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6900000004

第4章 传说故事

梅关在古代有“南粤雄关”的称誉,是岭外进入岭南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最近的陆上通道。历朝历代加强中原与岭南的文化、经济的联系,使南蛮之地的岭南最终跟上中原的步伐,成为有朝气的一方沃土。

这种独特的位置,使梅关成了古代形形色色的社会名流的必游之地。因此,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一)夫人庙的故事

在梅岭梅关古道的南坡,有一座夫人庙,是为了纪念唐朝丞相张九龄夫人戚宜芬建的庙宇。

传说唐开元四年,张九龄主持开凿扩展梅关古道,连开七七四十九天,工程毫无进展,白天凿开的石头,晚上又自然合拢。第四十九天夜晚,张九龄登上梅岭峰巅,昂头长叹。

突然间,一位童颜白发老翁走近前来,问道:“相公,这里是山神所管辖的地方,要用孕妇之血祭祀才能破开,否则,任您再干十年,也是白费力气。”

张九龄回来后,整日愁眉双锁、闷闷不乐。张夫人在一天晚上偶然听到神石最怕临盆孕妇的鲜血。她掐指一算,自己正是快临盆的孕妇呀,心想:难道天意要我成全相公修路的大业吗?于是她偷偷地写好遗书,便在深夜时候自杀在神石旁,使得神石得以离开,并使道路最终开凿完成。

张夫人舍弃自己和孩子,帮助丈夫完成了一项功德圆满的好事,使张丞相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有许多人为,从群山之中开凿出通向岭南的道路付出了辛劳和惨痛的代价,因此,当地老百姓为纪念那些筑路先人的功绩,便在张夫人传说的自杀处建庙宇,世代供奉纪念,所以庙宇就叫夫人庙。

(二)梅岭红梅的传说

梅岭地势险要,奇峰叠秀,逶迤数百里。在这片钟灵毓秀、令人神往的土地上,有一个个与景相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为构筑梅关而献身的梅绢夫人红梅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有趣的是,红梅夫人的献身,带来了梅岭上红梅花优美而又古老的传说。

相传,秦朝末年江西鄱阳东北令吴芮,率领越人起兵,并派遣部下将领梅绢,随刘邦入关。由于吴芮和梅绢骁勇善战,作战有功,刘邦登基称帝后,吴芮被封为长沙王;梅绢被封为十万户,为列侯。因为那时梅绢已驻扎在台岭,即梅岭,所以命她为台侯。

梅岭山峰连绵不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梅绢带着妻子红梅夫人和女儿小梅巡视这座山岭后,决定在梅岭上筑一大关,在梅岭右侧筑一小关。大小关隘分别由红梅夫人和小梅带兵修筑。

梅绢则带兵在梅岭脚下、赣江边修筑大本营。三人分手后,都昼夜不断地带着士兵抓紧施工。但不知什么原因,红梅夫人筑的大关和小梅筑的小关总是倒塌。红梅夫人和小梅心急如焚。

因为汉朝得天下不久,四方偏僻地区许多土王不服,仍虎视眈眈,妄想侵犯中原。大庾岭是中原和南蛮的分界岭,也是民族矛盾的前沿阵地,随时都可能遭受土王的攻击。虽说四方土王在大军压境下,大败而归,并表示臣服,可现在汉军已回朝复命,谁知土王们的心思如何。

想到这里,红梅夫人沉沉欲睡。突然,汉皇托梦给她,说四方土王心怀不轨,窥视我天朝,要不惜血筑岭关,维护中原统一。

红梅夫人惊醒后,仔细回味皇上的旨意,她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带上护兵,连夜巡山。果然,梦境成了真。四方土王已经悄悄地在梅岭脚下十公里外的小岭布兵。稍后,他们借口朝贡和为三夷王向小梅求亲,来到红梅夫人的帐营放迷魂阵,迷惑汉军。

早有防备的红梅夫人识破诡计,将计就计,一说感谢他们的朝贡心意,二说女儿小梅的婚事可以考虑。

谢过以后,红梅夫人嘱人安排他们在山下扎下营盘休息,然后下令全体将士夜不解甲,刀箭不离身,并加派了哨位和哨兵。

三更将近,土王突然举兵偷袭汉军。红梅夫人闻报后,飞快地从墙上取下柳叶双刀,领兵抵住南蛮军。双方激战四个多小时,难分胜负。土王见东方渐白,怕援军到来,便施计叫三王、四王抵住红梅夫人,他与二王去攻打右寨。

听说他们去打女儿的寨子,红梅夫人略一分神,就被大夷王偷放的飞刀击中。她也趁机放出两支连环镖,击中了三、四夷王,又忍痛去帮助女儿护寨。

一路上,红梅夫人的伤口血流如注,洒在地上,可她顾不了这些,冲到烽火台上,先点燃了狼烟,向大本营的丈夫报警,而后又骑上快马追赶大夷王,为女儿解围。在右寨的激战中,红梅夫人因救女心切,体力不支,被土王再次投放的飞刀击中她的前胸,扑倒在地。

这时梅绢带领大军赶到,全歼了土王军的残部。回到大本营,红梅夫人已奄奄一息,梅绢伤心自责。

听到哭声,红梅夫人睁开了眼睛,对梅绢说:“刚才在冥冥中,我又接到了皇上的圣旨。皇上说,我们一家是国家忠良,只要沿我的血渍筑关定能筑成,而且永不倒塌。皇上还说,我一门忠烈天地可鉴,那关就叫大梅关。我想,大关叫大梅关,那女儿筑的就叫小梅关吧。”

红梅夫人去世后,梅绢带着儿女及士卒在山上沿着红梅夫人的血渍,果然筑关成功。他还按夫人的要求把她葬在了梅岭上。自打败了四方土王后,这里一派太平。岭南、岭北人民和睦相处,走亲访友不时来往。

这年冬天,经过腊风吹拂,霜雪煎熬,山上千百棵往年开白花的梅树,都开出了红花。守岭将士都说:“这是红梅夫人的鲜血浸润、染红的啊!”

(三)珠玑巷的故事

梅关一带不少乡村氏族的族谱、家谱,都记载他们在新会的始祖是南宋末从南雄,即当时的保昌县珠玑巷迁来的。追源溯流,要从南雄珠玑巷说起。

南雄珠玑巷原名宗巷。唐敬宗年间,巷里居民张昌一家,七代同居,笃爱和睦。皇帝恩赐一批珠玑宝物给他以示嘉奖,因此改为珠玑巷。

唐末宋初,中原百姓因兵灾、天灾而徒迁岭南,过梅关入南雄,有的人就留居珠玑巷,使此地繁荣起来。

金兵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临安,一部分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普通百姓为数当然更多。他们先迁到南雄,后来又迁到珠江三角洲,是很自然的。南宋咸淳年间珠玑巷发生过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的原因,传说是由一位皇妃落难珠玑巷引起的。

据新会泷水《麦氏家谱》记载:宋度宗皇帝赵禥咸淳九年,宠妃苏氏貌美而自私,因触犯帝怒,被打下了冷宫。此后,她趁宫禁不严,潜逃出宫,装成一个乞丐,流落到市井。

当时南雄保昌县牛田坊有个富民叫黄贮万,正运粮到临安湾,苏氏下船乞食,黄贮万看见她后,喜欢上了她,就把她带回家,纳为妾。以后黄贮万知道苏氏是皇上妃子,可已经木已成舟,只得把她改姓为张氏,希望瞒过去。

不料此事被家仆告发,朝廷就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苏氏自感连累大家,投井自尽。数年后,重返家园的乡民为纪念苏氏,在井旁建了一座石塔,塔高3.5米,实心,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砂岩砌成。

由于珠玑巷在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此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自从唐朝宰相张九龄开通梅关驿道后,珠玑巷更成为古驿道上的重镇,客栈、酒楼遍布街市,商贾云集,朝廷曾经在这里设金沙巡检。

(四)老酒坑的传说

相传古时在梅关附近的珠玑巷北,有一个名叫“老酒坑”的村子,村旁就是驿道。有一对姓江的老夫妻在驿道旁摆了一片茶寮卖茶,收入勉强可以糊口。

有一天,一位鹤发童颜的仙翁云游到这里,见老两口为过往客人烧水端茶忙个不停,很怜悯他俩,便用锡杖在一泓清泉中点了一点,泉水立即变成了又醇又香的美酒。从此,吸引了更多的过往旅客,在这儿歇脚饮茶,品尝醇香美酒。

江老夫妻的茶寮每天从早到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老两口的日子越过越美满。

不久,珠玑巷一带发生了一场瘟疫,死人很多。有的人想临死前喝一碗酒,就跑到老酒坑。他们饮了江老汉的酒,居然病也除了,瘟疫也消了。消息传开,来这里饮酒除瘟的人越来越多,江老汉的茶酒生意越来越好,不久,江老汉成了一个小富翁。

隔了几年,这位仙翁又云游到这里,问老头子日子过得怎样。江老汉说:“酒太好卖了,我俩生活过得也很宽裕,可惜有酒没有糟。我想有酒又有糟,这样能养出更多的大肥猪,就满足了。”

仙翁听了,说:“天高不为高,人心更加高;泉水化为酒,又嫌无酒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于是,他又用锡杖向泉水点了点,霎时间,酒变为醋,酸了。仙翁扬长而去。

老酒坑就这样变成老醋坑了。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到了元代,官兵侵凌珠玑巷,百姓纷纷南逃,老醋坑也荒芜冷清了。

明嘉靖年间,李坤伍一家搬迁到这里,开垦繁衍,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三个自然村,有一百六十多户、八百多口人,“老醋坑”再也不叫了,都叫“老住坑”。

(五)张氏宗祠受皇恩

当年,朱元璋率领红巾军与陈友谅的黑衣军在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兵败想投湖自杀,被左右部将救起,朱元璋便收拾残兵败将准备退回安徽老家。为了避开陈友谅的黑衣军追杀,朱元璋取道赣北山区瑶里,并在瑶里梅岭作短时休整,以招集被杀散了的兵将。

梅岭的百姓深受陈友谅官兵的欺压,见朱元璋所率的红巾军虽然是溃败之军,但是依然军纪严明,对百姓毫无侵扰。因此,梅岭百姓纷纷捐钱捐物犒劳红巾军。

当时,由于多年征战,百姓的生活也极端艰苦,但是,梅岭百姓仍节衣省食,用准备打年糕的糯米制作麻糍为粮,以腌齑煮豆腐为菜招待红巾军。另外一些青壮年还纷纷参加朱元璋的红巾军。

朱元璋在梅岭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和招兵买马,红巾军又扩充至一万多人。最后,朱元璋凭借这支红巾军,转战南北,终于打败了包括陈友谅在内的诸路王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明朝,并定都金陵。

当年,参加朱元璋红巾军的梅岭青壮年中,出现了许多战功赫赫的战将,被封官封侯的大有人在,其中最有名气的要属平陵侯。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回想起梅岭百姓当年对自己的帮助,特地恩准平陵侯回家乡梅岭重修张氏宗祠,准以王家标准建造。这就是现在流传的“朱地张祠”之说,梅岭宗祠称为“江南第一祠”的缘故。

此外,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在吃腻了宫廷内的山珍海味后,又想起了当年落难梅岭时所吃的麻糍和腌齑煮豆腐。于是他下旨特令平陵侯进贡梅岭麻糍和腌齑煮豆腐,以解嘴馋。因此,作为贡品的梅岭麻糍和腌齑煮豆腐在绕州和徽州一带名气很大,成为了这一地区很有名的地方小吃。

(六)状元祖坟轶事

传说的状元祖坟坐落在梅关古驿道的半山腰路旁边。那是一个很不显眼的坟,坟上面用了些土堆了个小土包,前面横放了一块长方条石块,石块上方用水泥分了块平地,横着写了“状元祖坟”四个红字。

据民间传说,此坟的主人当年在梅岭路上有段十分有趣的佳话,而今斗转星移,山川依旧,朝代更迭,是真是假,确是个很难说得清楚的事。

如清史传有记载,此坟的主人是清朝的状元戴衡亨,大余人,7岁能诗文,17岁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考殿试一甲第一名,出任江南、湖北省考官,后晋升为太子少师。戴衡亨的父亲戴第元,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登进士,授修编。

上述情况,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戴氏父子均为科甲出身,都是朝廷大官。假如主人平日外出,也少不了从仆丫环随身跟着,但传说戴衡亨的母亲只身背着小孩回娘家省亲,是不合这位官太太身份的。

据说乾隆二十五年,一个梅花盛开的季节,大余通往广东的必经之路,弯弯曲曲的梅林古道上,行人不断。当时江西、广东等地的贸易,只有用人力肩挑经古梅关,入广东,此时正是秋末,早晚温差较大,挑着货的人们在通往山顶的古道上,像蚂蚁似的艰难地一步步向前,很像童子拜佛的姿势。

中午时分,大部分行人都在山脚下的阴凉处歇脚,偶尔有少数人为赶时间在山路上走动。这时在梅岭古道的半山腰上,有位少妇背着已满周岁的孩子,满脸是汗地从山上下来。她两眼不停地往地上看,一看便知是在找丢失的东西,刚到转弯处见有位挑着箩筐货的壮年汉子,一步不停地向山上来了。

两人一个上山,一个下山,遇个正着,当时路窄,壮年汉子只有放下担子,让这位背着孩子的少妇过。谁知,少妇也停了下来,腼腆地问这位壮年汉子:“大哥,你一路上可曾拾到了鞋?”壮年汉子抬头一看,见少妇有礼,有貌,背着小孩,满头是汗。小孩在她背上乱抓乱踢,很是可爱。

这人就想,原来山脚下休息处,捡到的那只小鞋是她孩子的,怪不得她这么着急。因为当地的民间习惯,认为鞋是小孩的根基,所以丢不得。幸好自己替她拾到了,不然她背着孩子上、下山够苦的了。

壮年汉子等少妇说完,便伸手从箩筐里拿出一只和她背上小孩那只穿在脚上一模一样的小布鞋。对这位少妇说:“大嫂,是这只吗?”

少妇一见便知是自己孩子已掉的那只鞋,高兴地说:“谢谢你,大哥!”伸手接过壮汉手中的那只鞋。

这位壮汉嘴里说得蛮高兴,但鞋却牢牢抓在手中没还给少妇,少妇望着壮汉也不知所措。这时壮汉笑嘻嘻地对少妇说:“妹子还你鞋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要和你睡一下,不然就不给你。”

山郊野外,少妇遇上这样的人实在无奈,就勉强答应了壮汉的要求,少妇好言劝壮汉,做这种事不能急,得歇歇,到窝内喝点泉水,降降体温,才不会伤身体。

壮汉听后以为少妇是有意支开他,想溜走,误会了少妇的好意。哪顾得路途劳累,迫不及待地与少妇在半山腰路旁睡了一下,谁知壮汉和少妇完事后躺在地上永远起不来了。

少妇自知出了人命,可又无法,只有壮起胆子,拆了树枝把壮汉的尸体掩盖好,背着小孩又返回娘家。

这位少妇原本心地善良,想起这位壮汉,虽行为不当,毕竟是为自己送了命,便生了恻隐之心,并及时告诉家人,她在梅岭路上丢鞋一事,幸亏遇见一个好人才捡到,没想到,这人因天热中暑倒地身亡了,要家人派人把他给埋葬了。

家里及时派了人赶到半山腰,四处却没找到尸体。只见离路三四米处有一新的蚂蚁窝,边上放着一担箩筐,箩筐上写有江西某地字样,众人才知道这人是江西人,他的尸体被山间蚂蚁衍土给埋了。为了日后有个标记,他们在路边挖起一块铺路的石条,横放在蚂蚁窝头上,便下山回家了。

乾隆二十六年夏末的一天傍晚。一朵红云向戴家屋顶上飘来。不一会儿,一声响亮的娃娃啼哭,一个孩儿降生了。这就是去年秋末回大余娘家省亲,和梅岭半山腰长眠的壮汉,有过一次奇缘的少妇,为他生下了他俩唯一的儿子。

儿子出生了,少妇既高兴又内疚。高兴的是壮汉虽长眠九泉,但后继有人了。愧疚的是孩子有父不能认,自己的眼泪只有往肚子里流。

少妇的丈夫姓戴,祖居广东南雄。儿子取名衡亨。这孩子天性聪明,这对戴家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旧时皇帝制,如查得没有这样的风水,便认为是妖怪乱世,杀头问罪,戴家出了状元,朝廷自然也要派国师勘查。

就在戴家张灯结彩,庆祝高中状元之时,国师受皇帝之托来到了戴家,查来查去,都是些平庸的风水,根本就出不了状元。戴家上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状元的母亲更是又惊又怕,在无计可施时,她回想起戴衡亨原本不是戴家的种,莫非壮汉葬的地方能出状元?

第二天一早,她向国师奏明:状元还有一个继父葬在南安和南雄交界的梅岭半山腰上,因时间长,一时难以想起,麻烦国师去细查。国师是个有道有德的忠臣,也吝惜戴衡亨的才华,于是乘轿随众人来到古驿道,到了大余梅岭,从山上慢慢往下,来到了壮汉葬的位置,举目一看,拍手连声叫好!这儿如下山蚂蚁!

从山上往下望去,见远处路上的行人不绝,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行走着,天天数以千计的人如蚂蚁牵线向山上涌来,行人挑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一步向山上走来,又如童子拜佛,有“日受千人拜”之格。

再望向南安,城内房屋尽收眼底,如果是在夜间,一定会有万盏灯火的壮观。国师赞叹说:“真是个日受千人拜、夜受万盏灯”的绝妙佳穴。

国师回朝奏明天子,龙颜大悦。此时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赐新科状元戴衡亨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戴衡亨不辱君命,在朝为官时口碑甚佳。

戴衡亨在中状元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根在江西,为了报答父恩,每年在南雄老家都要举行一次流水宴席来招待江西过往的商客。

当年发生在梅岭上的风流佳话,就在民间代代传了下来。

(七)皇姑墓传奇

这是一座江西省最大的地表墓,因为墓内主人的身份与皇亲有关,因此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眼球,又因为墓内躺着的是一对“靓夫丑妻”,所以,民间衍生出许多与这对夫妻爱情有关的传奇。

从梅岭风景区内太平乡老上自然村的合水桥西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谷小路攀援而上,大约两公里处,一座规模宏大的地表墓葬赫然显现在人们的眼前。据史料记载,这座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的墓地,是迄今为止江西省罕见的大型地表墓葬。

穿过一道修竹茂密的绿色屏障,可见一排由麻石砌成的狭长石梯通道,后边是一条由150块麻石修成的台阶,顺着山谷中轴线陡直而上。从山脚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对掩映在杂草丛中的牌坊座基依稀可见,石梯通道沿山而上与墓庐槽门相连,通道两旁有石龟、石羊、石狮、石马和翁仲各一对。

在一篇题为《苍茫皇姑墓》的文章中,对这些石像是这样描述的:石阶两旁依次排列着石龟、石羊、石狮、石马和翁仲,神态各异,肃穆庄严,雕法古拙,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风雨雨、雪雪霜霜,它们似乎对世事沧桑毫不萦怀,沉默而忠诚地守候着墓主人。

石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墓地能修建到这种程度,墓内主人的身份肯定很是显赫。

皇姑墓曾历经两次近乎毁灭性的摧残,重新修复后,下面成圆柱状,上似圆锥形,占地约四十平方米,墓的顶部盖有一圈圈侧瓦片,墓围用砖块和水泥浇筑砌成,墓碑高一米多,宽约一米,上刻有隶书:裘文达公、一品夫人熊太君合葬墓。

墓前方有一个石拜台,东西各立了石阙。据史料考证,墓前原有两块石碑和四支华表分立两旁。用瓦片堆砌墓顶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防止杂草丛生;二是可以不让雨水渗透到墓中去,起到保护墓中什物的作用。

站在墓前宽敞的祭台上,视野极为开阔。雪后的山谷中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点缀在草丛间的石像泛着白光,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皇姑墓所在的山峦,犹如一张面向东南方向的太师椅,整座墓地恰似坐在椅子上的一位沉睡了两百多年的老人,默默地俯瞰着这片银色的世界。

据史料记载,1739年,新建双港裘家村的一介书生裘曰修,高中殿试二甲第七名进士,由此迈进了官场,先后任过庶吉、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刑部和工部尚书、左中允、军机行走、顺天府尹、五典乡试正考官等要职。

裘曰修善诗文,在平剿边疆分裂势力的战争中立了功。其生平最显著的功绩是治水,凡南北河渠水利,无不了如指掌,常出使江南,河南、直隶诸省查堪水利,尽心筹划,颇有成效。

然而,裘曰修的宦海得意和这些成绩的取得,却与一位丑陋的女子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这位女子的相助,裘曰修也许早就含冤屈死在狱中了。这无疑是一段快被岁月湮没的历史。当翻开这段封尘了整整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时,会发现墓主的身份里,竟然昭示着一段恩爱缠绵、相敬如宾的爱情故事。

据民间传说,裘曰修文弱白净,是个美男子;而和他从小定亲的妻子南昌县人熊氏,却粗黑面麻,额上长着七颗排列得犹如北斗七星般的麻子。两人从未见过面,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揭开新娘头上的面纱时,心中喜气顿时全消。闷闷不乐的新郎踱到书案前提笔漫无边际地写着,久久不肯上床就寝。

熊氏长久不见夫君有动静,只好起身走到裘曰修面前,见他在纸上写了“抬头不见月”五个字,便说:“为妻愿续之。”说完,展纸运笔一气呵成。

裘曰修定睛一看,熊氏所写的是“遥见满天星,众星拱北斗,牛女朝帝京”,字迹挺拔俊秀,令裘曰修顿生钦佩之情。“不见月”是裘曰修感叹他的妻子脸庞不美;“满天星”是熊氏指自己脸上有麻子;“朝帝京”则隐含着熊氏愿全力助夫君的意思。

当晚,裘曰修被妻子的气度、胸襟和才德所感动,对自己唯貌是求后悔不已。于是,夫妻俩携手进罗帐,成就百年之好。第二天裘曰修起床,发现床头两双鞋虽有男女之别,却无大小之分,方知自己娶了个没缠脚的女子。正是这双罕见的大脚板,后来却救了裘曰修的命。

在丑妻的协助下,裘曰修高中了进士。从此,他在官场上更是春风得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场上春风得意的裘曰修,从开始的犯“糊涂”,到后来目中无人,导致他得罪了权贵,被人诬告陷害打入了大狱。

在家苦候的熊氏得知夫君入狱的消息后,立即打点出门。她撒开那双惊世骇俗的大脚板,千里爬涉,历尽万苦,直赴京城。

在赴京救夫的路上,熊氏巧遇銮驾出宫的皇太后,于是,便扑向前跪倒在地,高喊“有冤”。太后掀开帘子,见熊氏相貌酷似她那死去的爱女。于是,太后便收熊氏为干女儿,并把熊氏带入了皇宫。熊氏因此成了乾隆皇帝的义妹,诰封一品夫人,而裘曰修也由罪臣变成了皇亲国戚。死后他们夫妇合葬在了这里。

据说皇姑墓前的元宝石是神仙送给熊氏赴京的路费,墓前的溪流是熊氏在丈夫入狱时避难于此,流泪形成的。

从山脚到皇姑墓有石阶百余级,名叫“百步金阶”,曾有四柱牌坊、两对华表、一对对石龟、石羊、石狮、石马、翁仲树立于两旁,墓前是一个石柱围栏的祭台。

在墓旁有用石头围成的石室,传说裘曰修蒙冤期间,熊氏在这里避难,遇上大雨无处藏身,由于她的行动感动了玉皇大帝,就派大力神搬来了巨石为熊氏遮雨。正是这个原因,裘曰修夫妇死后才葬在了这里。

(八)妇女戴头帕的传说

在梅关一带,这里的妇女有戴头帕的习俗,关于这种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梅关一带妇女的头帕是仙人吕洞宾所赐。在一个明媚的春天,吕洞宾骑着一匹白马在红梅驿遛跶。看到一农夫插秧,便说:“插秧郎,你这样莳田,一天可以插几千几万行呢?”

这一问,把农夫吓住了,心想一天能插几百行就了不起了,哪能插这么多呢?农夫难以对答,只顾插秧。吕洞宾含笑而去。

日落西山,农夫回家,一进门便把这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笑了笑,说:“傻鬼!他明天如果再来,我自有办法。”

第二天,农夫的妻子也随农夫一起去插秧。

果然,吕洞宾又来了。他还是这样问:“插秧郎,插秧郎,你究竟一天能插上几千几万行?为何不告诉我一声?”

农妇伸直了腰,笑吟吟地说:“老翁呀!你的马儿的的嗒,一天能跑几千几万个足迹?”

这一问,反使吕洞宾哑口无言。他沉思片刻,下了马,转身抬起右腿作乘下马状,问农夫:“你看,我这姿势是上马还是下马?”

聪明的农妇灵机一动,左脚前移一步,反问道:“你看,我这是上田还是下田?”

吕洞宾十分叹服,说:“民家女,真聪明,来来来!仙家赏给你一条头帕。”说完便腾云驾雾而去。后来这种头帕就在梅关一带广泛流行了起来。

(九)关楼楹联的由来

在梅关关楼南面拱门两侧,有一副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相传,题写这副对联的是清光绪年间闽南的一个叫李化的商人。一个商人怎么为异地写对联呢?这里边有一个故事。

李化,福建长汀人,出生在一个家道殷实的商人家庭。其父早年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才挣下一份产业,企盼儿子能用功读书,科举成名,致官仕途,光宗耀祖。

然而,李化虽然资质聪颖,却生性顽皮好动。有一天,李化的父亲接到一位要好朋友的信,好友说他在广东韶州做生意,尽管时局较乱,但生意还是不错的,特邀请他去一同经商。

可李化的父亲不想去,他对儿子说:“化儿,为父知道你不是一块读书的料,也不勉强你了。如今我有一个朋友在广东韶州做生意,好像做得蛮大,他来信叫我去他那里,我想叫你代为父前去,既见见世面,也跟他学学如何做生意,将来好图个发展,你可愿意去?”

“愿意,愿意,呆在家中真是闷死了。”李化好不高兴地答道。

父亲叮嘱李化:“要去可以,带点土特产去,一来作为礼物送给那位大伯,二来作为本钱赚回一些本地没有的货物挑回家。但出门在外,要格外小心行事。”

几天后,李化带了一个仆人,挑着货物上路了。入赣南大地,溯章江而上,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南安府。因从南安到岭南不通水路,必须徒步挑运货物翻越梅岭至广东雄州,才能顺浈水到达韶州。李化抵达南安后,由于旅途劳累,没有细细打听梅岭的情况,就在客栈里早早安歇了。

第二天清早,李化与仆人匆匆上路。行至梅岭脚下,行人更是一路稀少。走到梅岭驿站,驿使见他们只主仆两人,就告诫他们,由于战乱,加上不少地方闹饥荒,南面尤重,有些饥民被迫上山为匪,时常出来抢劫财物,要小心为妙。

李化不以为然,心里想道光天化日之下难道会来明抢吗?我可不信。当他们走到梅岭南面一个山坳时,果然从山上冲下一伙强盗,将他俩推倒路旁,挑起货物就走,一会儿就不见踪影。

李化懊悔得不得了,幸亏强人没有搜身,还留下一点盘缠,主仆两人只好空手往韶州而去。到达目的地后,李化父亲的朋友听了李化讲述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安排他在店中做事,亲自教李化如何识货、调货、待客等生意经验。

一晃两年过去了,李化思乡心切,就用做工积赚的银两选购了一批货物准备带回家,李化父亲的朋友也赠送了一些物品给他。因货物较多,价值也大,李化在路上格外小心。船靠浈江码头后,他打听到梅岭一带丛林中仍有强人出没,就请了几位军士陪同押送过梅关。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一路有惊无险,终于安全通过梅岭到达南安府。

李化在南安逗留时,在客栈想起自己往返韶州经过梅岭的情景,经过一番酝酿和斟酌,提笔欣然写下“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一对联,然后委托店家转交当地府衙官员,其言下之意是希望官方加强梅岭驿路的防盗工作。

后来,为告诫南来北往的客商,便有好事者将李化拟就的对联题写在梅关关楼上,以警示后人。

同类推荐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中国民俗趣谈

    中国民俗趣谈

    本书收录了近140篇文章:《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九头鸟与楚文化》、《黎族纹身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等。
  •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一批怀揣“中国梦”的演讲队伍由企业高管、学者、培训师等组成,由翟杰领队,自费去世界重点大学巡回演讲“中国梦”主题。此次美国行是世界巡回演讲的首站。其重点是宣传我国的外交、文明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往之处有加州大学、哈弗大学等名校,在当地华人、留学生、访问学者中引起的不小反响。文中内容由多名演讲者的演讲稿组成,还有部分照片,与外国元首的合影,题词,宴会留影等。
  •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每天读点世界常识(套装共九册)

    本套书共九册,《美国常识》解读了留学美国名校的申请智慧,全面介绍了在美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日本常识》用简单的语言让你了解你最想知道的日本常识。《俄罗斯常识》客观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成就。《韩国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韩生活攻略。《印度常识》盘点了去印度最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和人气美食。《东南亚常识》带你走进陌生而神秘的东南亚世界。《欧洲常识》切合实际解读赴欧生活的实用技巧,全面普及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欧洲知识。《非洲常识》带你发现神秘而野性的土地,探索狂野又柔情的文明,领略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巴西常识》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巴西生活的攻略。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全书通篇以日本社会生活中的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生死之道的领悟,作者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读者感受了日本文化那种“具体入微”的美丽,尝试了那种“花是樱花,人是武士”的“忍恋终极”的落花之美。日本人的内心是紧张的,但情感却是极其认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讲究“道”,在各自传统的文化道场里,固守日本其本身的社会文明,其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认真的仪式讲述人生的真谛,又将日常茶饭事升华为“道”,将人生的体验全在“道”上。
热门推荐
  • 闲居编

    闲居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胭脂雀

    胭脂雀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奈何天不遂人愿。生在乱世,身如飘蓬。阿柔以为自己是藤,幸运的依靠上一颗大树。到了最后才明白,自己不过是那树上,曾经停歇过的,一只可有可无的鸟儿。你爱的是天下,而我……可以选择吗?
  • 鬼手妖尊

    鬼手妖尊

    22世纪的天才鬼手居然被自己研制的化学武器炸死了,还是自己失手引爆的……表示被自己蠢哭了和冥王的一场交易让她也体会了一场现世纪流行的穿越。赶上时代的潮流还是很爽的。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穿越居然是在深山老林?且看她如何在这异世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第一次写文,没想好大纲,脑洞到哪写到哪。写文全凭心情~不虐~
  • 剑九的江湖

    剑九的江湖

    我没见过杀人的剑,他让我见了。我没见过救人的剑,他让我见了。我没见过剑。我见过剑。他说我以后就叫剑九。所以我变成了剑九。
  • 楚乔传之星玥情

    楚乔传之星玥情

    彼岸花开,彼岸花开。楚乔会和宇文玥在一起吗?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最新力作,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王解”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含有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阅读理解发挥,力求做到进行充满老王特点的与《论语》的深切互动。本书还将《论语》全文打破原有段落,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另有几篇谈《论语》的单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读与解《论语》的主要思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兰谱散章

    古兰谱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女重生记

    妖女重生记

    原以为是穿越,不想本是蛇一枚……原以为幻化成人万事大吉,不想情劫开始……本想了此一生,不想神兽加身……且看小蛇如何经历重重磨难,荣升神兽!
  • 史上第一武者

    史上第一武者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仅仅在物质层面锻炼肉身的武者,如何超越以身化道的超凡修真者?林淼从遗产偶获高维造物碎片,从此获得无限可能……属性系统,穿梭诸天,能够想象的金手指应用尽有。法宝飞剑,道术神通,林淼定要用自己的铁拳让那些花里胡哨的修真者知道什么叫做硬核武道的魅力!?剑仙道祖,旧神古魔。光怪陆离的伪修真世界异常危险,金手指只够填平他与超凡者之间的天堑沟壑。于是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成了……推衍到「量子界限」的武道巅峰!以凡人之躯,凌驾神魔之上。整个四维宇宙,终将无任何存在能挡得住他的一击。PS:脑洞文,非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