”小孔丘反问。

看到母亲点了头,小孔丘高兴得跳了起来:“啊,母亲同意教我识字啦。”小孔丘乐颠颠地跑去告诉好朋友曼父。

母亲做梦也没想到,小孔丘年纪虽然小,可接受能力太强了,原本计划三个月识的字,他仅仅六天就全部学会了,还一个劲地催促着要学新字。

母亲对小孔丘惊人的记忆力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只有六岁,即便学会了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掌握呀。因此,当小孔丘催促着要往下教时,母亲告诫说:“光会读会讲不行,还要能够默写出来,如果你明天将学会的字全部默写出来,我就继续教你新字。”

小孔丘听母亲这么一说,有力地点了点头。

躺在床上,小孔丘睁大眼睛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一个一个的字,他用手在床上默写着,怕没把握,又起床蘸水在桌上一笔一划地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遍。

第二天,小孔丘一口气完成了三百多个字的默写,没一个错字,母亲这才真正了解了儿子的实力,教得更用心了,仅仅一个月,小孔丘就学会了三千多个字,已经可以独立地阅读课文了。

故事3、自学立志

母亲感到丘儿的悟性简直太高了,没多久自己肚里的那点货就被儿子掏空了,常常被这个儿子问得张口结舌。为了不耽搁丘儿的学习,她决定将儿子送到父亲那里,让外公来调教这个外孙。

父亲可不是一般人物,早年曾在外为官,告老后又聚徒讲学,可谓博古通今,在曲阜算是数一数二的饱学之士,自己的知识,全是从父亲那儿学来的。因此,只有父亲渊博的学问才能满足儿子对知识的渴求。就这样,小孔丘便做了外公的关门弟子。

外公疼外孙,古之常理,外公自然是倾囊相授,只是不到三年,这位闻名遐迩的博学大师,竟也已感到腹内空空,教无所教了。只能叫回女儿,指着盖世奇才的外孙说道:“这孩子今后大有出息,你还是将他送到学堂去吧。”

于是,小孔丘又成为学堂里最小的一名学生,是学习欲望最强烈的一名学生,是学习最好的一名学生,也是提问题最多的学生。不过,小孔丘在学堂里并没有呆多久,他就决定不去上学了,一方面是由于母亲的体弱多病,他想替母亲干点农活,为母亲减轻一些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堂里的先生太差劲,学识浅薄,不喜欢别人提问,每每小孔子丘一提问,先生答不出就吹胡子、瞪眼睛,小孔丘觉得在学堂里呆了那么久,根本没有学到一点新知识,完全靠他自己温习外公教的知识,因此,小孔丘提出自己在家里边干活便自学,母亲拗不过儿子的坚持,也只能默认了。

从此,孔丘走上了自学之路。外公临终前,将一生的藏书都赠给了最喜爱的外孙,于是,那一捆捆的竹简便成了孔丘须臾不离身的伴侣。看牛牧羊之际,他怀揣着书,当牛羊安闲地吃草之际,他便从怀里拿出书读了起来;在地里忙农活之时,他也带着书,常常忙里偷闲,捧书而读。

当时的鲁国虽然弱小,但文化遗产却很丰富,周代的许多文献都保存在那里,那种浓郁的文化气氛,无疑的对正在成长的小孔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他在这段时间忙里偷闲的自学,更成就了他一生的伟大,使他有机会进一步认识了古代文化和古代圣人的举止言行。

《诗》是流传于周朝民间或是朝庙的乐歌,当时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各种典礼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鲁国作为周朝天子的手足之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周朝经常派遣盲人乐团来鲁国演奏,孔丘自小就生活在充满乐感的国度里,因而对音乐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和颖悟。他常常被美丽的诗句和悦耳的音乐所陶醉,一个人站在那里,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原野,眺望着蓝天白云的天空,眺望着村落袅绕而上的炊烟,一种清幽而又悠扬的乐曲,就在他的耳际徐徐响起,那种韵律、那种节奏、那种美妙,仿佛来自天籁之声,令他感觉到体内有一种不可抑止的情绪在躁动,一种奔放的热血在体内沸腾。

孔丘一时间沉浸在《诗》的绮丽和幽雅之中,他仿佛从一首首欢快、奔放的歌声中,看到了周朝昔日的辉煌。他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脑海里一些朦朦胧胧感觉,突然变得清晰了,这种清晰让他体味到了一种认知的升华,使他领悟到了《诗》的深刻内涵。

《书》是一部记录上古历史文件、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收集了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孔丘天生就对政治有一股特殊的感情,小小年纪的他,居然萌生了从政治清明的历史中,吸取安邦治国经验的想法,于是他开始了对《书》的研究,排除了艰深晦涩的疑难,破解了消失时空的密码,终于从远古生活的典章里,看到了盛世王朝的曙光。

对于《礼》,孔丘可说是再熟悉不过啦。他知识的启蒙,正是来自于祭祀的学习。因此他对习礼的高度热忱,一投入就处在迷恋、乃至入魔的境界。还在幼年时期,他就向母亲了解了礼的基本内容,他曾经多次身临其境仔细地观察了各种祭礼,尔后通过模仿和暗自琢磨,这才渐渐地摸出了一些门道,可他不满足这种一知半解,因此,还多次登门向礼官求教,这才渐渐地登堂入室。

还有论述掌管音乐官员的职责,规定各种音乐的使用等级的用乐制度,记载音乐经典作品的《乐》,更使孔丘茅舍顿开,增长了不少见识。

《诗》、《书》、《礼》、《乐》四经将孔丘带入了高雅文化的殿堂,而让他受益匪浅的则是从中认识了四经的整理者周公。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孔丘感觉到周公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完美。心中的楷模、崇拜的偶像……即便用尽所有的溢美之词,也无法表达对周公的崇敬之情。

孔丘心中有如翻江倒海,激动不已。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事,牢牢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周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伐纣时,他立有赫赫战功,武王夺取天下后,他又兢兢业业辅助武王治理天下,尤其是武王去世,即位的成王年纪还小,他独力辅佐成王摄理国家政事。由于大权在握,难免遭人中伤,在皇亲贵戚中,就有人因嫉妒周公的权力,故意散布谣言,诬陷他会篡夺王位。周公以光明正大的磊落之心,应对宵小之徒的阴谋诡计,竭尽全力地维护周朝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身为皇叔的管叔、蔡叔,在膨胀野心的驱使下,不顾亲情,竟然挟持纣王的儿子武庚作乱,周公毫不手软,亲自领兵征伐,很快将叛乱讨平。成王长大,周公不再贪恋权势,立即将政事奉还给成王。周公的高风亮节,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从周公的身上,孔丘又想起了母亲对孔氏先祖的介绍:第十代祖先弗父何本应拥有宋国,可他坚辞不受,将王位让给弟弟厉公;第七代的祖先正考父,以谦恭俭朴见称,曾连续辅助宋国三公,不但不骄傲奢侈,反而越发谦恭俭朴。他在家庙中的鼎上刻下铭文,其意为:每逢接受任命、提升职位时,都是越来越恭敬。始而低头,再而曲背,三而弯腰。连走路也小心翼翼地靠着墙边走,然而谁也不会侮慢我。我用这鼎煮饍喝粥,聊以充饥而已。

他为身上流淌圣人之血而激动不已,更为能够生长在周公的封地而自豪。站在门前的小树下,望着远方的泰山,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身影:一位垂着美冉的老人,两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脸色严峻威严,可在威严中又带有和蔼可亲的神情。哦,这就是周公,就是常常在梦中和自己对话的周公。

同类推荐
  • 学生赠言妙语5000句

    学生赠言妙语5000句

    一句短短的赠言妙语,虽不是贵重礼物,但却如甘泉更能滋润心田,更能耐人寻味。它可以架设彼此的桥梁,使情感流通,使心灵交融,让你我获得深深的默契。
  • 成功有约

    成功有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更好的沟通 更快的成功

    更好的沟通 更快的成功

    本书是一本成功励志类图书。时下人们总是在和各种各样的人沟通,同事、朋友、家人……但是否我们的沟通足够有效?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是否这是我们希望传达的信息?本书精选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沟通要点,穿过纷繁复杂的沟通技,直达有效沟通核心。
  •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须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本书全面论述如何学会舍得,舍是放弃失恋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争吵,放弃虚荣,放弃对权力的欲望,放弃对名利的争夺……该放弃的都勇敢而果断地放弃吧!这种放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把那些应该放弃的都放弃时,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那种因为放弃而感受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你也会因为放弃而得到更多。
  • 成功处世艺术

    成功处世艺术

    该书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事情,如何对待我们的世界,如何生活得更好,一本智慧树,值得阅读。
热门推荐
  • 蝶之驱魔师3帝国

    蝶之驱魔师3帝国

    他长剑在握,渴望交战寻觅对手,树鸣瑟瑟他伫立,拭目以待稍假思索。他豪情万丈,隐语带着光芒,清风徐徐渡水穿林,窍笑登场!——诗歌Jabberwocky节选
  • 末世之无限虐杀

    末世之无限虐杀

    末世前一夜,苍羽因前女友的背叛独自借酒浇愁,醉醺醺地走到马路边从而出了车祸。当他从医院醒来,发现世界已经变了,丧尸横行,天灾人祸;而偶获虐杀原形系统的苍羽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下去。 (更新不稳定哈,别打我~)
  • 一品武官

    一品武官

    雄关漫道真如铁,策马驰骋纵横!锦衣神机崛起,洪山子弟戍边。赳赳忠魂英烈,佑我邦国社稷!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一品国士

    一品国士

    <叙事版简介>FBI警员洛书,因破获一起走私案因公殉职,再次醒来穿越到云州戍边将领的幺女身上,不曾想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穿越当日城门被奸细打开,蛮人攻入城内,亲眼目睹了一场屠杀,满门上下被乱刀砍死,面对着荒野白骨,滔天火海,她发誓定然要为洛氏一门寻回公道,却在抽丝剥茧之后发现了大夏王朝的秘密。于是这世上多了一个名叫洛书的少年。三年寒窗,一朝殿试夺魁,圣旨颁下,新科状元洛书,任顺天府尹一职。天子脚下,落片树叶子都能砸到一个皇亲国戚最次也是个处级干部的地方,其中关系错综复杂,酸爽无比,堪比官场版金枝欲孽的烤架上的职位。顾得了左右顾不得上下,顾得了上下,顾不了身边这个时常窥探自己如厕的妖孽。这个看似辉煌,实则晦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满朝文武无人愿干的——京城县太爷。这是一部古代励志升职记。这是一篇江湖与庙堂的博弈。这是一篇大灰狼与伪装成小绵羊的大灰狼的故事。<情节版简介>小剧场之试探——叶沉“洛大人,这是去如厕吗?好巧,本王也要去,顺路阿”洛书一脸懵逼的捂着肚子,暗暗腹诽,看这家伙一脸享受的与臣下一同出恭的样子,八成是个受……“咿,洛大人今天脸色怎么不好,是不是长夜漫漫无人暖床阿,男人吗,没有女人怎么行,本王送你几个美人吧”俊美而妖冶男人拍拍手,身后立马涌出几个五大三粗,面目可憎的……美人洛书再次一脸懵逼的看着那穿红戴绿的男人身后,出来几个长的比男人还丑还壮的美人,顿时觉得头顶一万匹神兽呼啸而过。“客气客气,王爷您的眼光真是毒辣有力,人神共愤,天理不容,既然是这等倾国之色,下官又何德何能敢与您争抢,还是您自己留着暖床吧。”言毕抱头鼠窜。小剧场之窥探叶沉“咿,洛大人,您如厕时为何要坐下呢,这是什么,带子怎么这样长,这腿上怎么没有腿毛呢……”洛书终于受不了了,一把抓过那穿红戴绿的男子,拉入巷口非礼之。“叫你窥探,叫你偷看老子上茅房,叫你往我洗澡水里扔臭虫,叫你调戏老子,老子不打的你鼻青脸肿落花流水,血流三尺,对不起老子京城父母官为民除害的封号……”<悬疑版简介>边城忠将满门横死,异世刑警携恨重生。京城一月之内数位高官身死荒郊,尸体边只有一句无头无尾的诗,是杀人密码,还是故做悬疑。
  • 星际之你是我的药

    星际之你是我的药

    不喜勿喷,谢谢.……………………
  • 言无畏

    言无畏

    那怕只是一句话,一段小故事,也能勾起你我的共鸣,这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生活随笔,我们探讨人生,探讨未来。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绝品学习系统

    绝品学习系统

    开挂的人生,惊喜与收获不断。龙腾大陆,诸强林立,强者为尊。这是一块视人命如草芥的大陆,稍有不慎便身死道消。刘宇带着‘至尊学习系统’穿越过来,与天斗,与人斗,一路披荆斩棘,踏破无数山门,终于修成大道,俾睨众生,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巅峰。
  • 第五个房间

    第五个房间

    我穿戴了一身名牌行头准备出去约会,司机在门口等我。约会的对象是我大学时代的校友,此人目前在一家杂志社做记者。在学生时代,我们并不熟识。我结婚后,搬到这里来才开始和她交往。见面的地点约在闹市的一隅,大有闹中取静的意思。咖啡店里没什么客人,轻柔的怀旧英文旋律缓缓流淌出来,给人身心放松的感觉。我打发了司机,迈着知性的步伐跟着服务生向预订的座位走去。好友名叫宁欣,却起了一个时髦的法文名Yvonne。她已经先到了。“你总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