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1700000006

第6章 引言——美学与哲学(4)

“字”是“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中国人只说“写字”,不说“说字”,“说”是日常的,人人都会的,“写”才是文化的,“识字”是“识”“写出”来的“字”,不是“听”出来的“字”,“读音”也是“字”的“读音”。

中国是“铭刻”的国家。古代的“书”,不但写、刻在竹简上,而且刻在石头上,或藏诸深山,或立于通衢。比起中国古代的碑铭石刻,古代希腊的铭刻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他们的书写在不易长久保存的“纸草”上,并非他们真的不知道刻在石头上可传诸久远,实在是因为他们总觉得“说”(对话)比“写”重要得多,而不甚在意“写”的缘故。也正是这个缘故,中国发展出了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书法艺术,而古代希腊虽有“书写美观(法)”(calligraphy)的说法,后来曾有一段时间也很讲究书写技巧,但终未成一门真正的艺术。

中国的学问离不开“字”,“考据”就是根据“字”的“形”、“声”关系,“考证”“字”的“原意”,以求古人(一个虚拟的“人 ”)在“造字”和“用(此)字”时的“基本意义”。这个“意义”是基本的,也是历史的,所以要“考”,所以中国的学问不是 “知识考古学”(福柯),而是“字的考古学”,是“考‘字’学”。“字”才是真正的“原级性”(Positivity)的。

于是,人们为弄清美学的基本范畴——“美”的含义,就也要作一番“考据”,以助研究。

“美”一般按《说文》理解为“羊”“大”为“美”。这个解释当然有它的道理,不应轻易否定,因为与“美”相应的“麗”字,就与“鹿”有关。但近来不少人对“羊大为美”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美”按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应释为“饰羽毛”的“人”,而与“羊 ”没有关系,这个说法有一个佐证是:“美”、“每”同音,“美”“母”则声母亦近,因而可以进一步确定为“饰羽毛”的“舞女”,这是以音韵、文字来训诂也还是有些道理的。把“美”的联想从“羊”转为“人”,似乎更易受到欢迎,而“美”、“丽”皆为“阴性”,虽有“美男子”、“美髯公”之称,但“美人”、“丽人”却一定是女性,这似乎也保存了远古造字的意义。不仅如此,在理论上,把“美” 释为“羽饰舞女”还突出了“装饰”的意思,不像“羊大为美”未免过于功利。

“装饰”表面上看是一种“附属物”,但却是人才发达起来,特:的一种活动,“装饰”与“娱乐”、“游戏”、“技艺”同为人的“ 存在方式”,对于“自然”来说,好像是“附加”上去的。其实,说穿了,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科学、技术、艺术、宗教……),对 “自然 ”来说,都是“附加”上去的“附属品”,但对“人”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所以是“本质的”“附属品”。

在中国传统中,“字”不仅是概念的符号,写出来的“字”就是“文”,“文”、“字”不可分,而“文”即“饰”,即“装饰”。 “文”是广义的“字”,“字”为核心的“文”。“写”与“刻”、“划”、“画”同源,在这个意义上,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书画同源”。所以,以“字学”为基础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称作广义的“文学”。

“文化”这个词在西方来自拉丁文“耕作”,在中国则为“人文化成”。使世界和百姓“文化”即“美化”、“装饰化”、“字化”,所谓“装点江山”。“文化”之基础在“识字”,所谓“识文断字”;“识字”为了“读书”,所谓“知书识理”。“文化” “人” 不但要识得狭义的“字”,读得了狭义的“书”,而且能读得了“生活”、“世界”、“历史”这本”大书”,“大书”无“字”但处处都有“ 字”,“博古通今”,是为“文化”之上乘。

在中国文化中,“古”、“今”是相通的,但并不是悬设一个永恒第一部分引言——美学与哲学的、抽象的、概念的“本质”或“精神”将它们贯通起来,因而“人”不是从一个“无”的、“自由”的纯粹“我思”的立场来作“创始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诗人的想象,事实上“人”都是“继承者”,就连开国之君总还要以继圣王之业为己任,把前朝帝王加封一些称号,以承“ 大统”。“天”、“地”、“君”、“亲”、“师”,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承继”的,则还有“天”、“地”在指引我们,以“造化” 为“师”。“通古今之变”这个“变”,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生生相息”。就连道家的“无”,也是“名分”问题,“无名”而“ 朴”,“朴”并非真“无”,而是真“有”,为有名之万有之母。“母”当非“无”,而为“有”。

中国文字,有象形之因素,以鸟兽虫迹为本,变化出来,亦非“无中生有”,不像欧洲标音文字,“形”只是“音”之“符号” 或 “代表”,自身并无“意义”,而“音”又被理解为“思想”、“精神”的直接表现,“思想”、“精神”本“无”,故西方的标音文字也容易被误解为“无中生有”。中国文字本身就来自自然。“说”似乎在“说”似乎在说自己”的(独创的)“意思”,但“写”总要“依据”些什么,永远在前人的基础上“重写”、“改写”。在中国人的眼里,山山水水本就是有“字”的,“重写”、“改写”则是“装点江山”,使其“更”“好看”。于是“写”,不管是“写”“诗”,“写”“经”,“写”“律令”……,都叫“写”“文章”,“文章”是为“华饰”;无论写何种体裁,都离不开“历史”,都在“写”“历史”,连修桥、铺路,建筑高楼大厦,也叫“谱写历史新篇章”。这样,一切锦绣文章,无不统摄于“历史”之中,“历史”为文章之最,华饰之尤,凡欲作“文化人”、“有教养者”,必须对“历史”有足够的意识 。“思”、“史”、“诗”统一于“史”。“思”不是单纯的概念,“诗”不是“概念”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形象的形式,“诗”为“思无邪”,“无邪”为合“史”。“思”为“史”之“思”,“思”之“史”;“诗”为“史”之“诗”、“诗”之“史”。“历史”让我们(令我们)“思想”,我们“思想”的是“历史”,吟诵的也是“历史”。

这样,文字之学虽曾被斥为“雕虫小技”,但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日积月累,终于在清代的“小学”中达到历史的高峰。“小学”自称“小技”,但“微言大义”,“小技”中亦有“本”、“真”、“源头”在。

从这个意义出发,也许我们可以说:在西方,“诗”是“思”的一种形式;而在中国,“思”和“诗”都是“史”的一种形式,所 “思 ”、所“忆”、所“吟”、所“诵”,归根结底都是“史”,都是“事”。西方的美学是哲学性的,中国的审美观念是历史性的。

中国传统的这种文化观、审美观本身,自然也有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文化奠基时代,有“儒”、“墨”、“道”三家,而尤以 “儒家”影响最大。

“儒”本是“文学之士”,“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历史”与“文学”已然统一了起来。“文”有诗、书、礼、乐,“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儒教》),直至两汉,“文学”、“文章”还可泛指一切学术文化。

墨家反对“虚饰”,道家崇尚“自然”,都与儒家相对,故墨家有“非乐”之论,道家以“道德”反对“仁义”,似比儒家更注重 “本源”,而反对“人为”;事实上,儒家亦未忽视“本(源)”,而于“本”、“末”有自己的理解,即儒家之“本”、“末”都在生活、社会、人文之中,而不强调超“人文”、超“生活”之“自然”。这样,我们注意到,在早期儒家对“文”(写)和“言”(说)是有“本”“末”、轻重之分的。说来有趣,在早期儒家思想中,“文”大大重于“言”。“文”为“文化”,“人文化成”,是周公的典范,而“言”则常常受到批评,什么“天何言哉”,“巧言令色”,都是孔子说的批评的话,“言”与“辞”通,因“辞”害“意”,则更是文人的大忌。

“文”又与“藝”通,“藝”始指农事稼穑之技。“写”,“划道道”、“种田地”,“衍”也是使禾术生长有所规范,本是人的一种活动。“说”可以随意,但种地却不能乱来,要秉承天地之引导,只有以“文”的角度来看“言”,才能体会出“说”也有所本,不能乱来 。这是早期儒家关于“文”的基本想法。

儒家重“人文”,讲“人文化成”;道家重“天然”,讲“自然天放”,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想影响都是主导性的。但无论“人文”、“天然”,就传统而言,都没有“纯思”这个基本的度,因而没有“哲学”——以“思想”自身为“对象”这种“科学”。道家反对“人伪”,主张“绝圣弃智”,取消“仁”、“义”、“名分”诸种框框,在“破”的方面,很有些劲头,颇有点胡塞尔把一切“(自然)经验”“括起来”的气概,但古代道家没有进一步问:“括起来”以后,还为“人”“剩下”什么?道家的心目中,取消一切“人伪”,剩下的为“自然”、“天成”,大家都返“朴”、归“真”,“人”就成了“绝智”、“绝识”,“无知”、“无识”的“鸟(禽)兽”,“人”没有了,故道家的思想归于“无”,不是说马、牛、羊没有了,而是“人”(伪)没有了。“无”为“无伪”、“无名”、“无为”,而因其“无”,才“有”,“有”“自然”、“天成”。马、牛、羊“摆脱”了“人”(为)的“控制”,才真的是马、牛、羊。这样,道家的“去伪存真”,这个“真”,不是“真人”,如果硬要说是“真人”,则也“皈依了”“自然”的“人”,与“鸟兽”“游”,与“万物”“齐”。道家言“道”、“德”、“性”,“万物”皆有自己的“德”、“性”,而唯有“人”没有自己的“德” 和“性”,故有“天道”而无“人道”,有“天性”(“人”只有“天性”),而无“人性”。“人”失去了“自己”,故“齐”“生”、 “死”,在这里,海德格尔的“Dasein”的一切本源之度(“历史性”、“死”、“烦”等)统统没有了意义。

由此我们看到,中西思想固然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从精神实质上说,是不很相同的。儒家讲“人伦”,讲“历史”,归于“圣王之道”,以天下为己任,行事、立功,“事”、“功”皆可以“文”视之。圣人之事功,为世界增加光彩,所以圣人在事功之余,不废“文章”,寓事功于道德文章中,诗书礼乐皆为“人伦”服务,“艺”、“诗”就逐渐地不在那本源性的“度”里,只是派生的了;道家根本取消了“人”的“度”,一切归于“天放”,“人”“生”天地之间,如同飞鸟遨游于太空,“艺术”、“审美”的态度,反倒成为基本的态度,所以从中国实际的历史看,道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或反因其放弃“事”、“功”倒更加重了“无功利”之审美、艺术态度。于是,以“生活”“人伦”制“艺术”,和以“艺术”人“生活”,又成为中国艺术上的两种不同的倾向。

然而,无论如何,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来说,在“思”、“史”、“诗”这些基本的度中,儒家重“史”的度,道家重“诗”的度,但“思”这个度,在古代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古代墨家可说是相当重视“思”这个度的,他们在探讨工具性“逻辑”(名理)以及技术性思辨方面,达到了古代历史的高度,但不是像古代希腊那样以“哲学”、“纯思”为依归,因而未能使“思”这个度有较长足的发展。此种思想方式之结果,亦影响“史”和“诗”自身在理解方面的特点,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史论”和“诗论”风格:不是以纯逻辑、纯理论的方式来“规范”、“系统化”、“体系化”“史”、“诗”,而是以“史”观“史”,以“诗”品“诗”。中国之“史论”亦是“史”,中国之“诗论”亦是“诗”。我们将会看到,这种思想方式,对纠正西方将一切都“理论化”、“概念化”、“科学化”的偏颇,自然有一种参考的价值,但究其根源说,也许竞起源于儒家之祖先崇拜和道家之自然崇拜,而两家又都归于“天人合一”,只是在对“天”的理解上各有不同,而将“人”自身之特点——“思”,化于“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以后,虽亦变化多端、姿态万千,但儒家“史”的精神和道家“诗”的精神笼罩了数千年,直至晚近在西方文化之冲击之下才受到震荡。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儒家信仰之道

    儒家信仰之道

    上古至西周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变迁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绿风

    绿风

    文明办六个人,三个男人三个女人。这天上班,大家照例一杯茶一张报,正喝着看着,忽地一阵风从门外刮来,“啪”的一声把门头上吊的门牌刮掉了。听见响声,办事员小马回头一望,见门牌掉了,故意大声嚷嚷:“坏了坏了,门牌落地可不是好兆头,说不定俺们单位要撤了。” “迷信。”胖姐朝小马翻一眼。胖姐是文明办主任,五十多岁,因为胖大家叫她胖姐。
  • 当明恋已成往事

    当明恋已成往事

    有些人的出现不是为了救赎你,而是为了让你学会救赎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莼非得已

    莼非得已

    可盐可甜。女主先是盲系仙女,傻白甜,巧遇男主大大被狂追。一觉醒来,发现怎么也回忆不起自己原来的身份。男主霸气回归,再遇女主。恩怨情仇,家族风云,爱恨交织。两人的身份地位变幻莫测。始终不变的是,二人的初心。
  • 我是继承人

    我是继承人

    刘凯在与客户谈合同的时候,客户却“意外”死亡了,更意外的是,刘凯竟能看到他死后的灵魂。客户:“我的女儿美若天仙,性格温婉可人,求你娶了她吧。”刘凯:“...这么恨嫁,莫非是个恐龙?我得好好想想...”客户:“只要你七天之内和我女儿扯证,我的一亿遗产就归你继承了!”刘凯:“还在等什么,你女儿现在在哪?”客户:“......”刘凯:“其实我不是为了你的钱,我就是喜欢恐龙那样儿的。”
  •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远远超过“儿童读物”范围的奇书。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英国人,他年轻时学医,后来在轮船上担任外科医生,多次参加航海旅行。这本书记叙了他在四次航海途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在小人国,他是力大无比的巨人,可以轻松过海将敌国的舰队拖回来;在巨人国,他又变成了矮小的宠物,成为了别人的玩偶……书中描绘了一个奇幻、滑稽的童话世界,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叙述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 Alcestis

    Alcest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印度放浪

    印度放浪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 俯首称妃

    俯首称妃

    她曾是潦城人人敬畏的用毒奇女,却遭万人唾弃,成了亲手毁了自己亲生妹妹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