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9900000005

第5章 江南新荷初长成(4)

说起来,梁思成出身大家,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之子。而林、梁两家地位相当,属于世交,于是这对小儿女结识的机会就多了许多,所以,林徽因很有可能是在十四岁的时候,初识梁思成。而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有这么一段记述,更可作为佐证:

父亲大约十七岁时,有一天,祖父要父亲到他的老朋友林长民家里去见见他的女儿林徽因(当时名林徽音)。父亲明白祖父的用意,虽然他还很年轻,并不急于谈恋爱,但他仍从南长街的梁家来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书房里,父亲暗自猜想,按照当时的时尚,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绸缎衫裤,梳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门开了,年仅十四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父亲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给父亲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想来,梁再冰怎么会得知这些呢?是不是她娇憨地问过父母这个问题?而当时已经为人父母且又经历许多磨折波澜的父亲,又是怎样面上带着淡然的微笑,诉说起这段经历?当他当着女儿的面回想这些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又浮现出当年那个妙龄少女的倩影?

至于这一对璧人是否一见钟情,我们早已不得而知。那份暗香早已经随着他们的逝去而一同逝去,如云烟渺水,了无踪迹。

不过,梁思成既是旧家公子,世族大家出身,十七岁的他恐怕目中所见,多是与他门当户对的小姐,其中不乏美貌以及才情女子,那么,与林徽因初初见面,虽不至于当下夺得他的心,让他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或是宝玉之见黛玉,“似一朵轻云刚出岫”那般惊艳不止,不过,徽因身上独有的灵气与美丽,必然让这个斯文俊雅的少年郎有了莫名的触动。

再说,若真的有前缘这回事,也无非是两个人转世投胎之前,暗做的一个约定,便是隔着山、隔着海、隔着世仇、隔着刀光剑影,尚且能够走在一起,这两个前世有了约定的好儿女,相见之间,又怎可能毫不心动?

当然,徽因的心动未必是情动,一个小小少女见到一个长自己三岁的大哥哥,开朗大方如她,心中浮泛上的想来是那种让人忍不住把头一低的羞涩吧!同时,也会悄悄浮上一丝隐秘的快乐,如同水中泛起的墨色,只萦绕起一丝一缕,便又被各自不同的时光和境遇给搅得看不见了。直到有一天,两人终成夫妻,携手相对,才惊觉二人的初见美好如同日月同辉。

我们不知道梁思成的情路如何,只觉得徽因把自己的情感开成了一树花,而思成是那个伫立赏花的人,一边欣赏,一边等待——等待徽因这树花专为自己而开。好在二人之间,终究没有遗憾,没有错过,没有失悔。

当然,当时的林徽因是不会知道这些的,就算梁启超有意要与林长民联姻,但毕竟开明的他主张自由婚恋,所以,没有对林徽因一见钟情的梁思成和没有对梁思成怦然心动的林徽因就这样又各自分开,走上各自的人生轨迹,直到命运又让他们重新走到一起。

而梁思成能够赢得美人归,又是多么大的胜利,因为彼时的林徽因已经盛开,芳华绝代。那时,同在美国留学的顾毓琇说:“思成能赢得她的芳心,连我们这些同学都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有如过江之鲫,竞争可谓激烈异常。”

而让她真正明艳照人、风华绝代起来,经历了爱情之后变得更加明净华丽、含葩吐蕊、春风开放的人,是徐志摩。

是这场爱情让她破茧而出,最终变成蝴蝶。那场康桥绝恋,如同琴弦,划疼了后世无数芳魂寂寞的女子与向往爱情的男子的心。她的爱情如同埋在花根下的雪露,又如同窖藏百年的女儿红,让人啜之如饮醇醪,甚至闻香即醉,在一段恒久的梦里,忘归。

7|我来过,我晓得

爱煞已故香港歌手张雨生的那首歌——《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稀少的叶片显得有些孤独,偶尔燕子会飞到我的肩上,用歌声描述这世界的匆促;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枯瘦的枝干少有人来停驻,曾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我弯不下腰,无法看清楚;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时时仰望天等待春风吹拂,但是季节不曾为我赶路,我很有耐心不与命运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世上好女子如花,可是,那些如花女子多在最美好的年华凄然逝去,一代芳华刹那寂灭,好比天边流星,多了迸发的光亮,却少了漫步云水的从容。而那些在光阴里走过盛极的韶华,开过了灼灼的繁花之后,又能够结了桃儿和杏儿,绿树成荫子满枝,然后从容老去的女子,她们的命运当是如树。

女人这株树,当是长在一处安闲的庭院,开一树安闲的花,光阴从它的身上漫漫流过,而它,就那样渐渐老去了,却又紫陌红尘,满树雪花。

我曾经在一部小说里面,看到过一段有关一株树的绝美的描写。

事实上,这是一棵已经“成精”的槐树,因为等不到自己所爱的人,所以在告别之前,拼尽全力为爱人开出一树繁花,花开过后,突然地,槐树在一瞬间消失了全部的生气,从叶片、花朵到树干,相继枯萎起来。随着夜风吹过,那些细小的、干枯了的花瓣飞满了天空,像雪一样飘洒向四方。而那个虽然深爱着她,却又因了世俗伦理的牵绊不能和她牵手的人,从广场的另一边走来,一直走到树下,伸手折下了一枝开着花的细枝,“在这一瞬间,槐树的身躯发出了古怪的响声,片刻之后,整棵树竟然‘轰’的一声倒了下去,广场上的人一片惊呼声。树倒下的一瞬间,树上的花瓣冲天飞起,接着向四方飞散,简直像下起了一场能遮蔽天地的大雪。而那个人一只手插在口袋里,一只手拿着那唯一一枝还开放着的槐花转身离去,瞬间被飞舞的花瓣挡住了的背影……”

美得,让人落泪呀。那样一棵普通的槐树,竟然也能化身成那样绝美的女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洒下那样一阵纷繁披落的花雨。而林徽因,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棵树,一棵会开花的树,带着前生的企盼,在那个人经过的路边,开起一树繁花。

徽因是幸运的,无论她为哪个人开花,那个人都不曾无视地走过,那满树的花,没一朵是白白地开了又谢了的。而每个走过她身边的人,对她的驻足欣赏,留恋不前,都必定是前世曾经结下的缘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多少人都趁着青春年华大醉一场,若有知己或者心爱的人在旁,更是要陪君醉笑三万场。待到老来,方惊觉一梦做醒,不过是朝菌夕棔。又有多少人终于厌倦了浊世人间,干脆转身没入明月芦花的境界,做了一个青灯古佛的虔诚佛子。

唯有阅尽人世百态,方能做到最后天高月小、水落石出,否则,即便你读遍千卷,也读不出世间一缕清风的滋味,一泓甘泉的滋味,也读不出一捧眼泪的滋味,也读不出心头血的滋味。世间百味,必得亲口尝遍,方才有资格说:我来过了。

而林徽因,便是这样一路走来,一路尝遍世间百态。她如谪落人间的仙子,步步行踏,一切皆为了两个字:晓得。

晓得秋风,晓得明月,晓得杨柳岸,晓得相逢一笑。

一九二〇年春,林长民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特携女徽因同行,此后一年有余,徽因都随其父旅居伦敦。林长民行前即告知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一九二〇年致林徽因信》)

这样的父亲对于这样的女儿的这样的期望,实非一般人家父亲能力所及,也实非一般小儿女能力所及。

只读万卷书的人,见解终不真切;只行万里路的人,又少些书香的底子。而手不释卷又有条件踏遍山河日月的人,才能够真正开阔胸襟,不至于在象牙塔里慢慢腐朽,也不至于在小池塘里叽叽喳喳,庸俗不已。徽因现在年龄已长,胸中藏有万点墨,好比武将胸中有万千甲兵,此时再出门,而且是出远门,一生襟抱就此开。

开春四月,父女登船,先由上海到法国。

一场远行,好比一场春雨,催发了青春女孩的青春梦想,让她彻底告别了青涩而美好的少女时代,长成了一个真正的妙龄女郎。

说实话,我无从想象,假如林徽因没有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教育,只出生在升斗小民之家,每日操心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满目所见并无一丝琴棋书画诗酒花,她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可是,她这样一个坚强聪敏的女子,即使身处污泥浊水,也能让自己洁来还洁去,犹如一塘白莲照眼开吧。

的确,在世人眼中,她始终是清白的。

她的清白在我们这个污泥浊水、偷情滥大街的时代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她竟然不肯脚踏两只船吗?怎么,她竟然不肯尝一尝婚外情的滋味吗?她怎么能那么傻呢?君不见红尘俗世多少男女于肉欲中翻滚,洒下一路的喘息和臭汗,又为了一点多么龌龊的心思,费尽心思演出一场又一场偷情的戏码。

而徽因,是多么洁净得不近人情,不合情理呀。

那是因为她明白,一旦沾污了,再想洗净,就难了;而一颗心,尤其是要如水晶一样的,否则,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她始终用一双秀美的明眸看着世界。看看我们,看看她,我替世界惭愧。

同类推荐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

    本书为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本书讲述了更真实的齐白石,作为权威性的研究资料,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青年茅盾的人生旅程,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亦文学亦政治,他都满腔热忱,也都有过精彩时刻。但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一茅盾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他拉开了与政治的距离,专心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热门推荐
  • 踏仙归途

    踏仙归途

    要么我整死各位,要么被各位整死。——叶非离
  • 天龙双刃记

    天龙双刃记

    宋末年间,朝廷软弱,战乱四起,旌旗刀剑燃烽烟,民间血雨腥风妻离子散,苦不堪言,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苟延生命!金人众武士、以丢失武功秘籍、寻找天龙双刃为由,大举潜入中原,意图摧毁中原武林众门派及捍卫家国的英雄豪杰,江湖侠客,达到一统中原的目的。江湖儿女,武林同道,在保卫家园、捍卫正义的战争中,英雄辈出,侠骨柔情,可歌可泣,诠释侠的名义,爱的真挚……
  • 北秦第一皇妃

    北秦第一皇妃

    简介:现代女特工执行任务中,灵魂意外穿越到异世一个平凡少女的身体里,莫名的杀戮,亲人的离去,真相的探寻,权力的漩涡,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权势与平凡的回归。这是一个平凡少女成长为一代女将,空前绝后的上位史;也是一个将军皇子成长为一代帝王,定国兴民图霸业的辉煌史;更是一段生死爱恋破茧成蝶,冲破重重阻碍修成正果的暖心史。
  • 蜜婚爱恋,念念不忘

    蜜婚爱恋,念念不忘

    人人都知道,T市最矜贵,多金的男人――向御寒!有一个妹妹,他对那个妹妹宠的无度,放在手上怕摔着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两年前的一场意外,那个被寒少宠着的妹妹变成了植物人。寒少为此差点炸了这个T市。两年后,她突然意外醒来,从此寒少变身贴身教师。“大哥,我想要那个包。”某女眼睛睁大的看着电视。果不其然,下一秒那个包在了她的手上。“大哥,我想要那件衣服。”下一秒,那种款式的衣服都在了她的衣柜里。
  • 太吾传人响当当

    太吾传人响当当

    新书《诡秘地海》正在更新中。乾坤浩浩黑白乱,天地昭昭正邪分。妖女祸世舞苍穹,一日夫妻百日恩。(本书灵感来源于,怕上火爆王老菊的《太吾绘卷》游戏。
  • 我真的想当剑仙

    我真的想当剑仙

    神州第一天才楚游居然废除了自己的修为,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收看楚游一生不得不说的修仙故事。
  • 平行时空的狂想曲

    平行时空的狂想曲

    一场被算计的时空穿越,一只扇动着翅膀的蝴蝶,那一丝被蝴蝶吹起的风,却卷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巨潮!时代不公平,我便要它公平!时代的争霸,我是时代的王!时代的终章,我为时代送葬!/Pass:脑洞大开思路严谨文,有一点慢热。争霸流,非虐主,不狗血,结局不悲剧。主角智商全程在线,逻辑思考不圣母。第一卷二十章铺垫,第二卷弹射起步。有种直觉,这本书写完本大爷折寿三年。在下真男人,本书不太监。
  • 苯毒流入松花江

    苯毒流入松花江

    哈尔滨市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松花江突然遭受“苯毒”污染,滋养冰城的血脉被迫立即切断——四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骤然面临空前而奇特的大水难——大恐慌、大停水、大饥渴、大考验……本纪实披露“水难”期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小道消息”——大传播2005年11月19日,立冬后的松花江涌动着冰块缓缓流淌着,蜿蜒流过哈尔滨……然而,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也从松花江上游流传进冰城,迅速在民间传递蔓延。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故事会(2015年3月下)

    故事会(2015年3月下)

    当你读着关于他人的故事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喜悦、幸福、向往;同情、怜惜、悲戚;愤懑、懊悔、反省……由此,透过这面镜子,你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去走。如果你也为追求某种意义而迷茫,想看清世界,想看懂自己,不妨先读一读关于他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