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500000015

第15章 孝的起源与流变(13)

(六)避父祖名讳,由肃敬到趣闻

为了表示对君父的恭敬,古人还要避君父的名讳。对君父不仅不能直呼其名,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遇到其名讳,都要避开。晋僖公名司徒,晋国只好废弃司徒这个官称。汉文帝名恒,不仅改恒山为常山,神话传说中的“姮娥”也改名“嫦娥”了。中国古代讲究“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就是要先了解对方君父的名讳,避免冒犯。春秋晋国范献子出使鲁国,问起了具山和敖山,鲁人说是避先君之讳,范献子感到自己失礼,非常尴尬。这是避国君的名讳,也叫“国讳”、“公讳”。像东晋桓温的儿子桓玄不言“温酒”,听到别人说“温酒”就流泪。北宋苏序的孙子苏东坡写文章作序,称“叙”或“引”,这是避父祖名讳,也叫“家讳”、“私讳”。

《礼记·曲礼》规定,“不讳嫌名”,即同音字不用避讳。如“禹”和“雨”同音,禹的儿子可以说“下雨”,并不犯父亲的名讳。“二名不偏讳”,即两个字的名,不用单讳。孔子的母亲叫“征在”,孔子可以说“征”,也可以说“在”,但不能说“征在”。“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等。这些规定还是比较灵活和实际可行的。

1.汉魏间的避讳趣闻

秦汉以后,随着孝道的强化,避讳也日趋严格,不仅读书行文碰到父祖名讳要改读、改写,有的甚至十分滑稽、荒唐。

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

本人要避父祖名讳,同样,也不能冒犯他人父祖的名讳。因为对子孙来说,让别人直呼父祖的名讳,也是不孝。以东晋丞相王导为代表的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氏,以出色的孝行而饮誉天下,是东晋南朝无与伦比的士族高门。王导的曾孙王弘,“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王导的五世孙王僧虔之子王慈10岁时,与蔡兴宗之子蔡约入寺礼佛,遇沙门忏悔,蔡约戏弄王慈说:“众僧今日可谓虔虔。”见蔡约故意冒犯父亲的名讳,王慈很恼火,反唇相讥说:“卿如此,何以兴蔡氏之宗?”

谢超宗是南朝宋著名的文人,他父亲叫谢凤,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谢灵运。宋孝武帝非常赏识他的才华,称他“殊有凤毛,灵运复出”。右卫将军刘道隆不学无术,以为谢超宗家真有凤毛,非要看看,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超宗见他触犯了父亲的名讳,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刘道隆还傻乎乎地等在那里,以为他进去找凤毛了,结果等到天黑了也不见人出来,才悻悻地走了。谢超宗对自己的家讳如此敏感,却忽略了别人的家讳。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顺便看望王慈。王慈正在练字,随口问道:“卿书何如虔公?”王慈见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慈书比大人(父亲),如鸡之比凤。”谢超宗因此狼狈而退。

从王慈、蔡约、谢超宗的戏谑、嘲讽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对自己尊长名讳的维护和尊重。

王、蔡、谢之间,戏谑也好,嘲讽也罢,毕竟是真的与家讳有关,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的记载,几乎让人看不出是避讳了。

南朝吴郡人陆闲被斩首,其子陆襄终身不吃用刀切割的东西,家里人用指甲掐摘蔬菜以供厨。江陵姚子笃的母亲被火烧死,姚子笃终身不吃烤烧的食品。熊康的父亲因醉酒被家奴所杀,熊康因此而终生不喝酒。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这些极端的例子显然背离了《礼记·曲礼》中的规定,连颜之推都不赞同,说:“父祖辈如果有人是吃饭时噎死的,那么子孙就不吃饭了么?”

2.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避讳趣闻

《唐律》中规定:凡官职名称或府号犯父祖名讳的,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名“安”,子孙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常”,子孙不得任太常寺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即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如,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冯宿,父亲冯子华死,冯宿在墓侧搭草庐守孝,有灵芝、白兔之瑞出现。后来冯宿被任命为华州刺史,因避讳而不受,遂改任为左散骑常侍。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记载:两宋皇帝为了笼络大臣,有时改官称以避家讳。如宋太祖赵匡胤时,拜侍卫帅慕容彦钊、枢密使吴廷祚为宰相,当时宰相的名称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慕容彦钊的父亲名“章”,吴廷祚的父亲名“璋”,于是,他把宰相的官称改为“同二品”。南宋高宗时,宰相沈守约、汤进之的父亲皆名“举”,于是,皇帝改提举书局为“提领”。但这只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其他大臣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如北宋吕公著的儿子吕希纯被任为著作郎,为避父讳,只好辞官,后改任为起居舍人。

冒犯别人的家讳是一般人所不能容忍的,那些高官贵人更是如此。唐朝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父亲是唐朝名臣严挺之,唐朝诗人杜甫的祖父是杜审言。有一次,寄人篱下的杜甫酒醉失言,对严武说:“公是严挺之子。”严武一贯威猛骄悍,一听杜甫冒犯了父亲的名讳,顿时色变。杜甫见状不妙,赶紧自呼祖父名讳说:“仆乃杜审言儿。”二人这才扯平。

唐朝还发生了一件因避讳而嫉贤妒能的事。唐朝诗人李贺聪明绝顶,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与李贺同年科考的人攻击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应该举进士。”李贺因此而不敢应试进士。韩愈为此愤恨不平,写《讳辩》指责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唐朝诗人袁高的儿子袁师德,因“高”与“糕”同音,重阳节不忍吃糕。更有甚者,北宋徐积的父亲名石,他便从来不用石器,脚从来不踩石头,遇上非过不可的石桥,就让人背过去。

元人姚桐寿《乐郊私语》载:诗人陈彦廉因父亲溺死海中,终身不至海上。好友黄子久约他到海上观波涛,陈彦廉哭着说:“阳侯阳侯是古代传说的波涛之神。我父仇也,恨不作精卫填海。”这个黄子久还真够朋友,拉着陈彦廉就往回走,并写《仇海赋》帮朋友泄愤。

此时“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的古训早已被人扔到脑后,有人为了避父讳,读书遇到父亲的名讳,干脆改读“爹爹”。元朝人仇远的《稗史》载:有一人的父亲名“良臣”,他便将《孟子·告子下》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惹得别人哄堂大笑。

这些事例与《颜氏家训·风操》中列举的事例同样滑稽、荒唐,以至于冲淡了孝道所应有的严肃和凝重,淹没了子女对父母的深情,成为一系列诙谐的笑谈而受到人们的亵渎。似乎笔者、读者也在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谈笑风生了。

五、从人情“穿越”到天理——孝的宇宙本体化和神化

《孝敬·感应章》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古代的孝被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凡甘露、嘉禾、灵芝、木连理、瓜双蒂、白鸠构巢、鸟兽翔集、獭祭鱼等自然现象,都说成是由孝感化出的嘉瑞。天地神灵、草木、鸟兽等都被披上生命的灵光,赋予“孝”的精神和“孝”的道德秉性。通过其精神价值的强化和高扬,来衬托、显示人间孝道的必然和高尚。其是非判断的落点是:人不孝敬父母,禽兽不如,天地不容!

(一)伸张孝道的道德法庭

《国语·周语下》载:“言孝必及神。”敬鬼神而远之,本来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而世俗传承的孝道则相反,往往借助天、神的力量给孝道披上神圣的灵光,用神灵作为孝道的激励和监督力量。

1.孝感天地心——天地神灵呵护的孝道

孝道神化的理论来源有:儒家义理的“天”;由道家、墨家能赏善罚恶的天而形成的善恶报应论;还有就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孔孟思想中的“天”不仅指自然的“天”,还指义理的“天”。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八佾》讲:“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公孙丑》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董仲舒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道家、墨家所说的天,是指能赏善罚恶的天。《道德经》七十九章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墨子·天志》讲:“人之为善,天能赏之;人之为暴,天能罚之。”

在孝道神化过程中,把儒家义理的天和古代的善恶报应说、佛教的因果报应论结合起来,并使之具体化、故事化、神秘化,给人以美好的诱导、严密的监督,甚至严厉的恐吓。

从内容上看,古代的“孝感天地”,首先是把天地塑造成孝道的激励力量。《晋书·孝友传》叙述这种现象说:“至诚上感,明祇下赞,郭巨致锡(赐)金之庆,阳雍标莳玉之祉。”就是说天是伸张正义的主宰,对那些笃行孝道的孝子给以各种形式的救助,使他们孝敬父母的愿望得以实现。孝子阳雍得天赐予的菜种,竟种出白璧和铜钱,并借助这些钱财与右北平著姓女子喜结良缘,这叫“莳玉之祉”。其他像王祥卧冰而得鲤,孟宗哭竹而得笋,都是天在不失时机地帮助这些孝子解决孝敬父母中的实际问题。天还给“丁兰刻木”这种荒唐的“死孝”张目,借助神灵让木刻的父母有了活生生的情感。后来宣传孝感的故事,无不遵循这一模式。

如,元朝龙兴新建(今属江西)人汤霖的母亲患热病,接连换了几个医生都没治好,母亲不肯吃药,说:“只有冰可以治好我的病。”当时天气闷热,到哪去弄冰啊!汤霖求冰不得,天天号哭于池上。忽听到池中“嘎嘎”有声,拭泪一看,原来水中结出冰凌。他赶紧取回家给母亲吃,母亲吃完病果然好了。这种“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在孝感天地中是司空见惯的。

天地神灵还承担着惩罚不孝逆子的职能,俗语常讲“惊大孝必触鬼神”,“忤逆不孝,天打雷劈”。唐人唐临撰《冥报记》,李冗撰《独异志》各记载了一位养姑不孝的妇女,前者是隋朝大业(605~618)年间河南人,后者是唐朝滑州酸枣(治今河南延津西南)人,两人都被霹雷震去人头,换上了狗头。

中国惩治不孝的力量是多元的,天打雷劈、虎食蛇吞等,举头三尺有神明,天地间的一切都在监督、惩治着不孝逆子。

明人陈继儒的《虎荟》载:南宋孝宗时,江西水灾,丰城有一农夫领着母亲、妻子,抱着儿子逃荒。路过一条小溪,农夫悄悄对妻子说:“我抱着儿子先渡,如果母亲老了不能渡,扔掉算了。”妻子不忍,搀扶着婆母过河,忽然脚陷泥中,妻子正要回头取鞋,看到泥水中白金烂然在目,她捡起来对婆母说:“天赐白金,可以回家了。”登岸后,只见小儿在沙滩上玩耍,说是父亲被“黑牛”叼入树林中。妻子跑进树林一看,地上一片血迹,丈夫已被黑虎吃掉了。

清初张潮《虞初新志》载:信州(治今江西上饶)有一不孝子持刀追杀老母,老母逃进关帝庙,藏到神座下。等到不孝子赶到庙中,关帝身旁的周仓将军从神座上飞身跃下,提刀将不孝子砍死。庙里的主事听见响声,出来一看,只见血流满地,周将军一足尚在门槛之外,没来得及归位。当地百姓纷纷渲染周将军的神威,竞献金钱重塑神像。从此以后,这座庙的周将军便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再也没回到神座上。

不管是虎,还是周将军,天地间的一切神灵和生灵,只要需要,都可以用来惩治不孝逆子。

2.东海孝妇窦娥冤

中国家喻户晓的“六月雪,斩窦娥”的戏剧,来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西汉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有一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赡养婆婆非常孝顺。婆婆体谅她,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婆婆对邻居说:“媳妇孝敬我勤劳辛苦,又没有儿子,年轻守寡,太可怜了,我老了,何必拖累个年轻女子?”说完,婆婆上吊自杀了。谁知,婆婆的女儿却把孝妇告到官府,说:“这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逮捕了孝妇,严刑逼供,孝妇屈打成招。案子报到东海郡,负责刑法的郡决曹于定国认为,这个孝妇养婆婆十余年,孝名闻于远近,肯定不会杀婆婆。郡太守不听,于定国争辩没有结果,怀抱着案卷在太守府痛哭,不久托病而去。孝妇被冤杀后,郡中大旱三年。新太守上任,询问大旱的原因,于定国说:“前任太守冤杀孝妇,因此天大旱。”于是,新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并旌表了她的冢墓。天立刻降下大雨,这一年庄稼大丰收。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如实记载了孝妇的故事后,又增加了一段当时的传说,孝妇叫周青,她临刑树一根十丈高的竹竿,挂五色旗幡,发誓说:“我若枉死,血当逆流。”行刑后,周青的血倒流到竹竿顶,又沿着旗幡滴下。元朝,关汉卿又将这一故事改编成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成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剧中临刑,窦娥发下三个誓愿:树丈二白练,如果我冤枉,一腔热血全喷到白练上;现在是三伏天,如果我冤枉,天降三尺瑞雪,掩埋我的尸体;自今以后,大旱三年。结果她的誓愿都应验了。其实,这都是沿着“孝感天地”的思路构思出来的。

史书记载的像东海孝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后汉书·循吏列传》载:会稽上虞县(今属浙江)有一孝妇,情节与东海孝妇如出一辙。冤死后郡中连旱二年,祈祷求雨无效。新太守殷丹到官,郡户曹史孟尝为孝妇申冤说:“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应惩治诬告者,以谢冤魂。”殷丹将诬告孝妇的小姑判刑,祭祀孝妇冢墓,天即降雨。

同类推荐
  • 香中别有韵

    香中别有韵

    本书稿是一位具有20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她的学生立足课本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读写结合的产物。分为三编,第一编文章为师生对书本中学过的名家、名篇的理解阐发;第二编文章为师生对生活中点滴的体悟;第三编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体会和研究心得。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日心历险记

    日心历险记

    唐猴沙猪和寒老师驾驶追击号向日心扎去,不想一路上却颠簸不停,怪事连连。更神奇的是,太阳神竟不请自来钻进追击号,还召集恒星神们办起了星光大赛。太空中的星光大赛怎么个比法?哪颗恒星会摘得大赛的桂冠?不可一世的太阳神会是最后的赢家吗?赶快翻开《日心历险记》,跟唐猴沙猪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是感性的,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所以女人要懂心理学,要用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女人心理全攻略》从心态、自我提升、职场、社交、爱情、家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详细剖析了各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学对女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通过阅读《女人心理全攻略》,女性朋友们将能掌握各种心理技巧,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魂灵师的传说

    魂灵师的传说

    远古时期,世界树倒塌,地府建立,末法年代就此开启,魂灵师的辉煌掩没在了历史的长河。数十年前,地府传来嘶吼声,乱局开始。一个能够看到灵体的女孩,因为遇到一个奇怪的人而开始接触到不一样的世界。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侯爷爱上我

    侯爷爱上我

    他是烟花柳巷港的风流美人。她是战功赫赫的侯爷。一朝相逢,一见如故。“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你是我皇兄,所以半价。”高位下,女子一改往事的玩世不恭,对金子,她可是很认真的。
  • 星辰之主

    星辰之主

    世纪之交,人类懵懂着踏入星空,就此暴露在诸神的视线之下。少年罗南背负着祖父的罪孽,走出实验室,且看他:高举燃烧的笔记,脚踏诸神的尸骨;书写万物的格式,增删宇宙的星图。当知:万物皆备于我;必信:吾心即是宇宙。
  • 萌宝后妈的自我修养

    萌宝后妈的自我修养

    阴差阳错,失业的陆杉杉一跃成为小包子恶魔的贴身保姆,住别墅开跑车,却每一天都水深火热。在与小家伙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她意外爱上了外冷内热腹黑成性的总裁大人。有人说,陆杉杉嫁了个比自己大十岁的老男人。陆杉杉笑:“你们懂什么,老男人才会疼人。”有人说,陆杉杉十八岁就给人当了后妈,以后的人生,啧啧……陆杉杉笑:“多好,儿子不用自己生,你们亲生的关系也未必有我们这么好。”她朝远处的小胖墩招招手,“便宜儿子,过来。”小胖墩一脸兴奋的跑过来,“老婆抱抱。”“滚!”
  •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由于对精灵梦叶罗丽的意见进入世界开启神秘之旅,新的人物出现,仙境又会发生什么。王默几人又会和苏陌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