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300000013

第13章 明清家书(4)

夫虎豹生于深山,百物惧焉,一入槛阱之中,摇尾而乞怜者,自知其不足以制之也。夫凤凰翱翔于千仞之上,悠悠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而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者也。兄名闻华夷久矣,用兵老矣,岂有舍凤凰而就虎豹者哉!

惟吾弟善事父母,厥尽孝道。从此之后,勿以兄为念。噫!汉有子瑜而有孔明,楚有伍尚而有子胥;兄弟之间,各行其志,各尽其职焉。兄敢不勉?弟其勉之!因便赋别,不尽愿言。

【赏析】

郑成功作为一名英雄,可谓家喻户晓,这封书信不仅仅是一封家书,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清廷遣郑成功之四弟郑渡招降成功,成功婉拒不受,后并致书于渡,表明其坚贞不贰之志。值得后人学习的是郑成功那种令人叹服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而今要理解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国主义精神。

魏禧给子世侃书

【原文】

自出门后,三次大病,参药之费,计五十金。七月光福一病,仅存皮骨,揽镜以照,徒然心惊。当沉疴时,自念家死客死,要有前定,然汝母无依,汝尚未婚娶成立,不能不动心耳。吾垂六十无子,立汝为后,吾弟、吾弟妇阴驱显率,使汝为吾子。然吾兄弟如一身,视诸子不太异。古人于世父、叔父并称父子,不称叔侄。即今汝为吾子,与未为子一间耳,况吾兄弟乎?吾家杜忠厚,征君积德力善,为乡里望人。吾兄弟少好口语,舌锋钅舌利,颇以此贾怨谤。然未尝敢行一害人事,欺诈人财,败众以成私也。

汝资性略聪明,能晓事。夫聪明当用于正,亲师取友,迸归一路,则为圣贤,为豪杰,事半而功倍。若用于不正,则适足以长傲、饰非、助恶,归于杀身而败名。不然,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吾以家贫负石田出游,自念老矣,欲为汝营婚娶,不以债负相遗。不能家居教汝,又去吾庐叔父远,少督责。汝母妇人,多姑息之爱。吾以此耿耿于心也。

吾先代来称素封者八世,至征君家声益大。吾兄弟以文学为当路所礼,又肯出气力为人,故门弟虽小,在僻邑中尝若气焰,族里姻友于汝兄弟辈多礼貌,优容其失。汝勿以此为得意。夫吾何德何能干姻族,而姻族乃折节包荒若此,吾惧乎有失而背督之者相倍蓰也。吾幼补诸生,长而有闻,今碌碌若此。汝辈不逮吾,不知几寻丈,敢长傲乎?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吾手所提抱人也,今为祖父者,不知凡几。汝童而长,壮而老,直旦暮间事。吾家五世无六十上人,他日思吾言始知之。父母爱子均然,妇人尤望其子之孝顺,汝事母大小节宜加意。溪水泛涨之时,当慎出入,守先生约束。花源亦可督之习字也。庚申八月朔日,力疾书于吴门之桃花坞。

【赏析】

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和父亲教诲的魏禧,在重病缠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也不忘对儿子的教诲,勉强支撑着病体,写下了这封动人心弦、感人肺腑且对儿子做人、侍亲颇有裨益的家信。

魏禧惟恐儿子自我约束不严,以至于自恃聪明而身染恶习贻误终身。客居在外而不能亲自教子的他,书信自然也就成了向儿子传授训谕的唯一选择。他严肃提出了聪明用于正与不正的问题,意在期盼儿子细心领悟,严格自律,能够成为一名学有所成的圣贤之人或受人仰慕的豪杰之士。告诫儿子“聪明当用于正”的道理在于“亲师取友,迸归一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君子,远小人”,这样才会使自己进步快,成就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里行间,所表露的亲情父爱,可谓至真至纯。教人以诚,悔人至深,为子者怎能不毕生牢记,三思而后行?

全篇涉及内容丰富,叙事却简单明了,在语言上体现质朴无华、易晓易懂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主次有序,层次分明。不管是书信的内容,还是书信文笔结构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李际阳母遗子弟书

【作者简介】

李际阳母,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

从古圣贤,哪个不以身借人?尧舜以身借洪荒者也。死呼渡河如宗泽,死守睢阳如巡、远,以身借宗社者也。荆轲、聂政,以身借受恩者也。孔孟,以身借万古长夜者也。释迦,以身借万世作慈航者也。从古圣贤,皆是以身借人。子果有是,更当勉力多为,无前进后退。只要认得真理,力所可为,虽天下非之而不顾,即害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切莫因人言而终止也。是嘱,是嘱!

大都世态炎凉,而宦途人多疑忌,议论间,常要小心打点,未可如居乡率心与宦途人应对也。莫视应对为末节,要知洒扫应对,便可精义入神。试味足以兴,足以容,皆是小心中做出事业。从古圣贤,没有一个不仔细小心。只有子路率尔对,夫子哂之。须慎哉!须慎哉!

【赏析】

李际阳的母亲是一个学识渊博、心胸广阔、远见卓识的非常难得的女性。她以“以身借人”为题,用了五个“……以身借……”排比句,列举了尧舜、孔孟这样的圣贤之人的事迹,为的是要儿子以救助苍生社稷为己任,赞扬儿子不贪图金钱,勉励儿子廉洁奉公,唯恐他不能做到。这五个排比句是语若贯珠,气势流畅。不独论证有力,而且由于“洪荒”、“宗社”、“万古长夜”、“慈航”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具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和文学的美感。她提醒儿子避免搅入一些无谓的、不必要的纷争中去,对官场中的一些“多疑忌”的人要有戒备感,提防着点,不能像对淳朴的乡里人那样率直。与那些只知道为自己儿子的前程和安危着想的人不同,李际阳的母亲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博爱之情。她劝诫儿子要“仕而多助人”,并要坚持真理,不惜牺牲一己之私利。相形之下,这位母亲的精神境界可谓高矣。

郑淑云示子朔

【作者简介】

郑淑云,晚明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颜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赏析】

这是郑淑云给儿子的一封回信。因儿子在来信中诉说自己有三种困厄,郁郁不得志,作为母亲不免为儿子心焦。但她既不怨天尤人,也不作空泛的安慰和劝其消极对待,反而说“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困厄固然不好,非人所愿,但是它也可以锻炼人,磨砺人的意志,激励人做出一番事业。可见这位母亲的见识不同一般,令人敬佩。

顾若璞与弟书

【作者简介】

顾若璞,生卒年不详,字和知(和之),明末清初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丧夫,善教诸儿,兼以自学,治家治学,名闻一时。精于史乘,工诗,善为古文辞,书牍很有特色。有《卧月轩合集》传世。

【原文】

夫溘云逝,骨铄魂销,帷殡而哭,不和死之久矣。岂能视息人世,复有所谓缘情靡丽之作邪?徒以死节易,守节难,有藐诸孤在,不敢不学古丸熊画荻者,以俟其成。当是时,君舅方督学西江。余复远我父母兄弟,念不稍涉经史,奚以课藐诸孤而俟之成?余日惴惴,惧终负初志,以不得从夫子于九京也。于是酒浆殂纟壬之暇,陈发所藏书,自四子经传以及古史鉴、《皇朗通记》、《大政记》之属,日夜披览如不及。二子者,从外传入,辄令篝灯坐隅,为陈说吾所明,更相率咿唔,至丙夜乃罢。顾复乐之,诚不自知其瘁也。日月渐多,见闻与积,圣经贤传,育德洗心,旁及骚雅词赋,游焉息焉,冀以自发其哀思,舒其愤闷,幸不底于幽忧之疾。而春鸟秋虫,感时流响,率尔操觚,藏诸笥箧,虽然,亦不平鸣耳,讵敢方古班、左诸淑媛,取邯郸学步之诮耶?

【赏析】

这是顾若璞写给其弟顾若祥的一封家信。作者详述了自学成才的经历,通过刻苦学习,作者成了一名才华横溢、品格高尚、性格豁达的女学者。从信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具有丰富感情的女性,但表达的是既含蓄又热烈,极具性格魅力;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迷和追求,足以深深感染她的弟弟及所有读过此信的人。

在这里,作者对亲人的无私奉献,对学识的执著追求,尤其是面临困境,表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胸怀,确实令我们感佩至深。

郑日奎与弟侄

【作者简介】

郑日奎,生卒年不详,字次公,号静庵,清贵溪(今江西贵溪)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升礼部主事。康熙年间,曾与王士祯同典乡试。著有《静庵集》、《格言录》。

【原文】

为蚕养桑,非为桑也。以桑饭蚕,非为蚕也。逮蚕茧而丝成,不特无桑,蚕亦亡矣。取其精,弃其粗;取其神,去其形,所谓罗万卷于胸中而不留一字者乎。

【赏析】

这是一封谈读书的家信。作者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用桑和蚕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说明读书之道及其作用意义。在作者看来,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读书,而在于通过读书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和才干。

陆进与九牧侄

【作者简介】

陆进,清初诗人,字荩思,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巢青阁集》、《巢青阁词》。

【原文】

古人云:问途于已经。而余过来人也。乐任意气,务泛览。近已头颅半白,兼有婚嫁累,何可复得少年如谢家儿佩紫罗囊耶?吾侄隽才异度,先要立念真诚,断此病根。盖任意气,德性便不能沉着;务泛览,举业便不能专工。惟虚心以择友,深心以读书,石乞石乞穷年。守兹二戒,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千里相思,书此以勖。

【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他以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向侄子讲述修身养性、勤奋学习的道理。作者告诫侄子要趁年轻养成良好的习气,努力学习知识,而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希望侄子无论进退,都能成为一个有前途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然,由于受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作者在信中提到的“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的处世准则,不免有些偏颇。

梅文鼎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

【作者简介】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精研天文历数,制作测算仪器;治学不问中西古今,概以科学为准绳。他一生著书八十余种。

【原文】

境苦乐无常,人心为之也。适千里者百里跬步,适万里者千里门庭,闭户光生,瞻户外履,惊跋涉矣。夏日中天,行者望扶苏一木,趋而憩之,如清凉国;重檐广厦,铺簟当风,恃者交扇,喘若吴牛。夫一木不凉于广厦,户外不远于千里,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夫贵者方以冕组桎梏,或注意林下;富者方以多财为祸患,而朵颐灵龟。苟其地易,彼此交羡,若乐庸有定乎?童稚妇女子警咳,门以外之剥啄,偶接于耳而乱人心者,意相关也;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纷拿,杂然吾目而无所于动者,于意无涉也,故心有所忧,静乃成喧,及其既安,闹转成寂。存系者在远犹亲,专营者视物无睹。君子素位而行,无人不自得;若必待日用所需,种种具足,远离尘俗,遗世独立,乃始毕力为吾所欲为,自少逮老,安所得此闲旷之时与地而用之耶?吾观古人之著作,多出穷愁无聊之极,至有受书囹圄、执卷马上者,彼其人宁独异乎?昔伯牙学琴概成,其师引而之穷岛无人之境,天风海涛,呼吸震荡,伯牙顿叹其师之移我情也。吾弟此行,若能凝乃神,笃乃虑,寝食梦寐,惟书是求,则断简残编,无往非治境治心之要;发为文章,必光明雄骏,向来心境,日以变化。此郡城一席地,命曰“天风海涛”可矣!

【赏析】

在这篇书序中,作者强烈地表达了以读书为致要的思想。在作者看来,不论环境如何,只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专心致志,梦寐以求,都能读书有成,陶冶性情。现在的人们不论从哪方面来讲,读书的环境都是再好不过,加之一些现代化工具的辅助,读书变得越来越轻松,可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读不好书,这与古人比起来,无疑是逊色了不少。

李光地谕儿

【作者简介】

李光地(1641~1718),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待郎、顺天学政、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宰相)。著有《榕村全集》。

【原文】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

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

今日学者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己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同类推荐
  • 游痕留墨

    游痕留墨

    《游痕留墨》是郑振铎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有避暑会、三死、月夜之话、山中的历日、塔山公园、不速之客等文章。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间文学名著。阅读《一千零一夜》可以培养孩子卓越的想像力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一千零一夜》是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由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翻译家翻译。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 午后三点

    午后三点

    那头由黑炭铸成的硕壮巨牛,牛头向东,盘尾向西,凝卧蛰伏,藏形 匿影,一副敛财聚福之相。前来卧牛安宅的阴阳先生安托儿一再告诫道: “这是卧财牛,宜静不宜喧,宜藏不宜露,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方保富 贵仁人。”
  •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优质文化的佳酿,然而也是因为太过自由,而显得凌乱、散漫,每每励精图治的最后都是人去朝空。如果非要为宋朝的历史寻找一个可以匹配的标本,应该就是曾卓的那首诗,“一棵悬崖边的树”。她被历史的风吹到悬崖边,因为崖边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绿草、奔流的小溪而变得绿冠成荫。也因为这种滋养,宋朝的大树生长得越来越丰盈。可惜枝繁叶茂的时候,她也负着危险。她总像是即将要展翅飞翔,又像是会倾跌进深谷里一样。“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明辨这一层,便会对宋朝的风华有不同的理解。
热门推荐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根据猎人“我”的狩猎见闻,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在这部作品集中,屠格涅夫以优美的笔调、深沉的情感,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篇章。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惯、地主对农民的欺凌、农民的善良淳朴和智慧,像一个个音符缓缓流淌出来,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对21世纪的读者来说,它仍是一部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富有教益的不朽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乾坤秘藏之踏天神歌

    乾坤秘藏之踏天神歌

    宇宙之奇:万态横生,星罗棋布,包罗万象,囊括乾坤!方知:人之智,博古通今!地之大,无奇不有!天之广,昊天罔极!法之妙,博大精深!道之极,玄妙无穷!故而世界玄奇莫测,一切皆有可能!以人之智,探万世而不尽!万物乃天地相合而生,亦称“道”之生,故而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历代盖世前辈,大能!探宇宙起源,乾坤奥妙!以武入道,求长生,踏天而行,为无上道果!破天地之玄机,迎万难,逆流而上,血染长空,遗留万古……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战歌!!!为了为后人铺展明灯,探究未了夙愿!留下乾坤秘藏!谁是这秘藏传承之人?前路又是怎样不为人知的真相?又有怎样的危机与惊喜在等待着他们……且看:龙凤戏游乾坤藏,风起云涌造化藏……………………
  • 和风煦日

    和风煦日

    25岁,谈婚论嫁的何璇面临分手。放弃曾经的高材生背景和世界500强公司的工作,毅然转行。19岁,冷曜君出道4年稳坐顶级流量,在自己认定的路上忙碌、坚持、疲惫、受伤。荧幕里、荧幕外,相差6岁的他们,因为偶然的工作机会相遇,迎接他们的是虚幻?现实?压力?幸福?生活常常让人疲惫不堪、措手不及,甚至偶尔失去信心,幸好他们能坚定内心,温暖彼此……
  • 名门高攀不起

    名门高攀不起

    可是就算转年离婚,她也总算是个有过去的女人,总比老处女好听吧。而且还是嫁到这样的大家族,死也荣光了,只是在这里被欺负的事情却死也不能说,不然她以后还怎么在人前抬头。“你就打算穿这套衣服去给我爸妈还有爷爷行礼?”他穿好了,转头看着对着窗子那边女人的背影越看越是不顺眼。“不妥吗?”她愣愣的转头,有些没了底气。也是,有这样的老公在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在囧途:天上掉下个仙妹妹

    仙在囧途:天上掉下个仙妹妹

    她真是倒霉透了,力量最薄弱的时候一脚踩空,掉下天庭也就算了,还被一支不知从哪儿来的箭穿肩而过,还好还好,遇到个漂亮的小正太恩人救了她。呃,虽然面冷,总是讽刺她,但心地还是很好的。本以为这只是生命中的一次小插曲,没想到,十年后,她因与电之子的一个赌约,再次重返人间,阴差阳错中,又遇上了‘他’
  • 玄天魔九剑

    玄天魔九剑

    不死的邪心,不灭的执念,不生的幻想,穿越时空的灵魂似乎存在,又好像梦中
  • 诸道学宫

    诸道学宫

    半神半圣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武半边天.一座神秘的学宫降世,一个普通的少年崛起,携惊世道法,重振道门,教化天下众生,但愿人人如龙。新书已经发布《武周仙缘》,请大家移步支持,谢谢大家。新书已经发布《武周仙缘》,请大家移步支持,谢谢大家。新书已经发布《武周仙缘》,请大家移步支持,谢谢大家。新书已经发布《武周仙缘》,请大家移步支持,谢谢大家。ps:已经完本《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世间自在仙》、《完美神话世界》,《诸道学宫》请支持!
  • 以我倾城换你余生

    以我倾城换你余生

    “我顾倾城怕过谁?”青葱岁月口出狂言。问题学生顾倾城的到来给舟山中学带来了一抹“异色”。而这个学校也给她带来了她的“余生”。。。可当青春年少逝去,他们之间又将何去何从。“为什么余生,我要一个答案,今天只要你给了我这个答案,我就放你走!”顾倾城红着眼眶大声质问,长久的沉默过后一阵如大提琴般磁性的声音传来“我受不了,受不了这种约束。”约束?空闲时间煲电话粥是约束,还是给他制造生日惊喜是约束?眼眶的泪终于落下,好,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