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9600000003

第3章 自由的沃野(2)

比如:对于一个方形的东西,老师已经说明了其中一个角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类推出其他三个角的样子,这就表明学生还没有完全领会,这时,教师就不宜多讲。如果硬要讲就是灌输,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不仅如此,以灌输为主的课堂还会给人一种压迫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但不主动“修身”,反而会产生反抗情绪。

当然,“修身”是个体的行为,因此,孔子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的反省还应该追求立言与立人的和谐统一,正所谓“察其言,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好的教育需要真诚反省,追求立言与立人的和谐统一,而真正好的教育才是“可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余秋雨.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傅佩荣.国学的天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苏格拉底:由思抵达诗意栖居

苏格拉底和孔子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他们都是强健的“拯救者”,都选择了从教育入手拯救未来。如果说孔子寄希望于“仁”,那么苏格拉底则信仰“理性”。这是苏氏教学的灵魂,也是教育家与普通教师的区别所在。

苏氏教学的灵魂

苏格拉底生活在处于社会危机中的古希腊。有着巨大“救世”热情的苏格拉底是怎么做的呢?

在没有行政资源的情况下,他认为教育是“救世”最好的手段。无论身在何处、面对何人,他都是为“救世”而教人,是不收取学费的义务教师,所以,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但是他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教学场景。

有一天,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衣着不整,光着脚板来到市场上。他拉住一个从他旁边走过的人,说:“劳驾,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要向你请教。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但什么是道德呢?”

那人回答:“做人要真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规范。”

苏格拉底问:“你说道德就是不能骗人,但是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敌人,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答:“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在与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将领为了鼓舞士气,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这个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答:“战争中无可奈何才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骗人。”

苏格拉底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父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病了,又不愿意吃药。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不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判断。那究竟要用什么来判断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被弄得毫无办法,只好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你让我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本身’,帮我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明白的问题。我对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这句话与“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辙,就是说在不同的语境下“道德”有不同的含义。可想而知,那个回答苏格拉底问题的人一定觉得莫名其妙。

这就是典型的苏式教学,后来被人们归纳为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我们仿佛看到苏格拉底晃着脑袋,行走在花园广场、街头巷尾,斜睨着行人,嘴巴从日出到日落说个不停。

苏格拉底主张“尽可能摒弃思想与眼睛、耳朵及身体的其他部分的联系”。他认为只有依赖心灵的沉思,才能够达到“认识的实在”。在苏格拉底看来,所有的语言只有经过心灵省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语言,如道德、正义等。

苏格拉底不仅孜孜不倦地在街头巷尾滔滔不绝地演说,还用行动乃至生命来践行自己的言说。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把自己看做是上帝赐给雅典的一个礼物、一位使者、一只牛虻,其任务就是整天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们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从而改造人们的灵魂,达到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和孔子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他们都是强健的“拯救者”,都选择了从教育入手拯救未来。如果说孔子寄希望于“仁”,那么苏格拉底则信仰“理性”。这是苏氏教学的灵魂,也是教育家与普通教师的区别所在。

认识你自己

如何引导人们获得知识、获得美德、获得幸福?虽然因材施教是孔子与苏格拉底共同的选择,但苏格拉底更强调“认识你自己”。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他还非常潇洒地面对众人进行演讲。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经过学习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城邦的领袖。比如,在一条船上,最熟悉航海的人才能做领导;纺织羊毛时,妇女应该管理男子,因为妇女更内行。因此,苏格拉底决定开导一下这位并不专业的青年。当然,整个“教学活动”是苏格拉底深入研究后精心设计的,其核心就是引导格老孔认识自己。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了格老孔,故意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这个话题选得非常好,正是格老孔感兴趣的话题。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这次“教学”不是从“讥讽”开始的,他创设了一个话题情境。

“是的,我是想做城邦的领袖。”格老孔答道。

“那很好!这是一桩好事。如果你的理想能够实现,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你甚至会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段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苏格拉底替格老孔勾勒出美好的愿景,另一方面,为格老孔认识自己奠定了基础。认识自己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格老孔听了苏格拉底的这番话后很高兴,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停了下来,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接着说:“但是很明显,格老孔,你如果想受到人们的尊敬,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接下来,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如何作贡献。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而实现富裕的途径是增加税收。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说,自己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治国和治家的道理一样。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具体说出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不断地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加你叔父家的福利开始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我一定对他们有所帮助。”

苏格拉底笑着说:“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让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

这次“教学”以“讥讽”收尾。对于格老孔而言,此时的“讥讽”无疑是一味清醒剂,让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其实,一切思考都应从这里开始,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是智慧的起点。

人们对什么无知?对最重要的事情,即灵魂的事情。人们平时总在为伺候肉体而活着,自以为拥有的那些知识,说到底也是为肉体的生存服务的。因此,必须让人们知道,他们对最重要的事情其实一无所知,从而使他们内心产生不安,开始关心自己的灵魂。“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苏格拉底用它来解说教育的使命。

我们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你自己,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

显然,年轻的格老孔并不了解最内在的自我,在不知道“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的情况下,竟然要做城邦的领袖,这是不理性的。苏格拉底就是要让格老孔回归理性,认识自己。

“回归理性,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你的灵魂,这才是你身上最神圣的东西,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现在的教育,强调认识他人、历史、自然乃至世界,但很少关注认识自己。或许,这是当下教育最重大的缺失。

苏格拉底是怎样让格老孔认识自己的呢?整个“教学活动”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因需而教。

回到现实生活中,认识你自己,这也是苏格拉底对当今教育的忠告!

语言首先是一种精神力量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可以说是一堂跨越时空的“公开课”。在柏拉图的描述下,苏格拉底以一个受崇拜的英雄、一个俗世的圣徒的形象为后世所敬仰。

在申辩的开始,苏格拉底面对的是作为整体的雅典人。这发生在原告陈述之后,原告的言语方式基于悲剧诗人(美勒托)、演说家(吕康)和政治家(安匿托士)的风格,因而是修辞性的,雅典人已深深地沉浸在修辞之美中。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面对的是由五百多名普通民众组成的审判团,最后的判决结果是由票数决定的。显然,影响审判者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没有必要说真话,只要让民众相信你是在说真话就够了”。

苏格拉底并不是不理解这一点,但他一上来就表明自己要真实地表达自己。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很有力量的。美勒托等人是以“不敬国家的神”和“腐蚀青年”的名义来起诉他的,让我们来看看苏式的“反讽”。

他问美勒托:“你说我腐化和误导青年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美勒托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有意的。”

苏格拉底讥讽道:“谁都明白和坏人接触是不好的,如果将自己接近的人引诱变成坏人,自己岂不是情愿接触坏人而受害?明白此理的人还去这样做,显然精神不正常,不正常的人怎么会是有意的?”

他又问美勒托:“你说我不信国教,那么我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

美勒托说:“当然是无神论者,所以要问罪。”

苏格拉底讥讽道:“可你还指责我引进新神,并因此控告我腐化、误导青年,这不正说明我是有神论者吗?”

这样的“讽刺”本来应该是十分有力的,但引起的却是阵阵骚动和哄笑。他的“助产术”在美勒托等人面前只有失败,因为在情感上已有许多人拒绝相信苏格拉底。这也使我们明白,苏格拉底教学法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运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第一,受教育者必须都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第二,对所讨论的问题,受教育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与知识。

五百多名水平参差不齐的平民,无法将思想与眼睛、耳朵及身体的其他部分分开,但构成了审判团。

苏格拉底说明了自己为何不向审判团求情:求情意味着违背自己的“内心”,求情的语言是不正当的,因为它不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所有语言在此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被判决死刑后,死亡也变成了苏格拉底的言语方式。

申辩失败后,苏格拉底总结道:我每日讨论道德问题,省察自己和别人,原是于人最有益的事情。可是,一天之内就判决死刑案件,时间太短,我已无法让你们相信一个真理了,这个真理就是“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无数个成功案例再加上一个经典的失败案例,似乎都表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语言首先是一种精神力量”。

灵魂是精神力量栖居与生长的地方,语言则是滋养精神力量的源泉。在关于道德的经典案例中,苏格拉底在不断地提问,也是在不断地“助产”。当学生的“眼睛、耳朵及身体的其他部分”不再与语言联系,唯有灵魂与之相对时,思想已经产生,所以说“道德就是道德本身”,剩下的就要“那个人”自己去感悟。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确切的答案,而是精神的历练。

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的教学其实就是海德格尔说的“由思抵达诗意栖居”的教学。我确信,语言不仅是教育的外壳,还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塑造美好的人性作为社会的第一目的,那么21世纪是教育学的世纪,也是语言学的世纪。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再复.存在的“最后家园”[J].读书,2009,(11).

[2](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美)罗纳德·格罗斯.苏格拉底之道[M].徐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 山西省情报告(2014)

    山西省情报告(2014)

    本书以研究和展述201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重点,兼及当下省情战略、基本地理历史,是一部从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动态研究山西省情的探索之作。本书分省情战略、地理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比较、区域发展、大事记要六个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对当下山西基本省情特别是2013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省情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认识和把握动态发展变化的山西省情颇具参考价值。
  •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印第安王妃

    印第安王妃

    一个中国女孩跨越到十八世纪北美印第安大平原的传奇经历……纯朴的生活环境、英俊的情人、凶残的敌手、纠结的历史背景、她自己身上神奇的变化……对北美印第安世界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尽情阅读,不感兴趣的可以通过此小说领略美景、美色,培养兴趣~~本小说是架空历史,作者天马行空无限发挥想象力,拜托历史研究爱好者莫要对文中某些描写发出质疑。
  • 无常

    无常

    《无常》内容提要:这是四个发生的黄山的故事。故事之一,一个似是而非的武侠复仇故事,阐述剑道与人,玄妙而哲理;故事之二,讲述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纷纭世界背后的色与空,好看而有意味;故事之三,一则佛学公案,叙述一个女子禅定与悟道的过程,空灵而静谧;故事之四,描述美与生命、现实与幻想、生命与死亡,飘忽而不确定。四个故事,各自成章,似乎又有某种不确定的轮回相联系,组合在一起,模糊时空的概念,提示人生的意义和疑问。
  • 王牌夫人实力上位

    王牌夫人实力上位

    第一次见面,是她从天而降,随后暴力开打公子哥。于是提出了要求,“私人保镖,薪水你开。”“薪水?”“钱。”“二十万两!”“成交。”莫同:“???”这是啥情况,白少居然主动邀请女人当私人保镖?……“和我结婚。”站在旁边的莫同,惊愕又怪异,白总,你的求婚开场方式不对啊?!“嗯!”莫同:“!!!”卧了个大槽,现在求婚都那么简单的么?
  • 万花筒从声之形开始

    万花筒从声之形开始

    新书《从雄兵连开始骇入无限》已发布,欢迎移步观看。穿越到火影位面宇智波一族的九夜,在惨经灭族之夜时,意外激发了万花筒,被一个特殊的瞳技带到了了声之形位面,以此,一段穿梭诸天的旅程,悄然开始…群号:878675270新书《日综店长生涯》,欢迎大家观看
  • 神医毒后绝世大小姐

    神医毒后绝世大小姐

    23世纪的至尊神医:毒医鬼玖,一朝穿越到一个落雨国的洛家的大小姐──卿落玖的身上,灭莲花,虐渣男,嫡母看她不顺?分分钟把你堵的脸色发青,渣男来找茬?哼,落玖霸气来袭,揍他,虐他,威胁他,看她如何玩转全局!他,身份神秘,实力强大,冷酷无情,却唯独对她温柔相待,两人相遇相爱相知…….
  • 墨雪星空伊南溪

    墨雪星空伊南溪

    (又名你教会我爱)墨翎雪寒假的时候在得到暗恋了十三年的男神消息中反复横跳还没有缓过来,结果开学被某校草缠住了。见到某校草第一面,某校草:“我见过你。”墨翎雪表示我们认识吗?见到某校草第二面,墨翎雪被他堵在女厕所,“小姐姐,加个微信。”结果反被墨翎雪壁咚。见到某校草第三面,他直接当着全校的面说:“墨翎雪,我要追你。”而我们当事女主角墨翎雪表示我睡得正香,发生了什么?一脸懵!……【女A男A,前期甜宠,后期相爱相杀,男女主身心干净】
  •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倾世绝宠:腹黑四小姐

    一朝穿越,顶级特工变成了废柴四小姐。极品亲戚一堆还被太子未婚夫嫌弃。没关系,神物相随开挂,还怕活不出什么精彩吗?什么?中了魅药?某位无良忠犬妖孽男可怜巴巴的看着她。看她有什么用?这个她也不知道怎么解啊!某男妖孽一笑扑倒吃干啃净之,还咋吧咋吧嘴,他的'解药'很可口。这是一个冷漠迟钝女被扮猪吃老虎的强大男扑倒的故事。本文1对1粉丝群476123639敲门砖任一角色名都可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精选了四十多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所选篇目皆出自于名家,语言优美,意义深邃,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同时本书的内容广泛,包罗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
  • 无主空间

    无主空间

    数个轮回前,主神抛弃了这个空间。它悄悄的走了,什么行李也没带,它丢下的便是主神的宝藏……西幻的!玄幻的!科幻的!各种异能、装备、宝物,那些可以让普通人瞬间成神的强大力量。全部变成了无主之物!战争持续了很久———当大地被强者划分出区域,全新的制度也慢慢形成......数个轮回后,一个名为郝运的小偷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个空间。看似毫不起眼,最后却颠覆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