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300000017

第17章 明清家书(8)

曾国荃与侄儿书

【作者简介】

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人。清咸丰六年(1856)率湘军数千人赴援江西吉安与太平军为敌。后历任擢知府道员、浙江按察使、浙江巡抚、湖北巡抚、陕西巡抚、迁河东河道总督、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因受其兄曾国藩的影响,对家庭教育亦颇为重视。有《曾忠襄公全集》传世。

【原文】

若议及久远,安居则又以僻乡为长策。一则可杜万世子孙市井之习,一则仰体先人存日不忍轻去梓乡之意。想吾侄兄弟与四叔面议之时,必以此论为然。近省垣觅地比衡湘山中更难,过于近四达之衢则难期五患之免。余提兵三千余里,每见近域名墓突被惊扰罹难者多矣,非当孔道者晏然无恐,此层亦不可不先虑及。

【赏析】

曾国荃在其兄曾国藩去世后,立刻给曾纪泽、曾纪鸿两个侄儿写信,指出为后世子孙的成长着想,还是久居湘乡老家为好。因为在闹市区安家,既有违先人“不忍轻去梓乡”之意,又对子孙成长不利。曾国藩的想法未必正确,但他对子孙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对晚辈前程的关心尤其值得学习。

翁同龠禾与调卿、金门二甥书

【作者简介】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师傅,为帝党首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曾力荐康有为推行变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原文】

调卿、金门贤甥左右:

舟中一别,尘事万端,平生豪气,消磨殆尽,无可言者。

调卿诗笔有神,更研经史以昌其气。万勿萌做官之想——长安不易居也。金门失偶,是大不得意事,且须调护,勿增堂上忧。

吾辈读书,大约置治生事于度外,以为不屑学。予细思之,亦是一病。试问孰主张是呼?

顽躯尚健,入此月来,陡觉摧绝,惟两甥喻此意。草草不及百一。敬颂堂上近安,并阖宅安好!

【精要点评】

翁同龠禾通过诗与史之间关系,劝告调卿“勿萌做官之想”,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经史研究和读文写作上来。作者认为读书与生产并重才是求学之道,与那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截然不同。这与他所提倡的读书要与生产并重,力求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书信短短百余字,言简意深,文笔流畅,不可多得。

朱若朴寄妹

【作者简介】

朱若朴,生卒年不详。嫁与朱姓为妇。后夫宦游南方,居于湘潭等地多年。

【原文】

姐于妹自幼相离,几三十稔。吴月燕云,渺不相及。忆念之苦,真难告语。每恨身属女流,不能千里命驾,使天亲重聚,一识连枝形似为叹耳。

姐自作妇朱门,复从远宦,睽违慈膝,频换星霜。两地关心,凄其欲绝。幸接邮筒,知妹治装北上,入奉二亲,娱膝下之欢,结门楣之喜。姐虽不获亲与其会,亦从此恨稍释矣。愿妹永衣色笑,慰二亲将暮之年。无若姐淹蹇他乡,徒学楚人掩泣也。

幼儿在侍,二亲素所钟爱,故不携之沅,欲代酬反哺于百一耳。然抚育之者,祖父母之恩也;教训之者,母姨夫之德也。深念姐心,时不提省;不令娇痴失学,谓姐能没齿忘耶?

衡阳雁断,音问难通,偶遇便鳞,获修片楮,殷殷之意,恋恋之私,溢于纸背,妹试验封印重重,尚余泪脂否也。

外具土物数种,皆蛮俗所制,无足珍惜,宦况萧条,观此可见。如相念,定有一行远及,更念湘潭者,帝二女之所在也。悠悠我思,不禁长往。妹其能弃之若路人耶?

【赏析】

同在南方,姐妹却近三十年未曾谋面,当得知妹妹将“治装北上”,有可能“入奉二亲”时,写下了这封寄给妹妹的信。她把对妹妹的亲情,对父母的惦念、对幼子的关心,全部凝聚在这封三百余字的短简中。在高度浓缩的语言里表现了高度浓缩的情感。

本文以情动人,但在文字方面作者信手拈来的文字上也颇多变化。最后两段文字的处理更是恰到好处,既是浓墨重彩的抒情,又是简淡的叙事,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唐若玉谕妹

【作者简介】

唐若玉,晚清时女子,有文才,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尝读徐澹止《韵史·序》云:女郎拂锦笺,著红题绿,品月批风,自是天地一种韵物,人生一种韵事。乃常使之不得其偶,或偶之不得其人。否则穷苦困顿,终身郁郁,此何以故?岂其香心丽质,藻慧研思,即造物亦复妒之耶?

或曰:“红颜薄命”四字,古今恶谶也。故从来佳人,无一不受此缺陷。余益三复斯言,不觉心楚涕零也。

夫古来女子具有才调而所生非时,所遇不偶,往往落于贫苦微贱者,正自不少。愠极则咄咄呼天;怨甚便絮絮问影,照镜自怜。念芳葩之易落,敲钗饮恨;写鸳字以生悲,振古如兹,于今为烈!余则谓此有数焉,非人所得与也。世间离合动止,无非天定,况婚配之大哉?我故讽断肠而伤其不贞,诵薄命而滋其感悼者也。贤妹然乎否耶?

【精要点评】

唐若玉的这封书信,看似诲谕其妹,实际上也是自诲、自慰。这里她所指的红颜,不仅仅是天生丽质,而且更包含芳洁的心、杰出的才。她把红颜薄命的原因归结为“造物”使然、“古今”如此、“此有数焉”,显然没有脱出唯心主义和宿命论的束缚,但在当时也确乎起到了谕人慰己的作用。语言清丽,层次井然,虽然没能超出时代的局限,但已经透露出了对时代的不满与愤懑。

徐叶昭与三姑娘书

【作者简介】

徐叶昭,生卒年不详,字克庄,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清文学家。

【原文】

本月某日,有侍女持纱一幅、扇一柄,将姑娘台命至云云。余初也不甚固辞,今窃思之,不得不辞且论也。

夫所谓画者,又非古人所备左图右书,有补文章经济,乃粉饰悦人之技尔。夫如是,非礼之事,姑娘亦可无取,余又岂可为哉!

或曰:“子既知其非,何前此屡为之耶?”余应曰:余素性愚昧,然于圣贤之书,虽不能多读,抑不可谓不涉其流矣。故于事理之当然,或能粗明一二,何至初来此间,往往做此浮华之事乎?盖生乎此世,安得不同乎流俗?朱子且窃取禅家之旨为文,以取科第,处世有所不免,亦偶然也。

或又曰:“偶然犹可,何数日之前,更闻有画扇之事耶?”余复应曰:然。数日前,余君子嘱曰:“尊长某人亟索于余曰:‘闻女至孙妇善画,乃吾母所酷好,愿得扇一柄,不复更有请也。’余已许之矣。”余应曰:“诺。”盖某宜人者,寿九十余矣,嫁未三年而所夭长逝,别无他子,惟宜人所生之子才四十日。孀居七十年,以弥月婴孩,守至森森瓜瓞,其贞其德,其功其能,其福其寿,可胜言哉!夫如此之人,又君子许之已久,宁可失信?而今而后,余此事断不为已。

况余一身实兼数役,于经史文章尚不暇温习,近岁以来每如有茅塞其灵台者,其为下愚也有渐矣。若再以此事与人相接,则所谓日下之势也,更何所止哉!故敬将原物奉还,惟姑娘谅之,幸甚幸甚。

【赏析】

徐叶昭除善长文章外,还善于绘画。事因三姑娘派侍女来,拿着“纱一幅”和“扇一柄”,请徐叶昭作画而起,经过深思熟虑,她没有答应三姑娘的请求,故写此信说明辞绝的理由。信写得逻辑严密,理由充足,无懈可击。从中也表明了自己对于绘画的态度。

聂继模给子书

【作者简介】

聂继模,生卒年不详,字乐山,清衡山人。博学多才,尤精医学。著有《朱氏家训证释》、《东庵集》。

【原文】

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尔向家居本少,二老习为固然,岁时伏腊,不甚思念。今遣尔妻子赴任,未免增一番怅恋,想亦不过一时情绪,久后渐就平坦,无为过虑。

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今服官年余,民情熟悉,正好兴利除害。若因地方偏小,上司或存宽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痹,是为世界木偶人,无论将来不克大有所为,无以对此山谷愚民,且何以无负师门指授?

见答黄孝廉札,有“为报先生春睡熟,道人轻撞五更钟”句,此大不可。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居官者宜晚睡早起,头梆盥漱,二梆视事,虽无事亦然。庶几习惯成性,后来猝任繁剧,不觉其劳,翻为受益。

【赏析】

这是聂继模写给居家的外的儿子的一封信。信的开篇就告诫儿子,为官要一心为公,不要顾家,看似无情,可字里行间却又充满亲情,聂继模正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儿子的爱,表达他既含蓄、理智又深沉的父爱。他还告诫儿子工作要兢兢业业,即使在工作不繁忙、不重要的情况下也不可松懈。做事要预选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就不会因事发突然而弄得手足无措。

同类推荐
  •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本书是一本文化批评和社会评论著作,通过对当前文化生产逻辑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剖析,凸显资本机制的极端发展所造就的总体物化状况,以显现新世纪以来“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分裂症候”。“精神分裂”这个概念,在本书中被用来描绘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意识领域的核心特征: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想象性批判,把一切现实的矛盾变成爱情、娱乐和琐碎生活的矛盾,用情感主义的美满来作为真实生活美满的替代品。本书借助于各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本与社会事件的分析,让读者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令人震撼的中国社会困境。从电影电视到小说网文、从街头抢盐的恐慌到高速路口的拥堵,本书不仅描绘了一幅当下中国社会鲜活的全景图,也透视每一个细节中隐藏的权力矛盾、文化斗争和政治对立。这是一个精神和文化正在分裂的时代,这本书旨在让读者触摸裂痕、思索未来。
  • 围屋乡关

    围屋乡关

    本书系赣州青年作家唐小斌先生的新作,集萃了作者近年来百篇优美的散文随笔。文本以赣南建筑围屋为题材,记录了客家围屋的故事,建筑审美以及历史掌故,用优美而矜持的笔墨书写出浓浓的乡味。本书的特点是文笔清新,文辞简约,文法精妙。
  • 世间闲话

    世间闲话

    《世间闲话》主要收录了作者蒋子龙近段时间内的多篇优秀散文随笔,包括有《 小龙也是龙》、《中国有多少“办”》、《关于足球的两句话》、《现代人 有多少怨恨》、《美国的“烧烤俱乐部”》等。
  • 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对于世界,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些人,你却是整个世界。这,就是爱的全部意义。书中共集合了32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里,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爱从未离开过。有时候,我们为了梦想、为了生活奔忙着,甚至忘记了很多爱的样子,忘记了爱对生活的意义。没关系,这本书会带你走进不同的故事,重温那些温暖,并让你感到,周围人的爱,从未停歇过。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热门推荐
  • 璀璨王牌

    璀璨王牌

    为了信仰而战。渴望着一切战斗的胜利。即刻飞翔,飞向那变幻莫测的球场。红土场上的荣光,钻石王牌的骄傲。一如钻石般的璀璨。傲立于球场中央,那最为闪耀夺目的炫彩。便是王者最为诚挚的誓言!!我们是谁!?王者青道!!!
  • 绝境生存线

    绝境生存线

    末世。异兽繁荣兴起,人类濒临灭绝。世界变成了异变试验场,生活变成了求生淘汰赛。要么进化求生,要么被吞噬淘汰。而在这末世中不曾变的,是人性。不高估人性,也不会对人性绝望。拥有无限同化能力的陈有道永不放弃,坚守这末世绝境中人类最后的生存线。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 穿越者聊天群

    穿越者聊天群

    陈林偶然进入了一个资深穿越者们的聊天群,成为一星级的萌新穿越者,在群里穿越者大佬们的指导,他明白了穿越的本质。所谓穿越,即是入侵。大千世界,位面无数,而地球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个。这是一个关于位面入侵,关于地球位面在无数时空中努力生存的故事。这是一本脑洞大开,一本设定和故事都很有意思的文。
  • 姻缘劫:鹦鹉郎君有点坏

    姻缘劫:鹦鹉郎君有点坏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旷古奇恋,四个人的情仇恩怨,五个人的爱恨痴缠。他们是天定姻缘,却在一次“即兴”阴谋的算计下离别千年。安逸:说好的,寻你不畏千山;约好的,千年后再续前缘!孟雪晨:如果等待千年,能得与你比翼双飞,哪怕你已不再为我族类,我愿堕入轮回,让思念凝为一滴,不会干涸的泪水!孟雪松:守护千年,只为看你穿上红嫁衣,成为别人的新娘……徐长平:你若坚持红杏出墙,我必令你情深成殇!
  • 霾之二重奏

    霾之二重奏

    那件事发生在我十五岁那年的初夏。当时我还是个懵懂少年,老爸那几年在欧洲做生意,把我扔给他的好朋友海叔——也就是我干爸——照管。干爸对我很好,但也管得很严,每月只给我一万块零用钱,不准我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在外面玩乐花销,以免我堕落了。而且我当时在国际精英学院读书,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平时想进城都不行。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可以出来玩一趟。我还没有自己的车子,就打了一辆出租车从郊外别墅到了市中心广场。在宏伟的广场上,我兜了一圈又一圈,目不暇接地环顾四方,心中涌起一阵阵从未有过的兴奋。
  • 剑凌

    剑凌

    当他不甘平凡离开了山村后,开启窍力,跟随韩飞官修行后。传承雷家始祖血脉之力后,背负起整个雷家的荣耀和意志后。融合了双魂后,站在大陆的巅峰后,主宰了天地雷霆之力后。带领了雷家铸就了往日的风光后,他才发现原来还有层层迷雾笼罩在眼前。他才发现……很多自己不敢想的秘密……
  • 一夜迷情,腹黑总裁求放过

    一夜迷情,腹黑总裁求放过

    为了给妈妈治病,洛璃不得不找东城霸主封熠。可没想到的是封熠居然对她宠溺有加。她喜欢的东西,买。欺负她的人,虐。只要是她想要的,他都会给她办到。洛璃以为这就是爱情,并且渐渐的迷失在他的宠溺之中,可是当他喜欢的那个女人回来的时候,她才知道,一切都是她的自作多情。她打算彻底离开这个男人,却被他禁锢,冷冷的说:“这场游戏里,我要是不同意结束,你永远没资格说over.”--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之水波逐流

    洪荒之水波逐流

    云梦泽不过是洪荒世界微不足道的地域,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域。一位癸水之精化形而来的小人物,在偶然的情况之下吞噬了一道渺小灵魂之后。我究竟是谁...洪荒之中的一切将会发生改变?还是说一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