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0000000004

第4章 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2)

1951年,附中首次举行公开教学,1953年,学校开始研究“学生学习质量和负担”、“学生成绩考评办法”、“班主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问题”并召开全校研讨会。1954年,学校首次评选先进工作者。1954、1956年举办了二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展览会,就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1955年,创立教育研究专刊《附中教育集刊》,截止1958年,学校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136篇。1961年,语文组在全省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上推出教学观摩课,汇报经验,推动我省语文“双基”教育的发展。同年学校着手制定教师培养提高的四年规划,总结了颜振遥、朱维伦、王德福、王鳌、张君贤、李炳庚等6名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召开教育经验研讨会。附中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教师自主发展,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内化为教师的事业追求,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德高望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颜振遥、朱维伦、张翼键就是那批教师的典范。

文革过后,学校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钻研业务,设定固定的教师进修时间和进修小组,创立教学研究室。1978年开始,朱维伦、彭继尧编写的《数学习题集》(几何部分)、《代数学习指导》、物理组编写的《物理习题集》、化学组编写的《化学习题集》相继出版,在全国各地广为使用,影响巨大。

1979年,学校组织召开文革后第一次教育理论研讨会,重点研讨评价凯洛夫教学论思想,同时学习赞可夫、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解放教学思想。1981年组织学习讨论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的教学论思想。1980年,我校颜振遥、朱维伦、魏大久、王德福、汪康成、张君贤、刘士俊、孙荣祖、张国华等九位教师荣获吉林省首批特级教师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整体改革的开展,学校从1984年开始设立教学百花奖竞赛活动,这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能力的机会和创造的舞台,延续至今已经29届,在全省乃至东北三省形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校工作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改进了师徒带教探索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机制。学校不仅进行了学制改革实验,而且在全国率先尝试初中综合课程改革,组织教师编写9本自然科学基础教材和社会科学基础教材,经过6年的完整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研究性的教师。90年代中后期,学校承担国家教育部的重点课题,进行分层次教学、学分控制的系统选修课实验,建立了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分层次全员走班教学和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为教育部重点实验项目,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学校在国家课题运行过程中,完善和改进了教科研工作,使其真正开始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校长孙鹤娟教授文化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认为教职员工的管理角色具有双重性,教师要先于学生而明确学校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主动发展;管理过程要实现造就人的“二级传递”,要实现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的中介环节的培育,因此教师要优先发展。为此,学校坚持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的原则,需求为先、机制配套、发展为本;用文化管理的理念凝聚学校精神;引导价值追求;培育团队文化;用学校发展目标影响教师的价值选择、转变生存观念、提升人文境界、培育现代教养,理性整合学校目标与个体价值追求,使教师由自发进入自为状态,实现学校与个人的自觉全面发展。

应当说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现在从教师发展的主体看,文化管理更着重教师的自主发展,着重培育教师的教育自觉,以教师对教育的理想追求,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没有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因此,教师的教育自觉,是文化管理在附中发展的新境界,也将是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我校教师发展的主要方向。

十年来,附中进行了两轮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以人的发展性需求为主,通过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从学校管理干部评聘到教师和职员工人岗位竞聘,遵循自愿申报,全校述职,民意推选,专家答辩等公开民主的程序,以此促进教师教育自觉的提升。同时,学校在全国率先实行岗位结构工资改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报酬向一线教师倾斜,努力提高教师物质待遇,满足教师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同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引领教师精神发展需求,学校评选首席教师、标兵教师和特色教师,为教师搭设多元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的专业成长。

历经60多年的风雨洗礼,学校逐步将教师的被动发展转化为基于教师事业追求的自主发展,用学校文化引领教师发展,用学校文化濡染教师,使教师能自觉领悟和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创造性地投身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他们生命成长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五育”(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培养,建立木旋车间、无线电车间等实习基地,组织共产主义书刊推广站,测绘小组,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创造的喜悦。学校组建大乐队和田径运动队,连续多年获得长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的第一名,乒乓球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第三名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0世纪60年代,学校又提出学生四主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开设劳技、学农等社会实践,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设施设备非常贫乏的年代,仍然让学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很多老校友回忆,那时的学生夏天要在南湖学会游泳,冬天要在学校操场学会滑冰。每天晚上六点开始晚自修,同学们自由讨论,相互学习,发愤图强,每个人都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学生。而教师的讲授也是开放的,允许学生当堂质疑。老师给学生的作业并不多,但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的内容很多。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是我们60年代的老校友,他常和我们讲,他喜欢数学的原因是源于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那时他是数学课代表,老师每天在黑板上要留一道题,如果没人能解出来,课代表就必须给全班同学解出来,有时一道题要想好多天,为了能让老师出的题都有解,他自己把当时能找到的数学题都做了一遍,也因此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著名的统计数学专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学校提出了学生三自能力(活动自立、生活自理、思想自我教育)的培养;开展艺术、体育、科技、读书节等活动;成立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周六、周日的闲暇教育,开设多门类的活动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培养了一大批学业优秀、组织能力突出的学生领袖。那时学校的规模较小,每个年级只有六个班,学生都是统考进入附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强,学校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的作业很少,但教师的弹性要求很多,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年毕业的学生基本都能升入重点大学深造。

90年代后期,学校在分层走班的教改试验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并全面实施“淬砺教育”的德育工作新理论、新模式。其内容概括为:训练其行为,锻炼其意志,锻炼其精神。淬砺教育主要有实践锻炼、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炼和体育锻炼等五大途径,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学生的军营训练、学农实践、工厂参观、东北三省三校学生夏令营活动,都从那时开始历经十多年保持至今,成为学生主体性教育的主要实践活动。

新世纪开始,学校探索主体性的德育实践,强调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自主管理。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大型的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发展、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

60多年来,学校不仅在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厚经验,由于隶属大学,较少行政干预,学校自身发展也体现出独特的自主性。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科研为先导,改革为动力,质量为生命,管理为保障的原则,自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学校的精神始终是一面旗帜,引领一代代附中人,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对未来、对事业、对人生的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一直都保持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追求卓越”的信念已经内化为附中人的一种自觉品格。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一直保持着教育创新的势头,力行教育家办学:60年代,开展“一条龙”教改实验;80年代,率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综合课程开发,确立“五以”教学思想;90年代,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淬砺教育”探索;新世纪以来,学校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主体性德育策略,建设现代课程结构体系,提倡优效教学。许多做法,均开教改风气之先。60多年来,学校始终拥有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学校崇尚学术,鼓励创造,提倡百花齐放,尊重独立思想,培育自由开放的文化。为此,附中校园才学术繁荣,名家辈出;附中的学生才富于个性,善于创造,有着巨大的后天发展潜能。

正是学校60年积淀的深厚传统和丰富实践,是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使我在高阶班学习过程中,思考“自觉教育”这一学校发展的新命题。

(二)我的教育理想与追求

从哲学的意义解读,“自觉”即内在的自我发现和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它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自觉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人类自觉本质的维护与发展是自由的真实实现。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

1.自觉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新样态

人的自觉性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中也包括教育实践。自觉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新样态。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兴起是市场经济与社会民主进程的要求。重视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改革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主体性教育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6]

自觉教育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觉”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与特质,每个人“觉”的差异,不仅有先天的生理因素,更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息息相关。因而自觉教育必然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这与时代发展的趋势吻合。自觉教育充分强调学生作为发展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任何外界的条件与环境都必须与学生内在发展的自我调节相适应,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调控并改变自己,教育才能发挥其作用。自觉教育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终身教育,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必然伴随自主能力的发展和自主人格的完善,这些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的养成,高中学段起到关键作用,并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附中“自觉教育”的定位

对主体性教育的解读,是定位附中自觉教育的前提。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高中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东北师大附中的办学传统,我们把自觉教育定位为:以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为基本原则,以学生自我意识唤醒、自主能力发展、自信品格养成、自强精神的树立为主要目标,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自觉为关键,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保障,建构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维护自我、提高自我、实现自我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指引人向个人理性状态成长。我们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强调自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能得到真正的、平等的尊重,让他们的主观发展需求在不断自我创生、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并实现基本社会化。具体来说,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培养: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全面二孩的放开和去杠杆的不断加码……这些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出台和政策的转向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突发社会事件也成为新闻热点,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大规模讨论。在国际舞台上,美国重回单边主义并制定减税政策,邻国印度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或将对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AI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燃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同时也带来对人工智能的而忧虑;考古遗传学的突破或许能一举解决中国人从哪来的问题;而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是,手机支付刚提出没几年,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的足够快。”
  • 胡适故实

    胡适故实

    胡适是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外交、政治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被“冷冻”了许多年,如今却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综观胡适的一生,值得著之书帛的事情的确很多。本书将胡适主要从事或参与的17项重大史实,以及130则逸闻趣事,分为“要事”与“逸闻”两篇,借此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而多面的胡适总体形象。
  •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作为杜威经典著作之一,是他在一个大众传播、政府官僚主义、社会复杂、多元主义的时代,对民主未来所做的最丰富和最系统的思考。作者以其独特的、振奋人心的风格阐释了“公众”“国家”“政府”与“政治民主”等意涵,并且论述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展现了对公众运用自身智慧处理公共事务的强烈信念。本书有201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个版本,豆瓣评分7.4分,读者对翻译质量评价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家萌妃初长成

    农家萌妃初长成

    【已完结】一道圣旨让她家破人亡,一次追杀让她隐居乡村。奈何弟弟想要读书,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连唯一支柱也离世,唯有带着弟弟远走他乡。原以为自己可以从基层做起开一家酒楼,可谁知外公逼着自己学医、弟弟忙着为自己找夫婿,她笑着看着他们。“这位是我的恋人,太子殿下。”前有太子殿下,后有杀手大人,再来一个皇后娘娘,自己不仅离目标越来越远还搭上自己的性命。得以逃生她性情大变假装失忆,和自己最痛恨的人在一起,只为复仇。可偏偏在背后帮她的人竟是如此,“娘子,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宝宝们喜欢就收藏,自知笔力不够,有待加强,谢谢支持】
  •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透彻和清晰的阐释。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 华年书

    华年书

    行至今日,磕磕绊绊,但所执笔者,唯言心中二三事尔,聊以抒怀。至文章一道,望先哲之言,如景行行止,仰之弥高,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以笔作媒,以报恩师、父母、天地尔。前尘往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阅尽千帆,山穷水远,矢志不渝。凡此种种,苦痛有之,欣悦有之,荣誉有之,隔了一层月色往回看,不过如是而已。最是年少的一朵娉婷,繁华之外,坐忘幽篁溪涧,愿做一支荷,执笔弃花间,离经易道,一生只为你亭亭。
  • 喵生有幸爱上你

    喵生有幸爱上你

    江俊辰,就算你英俊无双,迷妹成筐,依然抵挡不了乔梨梨的魅力,即便眼下她只是一只喵…………
  •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本书共有九章,包括:人口增长的极限、农业增长的困境、过剩经济学、富饶中的贫困、无尽的黑洞、转型期经济的体制矛盾、转型经济的社会非稳态等。
  • 狼牙特战队

    狼牙特战队

    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
  • 山河碎:素手复乾坤

    山河碎:素手复乾坤

    新书《九州棋》连载中,古风仙侠,欢迎阅读~她是卫国的嫡公主,张扬不羁,洒脱狂傲,曾笑意明媚如阳光。…他是申国的落魄世子,城府极深,善用谋略,曾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世子之位,亲自去往卫国求亲。…其后风云翻覆,强大的卫国迅速衰败,凭借卫国的帮助成功登上君位的申国世子羽巧施手段得到一纸退婚书,并最终联合别国攻进了卫国。…当山河破碎,她又将如何用一双纤纤素水,再复立乾坤?…当国仇家恨阴郁了那夜如水的月光,她也许再不会记得云雾节时的巧遇,他们成了命定有缘之人,那时月光和灯火交织起来,照亮了他一身白衣纤尘不染,身姿挺拔翩然而立,恍若谪仙一般。…她也再不会承认,只是那一眼,便悄悄沉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