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500000039

第39章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伦理政治型的家国同构(8)

陈兢死后,堂弟陈旭主持家政,每年接受一半官府借贷的粟米,说是节省着吃,可以接济到秋收。当时谷价腾跃,政府借贷的粟米价格很低,有人劝陈旭接受全部借贷,然后高价出卖。陈旭说:“朝廷以我家千口之众乏食不给,贷给公粮,岂可见利忘义,欺君罔上?”至道(995~997)初,宋太宗派遣内侍裴愈赐给陈氏御书,回朝后,盛赞陈家“孝友俭让,近于淳古”,并奏明了陈旭辞掉一半借贷,拒绝卖高价粮的事,宋太宗为之叹息。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以陈旭为江州助教。陈旭死,弟弟陈蕴主家事,又为江州助教。陈蕴死,弟弟陈泰、陈度相继为家长。陈度任太子中舍,陈度的两个侄子陈延赏、陈可,并举进士。

德安陈氏是从唐末到北宋经久不衰的孝义之门。北宋参知政事张洎称赞陈氏说:“陈旭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之内,肃于公府。”

(五)闲梳白发对残阳——养老制度中的孝

国家的养老制度,早在儒家思想产生以前就开始了。据《礼记·王制》载,帝舜有虞氏用“燕礼”养老于“庠”,“深衣而养老”;夏后氏用“飨礼”养老于“序”,“燕衣而养老”;商朝用“食礼”养老于“学”,“缟衣而养老”;周朝兼用虞、夏、商三代的养老之礼,春夏用有虞氏的燕礼和夏朝的飨礼,秋冬用商朝的食礼。燕、飨、食,都是用酒食奉养的意思。深衣是白布长身衣,燕衣是黑色长衣,缟衣是生绢做的长衣,都是供给老人衣服的意思。

庠、序、学,都是学校。为什么要把老人养在学校呢?古代“行养老之礼必于学,以其为讲明孝悌礼仪之所也”。学校是学习孝悌之礼的场所,让学生耳闻目睹,亲身领会孝悌的真谛。所以,《礼记·王制》规定,凡养老,“五十养于乡(乡学),六十养于国(国中小学),七十养于学(大学)”。

儒家思想产生后,不断对统治者施加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敬老尊长的社会理想,渗透到国家制度中,从而形成了历代王朝的养老制度。

1.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白虎通·乡射》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何欲?陈孝悌之德,以示天下也。”可见,敬侍三老五更是朝廷以孝悌教化百姓的手段,以孝治天下的具体措施。

三老五更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如西汉有乡三老,县三老。另一种是朝廷设立的三老五更,是年老而富有阅历的致仕者(退休官员),“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是指他们。

其实,朝廷设立三老五更只是做做样子,汉朝能当上三老五更的几乎是微乎其微,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史书中很少有记载。如东汉明帝的老师桓荣曾为五更,明帝亲执弟子之礼。东汉安帝时,左中郎将李充年80岁,为国三老,赐以几杖。东汉灵帝时,袁逢为三老,赐以玉杖。唐朝,皇帝亲养三老五更于太学,从致仕退休的三师、三公中选德行、年龄高者一人为三老,位居第二的为五更。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三老,一个五更,可以说不尊而尊,不贵而贵。这样,皇帝以父兄事之,就容易多了。

《礼记·王制》中,孔颖达疏引南朝梁经学家皇侃解释三代的养老对象说:“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难而死,王养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之老;四是引户校年(核对户籍年龄),养庶人之老。”

这四种人中,三老五更和退休致仕的官员有爵位、有德行,称国老;为国难而死的父祖以及庶民中的年老者称庶老。

唐朝五品官以上致仕者为国老,六品以下致仕者为庶老。庶老的座位在国老之后。

从汉武帝开始,又增加了鳏、寡、孤、独等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大概这就是儒家说的“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了。

2.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

孟子提出了“为长者折枝”,这种简易而充满真情的行为恰恰是天子做不到的,天子只能以居高临下的、尊贵的“赐几杖”来表示敬老养老。

“几”的用途和现在的茶几不同,它与席配套使用。古人坐席必有几,衰老者居则凭几,行则携杖。如果说杖是行走的拐杖,那么几就是跪坐用的拐杖。跪坐时,把几放在左边作为凭依,或者放置物品。古人宽衣博带,凭依在几上后,就看不出来了。所以古代常称“隐几而坐”、“抚几而叹”。

古代的几,主要是用来礼敬老人。肆筵、设席、授几,是一整套礼仪。《礼记·曲礼上》讲:“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西晋张华在《倚几铭》中阐述几的用途说:“倚几之设,设而不倚。作器于此,成礼于彼。”

《左传·襄公十年》载,晋国荀偃等人请求班师,“智伯怒,投以几”。从智伯能扔几打人来看,几应该类似今天的长方形小板凳。

先秦时期就有赐几杖制度。按照《礼记·王制》的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也就是说,50岁、60岁只能在家里或乡里用拐杖,70岁才能在国君面前用杖,80岁可在天子朝堂上用杖。到90岁,天子得亲自到家里来咨询问题。

《礼记·曲礼上》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卸任),则必赐之几杖。”大夫到70岁可以告老退休,称作“致仕”,如果不允许,就得赐几杖。《礼记·月令》也记载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制度。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汉代百姓到70岁,授给普通的玉杖,80岁受给“加赐玉杖”。这种玉杖也叫鸠杖,长九尺,顶端装饰有一只鸠鸟。鸠鸟为不噎之鸟,有祝老人不噎食之意。《风俗通义·佚文·阴教》载:汉高祖刘邦被项羽的军队追赶,藏到草丛中,有鸠鸟落在上面鸣叫,追者以为必无人,才逃得性命。刘邦即位后,作鸠杖以赐老人。

西汉吴王刘濞称病不朝,汉文帝赐几杖以示优宠。西汉哀帝曾赐丞相孔光灵寿杖,据说这种灵寿杖出自今天越南北部的九真郡。

西汉末年,卓茂任密县县令,教化大行,路不拾遗。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封卓茂为太傅,赐几杖车马。孔光、卓茂被授予几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魏文帝曹丕赐给太尉杨彪几杖时说:“昔孔光、卓茂并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其赐公延年杖及凭几。”

《后汉书·礼仪志中》载,每年仲秋之月,由县道根据户口核定年龄在70岁以上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甘肃武威磨咀子和旱滩坡汉墓出土有王杖实物。其中磨咀子汉墓王杖完整,长194厘米。旱滩坡汉墓鸠杖已残,但鸠鸟完好,鸠作蹲伏状,张口含食,正合“老人不噎之意”。王杖是老人身份的象征,由于它在名义上是皇帝赐予的,因此殴打、辱骂持王杖的老人,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如云阳(在今河南南阳)白水亭长张熬因殴打受王杖者,并让其修治道路,结果被“弃市”。汝南郡男子王安世因“击鸠杖主,折伤其杖”,也被弃市。武威新出土《王杖诏令册》记录,在汉宣帝到汉成帝时,因殴辱王杖老人的案例涉及亭长二人、乡啬夫二人、一般百姓三人,均被“弃市”。

汉魏以后,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逐渐演变为垂足而坐,慢慢失去了拐杖的作用,赐几杖也演变为赐杖。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曾赐老人鸠杖。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于含元殿宴请京师的老人,赐90岁以上的老人几杖,80岁以上的老人鸠杖,老年妇人与男子相同。

明清时期,赐几杖已不多见。

3.赐衣帛、絮绵、谷米、酒肉、茶、药、钱币、棺材,免除赋役

《礼记·王制》讲:“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煖,九十虽得人不煖矣!”这里讲的内容,对老人还蛮体贴的。因此历代王朝都有对老人赐衣物、食物的养老制度。其中,两汉时期是比较多的。

汉高祖二年(前205),从50岁以上的民众中选举德行善良的一人为乡三老,从乡三老中再推举一人为县三老,免除徭役,每年十月赐给酒肉。

汉文帝元年(前179),令各县赐80岁以上的老人米每月一石,肉20斤,酒五斗。90岁以上外加帛一匹,絮三斤。受刑者及罪犯除外。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赐县三老帛五匹,乡三老帛三匹,年90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二匹,絮三斤,80岁以上每人米三石。

两汉各皇帝大都有类似的举措,仅史书记载的就有21次。东汉章帝、和帝、桓帝还曾赐三老、90岁以上者不同数量的钱币。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也曾赐高年钱帛。

朝廷赐衣物、食物的养老制度,历代王朝一般奉行不替,赏赐的物品又有药、炭、茶、棺材、羊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亲见高年,赐爵及谷、帛、衣、药。宋太宗淳化四年(993),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父老时服、茶帛。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诏,百岁以上,给与棺具。辽圣宗统和十二年(994),霸州(在今河北)有个133岁高龄的李在宥,诏赐束帛、锦袍、银带,月给羊、酒,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规定,90岁以上老人,免除子孙赋役,让他们竭力奉养父祖,一展孝心。这样,子孙们都得好好奉养老人,一旦老人能活到90岁,就能免除赋役。后唐、后晋80岁以上,免一丁差役。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规定,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杂泛差役。

4.天恩国庆千叟宴

有的皇帝觉得赐给老人酒肉还不够排场,不能造成朝廷养老的强大声势,干脆直接设宴款待老人。

皇帝设宴招待父老,应首创于汉高祖刘邦。高祖十二年(前195),征英布班师路过沛郡(治今江苏沛县),在沛宫与故人、父老、子弟纵酒高会。参加者虽是当地父老,但主要是刘邦怀念故乡和故人,敬老养老的色彩不太明显。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幸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南),宴请蒲州父老,则明显属于敬老养老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于武德殿设宴,到场的老人有400人。第二年又在江都宫宴请江淮以南的父老。唐高祖李渊也曾在稷州(治今陕西武功)召父老置酒高会,并赐老人帛。

以宴会的形式敬老养老,清朝较为典型。清朝康熙、乾隆、嘉庆时至少举行过四次,被传为盛世敬老养老的佳话。康熙五十二年(1713)在阳春园举行千人大宴,康熙帝即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因此将宴会称作“千叟宴”。乾隆五十年(1785),又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有皇亲国戚、前朝老臣,也有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141岁的长寿老人。乾隆皇帝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副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上联的意思是,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21岁,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70,再加1岁,正好141岁。

5.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灵——赐官爵

古代为了尊敬、安慰老人,让老人享受一种心理上的虚荣,还授予老人一些名誉职衔,称作“板职”。古代的诏书称“诏板”,“板”即诏书的意思。当时授官,在诏板上书写姓名,如后世的委任状。北魏宣武帝时,大臣辛雄请求朝廷给年高老人授予“板职”,声称是为了“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灵”。

为年高老人赐官爵制度始于北魏孝文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南伐,赐70岁以上者爵一级。当年九月,巡幸洛、怀、并、肆四州,又规定,所过四州之民,百年以上者赐给县令的称号,90岁以上者赐爵三级,80岁以上者爵二级。到北魏孝明帝又规定,京师附近百岁以上的老人给“大郡板”,即赐给相当于大郡太守的诏板;90岁以上者给小郡板,80岁以上者给大县板,即赐给相当于大县县令的诏板;70岁以上者给小县板。其他州郡百姓百岁以上者赐给小郡板,90岁以上者赐上县板,80岁以上者赐中县板。到北周朝,仍然继承了这种养老制度。周武帝保定三年(563),“赐高年板职各有差”。

以后历代王朝,亦有断断续续的赐官爵举措。如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规定,父老年90岁以上者授摄官,80岁以上者赐爵一级。明太祖洪武十九年(1386)规定,富民90岁以上赐爵里士,80岁以上赐爵社士,都有相应的冠带。

清朝顺治元年(1644)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如有德高望重者赐给顶戴,以示光荣。陕西省彬县永乐村有一清代张四敏的墓碑,上面有墓主参加过“千叟宴”,并获赠“八品顶戴”和“黄补褂”的记录。

6.百岁坊和人瑞坊

明清时期,又出现为年高老人树立牌坊的制度。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太仓州人毛弼百岁时,孙子毛澄状元及第,官府为他建立了“人瑞状元坊”。万历(1573~1620)年间,程番(今贵州惠水)知府林春泽百岁时,官府为他在家乡福建建百岁坊。林春泽因而作《谢诸公建百岁坊》诗:

翠旗谷口万松风,喘息犹存一老翁。

讵意皋夔黄阁上,犹怜园绮白云中。

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

愿借末光垂晚照,康衢朝暮颂华封。

同类推荐
  •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两种颇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等级、习俗、教育等,力图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 莫斯科

    莫斯科

    本书包括想要了解俄罗斯,请到莫斯科来、历史隧道中的光辉、历史长河中不朽的名字、诗与剑的交融——莫斯科的文化不废江河万古流——浪漫与疯狂共舞的艺术等共八章内容。
热门推荐
  • 极目新教育

    极目新教育

    全书综览古今教育恢弘背景之上,立于中外教育前沿时空其里,以如诗如画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思辨,高屋建瓴的剖析,精细展现、深邃洞察了新教育十余年运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力地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异军突起的新教育团队,对新教育实验给予了历史性的定性、定位,更对教育的真谛进行了广角深层的极目。
  • 挖坑需谨慎之炮灰的反抗

    挖坑需谨慎之炮灰的反抗

    【1V1快穿,第一个世界可跳过,更新慢,无逻辑,入坑是缘,欢迎吐槽。】 蔺青青是一名网文写手,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各个小说网站“流浪”,顺带挖坑,再一次挖了一堆坑不填,然后没然后了…… 挖坑太多总有遭报应的时候。 跟一本书签了契约,蔺青青从此背负上了填坑的巨大“债务”。—— 蔺青青:“坑儿,这个变态眼睛真好看。” 书灵失联当中。 蔺青青:“坑儿,金主爸爸眼睛真好看。” 书灵失联当中。 蔺青青:“坑儿,摄政王的眼睛真好看。” 书灵继续失联当中。 …… 好好的填坑任务突然变成了爱情攻略? 眼睛君一出现书灵又失联,蔺青青表示有点难搞。
  •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穿越前,他是高富帅,她是白穷美。穿越后,他成了九五至尊的北魏皇帝,而她,则是他后宫中燕瘦环肥莺声燕语的众多女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杀伐决断,冷情弃爱,谈笑间指点江山。她美丽依旧,顽皮依旧,桀骜依旧,媚笑中招蜂引蝶。他怒:你是我的女人,怎么可以如此的水性杨花?她不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三丈四夫?终有一天,她成了他墙上一抹蚊子血;而他,则成了她头上一只跳蚤虫。
  • RHETORIC

    RHETOR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罗斯的影响

    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罗斯的影响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独联体内的一个次区域组织,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俄、白、哈、塔、吉五国进行区域一体化尝试和实践的结果。俄、白、哈、塔、吉等成员国的一体化动力,除了有来自于俄罗斯的积极主导和撮合,还有各成员国有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共同诉求。目前,欧亚经济共同体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组织结构框架和相对合理的运作机制。欧亚经济共同体所面对的现实条件可能使其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一体化道路,找到适合各成员国的一体化模式。虽然与其他的一体化组织(主要是欧盟)相比欧亚经济共同体还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而且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前景基本是乐观的。
  • 迎凤还朝

    迎凤还朝

    吏部尚书灭门,她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高调退婚不算,还风光的迎娶她的亲妹,父母无颜,对她关上的大门,满天的雪地里,她竟是找不到一条活路,她恨意惆怅,谁是害她之人,她一定要找他出来千刀万剐以雪耻辱!他贵为四皇子,可是却是落魄不堪,从小落下一身病,大雪之日,他牵住她的手,暖和她的身。他说,我这一身病痛,没有人愿意嫁给我,你愿意照顾我吗?她无法拒绝他的恩情,愿意为救命之恩用一身相许。皇族的宴会上,众人奚落,一个残身一个破鞋,四王爷四王妃还这是天生一对?她厉声相对,也顾不得尊卑贵贱,一把椅子过去,“谁侮辱我都行,可是侮辱我的丈夫,我绝对会跟她拼命!”柳湖边相遇,曾经的未婚夫高中状元,满面生辉,他手挽她妹的手,满脸的笑,却是笑的痛彻心扉,面前的女子的盈盈而笑,满面芳华,可是却已经属他人。他忍不住伸手捉住她的手,问,“青芸,这些日子,你过得好?”她伸手劈开他的手,多年恩情瞬间崩塌,“即使不好,也不该你过问!”“你是我的!青芸,你是我的,”身体不好的丈夫怎么一瞬间的变得这么精神,狂野的冲击她的身体,似乎要将她吞没殆尽…“相公,你吃醋?人家有没有跟人跑?”她的心正被他的温情一点一点的消融。“相公,你能不能轻点,我好像有了?”“什么?”“有喜了!”只是她也不知道肚子的是他的还是那个魔鬼的种,她在赌他对她情深几分?他要的何止是她,还有万里江山,他说,青芸,你我共患难一场,我做帝来你为后,夫贵妻荣,相濡以沫。你做帝来我为后,你可是知道高处不胜寒,高处自有寒风凄……新文《豪门休夫》将的老公捉jian在屋,四年的婚姻崩塌,夜里去喝酒,传出她生活mi烂的与人亲热的照片。她的家庭,他的家族,顿时炸开锅,她将众人的谴责甩在身后,她收拾好行李,不想解释,准备分居!可是他却将她禁锢!将她当成一个的犯人关在了高贵的牢房里,根本不顾及他的感受。她厌恶这如狗一般的生活,割腕自杀,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她知道这是她老公孩子,可是他风流的老公却认为是别人的野种。他说打掉,她说好……当医院的不远处的街上发生的爆炸的时候,她跟他恩怨情仇都两消,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唐时雨,少了一个岳子思。唐时雨有一个哥哥叫唐时蒙,有一个儿子叫唐浩瑞,她是个无业游民,跟哥哥一起徘徊街头……《二婚不愁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到古代当天才

    回到古代当天才

    刚刚毕业的江林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了与他完全不熟悉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就还在他思考如何去完成人生之际,却因为肚腹空空而无法行动。正在他准备轮回下一个人生之时,却遇到一位少女,就因为这几个简简单单的野菜饼,这个时代的人们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fboys之恰同学少年

    tfboys之恰同学少年

    与其在他羽翼丰满的时候和他在一起,不如在他落魄无助的时候陪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