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600000021

第21章 三公消费巨额数字是个什么概念

在2006年11月20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文艾率一支10人“公务考察团”抵达芬兰赫尔辛基机场,他们计划从此开始为期十多天的北欧之旅。但在入境检查时,被查出其所持的芬兰司法部邀请函系伪造,一行人当即被拒绝入境,第二天被遣送回国。同年8月7日,中纪委的通报为徐文艾事件定性:以公务考察为名,率队公款出国旅游,并因持伪造的芬兰司法部邀请函入境被拒,闹出“国际丑闻”。

有留学生在网络中说,作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之一,“贪污是可耻的”观念可以说已经渗透到芬兰人的日常思维中,有评论甚至表示,芬兰政府干净得已经快要让人们忘记还有腐败这回事了。自己的同胞在如此廉洁的国家发生丑闻,中国留学生们的感受可想而知。“我认识的芬兰朋友都问我,这在中国是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已经来芬兰两年的中国河北籍留学生王山山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她的芬兰同学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可理解,丢人都丢到国外了。

公费出国游山玩水连同公车消费、公款吃喝,“三公消费”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但它却是一笔糊涂账,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每年的“三公消费”到底有多少,也没有见到过公开的“官方消息”。从媒体披露出来的数字看,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的说一年7000亿元人民币,有的说1万亿元人民币,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不过,相关资料数据可以从侧面来反映“三公消费”数额:2006年3月17日的《学习时报》说,2004年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每年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公费出国的财政开支为3000亿元,三者相加总数高达9000亿元以上。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愈演愈烈,公费出国有增无减。

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中披露,他说: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行政总开支的30%。王锡锌提出数字时也让著名主持人柴静惊讶,她重复问道:“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锡锌再次以非常肯定的语调又重复了一遍。9000亿的概念可能相当于接近我们财政支出的30%。可以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公务和最昂贵的政府。

“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如果确实是高达9000亿,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有人粗略地估算一下,9000亿可以造450万套经适房,每套成本20万元,解决很多人的住房困难。可以建5座三峡大坝和4条到5条京沪高速铁路。9000亿可以建几百万所高标准的希望小学,解决很多孩子上学难的问题。9000亿相当于2008年国防开支的2到3倍,拿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迅速加速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而2008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才5603.64亿元。

对于责任政府而言,三公费用这事是不是该给公众一个说法:这9000亿元中,其中多少属于正常开支,多少属于非正常开支,多少属于腐败开支?纵的分省、市、县,横的分部、委、办,具体到单位,甚至具体到官员个人的“三公”花费,都要搞清楚,并公之于众。

同类推荐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本书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项目,主要内容是从学校生活主体的儿童的视角关注学校管理应该如何改进与创新,并结合项目实施的经验,给与学校管理如何改进与创新以实际的指导,可与已出版的《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成为姊妹篇。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德国足球风云

    德国足球风云

    本书分日耳曼战车发韧之初,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职业化的创立与“广告热”,“足球皇帝”出道等数章介绍德国足球运动。早在19世纪60年代,现代足球运动就传入德国,并在这片土地发展成燎原之势。1860年,“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这辆日耳曼战车的发韧之始。130多年来,风云际会,沧桑变幻的德国足球运动,向我们展示了日耳曼民族另一种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蓝色火焰:中国海洋战争简史

    蓝色火焰:中国海洋战争简史

    本书从有记载以来的中国初次海战——春秋时期吴齐海战争霸开始,讲述了海洋在维护国家安全、祖国统一上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中日唐朝的初次海战“白江口之战”(这一战打得日本向中国臣服了900多年。直到万历时期才敢再次猖狂起来欲侵略朝鲜,结果再次大败于中国)的骄傲。也有崖山海战的悲壮。还有澎湖海战收复台湾的壮举,讲述了中国军民为了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安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更谈到了马尾海战、甲午海战、虎门海战、江阴海战等中国与法国、日本等侵略军的鏖战。
  • 时空之客

    时空之客

    天上繁星三千,地上红尘三千,你我他,拥有的是什么?
  • 血剑酆都

    血剑酆都

    九重天之上,神魔俯瞰世间事。三千里飘血,几使人间变酆都。虽一介穷儒,戴罪之身。然宝剑在手,道理藏心,天下虽大无我不能安身之所,江湖虽远何处非我立命之地?我白小七,此生但行当行之事,杀该死之人!
  • My Discovery of England

    My Discovery of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宠妃无下限

    邪王宠妃无下限

    齐墨儿,现代的异能特工,画物成真是她的强项,睚眦必报,卖萌装傻是她的特长。一朝穿越成和亲公主,她在殿上公然拒婚:“我来,只是想要告诉你,这亲,我不成了!”他,帝国家喻户晓,令人闻风丧胆的燕北世子,从无一物入他眼,却强势霸道的缠上了她。薄唇轻勾,邪肆妖娆:“我可宠你上天,疼你入地,所以,你,只能是我的人!”
  • 快穿女主:男神是我的!

    快穿女主:男神是我的!

    为了让家人复活,林瑜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快穿之路,然而为什么,总有一个人一直在不停地撩她宠她。日常吃醋的某人:你看他做什么?我不准。林瑜:我只是在想怎么报复他。脸色稍缓的某人:我帮你,你别看他了,看我看我,我最好看。林瑜:……(本文1v1甜宠文,男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
  • 皇上我们又见面了

    皇上我们又见面了

    年少时,他误伤她;多年后,她救了他;“龙奕阳,你伤过我,而我救过你,我不让你报恩就不错了,你居然敢要挟我?”叶倾一脸戒备地看着对面正虎视眈眈是男人。“倾倾,娶你就是我报答你最好的聘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傻妃,哪里逃

    外界传言,阴冷恐怖,从不懂怜香惜玉的邪王竟娶了一位王妃。此女不但是个身份低贱、天生痴傻、容貌丑陋的医学废柴,还曾是太子不要的未婚妻。可那位貌美如仙、毒医双全,各路美男争相追逐的嘚瑟女人又是谁?相传,她还身世成迷,血统高贵,就连七国君王都要俯首称臣。“大哥你快放开我,我不想乘虚而入。”“找死!”“大哥,我真的忍不住了,你快逃吧!”“该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头骨

    头骨

    前排左侧那一对儿商量着怎么私奔,已经大半年了,还没有什么结果;正前面那一桌是俩男的,一个是猛男,念书的时候咬牙切齿,一个是圆乎乎的家伙,长着一脸疙瘩,最近常去录像厅“上班”,回来就跟猛男交流;后面那个女生是物理老师的女儿,长得面面的,眼睛轻飘飘的,常向本清明问问题;同桌的女生总喜欢顾盼生辉,拿眼角看本清明……本清明上高三的时候,他身边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更远处,他往往注意不到。新班主任规定,每两周换一次座位,按课桌的排列,整列右移,靠右边墙的那一列就移到左边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