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600000046

第46章 诺贝尔奖:中国人何止要汗颜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了,可至今我们还没有培养出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一个,哪怕仅仅是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会使中国自信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们环顾周边国家,放眼第三世界,就会发现,我们不仅和发达的欧美国家差距巨大,就是和周边的近邻,以及某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方面也差距不小。

在我们的近邻,近在咫尺的日本,却是硕果累累。2008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医学与生理学、物理学、化学)陆续颁出,有4名日本人问鼎诺贝尔奖。

2008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3名日本科学家,分别是:在基础粒子论取得重要成绩的64岁的小林诚(高能量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68岁的益川敏英(京都大学名誉教授)、87岁的南部阳一郎(生于东京,现为美国籍,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再次宣布,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80岁的下村修等三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村修的获奖理由,是他发现了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绿色荧光蛋白(GFP)。GFP是接受紫外线照射后,会吸收光束并变成闪烁绿光的蛋白质。他也是继2002年岛津制作所研究员田中耕一后,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人。

4名日本人先后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让日本国民感到振奋。日本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予以报道和评论。

自1949年汤川秀树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迄今已有16位日本籍(或日本裔)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中,其中物理学奖7人、化学奖5人、生物医学奖1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但无经济学奖获奖者。

但是面对如此伟大的成就,日本国内上下却是一片反思之声。有的权威舆论居然认为本国的科研投入不足。《朝日新闻》社论指出,“2007年日本科技研究和开发预算为3.5万亿日元,而美国为17万亿日元,欧盟为12万亿日元,中国为10万亿日元,日本的投入显得太少。”《日本经济新闻》则是“吹毛求疵”地指出,此次获奖的2名日本人不是在日本而是在美国取得成果,“此次获奖的结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日本人才外流的问题。”日本科学界本来期待此次获奖,能够吸引日本青年一代投身理工专业。但舆论却列出了令人沮丧的数据显示,近年不断涌现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古屋大学,理学部报考人数却持续下降,录取比率从2.7:1下滑至2.3:1。(摘自《报刊文摘》2008年10月22日)

在南亚,印度科学家拉曼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喇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印度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因为阿玛蒂亚·森因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到2008年印度共有九人获得诺贝尔奖。

战火纷飞的弹丸小国以色列,2004年2位以色列科学家和1位美国科学家共同分享了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主要工作——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完成的。3位科学家中最年轻的阿龙·切哈诺沃于1947年出生在以色列城市海法。1981年,他在海法的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他在这所工学院的医学科学研究所担任教授。而阿夫拉姆·赫什科是1937年出生在匈牙利考尔曹格的犹太后裔,目前也是以色列公民。他1969年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与切哈诺沃在以色列工学院共事。3位科学家在1979年12月10日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连续发表的2篇文章,被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称为“突破性成果”,并奠定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数学研究院教授罗伯特·奥曼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方面的贡献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

2006年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教授和他创办的格拉明银行(GrameenBank)共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应邀参加开幕式的挪威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主席奥利说,小额贷款项目为孟加拉国以及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带来了希望,他希望孟加拉国更加和平和繁荣。孟加拉国农村银行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进行小额贷款项目。该行迄今共向全国750万贫困人口贷款70亿美元,取得贷款的人中96%为妇女。

在文学方面,非洲作家也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1986年,沃莱·索因卡,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因“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而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第一人。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因此成为自纳丁·戈迪默获得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南非作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库切授奖的理由是:库切的小说“构思精妙,对话成熟,分析充满了智慧”。但库切同时也是一位审慎的怀疑论者,在其作品里无情地鞭挞了西方文明的残酷理性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霍勒斯·恩达尔说,选中库切是个“很容易做出的决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他对文学的贡献所折服。我说的不是指他写书的数量,而是他作品的质量。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大家不断讨论和分析的作家,他的作品应该是我们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埃及著名作家、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1988年以小说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拥有了世界知名度。马哈福兹是迄今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第一位阿拉伯作家。

而在科学方面,1999年拥有埃及、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在使用毫微微秒化学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获得化学奖。

1951年,来自南非的马克斯·泰勒因发现黄热病疫苗而获得医学奖。

在南美洲,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是智利女诗人,她成为拉丁美洲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人。但是最终登上了人类世界文学艺术顶峰的她,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经历和她小学教员的资历让她格外引人关注。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的辅导获得文化知识。从1905年起米斯特拉尔就在地方报刊发表诗歌。

在瑞典文学院士亚尔玛·古尔伯格的授奖辞里,对于米斯特拉尔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为了接受这一简短的致辞,您无疑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概述了您从小学教师到登上诗坛王位的非凡而又卓绝的艰苦经历。为了向丰富多彩的拉美文学致敬,我愿借此机会向拉美文学的皇后、伟大的悲剧女诗人、《绝望》的作者表示谢意!”

在澳大利亚,已经有12位诺贝尔奖得主,生理学和医学、化学、文学、物理学领域均有人获得。

新西兰目前有3位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尼斯特·拉塞福(ErnestRutherford)是第一位发现原子构造的科学家。

同类推荐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本书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之一,由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我国历来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社会诚信制度和监管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在获取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腐败行为,并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体体现为高考过程中的集体舞弊行为以及招生腐败行为,特别是在招生过程中获取“保送生”资格和“机动指标”方面。高校内部存在着的“行业性福利”,以及掌握资源的特权阶层通过“隐性”排斥,获取这一部分高等教育机会,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和差异。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本书介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尼采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尼采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1999年首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增长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扩招、合校、更名、升格,成为高等教育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亦成为众多的办学者的追求,作为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并写进规划作为目标而为之奋斗。那么,如何理解跨越式、超常规的内涵?简单理解它,容易使人想到“大跃进”。 本书收《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普通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探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农业与经济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农业与经济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帝国之不死

    帝国之不死

    凯文帝国二千三百年,八月十五日。阳光微微倾洒着亮光,红色的赤炎草轻轻在风中摆动着枝叶,一下一下仿佛永不停歇。古德躺在塌边,年老的脸上满是病重中的苍白,他吃力地张开眼睛,眼前是一片朦朦胧胧的白色,耳边传来医疗组不停忙碌的呼喊声:“肝脏出血,心脏功能慢慢减弱,快,快准备药剂!”他的妻子洛菲尔在床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他只觉得被吵得头疼,下一刻想说话时溢出唇边的却是克制不住地咳嗽。青龙在他的手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昭示着主人的生命即将枯竭:“将军,您即将死去,可需要我为您治疗?”他只是疲惫地摇了摇头。
  • 小妾戏很多

    小妾戏很多

    林染穿越过来,自以为是要迎娶哪家千金小姐,谁知竟是嫁给魔教教主当小妾,简直不能更糟了!说好的打开金手指的人生完全没有,还每天被调戏得不要不要的,嘤嘤嘤……林染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服,端坐在床上,整个人是崩溃的。大约半小时前,他勉强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虽然没什么道理,只是在寝室睡了一觉,但穿越本来也不需要什么道理,何况林染觉得自己说不定可以头顶主角光环大开金手指,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李二狗的修仙之旅

    李二狗的修仙之旅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复杂的故事。
  • 狂暴杀帝

    狂暴杀帝

    【2018新作求收藏,收藏过十万,上架百更!】灵气复苏,地球面积扩大十倍,野兽吞天噬地,万族降临,人类苟延残喘。封天获得狂暴杀戮系统,在无尽杀戮中急速崛起!大地变迁,群雄逐鹿,苍天万界,唯我独尊!
  • 我的世界之万神乱纪

    我的世界之万神乱纪

    濒临高考的学神华玖,在一次难得的自我放松的一个夜晚,突然穿越到了MC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白眼的神,红眼的魔,黑色的怪物......面对一切数不胜数的危险,华玖和另外穿越过来的校友该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 刺客信条:奥德赛

    刺客信条:奥德赛

    一个被家族判处死刑,拥有斯巴达血统的雇佣兵——卡珊德拉,开启了一段从被家族抛弃之人到传奇英雄的史诗旅程。起初,她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斯巴达人,为了洗刷耻辱,找到真相,她身经百战,历经艰难险阻,并逐步揭开其神秘血统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