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100000073

第73章 美洲(14)

即便是在肯尼迪遇刺身亡过去40多年后的现在,美国人仍然将肯尼迪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总统之一。在一次民意调查中,10000名美国人中有30%认为肯尼迪遇刺案应被列为20世纪头号犯罪案件。在1975年进行的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为总统排名的调查中,52%的答卷人将肯尼迪排在首位,位居林肯和罗斯福之上。1985年时,他仍然位居第一位,支持率达56%。

在“盖洛普二十世纪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中,肯尼迪排名第三(仅次于小马丁·路德·金和特里萨修女)。1999年2月总统日上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林肯是最伟大的一个总统,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华盛顿、肯尼迪、里根和克林顿。2000年时,肯尼迪名居排名榜首,其后是林肯、罗斯福和里根。

肯尼迪遇刺一直都被视为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之一,因为这一事件在其后数十年中一直影响了美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11月25日,美国政府为肯尼迪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送葬队伍,来自超过90个国家的代表(包括苏联),参加了在11月25日(当天是他儿子小约翰·肯尼迪三岁的生日)举行的葬礼,其中包括8位国家元首、10位总理(首相)以及大批各国政府要员。

11月25日当天,美国国会圆形大厅,前来向肯尼迪致以最后敬意的人超过25万。上午11时,覆盖着星条旗的灵柩从大厅中移出,放置在由4匹马拉的灵车上,首先前往白宫,然后前往圣马修斯大教堂,最后被送到了阿灵顿国家公墓并被安葬在一个特制的地下墓穴里。当天全球在电视机前收看葬礼现场直播的人有数亿之多。

在肯尼迪遇刺的一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他被宣布死亡前这段时间里,美国国内发生了极大的混乱。就像刺杀事件发生在冷战时期一样,一些人首先想到如果这次的刺杀行动不是要大规模攻击美国的话,那一定是关系到副总统约翰逊的安全的。于是人们纷纷挤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密切关注着媒体发布的相关最新消息。

肯尼迪被刺杀身亡的消息立即轰动了世界,人们成群地围在大商场中的电视机前,默默地祈祷着。在某些地方,交通也随着肯尼迪遇刺的消息的散布而变的几近瘫痪,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纷纷提前让学生们放学。一个被误导的愤怒的反德州的德克萨斯人被上报到相关机构。当地所有3家电视台取消了3天内正常的节目时间表,替代它们的是72小时不间断的关于刺杀案的覆盖性报导。

这次的全方位报道是除去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等地遭遇恐怖袭击之外最长时间的不间断覆盖报道。无线电台也同样取消了普通节目时间表;一些电台在播放着不间断的覆盖性新闻;其他的则是在播放悲哀的葬礼音乐。并不是一切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在那一天都被中断,同样也包括之后的周末。美国国家足球联盟委员彼德·罗兹尔说明了原因,他决定让比赛在那个周末继续进行:“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在一个伟人悲剧的时刻去继续。”随后,关于肯尼迪的纪念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美国政府宣布11月25日,星期一,为国葬日,也是国家哀悼日。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遇害,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正印证着一个阴森森的宿命说法:美国总统的20年“灾难周期”,每个在当选年份为零的总统,都注定要死在任上。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前,已有三名总统被刺杀身亡,他们当选的年份无一例外,尾数都是零——

1865年4月14日,一心要复南方之仇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思向坐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的亚伯拉罕·林肯总统连开数枪,林肯于翌日与世长辞;

1881年7月2日,一个失望的失业者在华盛顿火车站枪击就任才四天的詹姆斯·A·加菲尔德总统,加菲尔德总统在卧床八十余天后的9月19日死去;

1901年9月6日,无政府主义者利昂·乔尔戈什在布法罗举行的泛美博览会上刺伤了威廉·麦金利总统,总统于9月14日因伤势过重死去。

此外,1840年当选的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1920年当选的沃伦·哈丁总统,1940年当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他们也都死于任上,把他们与四位遇刺总统排在一起,就是一个等差数列,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巧合,似乎正印证着这种宿命论——每隔20年就会出现一场“血光之灾”。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生前喜欢别人把他与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相提并论。事实上,他与林肯的确有着某些令人困惑的相似之处。林肯在1860年就任总统,而肯尼迪却在1960年就任总统。林肯的秘书是肯尼迪,肯尼迪的秘书是林肯,两位总统不幸遇刺身亡,林肯遇刺是在一个星期五,而肯尼迪遇刺的时间恰好是相隔了100年后的一个星期五,都是下午3点30分,并且两位总统夫人都在出事的现场。当时两位秘书都劝告总统不要在星期五到场,两位总统都不听劝告。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位总统的继承人名字相同,林肯的继位人名叫约翰逊,肯尼迪的继位人也叫约翰逊。他们两人都是南方人,民主党参议员。前一位约翰逊生于1808年,后一位约翰逊生于1908年,恰好是100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杀害林肯的凶手生于1829年,而杀害肯尼迪的凶手生于1929年,恰好又是100年;两名凶手都是在开庭审判之前遭人杀害。

此外,他们还有许多数字上的巧合:

他们都在三十多岁时与二十刚出头的女人结婚;

林肯于1846年当选为国会议员,

肯尼迪于1946年当选为国会议员;

林肯于1856年在副总统提名中失败,

肯尼迪在1956年副总统提名中失败;

林肯于1860年以不满百分之五十的选票战胜出生于1813年的斯蒂芬·A·道格拉斯而当选为美国总统,

肯尼迪于1960年以不足百分之五十的选票险胜生于1913年的理查德·尼克松,当选为总统;

林肯的副总统是南方人,生于1808年,

肯尼迪的副总统约翰逊也是南方人,生于1908年;

两人的副总统年龄均大于总统的年龄;

林肯于星期五在一家剧场被刺客击中后脑,行凶后,刺客逃进一个仓库,在审判前,被人杀死。

肯尼迪在星期五被一个躲在仓库的刺客击中后脑,刺客行凶后进了一家剧场,凶手在审判前被人杀死。

诚然这些可能都是巧合,不过人们总喜欢用宿命的论点却印证这些巧合。至于是否冥冥之中真的有某种力量在左右着他们的命运,我想,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无论如何,作为美国的总统,肯尼迪无疑是他们当中出色而伟大的一个。

二、刺杀背后的迷雾

肯尼迪遇刺后,当地警方即刻对附近的场所展开了排查,从子弹射入的弹道轨迹判断,很显然,那座德克萨斯州的教科书仓库极有可能是凶手开枪的地方。那里视野广,完全没有阻碍,是凶手选择的极佳位置。

当刺杀发生三分钟后,几十个全副武装的警察便冲进了这座教科书仓库进行搜查。经过目击证人的描述,一个名叫李·哈韦·奥斯瓦尔德的教科书仓库工人嫌疑最大,他在事发后的一分钟内离开了仓库,穿着草绿色的衬衣。

在仓库大楼六楼,警察发现窗户是开着的,现场有一支6.5×52mm的意大利产卡尔卡诺M91/38手动步枪,三个弹壳和一些烧鸡残骸。与此同时,一发报废的子弹在康纳利的担架上被发现,它是一个半径6.5毫米的铜壳卡尔卡诺子弹,在弹道学上来讲与在教科书大楼里发现的来福枪相吻合。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在几个月前,这把步枪被邮寄预订给一个叫A·J·希德尔的人,而此人极有可能是李·哈韦·奥斯瓦尔德的假名。此外,一个不完全的指纹也在枪管上被发现。

人证、物证似乎都将凶手的嫌疑锁定在了这个教科书仓库工人李·哈韦·奥斯瓦尔德的身上。这样的侦破速度在警方看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刺杀事件发生不到10分钟,凶手的身份便已经有了眉目,而且也有了嫌疑人的线索。在锁定了这些条件后,警方立刻向全城下达了通缉令,通缉一个白人男子,身高在1米80左右,年龄在30岁上下。

此时的奥斯瓦尔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那样,在刺杀成功后就潜匿蛰伏了起来,又或是想尽办法尽快离开达拉斯前往外地,以躲避警方的搜捕。任谁也想不到,马上就将成为通缉犯的奥斯瓦尔德,竟然大模大样地就坐在公交车上,并且在上车后的下一站,就下了车,转乘出租车回到了他在达拉斯的公寓住宅。

这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杀手应该表现出来的举动。在人们的印象里,一个合格的职业杀手,应该是一个身手利落,有万全的准备,在任务完成的第一时间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现场的人。很显然,在这方面,奥斯瓦尔德表现得就跟一个初次进行刺杀活动的菜鸟新手一样,他在完成任务后竟然混入了人群,并且在警察分布最多的拉马街汽车站上了公交车。只是,没有人注意到他,因为他的这些举动,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样一个悠然自得的人,就是在前一分钟开枪杀死了总统的刺客。

而且,奥斯瓦尔德在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后,竟然又走出门,光明正大地开始在大街上晃悠。他的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举动,令人很难将他和刺杀肯尼迪的职业杀手联系到一块。如果不是有警察发现奥斯瓦尔德长得很像通缉令里的嫌疑犯的话,他可能还会像平常一样进行自己的活动。

发现奥斯瓦尔德的那个警察叫蒂皮特,不过他很显然是低估了奥斯瓦尔德的危险性。当时,蒂皮特正坐在警车里巡逻,排查街上一切有可疑的人物。当他乘坐的警车经过奥斯瓦尔德居住公寓附近的时候,透过车窗,蒂皮特偶然看到了奥斯瓦尔德,起初他对于这个在街上逛荡的男人并没有留意。不过,很快的,他就意识到这个大模大样走在街上的白人男子,跟通缉令里的描述十分相像,于是,蒂皮特把车开到了奥斯瓦尔德的身边,示意他停下。

在这时候,身为警察的蒂皮特完全没有想到,如果这个白人男子就是通缉令中的嫌犯,那么他就绝对不会是一个寻常的角色。但是,很可惜,尽管蒂皮特发现奥斯瓦尔德很可疑,但他却没能提起足够的警惕。于是,在他准备打开车门下去检查奥斯瓦尔德身份证的时候,又一次枪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奥斯瓦尔德的四发子弹击飞快地命中了蒂皮特的身体,这时奥斯瓦尔德所表现出来的果断和狠辣绝对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才具备的。在枪杀了蒂皮特后,他冷静地离开现场,瞬间消失在街角。

当附近的警察听到枪声赶来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晚了,除了奄奄一息的蒂皮特在地上抽搐,奥斯瓦尔德早已经不见了踪迹。不过,当奥斯瓦尔德狂奔离开以后,他的气喘和这种不寻常的举动却引起了“德克萨斯”电影院对面鞋店老板布莱尔的注意。

任谁也没有想到,在枪杀了蒂皮特后,奥斯瓦尔德竟然进了电影院。不过他匆忙的样子却完全落在了布莱尔的眼中,布莱尔起初也并没有在意,但此时他正在收听的广播里却正好响起警方颁布的通缉令,通缉令中有关于奥斯瓦尔德样貌的描述。虽然奥斯瓦尔德匆匆进了电影院,布莱尔并没能清楚地看清他的长相,但奥斯瓦尔德匆忙的样子,加上他的气喘,却让布莱尔猜测这个男子是从远方一路奔跑过来的,他下意识地感到这个年轻人有些不对劲,于是他特地到马路对面的电影院入口处,嘱咐那里售票员要留心刚刚进去的白人青年。

得到布莱尔的提醒,售票员在暗中观察后,发现奥斯瓦尔德的相貌的确和通缉令中描述的很相似,于是立刻报了警。几分钟后,电影院的周围布满了闻讯而来的警察。警长麦克唐纳仔细询问了售票员和布莱尔,得知奥斯瓦尔德此时正在电影院内观看电影,由于怕误伤到观众,所以麦克唐纳只是下令密切监视奥斯瓦尔德,没有立即采取抓捕行动。

13时35分,距离宣布肯尼迪死亡后的第35分钟,距离蒂皮特中弹17分钟,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起,经过周密部署后,麦克唐纳终于下令抓捕奥斯瓦尔德。当他带着同伴冲进放映厅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不对劲的奥斯瓦尔德立刻起身反击。25分钟后,搏斗结束,奥斯瓦尔德被麦克唐纳擒获并带回了警察局。

这次抓捕行动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从总统肯尼迪被刺杀到嫌疑犯奥斯瓦尔德的被捕,这中间仅仅过去了一个小时又五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抓到了刺杀总统的凶手,无疑是对达拉斯警察办事能力的肯定。在这种巨大的成就感笼罩之下,几乎没有人怀疑眼前这个名叫李·哈韦·奥斯瓦尔德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杀害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其实,只要稍微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奥斯瓦尔德的落网比起刺杀总统这种惊天大案来,实在是来得太过容易。这个刺杀了总统肯尼迪的年轻人,在刺杀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理举动,是否就是为了让警察能够发现并逮捕他?而且,刺杀总统这种惊天的任务,仅凭他奥斯瓦尔德一人就能完成,这其中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所有围绕奥斯瓦尔德所发生的一切,都像一个谜团,但警察们却并没有深究下去。

同类推荐
  •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人到中年的杜林祥,事业看不出任何转机,他是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大踏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杜林祥又怎样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方运作,苦心经营,拓展重要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人脉做大事业、搞定对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
  • 狐心

    狐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八月是海宁盐官镇最热闹的时节,秋阳朗照,金风宜人,满郭人争江上望,欲睹钱塘秋潮之风采。而盐官镇的宝塔一线潮也从未让人失望,起潮时形如海天一线,声似万马奔腾,继而素练横江翻滚而至,雷霆万钧,顷刻间便化作数米高的、宛如冰山雪峰般的滔天水墙,倾涛泻浪,喷珠溅玉,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一日,潮水刚过,江面粼粼,秋花成绣,许多年轻男女结伴坐在观潮亭中,兀自流连,江边亦有不少商贩,携了香石、珠串、花粉等物巧言叫卖。观潮亭外一株合欢树下聚起了层层人群,中间的空地上排列了七盘一鼓,一名身着蓝衣、脸罩轻纱的女子正在盘鼓上翩跹起舞。
  •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即使地下的根须暗自交错缠绵。本书以主人公灵香的女友海棠自杀身亡后留下的谜为线索,在解谜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两个不同年龄的女人(灵香与彩虹姨妈)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整个故事仿佛一面多棱镜,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不仅使人体会到人性中深刻的孤独,也让人触摸到生命中那种令人震惊的情感。虚实交错的奇谲架构,超一流的文字叙事,动人心魄的深情炙爱,直抵每一位渎者的内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梦幻与神秘的气息。
  • 你在高原1:家族

    你在高原1:家族

    《你在高原》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主人公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
  • 老北京布鞋

    老北京布鞋

    姓匪的没有失言,月半和老黄还有野兔梁子的掏煤汉全都回到了他的窑上。第一天月半没有挖煤,他来了英梅家。他来告诉英梅,他们都回到窑上了。这个结果显然是让人高兴的,但他还惦记着英梅心里的不甘。有了前天那一回,在他们之间又多了一层羞,所以来了以后,他也傻傻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英梅一直捂着胸口,脸也比往日黄了,他就咬自己的嘴唇,直咬得嘴唇发白,才说,要不,我们还告他去。英梅不说话,只拿拳头抵胸口,往深处抵。月半说,要不,去医院看看?英梅摇头,摇出两挂泪来,说,我没病。月半说,那我们再告去,我还替你作证。英梅哽咽了一声,泪哗啦啦就汹涌起来,她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只手捂着嘴,身体一下一下地抽,却哭不出声来。月半急,上去替她拍背,才缓过劲来,呜呜哭出来了。月半说,你不要哭了,我们不掏煤了,我们还告他狗日的去,就不相信这天底下硬要不回一个天理了!她说,不告了,真的不告了。
热门推荐
  •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不服和我过过招(倒霉蛋阿歪)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娜迦传说

    娜迦传说

    雷蒙在开着游戏辅助——加加助手玩VR游戏的时候VR设备突然爆炸了......脑袋都被炸飞了哟~再次醒来,他已经变成了一头娜迦。......加加助手为您服务中;发现未命名新游戏,游戏库正在采集该世界信息;世界信息采集成功!是否正式启动加加助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取材于人们所从事的社交活动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实用性强。共包括7个部分:社交惯用语、家庭交往、社会生活、电话交往、商务交往、出行交往和社交语气。希望该书对具有中低层次英语水平的读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所帮助。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2)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选,包括5个短篇小说。《乡曲乡愁》描写淮北平原的民俗风情,《被命运刺上鲸刑的人》探究深圳打工族的悲喜人生,《寻找泽林嘉措》以自赎为主题探讨生存意义,《没有署名的画》一幅拍卖画作引发的怀想,《梦一样的青春》讲述当年高考大学与订婚结婚的旧故事。
  • 我的华娱梦

    我的华娱梦

    一个电影发烧友一场离奇大梦……看他将如何改写华夏娱乐圈…………
  • 领导三谈:能力 权力 领导力

    领导三谈:能力 权力 领导力

    权力的实现不是个人行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获得权力了,要获得魅力,甩手不管与事必躬亲都是误区,有时候也要“放大抓手”,权力只潜藏不用的时候才具有威慑力,别相信权力是万能的授权,如果我们让员工茁壮成长,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如果我们将他们的最好的想法加以利用,那么,我们就有了赢得竞争的机会,解放思想,赋予员工权利不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
  •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亲一口,定终身。”结果,还没被亲到,他就娶了别的女人。“我把暗家九爷的余生都许给你,你还不愿意?”结果,见识了她母亲的厉害,他竟灰溜溜地逃走了。“把你的心打开,让朕走进去。”结果,她紧捂的心门,被撞开了一条大缝。原来她要的,近在眼前。
  • 请叫我邪灵道人

    请叫我邪灵道人

    “我的心还没黑!”安行远很确定这一点,因为就在刚才有人剖开了自己的胸腔。
  • 战国谋乱世战歌

    战国谋乱世战歌

    烽火燃,战乱起。元年一六七年,东洲,南楚,西境,北越四国鼎立,战火纷飞,人人自危。十二年前,她是护国将军之女,挽起青丝,穿上戎装与父亲一起守护这太平盛世。十二年后,她是不问世事渔家女,原以为安稳顺遂的一生,却在她救下他的那一刻起,尽数改变,那些所有被刻意掩埋的真相全都漏出端倪。母亲曾说穆家沾染的鲜血太多,便与她们姐妹二人起名一个唤穆善一个唤穆仁,希望她们一生为善,一世为仁,可她终究还是负了她的愿,这一生她注定做不了一个善人。既然做不了这一世的善人,那不妨就做个旁人眼中的恶人又何妨?但只求对得起这穆家上上下下一百零六人,对得起穆家军三万七千人,可就在这为恶的路上遇到了个他,陪她一起绕一世盛世浮沉,谱一曲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