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000000007

第7章 苞绽却怯风雨(2)

旁人看得见矿工的艰辛劳作,看不见写作者熬得通红的眼睛和过早花白的发;旁人看得见矿工步履蹒跚,看不见写作者殚精竭虑、食不甘味、夜不安寝;旁人看得见矿工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看不见写作者心头的孤单、寂寞和苍凉;旁人看得见矿工挖出来的黑幽幽的矿坑,看不见写作的人一点一点挖自己的脑髓和心。

就是这样的艰辛、疲累和血腥。

可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却又不能停、不愿停、不肯停,停了不甘心。

不为得利,不为出名,为的是一支笔描画出胸中沟壑,唱念出深埋千尺万尺水底的道情。

写作不是抱膝从岸、闲拥清风,真正的写作者,是把心都呕得出来的苦与痛。

就是那样深长的情有独钟。

旁人犹可说也,三毛不可说也:为了这宿命般的安排,鬼使神差爱上字里世界、书中乾坤,竟然为此耽误了老师眼中的大好前程。初二学年的第一次月考,四门功课不及格。

我最晓得三毛的苦恼。数学,真的是不好学。它不是草、不是花、不是云、不是水。明明有草、有花、有云、有水,却要算边边界界,算加减乘除。读中学时数学小测试,大家埋头做题,唯余我抓耳挠腮。老师在黑板上不知道验算什么,得出一个数字,我看着那个空空的格子,如获至宝,填了上去——老师算出来的,怎么会错呢?

结果自然是错了。

数学学不好,就像守着一个宝盒子却打不开,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孤独与无助,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

三毛也是这样。她很“聪明”地给自己想了一个笨法子:老师小考都是拿平时练习过的题目来出题,干脆就把这些数学题死记硬背下来。于是,她得了满分。三次。

三次之后,被疑作弊。

三毛命舛,不遇良师,她的老师更像是披着老师的皮的“魔鬼”。“魔鬼”逼问她有没有作弊,又带她去教室,给她一张不一样的卷子,全都是面目陌生的试题。她读初二,那张试卷上,大概是初三的试题——你不是突然开窍了吗?不是成了不教而会的天才吗?那么,就来做这些题吧。

时间到。

“魔鬼”抽走那张空白的试卷,骄傲地宣布三毛“零分”,再在讲台上画一个粉笔的圆圈,拖三毛站进去。然后,命令她:背转身,向黑板,闭上眼——一阵凉凉的感觉从两只眼上传过来,又一阵凉凉的感觉流过脸颊,流进嘴巴。“魔鬼”轻柔地、细声细气地说:“别怕,不痛不痒,就是有点凉,马上就好。”

“现在,转过去给全班同学看看。”“魔鬼”仍旧吟吟地笑,小小的三毛转过身,面向同学,台下哄堂大笑。

是墨汁。

“魔鬼”用毛笔,给三毛在眼上画了两只零蛋。

树要皮,人要的,就是一张脸。三毛一个小小的女孩,就这样顶着一张画了俩黑鸭蛋的脸,奉命走在走廊上,任人参观。踩荆棘,过刀山。

花都萎了。世界都黑了。

真是刽子手一样的人,为什么要折磨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她的心是裸露开放的柔嫩花瓣,你不给它撑伞,还要给它插针。

这件事发生后,她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受了这样大的精神刺激和侮辱。晚上,躺在床上拼命地流泪。第二天,早晨三毛去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立刻昏倒。接着,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一到早上想到自己是要去上学,便立刻失去知觉。那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的器官全部封闭起来,不再希望接触外面的世界,因为只有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安全。

于是,课堂上少了一个学生,墓地里多了一个游魂。

这里没有嘲弄,没有笑骂,没有伤害。风吹过秋草,是飘荡着的灵魂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柔的眷念。

3|恐惧做经,自卑做纬

我老了,对于墓地,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亲近。我不排斥死亡,从某种程度来讲,还很欢迎。

死为安息。死为结局。死为开始。死为延续。

死不过是灵魂脱离躯壳的一道必经程序,再经过生,再度轮回。

我不相信人死如灯灭,不相信灵魂会如轻烟缕缕散去。我也不相信死后有阎罗,有鬼面,有地狱。

我相信死后有光,如同温暖的糖浆覆盖在僵冷的面饼上。它知道我、了解我、晓得我、理解我、容谅我、宽宥我,不不,哪里有什么宽宥,它只是张开怀抱,不论我怎样,都怀着对爱子的喜悦,一丝不漏地迎接我。

我期待,我向往。

但年轻时,对于死亡是惧怕的。连带对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不喜欢,因为它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设若如此,我又怎么甘心让这一世悲喜归零,一切清空呢?

而这,也代表着几乎所有人对于死亡的惧怕。

三毛怕不怕死?不知道。

不过小小的她在墓地里如同一个游魂徜徉的时候,不怕。

因人世间比死亡,更可怕。

无论晴雨,三毛坐上车,让父母看见她来学校;来学校晃一下,让老师看见她来上学,然后就走开,到墓园里来。

事情最终被父母发觉,父亲见她就叹气,也不跟她多说话。不过父母仍旧不死心,第二年开学的时候,鼓励她再穿上那件制服,做一个面对现实的人。可是,三毛想,硬要勉强自己面对内心不喜欢的事,那不叫面对现实,应该叫不现实。

但是,讽刺的是,人们却都喜欢把这个叫面对现实,显得自己很有勇气。

其实,人生下来未必一定是为了挨苦受罪,所谓的现实也不应是刀山火海和荆棘,还要人赤脚踏上去。为什么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为什么不能锦帐绣幕、温暖幸福?我们给这个世界人为添加苦楚,让人心如同游魂,飘荡无根。

我们互相遗弃,彼此辜负,互相折磨,互相仇恨。

十五年前,一天早上。

我准备送三岁的女儿去幼儿园,结果孩子不肯吃饭,先是蜷曲在沙发上含着手指发呆,然后怯怯地蹭到我跟前,说:“妈,我不想上学了……”我哄她:“乖,听话,好好上学,礼拜天带你去动物园。”孩子就那样两手交抱胸前,站在我面前,一上一下笨拙地作揖,说:“妈妈求求你,我不想上学了。你让我歇一天,就一天。”一边说眼泪就断了线般往下淌。

最后还是强行被我抱上了自行车。我骑得飞快,猛然觉得车子一轻,旁边一阵惊呼,回头一看,性烈的孩子自己从车子上跳下来了,在地上打了两个滚,一辆汽车在她脑袋前戛然停住,司机脸都吓白了。我一下子就哭了,一把推倒自行车,跑过去抱起她狠狠拍了两掌。她在我怀里还是那句话:“我不去,我不上学,妈妈我不上学。”

我只好乖哄她:“宝宝,我们去跟老师请假,然后回家好不好?”

到了幼儿园,她们的班主任,那个身材高大的女老师,居高临下指着我孩子的鼻子尖跟我说:“你问问你们家孩子,看她在学校什么表现?人家孩子会写的字儿她写不上来,人家孩子会念的书她念不上,人家孩子把手背得好好的听课,她在下面搞小动作,画小人儿——最不听话!”最后四个字是老师牙缝里蹦出来的,冷得像子弹。孩子的小手在我手里攥着,冰凉。小人儿低着头直往我身后躲。

我流着泪拉起女儿回了家。

从那天起,每天晚上我都是坐着睡觉,怀里揽着始终神经高度紧张的孩子。她一旦离开我的怀抱就大哭不止,怕黑、怕死。为了让她相信她所接触的一切都没有毒,我想尽一切办法,最后只好每样东西都尝给她看,包括肥皂水。

就这样,每天晚上她都在我的怀里哭着睡着,早晨再哭着醒来,嗓子都哭哑了。原来孩子患了儿童抑郁症。医生说,这是孩子的心理长期受到压抑,却又不会排解。

现在我的小孩经过治疗,已经无事,活泼可爱,而她曾经遭受的创伤,却是我心头永远的痛与悔。

我写三毛,好像又再现了我小孩的当年,心如刀剜。

三毛的母亲带着深切的爱,每天送三毛到校门口,一直看着她进教室。这个不听话的小孩忍耐着坐一节课,却又跑到省立图书馆。

初二下学期,她终于不用再去学校了。拿着母亲给的钱,买了好些书。父亲让她去学插花、学钢琴、学国画——师从黄君璧学习山水画、师从邵幼轩学习画花鸟,还教她背《古文观止》。父亲为三毛准备了一大堆中英文图书。

很累,可是,终于不用上刀山了。

她一气休学三年。

但是,长久以来,她又开始迷失在一种幻觉里面。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叫作珍妮的人。

小的时候,她看过一个片子《珍妮的画像》,凄艳。时日长久,情节都差不多已经遗忘。有一天,堂哥打电话给她,说是听到《珍妮的画像》要重演的消息,然后在电话里哼出那首珍妮常唱的小歌——“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

三毛如遭雷击,着魔似的喊了起来:“这曲调,这曲调……我认识它……我听过,真的听过。不,不是因为电影的缘故,好像在很久,以前不知道在什么世界里……我有那么一段被封闭了的记忆,哥哥!我不是骗你,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风啊!海啊!那些缥缈,阴郁的歌声……不要逼着问我,哥哥,我说不来,只是那首歌,那首歌……”

很玄是不是?

“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人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吧。突然间,就砰的一声,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叫作“我”的人;“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这个,又有谁不会了解。生所从来未必知晓,却是人人都有一个“死”作为确切的结局。真是“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这样的歌词,绝艳、玄幻、灵异。三毛的《橄榄树》里,甚至都可以寻见它的影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天黑了,三毛蜷曲在床角,不敢开灯,想要藏身黑暗,逃避那个无意带来凉意的歌声:“我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她挥着双手,想要把它像蛛丝一般地拂去,它却一再飘进来,好像灵异恐怖片里,被风鼓荡起的白纱窗帘。她害怕极了,跳起来奔向妈妈的房间,发疯似的抓着妈妈:“妈妈!告诉我,告诉我,我不是珍妮,我不是珍妮……我不是她……真的,真的……”

好多天、好多天,她一直迷失在幻觉里。

“幻觉”把三毛逼到田野,她却面对着空白的画板一笔也画不出来。四周风声渐弱、音乐渐起,她再次被包围,在田野狂奔,直到脱力,昏倒在小河沟里。

这种深怕三毛不再是三毛而变成了珍妮的深长的恐惧,是不是人人都曾领略:总有一天,我们会变得不再是“我”,而成了土、木、砖、石。

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三毛一个小小的女孩,是怎样经历那让人战栗的恐惧?

而她的恐惧让别人也恐惧。一个学习不好的、被画黑眼圈的、孤僻的、得了精神病的问题小孩,会得到怎样的待遇?敏感到了极点的心承受什么样的眼神?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来。

恐惧做经,自卑做纬,织了一个茧,把三毛活活闷在里面。

很羡慕有的人。一生过得漂亮、丰富、高雅。不是落拓江湖载酒行,而是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侑酒赋诗,听花听雨,赏荷赏风。偶有泪下,偶感悲凉,好比春困刚醒,骞帷下榻,方觉五更天气落了几点微雨。如今艳日方晴,却不是绝望,只觉眼下美好得惊心。

可是,有的人却没有这样好运。

有位朋友家在农村,育有一子,稚龄即患自闭症,每日里不呼伴引朋,只是围着猪圈出神,望着里面的肥猪叫哼哼。他的世界没有窗、没有门,无人能进,全不管外面姹紫嫣红开遍,于他是都付与了断井颓垣。

三毛比这个自幼即自闭的娃娃还惨,因为是被逼进围城,为了生存,自己堵了门窗,用泥抹了门缝窗缝,凭着屋里稀薄的空气,小口慢慢呼吸,抱膝靠墙,陷身黑暗。外面笑语喧阗,却无一丝再与自己有关联。

那样的孤寂,你若未尝,便不会懂。

有一天,她割了腕。

4|承福而生,情怯依旧

大约十年前的今天,当我一如既往地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才发现长期的劳累和用嗓过度已经让我一声都不能出了。眼前好像漫过一片白茫茫的大水,心里一个声音在反复地说着:你完了,你的声音没有了。

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一脚踩空,向深渊飞速下坠的恐惧伴着我度过折磨人的日日夜夜。

这个时候,在那种老式的聊天室偶遇一友。他怕我无聊,鼓励我读书写作。一见我在聊天室瞎逛,就拎出来一顿痛骂。其时他正在复旦攻读博士,每天写论文累到吐血,还要一页页翻一个个聊天室的人员列表,直到把我翻出来,赶下去。

有一天,我写东西受挫,瞒着他又和人乱聊,他逮了我两次之后,干脆论文也不写了,发狠坐在电脑前,说:“我就看你什么时候给我下去!”吓得我乖乖下线,乖乖写作。

至今,我写了四百万字,出了十多本书,可以说,开端都要算是他的功劳。谢谢你呀,朋友。知名不具了。

所以说,世上种种,都有关联,都有前缘。没有谁的出现是偶然,没有哪一种厄运不是成全。

缘,妙不可言。好比未曾出世即成定局的一丝透明细线,系在人的手腕。无论你是隔着山、隔着海、有世仇、生着重病,旦暮即将往生、抑或是看似逢着不能脱劫的大灾难,可是,若是有缘相牵,就一定能够相见。

而他们的相见,虽未必出于爱情,却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相逢。

若没有这令人头疼的自闭症,三毛就不会有这么丰富、敏感的神经,可以纤细入微地领略颜色、线条和文字的美好。好比上帝给她真的关上了一扇门,可是门里的世界,她就有足够的时间去领略。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

    名人传记丛书——林则徐——他的伟大可不止“虎门销烟”那么简单:“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我的故事:增订版

    我的故事:增订版

    从《窗外》到《还珠格格》,琼瑶的作品深入人心,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们的价值观与爱情观,可以说“琼瑶现象永不过时”。但读过此书你会发现,你从未真正认识过她,即使她的名字已经无人不知。所以她说:我要写一本书,来介绍真实人生中的我!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从她四岁时讲起。琼瑶生于战乱、长于忧患,童年受尽流离之苦,少年尝尽愁滋味,爱情到访却百转千回,所以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伊甸园、避风港。人到晚年,她的“生死观”再度引起大家的热议。她用细腻又温情的笔触,完整地回忆了自己这传奇的一生。《我的故事:增订版》由琼瑶本人修订,新增五万字内容,书中还新增了数十张珍贵的照片。认识真正的琼瑶,应该从本书开始。
  •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就是著名的“荣光女王”,1588年8月6日在英吉利海峡她的一小队舰队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131艘大船。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后伊丽莎白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这本文字优美,富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会为您呈现一个从未见过的伊丽莎白。不管您痴迷于都铎王朝的历史,还是初次接触英国历史。你都会透过她著名的或者是臭名昭著与罗伯特·达德利的绯闻,从这位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女性身上获得宝贵的启示。本书接着《苏格兰玛丽女王》,那本书中介绍了与玛丽女王的较量以及此对伊丽莎白的影响。
  •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萧伯纳:我的幽默

    萧伯纳:我的幽默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来到中国上海,宋庆龄为萧伯纳举行的一个小范围的欢迎午宴会。当时在座的还有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杨杏佛,史沫特莱等。从史沫特莱的记载中则可以看出萧伯纳在上海短短一天的访问是很愉快的,他那些引人思考、充满智慧的谈话常常语惊四座。20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戏剧教育民众、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诉求在萧伯纳的作品中找到了知音。本书介绍了萧伯纳在中国主要是在上海的活动,并全文收录了他在中国的谈话,他在访华前、在华时及离华后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反映了萧伯纳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热门推荐
  • 万千宫阙

    万千宫阙

    百年乱世,争锋天下,你方唱罢我登场,苦的不过是亿万百姓,谁才能让家国百姓一起兴旺,又是谁能真正的破晓,带领天下走出黑暗。
  • 凤宠嫡女

    凤宠嫡女

    将门之女,一身绝技.痴心晋王,辅佐十年,终究母仪天下.她为他打江山,征战沙场,为他成为他国人质,三年待她回来时,后宫早已没有她容身之处她的女儿惨死,她上官家满门忠义,被他屠杀,无一幸免,就剩她一人.好几十年的夫妻情分,就被他无情的践踏,多大的笑话他说:“看在你为这江山也出过力,朕就赐你毒酒,留你全尸你说怎么样”老天待她不薄,让她重回十二岁,她的亲人全在,上官发誓,回来我要保护上官家,夺你江山,让你受尽屈辱.她与他们斗志斗勇,看最终鹿死谁手.但是慕家那,桀骜不驯的小王爷,偏偏坐立她墙头:不就是个皇位罢了,你喜欢便拿去,皇权归你,但是你得归我.
  • 星际之夜游

    星际之夜游

    明安出生没赶上好时候,正遇上蓝星人失去故土,四处流离的漂泊时代。在历经歧视和穷困,终于熬到大学毕业,准备拥抱新生活的时候,却被一纸婚书拦住了未来的路。这是一个原本只想过小资生活的混血女孩被迫成长,拯救家园并顺便成了神的故事。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8(东周列国卷8):见龙在野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8(东周列国卷8):见龙在野

    汤小团他们不但帮助蔺相如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还各自拥有了一把神奇的宝剑。最后,历经千难万险,他们找到了秦始皇,可小时候的秦始皇却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 琉璃灯之守灯人

    琉璃灯之守灯人

    墨家家主向来活不过二十五岁,因为一幅忆南图,被帝江附身,原本只还有四年的寿命,现在却只还剩两年。得知琉璃灯后,便踏上寻找琉璃灯的路程。上古神兽的现世,消失了一千多年的家族再一次出现,各个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又将揭起怎样的风云!一幅画,一盏灯,一个人。画中人,灯中魂,无心人。守灯人,琉璃灯,无魂人。据传每一位家主的身上都继承着五大神兽的血液,背部更是有神兽的图腾,各自身上都怀着不同的本领!烽烟四起,远古传说,神兽觉醒,风云突变!回到战国时期,或许是唯一的出路,或许是没路——
  • 青天启

    青天启

    何为运道?何为天数?欲问青天寻真意,上下求索缘何启?以不屈之心,开启无悔一生!
  • 修界最强赘婿

    修界最强赘婿

    今时吾乃凡夫子,唯有依坐平地望;来日若能登九霄,必定只手遮苍穹!——大道乃定,天命所归?出身卑微,灵根低下,孤儿不配仙子青睐?笑话!今日之耻辱,来日让尔等跪下唱征服!待世人醒悟,却发现当初眼中那个不值一提的跳梁小丑,早已一骑绝尘,睥睨寰宇内外!穿越混子荒无道,修行夺宝两不误,若说乃是小人物,搅动风云天翻覆!
  • 搁浅

    搁浅

    我们八驿镇紧靠松花江,曾是北方驿道上的一个站馆。镇上很多人都是站人的后代,可许建来却不是,他家是后来从外地搬来的。离开八驿镇三里多地,有一座省属监狱,他老爸就在那儿上班,管后勤伙食一类,也穿警服,来回骑车子,从街上日日地驰过,那也是很抖精神的。监狱系统的人归省里统一调动,忽而这忽而那,自己说了不算,一纸调令,许老爸就来了。还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建来的妈妈就病故了。我们都记得当时出殡的场面,许建来手上撅着一根雪白而琐碎的灵头幡,哗哗啦啦地飘拂在劲飕的秋风里,走着很规范也很僵硬的步子,就像仪仗队里的新旗手。
  • 全能经理人

    全能经理人

    2004-05赛季,洛杉矶F4轰然解体,奥尼尔东游迈阿密;连续加冕两年得分王却无法突破首轮,麦迪远走休斯敦;纳什去太阳,卡特赴篮网,这一年的NBA格局大变,硝烟四起。看被神(zuo)秘(zhe)力量附身的柯艾梦回2004开启属于自己的神奇之旅。
  • 重生沙奈朵

    重生沙奈朵

    穿越到精灵宝可梦的世界成为精灵沙奈朵本以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