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7700000009

第9章 王朝更替(8)

党锢事件发生后,士大夫闻风而动。他们把那些不畏宦官势力,被认为正直的士大夫,分别加上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美称,清议的浪潮更为高涨。度辽将军皇甫规没有被当做名士列入党锢,甚至自陈与党人的关系,请求连坐。

灵帝建宁元年(168),名士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窦太后之父)共同执政。他们起用李膺和被禁锢的其他名士,并密谋诛杀宦官。宦官矫诏捕窦武等人,双方陈兵对阵,结果陈蕃、窦武皆死,他们的宗室宾客姻属都被收杀,门生、故吏免官禁锢。建宁二年,曾经打击过宦官势力的张俭被诬告“共为部党,图危社稷”,受到追捕,党人横死狱中的共百余人,被牵连而死、徙、废、禁的又达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直到黄巾起义发生后,党人才被赦免。

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博得社会的同情,因此张俭在被追捕时,许多人破家相容,使他得以逃亡出塞。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但是农民起义不但没有因此偃旗息鼓,而且还发展到从根本上危及东汉统治。这时候,被禁锢的党人获得赦免,他们也就立刻同当权的宦官联合,集中力量来镇压起义农民。官僚士大夫与门阀大族息息相通,根深蒂固,总的说来力量比宦官强大。所以在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他们重整旗鼓,发动了对宦官的最后一击,终于彻底消灭了东汉盘根错节的宦官势力。

三国

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189)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初平元年(190),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本是乌合之众,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建安元年(196)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土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董卓入洛后,曹操逃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初平三年,他在济北(今山东长清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汉献帝迁到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建安十二年,曹军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江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这就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二十四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据守荆州的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曹丕),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即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孙权于221年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222年,蜀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今湖北宜都境),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即吴大帝孙权),后迁都建业(今建康),建立吴国。猇亭之战以后不久,蜀、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三国疆域,大体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区,吴得东南地区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站在这个阶层一边。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不具备战胜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割据者的政治优势。曹操杀戮讥议自己的名士边让,引起兖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势力几乎覆没。东汉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绍,实力和影响远胜曹操,在讨曹檄文中曾辱骂曹操是“赘阉遗丑”。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文武官员多与袁绍通谋。曹操为了战胜强大的对手,不得不度外用人,即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中网罗有能力的人才。后来他一再发布“唯才是举”的教令,拨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选官的真正准则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曹操不但不曾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在其帷幄中有许多名士。官渡战前,徐州混乱,他曾派出名士陈群、何夔等人出宰诸县,以图稳定局势。曹操得邺城后,立即辟用袁绍原来辖区内的名士破荆州,也尽力搜罗本地的和北方逃来的士人。曹操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为念。

曹操死后数月,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时,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选择贤而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察访与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这就是九品中正制。魏国齐王芳时,又增设州中正。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臧否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在士族阶层发展和易代纷纭的岁月中,此制并不能长久地超然于士族势力和政局之外而坚持其既定准则,西晋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妻子没官为奴。冀州士家有十万户以上。

曹操势力得以不断壮大,经济上主要得力于屯田。曹操建安元年破汝南、颍川黄巾,夺得大批劳动人手和耕牛农具,在许昌附近开辟屯田区。接着,许多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者屯田。屯田区一般都在易垦或冲要地点,自成系统,不属郡县。屯田民是国家佃客,以四六分(用官牛的)或对分(不用官牛的)向国家缴纳地租,但不负担另外的徭役。一部分屯田用军士屯垦,称为军屯。屯田者的生产有政府保障,其劳动生产率比郡县的自耕农民高,在短期内屯田即能保证军粮的需要。齐王芳时,由寿春到洛阳一线,军士屯田取得很大的成果。

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曹操命令加重对豪强兼并行为的惩罚,但大族豪强兼并事实上难以阻止。

随着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北方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漕运。恢复的冶铁业中,利用水力鼓风冶铸的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洛阳、邺城都日趋繁华。魏国与日本境内的邪马台国保持着较频繁的交往。西域诸国也有使臣和商人往来。

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何晏、邓褕、李胜、毕轨、丁谧等人,改易朝典,排斥司马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有军功。景初二年(238),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使辽东归入魏国版图。正始十年(即嘉平元年,249),又乘曹爽奉齐王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逼迫曹爽屈服,并处死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史称高平陵事件。后来,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嘉平三年,251)、毋丘俭(正元二年,255)、诸葛诞(甘露二年,257)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

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乘时立功,于魏景元四年(263)出兵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国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蜀 董卓入洛的前一年(中平五年,188),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继任。刘焉、刘璋相继压平了益州豪强的反抗。建安十六年刘璋邀请暂驻荆州的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益州二十四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刘备于221年称帝后,为争夺已失的荆州,于次年出峡,与吴军进行了夷陵之战,败退入蜀,病死。其子刘禅继立。

刘备在新野时,邀约客居隆中的诸葛亮为辅佐。诸葛亮看清了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荆州不可持久的形势,从战略上促成刘备进入益州,以图自保。刘备死,诸葛亮辅刘禅。小国弱民,处境困难。今川西和云、贵的一些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接连发生叛乱。益州郡(今云南晋宁东)豪强雍闾执太守,求附于吴。窯柯太守朱褒、越犛夷王高定元都响应雍踫,南中地区动乱扩大。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南征,大军分为三路,诸葛亮军西平越犛,马忠军东平窯柯,然后他们与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时孟获已代雍踫据郡。诸葛亮败孟获,并按出军时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对孟获七纵七擒,终于使孟获归心,南中平定。诸葛亮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并允许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蜀国军资。西南夷人地区的闭塞状态,从此有所改变。

南中战争结束,蜀吴结盟也取得圆满成果。诸葛亮于建兴五年率军进驻汉中,同魏国展开争夺关陇的激战。诸葛亮在益州疲惫情况下急于求战,一方面力图以北伐来巩固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则以攻为守,借以图存。建兴六年,诸葛亮命赵云据箕谷(今陕西褒城北)以为疑兵,自己率主力取西北方向进攻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前锋马谡在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败阵,蜀军撤回。以后三年,诸葛亮又屡次出兵,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果。建兴十二年再次北伐,进军至渭水南面的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病死军中,蜀军撤回,北伐停顿。

诸葛亮死后,蜀国以蒋琬、费讳、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而已。景耀元年(258)以后,宦官擅权,政治腐败。大将军姜维北伐,劳而无功。景耀六年,魏军三路攻蜀,姜维在剑阁抗拒魏钟会大军,而魏邓艾则轻军出阴平(今甘肃文县西)险道南下,于这年冬灭蜀。蜀国历二帝,共四十三年。

同类推荐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特级教师胡勤多年教学、阅卷经验的高度提炼;一部囊括命题思路、解题技巧的作文指南;15年命题趋势深度解读,30篇高分例文独到评析。本书由浙江省特级教师胡勤所著,是对十五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的一次隆重巡礼和深度总结,是高中学子应对高考作文的启迪书。这部作品凝聚了胡勤数十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尤其是作文教学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品对2004—2018十五年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变化进行了独到解读,同时,对每年的高考优秀例文进行了剖析,挖掘高分作文的奥秘。作品旨在帮助高考学子提高对作文题目的解读能力,找准写作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 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

    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

    本书汇集了二十多位在中国文化、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如钱理群、于永正、魏书生、李镇西等的真知灼见。全书共分三大部分,专业发展:理念与方法、课程实施:为师与教学、素养提升:视野与想象。本书均以对话的方式加以呈现,围绕“鲁迅作品如何教”、“作文教学的症结”等语文教师感到迷惘的话题展开论述,值得语文教师研读。
  • 瓦尔登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瓦尔登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被公认为美国文学最优秀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与《圣经》等作品同时被称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它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哈丁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本圣书。
  • 语文品质谈

    语文品质谈

    《大夏书系 语文品质谈》本书是王尚文教授对语文教育、语文学科品质方面的集中思考与发现。因有感于当下国民语文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比比是,“泛语文”“非语文”“语文+”等现象泛滥成灾,2014年王尚文先生提出“语文品质”这一概念,“从语文品质的对象、范围与本质特征,衡量语文品质的标准,言语形式与语文品质的关系,语文品质论的学术遗产,语文品质与语文课程的关系等多个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极具开创意义,以期望通过改进语文教育提升国民的语文品质。
热门推荐
  • 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超500万粉丝的微信大号原创作品集。“十点读书”所有作者和读者真正参与的一场盛大而别开生面的文字party,爆红作家、文字大咖、全新写手、自拍达人、摄影爱好者……有文章的出文章,没文章的出图片,有一种交情,叫我们一起出书。我们在一起,以梦想的力量,抵御世事无常。
  • 冰破星河

    冰破星河

    孤儿身份的少年,偶得古武传承,三大势力暗中角斗。与好友兄弟们一起热血闯荡星河看少年手持一把冰剑,如何停下战乱得纷争,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未来。
  • 从15岁开始活

    从15岁开始活

    我15岁离开了你,为了不再想起,我抛弃了从出生开始到与你分开整整15年的记忆……从那以后,我遇到的男生都会和你对比,却再也没有遇见过另一个你……
  • 司马懿吃三国4

    司马懿吃三国4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蛤蟆镜

    蛤蟆镜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与事件的解读为主,所选人物和事件多为历史热点与大众关注的兴趣点。全书分为五个小版块,分别为人物观察、疑案迷踪、戒石鉴镜、旧闻新说、重回现场;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一些新观点,以此让读者有新感受、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集历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 有个公公爱上我

    有个公公爱上我

    胸小无脑的倒霉皇上遇见英俊萧洒的风流太监,的爆笑小事情。
  • 玉蜻蜓、紫蝴蝶

    玉蜻蜓、紫蝴蝶

    《玉蜻蜓、紫蝴蝶》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阅读本丛书,青少年朋友可以感受生活的温情,体验人性的美好,勇于进取、乐于奉献。
  • RD的英雄时代

    RD的英雄时代

    A.D.2150年,机器人暴乱成功。改纪年为R.D.0年,意为机器人元年。R.D.3年,机器人代表与人类代表签订和平条约。条约规定:除欧亚大陆以外的所有领地划归机器人所有。其中申城作为公共区域,供两大势力日常交流使用。除此之外,两族人不允许出现在对方的势力范围内...R.D5年,全球人类移居欧亚大陆的工作完成。R.D6年,欧陆大陆陷入长达三十年的大混乱。R.D7年,樊振兴诞生。R.D37年,樊振兴的带领下,欧亚大陆第一次大一统。R.D42年,樊振兴遭人暗杀,死于黄河畔。紧接着欧陆大陆陷入十年的内乱。R.D52年,代表全人类的邦联共和国建立。欧亚大陆真正进入和平时代。......和平真的会来吗?本书讲的是R.D.100年,以复兴会为代表的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的故事。有暴力,有阴谋,有杀戮。当然,也有美好的情感。
  • 阴灵倾世

    阴灵倾世

    本作品内容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娄灵,代号髅灵,玄龙榜第一的刺客,杀遍天下,却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在家族被姐妹陷害,被父母背叛;在江湖被同行排挤,被目标轻视。“没有灵力又如何,我照样可以将你们变成我的刀下之魂!”杀君弑父,睥睨大陆,冷若冰霜的她内心却期待着一份真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