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4600000007

第7章 遭遇“熊娃”——“斗法”!(6)

可是,我发现,这孩子眼圈红的频率越来越高,不是暴风骤雨般的大哭,就是长时间的抽泣。我心里暗叫不好,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如果我还是一再地退让的话,那么我会失去一个好学生,而他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退步得更快。更让我担心的是,由于他的原因,班里很多学生都爱上了哭,总喜欢在我面前哭泣,可能他们以为这样,老师就可以“放”过他们了。

和小洋的父母沟通后,我发现,家人对小洋特别溺爱,什么都是小洋优先,所以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一点儿困难时,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只知道以哭相对。

我告诉孩子的父母,爱哭虽然不一定是坏事,哭可以减轻压力,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但是孩子动不动就哭,这种“哭”就有问题了。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向大人求助,不帮他他就哭,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对孩子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这件事情我相信你自己可以解决。”有时要适当离开,给孩子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小洋的父母也同意了我的说法,愿意改进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自然是我使“绝招”的时候了。我想,我最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强化小洋哭,不能因此给予孩子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批评等,要跟他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斥责,也不无原则迁就。

机会来了!放完小长假回来,我开始教孩子们写作文。理清作文思路,交流完所写题材,大家刚刚打开作文本开始动笔,就有一位学生轻轻提醒我说:“老师,小洋又要哭了,你看……”循着他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小洋控制不住地开始撇嘴,脸上是“阴转雨”的节奏。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等我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哭得更厉害了,无声的哭泣已经变成了小声的抽噎。我轻轻地唤他出来,因为怕影响其他同学写作文。这次我没有再纵容他,而是神情严肃地告诫他:“小洋,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真的遇到什么问题要讲出来,而不只是哭,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经常把眼泪挂在脸上的孩子,那是不勇敢的表现……”

小洋不理我,还是哭个不停。我知道,现在所有的劝慰他都听不进去,我决定不再哄他,而要冷处理一下。大半节课过去了,小洋看看没有人再来给他台阶下,他左右为难。终于,他忍不住走上前,对我说:“老师,我不知道作文开头怎么写,你能不能再教教我?……”这回我点点头,夸奖道:“你看,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说清自己为什么要哭,这样我们才能帮你呀,要不,你一直哭,就算哭到天昏地暗,大家还是不明白你到底要什么,对吗?”小洋抹抹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

之后,当我观察到小洋有不良情绪出现时,总会适时地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如:“今天小洋表现非常好,不再是以前那个爱哭的孩子了,是个小男子汉了,老师更加喜欢他了。”有了正向引导,小洋的眼泪刚刚在眼眶中转了两圈,就又收回去了。半个学期下来,教室里居然没有再听见他哭泣的声音,真让人欣慰!

常言道“笑比哭好”,拥有乐观开朗的心态能让人充满活力。为“哭触包”寻找到治疗爱哭毛病的良药,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让他拥有阳光的心态,在微笑中度过每一天,这其实也是一个老师真正的快乐所在呀!

两个“冤家”握手了

俗话说得好:时间长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孩子之间交往,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摩擦、小碰撞。矛盾的起因,无非是一些学习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的小误会造成的。

发生了矛盾或纠纷,“官司”告了过来,班主任又怎能坐视不管?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常的做法是:将争吵、打闹的双方叫到一起,先了解事发的缘由及经过,然后依据校纪、班规作出评判,对过错方一通批评教育,最后设法让争执双方来个握手言欢……

一般来说,孩子间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官司”,对我这个经验丰富的老班而言,采取上述方式,再加上教师的威严,能很快平息事端。

可是,我却在班级里遇到了两个三天两头闹矛盾的“小冤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小宬和大缪平时特别不投缘,一直对着干,处于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状态。

这天,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告状声了:“老师,出事了!小宬和大缪又打架了……”这个孩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围过来:“老师,是大缪不对。”“不,是小宬不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说着,并把两个打架的男生推到了我面前。

我向学生们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回教室,再看看两个孩子,那架式和眼神,明显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似乎还要继续打下去。

“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

“他先动手打我……”

“他先打我……”

“他先骂我……”

两人互不相让,各自为自己找着理由,看那架式我觉得心平气和的劝解是没有用的。

我连忙示意他们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我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谁也不要讲话,各人把今天打架的前因后果想一下,想好了,请以‘我错了……’为开头,向老师说明情况。”

15分钟后,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脸上的怒气比刚才少了很多,仿佛还带着一脸的懊悔,我示意他们开始讲。

“我错了,我不该骂他,其实他打得一点儿也不痛,我不该还手……”

“我错了,他其实也是骂着玩,我不该先动手打他,我应该叫他以后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

见他们俩都主动地认错,我马上说:“是啊,同学之间的矛盾事实上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真的很伤感情。凡事要多替他人着想,找自己的缺点,这种伤感情的事就不会再出现了。”两个孩子点点头,并在我的提示下握手言和了。

原以为这样协调过后,两个孩子可以“冰释前嫌”,没想到,这只是风波暂时平息罢了。

没过几天,他俩又为了一丁点儿的事大打出手。大缪居然把小宬的脸抓破了,两道明显的伤痕,看上去甚是醒目。我气不打一处来,就对大缪说:“你自己看看,这小宬的脸都被你弄成了这样,没王法了是不是?”

大缪却翻起了旧账——昨天,自己的书曾经被小宬踩了两脚;前天,自己的衣服被小宬用水彩笔画了两道;上周,自己被小宬踢了一脚……这些日积月累的小事情成为了导火索,似乎这天是大缪情绪的总爆发。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眼看上课时间要到了。于是,我赶紧进行了“同学之间要……不要……”的一通批评教育后,将小宬带到医务室去涂药水。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化解了,不曾想,放学时小宬又跑到我办公室来,告状道:“大缪很是不服气,对我说,以后咱们走着瞧!有本事你去告老师呀!我谁也不怕!”

赶去教室一看,大缪已经放学走了,我决定第二天再来处理此事。当天晚上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认为大缪放出这样的话来,表明我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未能使其心悦诚服,说明他已经作好了对抗老师的心理准备。我感觉靠“威严”,继续用老一套恐怕不能奏效,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别的解决办法。

从大缪的反应来看,我的批评教育已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如果我继续插手此事,这两个孩子间的矛盾可能要进一步加深。两个孩子总是这样闹别扭可不行,要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关键所在呀。

我问小宬:“大缪这次为什么要跟你闹别扭?”小宬告诉我:“他抄黑板上的题目时,站在了讲台的前面,我大声叫他下来,他不肯,我就上去拉他,他很生气地挥手打了我,于是我们俩就扭打起来了……”

我点点头说:“大缪的确是脾气有些急躁,各方面表现也不是很好,你平时要多尊重他一些,不要看不起他。如果你们两个人平时关系很好,昨天你要是先用商量的语气跟他讲,也许他就自己回座位上去了。”小宬可能认为我这番话有点儿偏心眼,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我又接着说:“你提出要大缪回座位抄题目的要求,老师认为完全合理,但是老师认为你是个大孩子了,应该逐步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了,很多问题只要肯动脑筋,总有办法解决!你脑瓜这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想出办法自行调解好这件事情!”小宬依旧待着不肯回班里,不服气地说:“你是老师你才这样说!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家伙动不动就要打人!”我鼓励他想想办法,再试试看,不行老师再出面解决。

过了一天,小宬前来向我汇报,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问题解决了!”我问他是怎样解决的,他说:“大缪之所以要走上讲台去抄题目,是因为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留的作业。我说我可以念给他听,或者我抄完,把本子拿给他抄,让他以后不要站在上面挡着我们的视线,他一高兴,就同意了……”

此事的处理结果我十分满意,我在班上表扬了这两个孩子能够主动自行化解纠纷、矛盾的做法,并顺势引导说:“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同学间有了矛盾应先冷静下来,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自行化解?该怎样化解?产生矛盾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要相互谦让、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遇事要三思而行,不能动辄就用拳脚来解决,那样只能将矛盾越闹越大,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打那以后,这两个“小冤家”再没有发生什么冲突,相处甚洽,教室里一片和谐。其实,面对学生间的矛盾也好、纠纷也罢,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教会孩子们自行化解矛盾的一些方法,这样不仅他们可以从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我们也能省去许多“麻烦”,不是吗?

“唱反调”的孩子很特别

鲜花和掌声,人人都喜欢。当人们听到赞同的声音时,往往心里很高兴,而听到反对的意见时,心里难免有点儿疙疙瘩瘩,甚至会勃然大怒,失去理智。

老师也是一样,最不喜欢的就是学生总跟你“唱反调”。

可是,如今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思想也特别活跃,想要让他们一个个都附和老师的想法,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一群同事聚会时,都开始吐苦水。最郁闷的是和我同龄的朱老师,她教一年级的娃。本来,一年级的孩子是最好哄的,只要给他们戴戴高帽子,发发小红花,孩子们立刻两眼放光,坐得笔直,听着老师的指挥,一起学文识字。

这天给孩子们讲《春笋》一文。可这帮娃超不给老师面子,一个个唱起了“反调”来。朱老师刚拿出春笋的实物,教孩子们读“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个孩子就叫道:“老师,不对,不是浅褐色的,你手里的春笋应该是深褐色的!”另一个又接话:“而且,我觉得它不像嫩生生的娃娃!”刚平息了这个“插曲”,朱老师甜甜地问:“小朋友们,春笋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多可爱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好吗?”结果,居然有一个孩子摇着头,大声嚷道:“不——好——”这可让朱老师尴尬极了!偏偏这天校长来听课,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下不了台呀,唉!

对于她的苦恼,我们只能表示同情。毕竟,现在哪个班没有这么一两个“唱反调”的孩子呢?就像我们班,刚一开学,就有调皮的娃和我唱起了对台戏。

思品课上,我给孩子们介绍什么是“私塾”,谈到过去的年代,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读书的机会,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女孩子几乎没有上学堂、进私塾读书认字的可能。突然,一个娃跳了起来,兴奋地大叫:“太棒了,我要是女孩就好了,不用上学太开心了!”全班笑得前仰后合,一节课就这样被搅和了。

课后,我问这个孩子,他挠挠头,说:“说着玩的,开玩笑罢了!”十来岁的娃,正是调皮的时候,也不便和他们真的计较什么,我就提醒他,不要在课上乱开玩笑,这样会影响大家的学习。

没想到,教室里这样的孩子还不是一个两个。

语文课上,教《花瓣飘香》。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她为了让生病的妈妈感到高兴,偷偷地到邻居家的阳台上,轻轻地摘了一片花瓣。邻居看见了,问她为什么要摘花,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女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读到这一段,我问孩子:“为什么说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呢?”一个孩子大叫:“我知道!因为小女孩晓得只摘别人家的花瓣,不摘自己家的花瓣,真是太懂事了!”这是什么逻辑?我赶紧“拨乱反正”,才将孩子们的言论扭转过来。

同类推荐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热门推荐
  • 比目鱼的眼泪(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比目鱼的眼泪(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马孝军创作的《比目鱼的眼泪》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找个理由留下来陪你》、《妈妈和一部老电视剧》、《丢弃在车里的爱情》、《把爸叫叔》、《杀人烟》、《逃犯阿里》、《先生是艺术系毕业的吧》、《疯狂吃减肥药的女人》、《隐私》、《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当官的优选收获》、《一种女人》、《爱心人士》等故事。
  • 蠡海集

    蠡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天王

    精灵天王

    少年重生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卡洛斯地区小黄瓜的哥哥,一路高歌猛进,成长为精灵天王的故事。(开新书啦,《宝可梦世界的修仙者》,来看看呗。)
  • 豪门重生之新欢

    豪门重生之新欢

    遭人陷害,她是恶魔的禁脔,前一刻他还温柔的说,“以后我的孩子都由你生可好?”后一刻就残忍的笑道,“我要结婚了。”对象是她的姐姐。她亦冷笑,“你毁了我的一生,我会留下你的孽种?”他结婚当天她要打掉他的种,却不知别人想要的是她的命。烈火熊熊,含恨而终,一朝醒来却成了本城首富的千金小姐。传言司徒千金国色天香,却是个刁蛮任性的废柴,殊不知她装柔弱,扮乖巧,整后母玩庶姐,游刃有余。丫的,司徒千金这么小竟然订婚了,未婚夫还是个坐轮椅的病秧子大叔,靠,能不能再狗血点。不过这大叔在云家的日子貌似也不好过,好吧,念在夫妻一场,她就帮帮他吧。只是谁能告诉她这温柔无害的男子竟然是披着羊皮的腹黑狼,扮猪吃虎,坑蒙拐骗赖上她的床…
  •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

    特邀复旦名师陈引驰教授率团队为重难点字词进行注音、注释,并对全文进行全面深入、通俗易懂的赏析,扫除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帮助1-12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更好地掌握古诗文,在生活和写作中更好地应用古诗文。
  • 神裔史诗

    神裔史诗

    每当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你之前的路就会消失。从始至终你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名为命运的东西。最近更新不稳定,主要是工作较忙,还望见谅~
  • 我的外挂是起点读书

    我的外挂是起点读书

    张秋寒,点开这本书【本书配合起点读书app使用更佳】————————以上其实可以不用在意,下面才是简介的正文张秋寒捡到了一个手机手机里面有一个起点读书appapp里面有一本同步连载中的《我的外挂是起点读书》而诸位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就是张秋寒的外挂。
  • 重生之金牌游戏大亨

    重生之金牌游戏大亨

    游戏公司的程序员杨明一不留神穿越到了90年代初,满脑子的游戏开发经验居然成了超越时代的“独门秘籍”!90年代初是个好时候啊!除了任天堂之外,电脑游戏产业居然是一片荒漠!这下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魔兽,暗黑,星际——什么?你问暴雪怎么办?不好意思,那是我的子公司!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卯上蛊惑妃:邪女戏悍夫

    卯上蛊惑妃:邪女戏悍夫

    她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夺命修罗,生性妖娆且轻狂,一朝穿越成将军府惨遭灭门的小姐,被逼隐姓埋名,他是龙腾国的寒王,性情刁钻古怪,更是视女人为毒瘤,在他与她角逐的游戏里,一颗春心刚开始萌芽,蓦然发现她身边何时出现了众多追求者?额冒青筋,霸道扑倒她:“女人,你享占了我的身体,胆敢勾搭其他男人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