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3100000007

第7章 艺术与人的创造(2)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都是从劳动工具或劳动成果中脱胎而来,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从艺术的性质来看,艺术既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诉求,又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生产既然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自然也和人类的其他生产实践活动一样,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漫长生产实践的产物;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价值又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和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艺术生产离不开主观创造,也离不开社会现实,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而人内心的主观情感,和人身外的客观社会,也因为艺术这种独特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获得了充分的统一。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发展的某些历史阶段,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可能呈现出某种不平衡的现象。以19世纪的俄国为例,在经济上,当时的俄国还保留着农奴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文化艺术领域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文学上有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大师,戏剧上有果戈理、契诃夫等名家,音乐上涌现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美术上涌现了画家列宾,还有《天鹅湖》、《睡美人》等一批优秀的古典芭蕾舞剧作品。可以看到,当时俄国社会在经济生产和文化艺术之间的落差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艺术生产既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又具有其特殊、个别的现象成分。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艺术”与“文化”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把艺术看作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文化”其实是狭义概念,仅仅指人的精神活动,它与经济、政治并列组成社会生活的领域,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反映,又相互作用。而广义概念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也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人类活动,包括劳动生产、经济生活在内,都属于广义上的人类文化。一个社会在特定时代中的艺术活动,不仅取决于艺术创作者的个人能力和情感,也反映了该社会该时代的物质生产、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时代精神。没有这些外部的基础,任何艺术创作都将是无源之水。而有了这些基础,才令艺术创作拥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第三节艺术与人类创造本能

艺术和科学技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技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艺术就失去了生命。正是在对前人,对同时代人,甚至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中,艺术家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动力。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某些人类早期文明非常发达的地区,创新都没有被视为艺术的基本特征。比如在古埃及,对艺术家的要求就不是创新,而是遵循既定的艺术风格。艺术从业者从小就被要求学习严格的艺术法则,对他成就的评价也并非取决于他是否能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而是他能否完美地模仿那些被公认为名作的往昔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古埃及艺术在近三千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固定的风格。相类似的是古希腊,当时希腊人的语言里甚至没有“创造”的字眼,对艺术家来说,同样只需要会模仿就足够了。无论在埃及还是希腊,艺术的概念都是对现有规则和规律的服从,艺术活动和工匠的劳作没有多大区别,都被要求为按照规则制作事物,艺术家必须受到规则支配而不能为所欲为。

在西方文化中,赋予艺术以创造的内涵来自于对上帝创造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是说艺术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说,直到西方人有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念,才真正有了“创造”的观念,并逐步把它运用到了艺术上。也就是说,直到基督教的兴起,西方人才拥有了创造的概念。虽然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但基督教文化却和古希腊有着很深厚的渊源,比如柏拉图就曾阐述过他对“造物主”的认识。柏拉图笔下的造物主是宇宙的灵魂和创造者,他赋予混沌的物质以形式,把永恒的理念和运动的物质结合起来创造世界万物。把柏拉图的救世主和基督教信仰的上帝作比较的话,可以看到二者的区别:救世主是利用现有的物质进行造物,与其说这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更接近于“制作”。而上帝创造世界则完全是“无中生有”,不但可以从虚无中创造出天地万物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改变已经创造出来的事物,完全体现了一种“神迹”。

那么,艺术创造更接近于以上哪一种“造物”呢?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就认为,艺术家的创造是将一种混沌的情感转化为某种清晰可见的情感,并赋予感觉以直觉形式。按照这种理解,艺术创造就是柏拉图造物主意义上的制作而非基督教上帝的创造。但是,更多的美学家认为艺术创造类似于上帝的创造,先有了上帝创世的观念,才有了艺术创造的观念。克里斯特勒区分了三种意义上的创造:神学的创造、艺术的创造和广义的人的创造。三种创造在含义上没有本质的不同,但适用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原本创造是被上帝所独享的特权,到了18世纪,伴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美的艺术”的概念被确立,美学获得了独立地位,艺术家也开始被认为是出色的创造者。同时随着基督教神学影响力的减弱,原来专门用来指上帝“无中生有”的创世行为,先是被拿来形容诗人的创作,继而被用来指称所有艺术家的活动。到了20世纪,创造力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领域中的杰出人士都被称为是“有创造力”的,“创造”一词可以指称一切领域中的创新行为。在这里,我们看到,艺术创造成了连接神的创造和人的创造的一座桥梁,桥的一边是上帝无所不能的创世活动,另一边则是人类活动中的一切创造行为,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本能。另外我们看到,在解释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方面,有两种理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就是“灵感论”和“天才论”。

在美学史上,艺术家的创造时常被归功于“灵感”,灵感被视作艺术创造的源泉。柏拉图就认为,诗并不是诗人的创造,而是神的诏语,诗人不过是神的代言人。因为诗并不是靠诗人冥思苦想的创作得来的,而是不期而至进入诗人脑海的,这体现了一种“神赐论”的灵感观。到了18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期,这种神赐论灵感观得到了一定的修正,灵感不再被认为是外在神灵的启示,而被视作创作者内心所拥有的天赋能力,由此形成了“天赋论”的灵感观。进入20世纪,由于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又出现了“本能论”的灵感观,主张灵感是个人潜意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灵感”也被分为了不同的种类。艺术家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单个作品时,往往在瞬间获得创作的灵感,这被称为“特殊灵感”;如果艺术家创作一件耗时较长的作品,则需要一种持续时间更长的灵感状态,这种灵感被称为“普遍灵感”;而如果是很多人共同完成一件工程浩大的作品,比如建造中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或者开凿灵山大佛时,就需要一种“集体灵感”了。

同类推荐
  •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广告的文体分类"广告"一词是外来语,其词源出自拉丁文advertere,后来演变为英文adVertise,含有通知、诱导、披露等含义。在中文中,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告知社会公众关于某种事物情况的宣传活动。广告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本书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融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试图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地位、结构、过程、矛盾、规律和调控系统,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新内容体系,使之成为一部党性鲜明、科学性强、普适性广的专著,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丁永为编著的《杜威》试图在一个历史的、发生学的视野中,观察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和参与的全部过程,以期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但同时并不打算“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地把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探究和实践的所有文章和事件都呈现给大家,而是试图选择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此时期思想特征的文献和事件进行挖掘、比较、概括和综合。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每天喜欢你多一点

    每天喜欢你多一点

    那天,她生理期痛晕后,他给她换了衣服,并偷亲了她。“宫千寒,我衣服怎么都换了?”醒来后,她问。他眼皮一抬,邪笑道:“我给你换的,包括你的贴身内衣。”从他们相识的那刻起,他步步紧追,而她一直退缩。当她爱上对方时,一场变故让她不得不改头换面并穿上男装,她发誓在没有变成公主之前,绝对不会再靠近他以免被人非议。然而几番相处后,他看着她瘦弱的身板:“你跟我喜欢的女生很像。”安小米回道:“你认错人了,我是男生。”“认错人?”对方将她打横抱起:“回去让我看看,你到底是男还是女。”【1V1宠文+爽文,女主强势不白莲花,男主深情无前任。】
  • 点口点心

    点口点心

    “点心,点心,什么时候才能点到你的心……诶。”“小姐,男人心……不说也罢,还是先抓住他的胃再说。”“姐姐,还是进了嘴再说,我帮未来的姐夫先尝一个吧。”“打你哦,再敢偷嘴,送你出去学艺。”“咦,是送到姐夫家学艺么,他做的点心比姐姐做的好吃呢。”“少爷你住嘴,瞎说什么大实话。”“你们,你们气死我啦……哼~”古言吐槽风,轻松不失深刻~幽默不失文艺~欢迎来撩ヽ(* ̄▽ ̄*)ノ
  • 突破2次元的强者

    突破2次元的强者

    开局一只九喇嘛,装备,资源全靠嫖(~ ̄▽ ̄)~别问,白嫖就完事了。
  • 复制沃尔玛

    复制沃尔玛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复制沃尔玛》从销售理念、服务措施、物流模式、管理风格、市场竞争力、产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这几个方面复制沃尔玛的成功经营理念。《复制沃尔玛》由吕叔春主编。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怎么就我没外挂

    怎么就我没外挂

    一觉醒来,全世界都变了。有人成了退役的兵王,有人成了顶尖的杀手,有人成了重生的仙帝,有人成了钢铁侠,有人成了海贼王……这世界上充斥着武者,蛮兽,魔法,召唤,异能……每个人似乎都成了世界的主角,而作为真正的主角,他忍不住仰天长叹:怎么就我没外挂?读者群:942645129
  • 剑灵的为父之路

    剑灵的为父之路

    身为燧皇征战诸天最后一战的唯一战友,身受重伤流落虚空的剑燧表示很受伤。带着重伤的身体,他开始了寻找燧皇的旅途,但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人越来越多了,而且,还都是女儿?剑燧觉得自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等找到燧皇大人以后要怎么跟他解释。PS:更新时间,0:05,8:00,加更的话是12:00和16:00,偶尔还有20:00。
  • 捕仙记

    捕仙记

    神魔大陆,万物共存。仙,平定神州,万人追捧;人,御宇环内,开宗建国。人为成仙,四处招祸;仙仙互杀,平民遭殃,自此仙与人殊途。神州之界,七族并立,争端不断。人与人斗,人与仙斗,仙与仙斗。自此,这片大陆便是纷争不断……
  • 梨云传

    梨云传

    上一世,死。这一世,活。她求的从来都不多。难道人命非命,任尔欺之?
  • 烛下之争

    烛下之争

    世家弃子,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活下来,知晓自己还有另一重身份的他,被命运一步一步的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