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4600000008

第8章 遭遇“熊娃”——“斗法”!(7)

而《金子》一课,讲了一个叫彼得的淘金者在萨文河畔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那儿,到别处去谋生。但这时他发现了致富的机会——在这个肥沃的被人翻掘了无数遍的河床上种花,最后由此得到了“真金”。刚读完这篇课文,有娃就在底下嘀咕:“骗人的文章!”我一愣,教了三遍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于是,我让这位孩子好好说清楚。结果,他反问我:“老师,彼得在六个月后,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还想着种花,花又不是一天可以长大的,他靠什么生活呢?”这倒是把我问住了。也许,这是教材编者所忽视的细节吧!

教到《鹬蚌相争》,一孩子居然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故事编得太假了!”我让他起来说说原因,他撇撇嘴,解释道:“你看,鹬和蚌的嘴巴都相互钳制着,它们居然还能喋喋不休地争论,彼此威胁,老师,你说这可能吗?”好吧,我也只能点头表示,这个寓言故事编得是有破绽。

渐渐地,我不再讨厌这些有“特别”言论的孩子了,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反调”都是他们求异思维的展现。只要不是出于恶意,我都以积极的心态坦然接纳,并适时引导。

这天,又冒出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我读了一篇文章《妈妈的账单》给孩子们听。文章主要讲的是: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却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妈妈给他的账单——妈妈列出所有为他的付出,但后面的报酬都是0芬尼,这使他羞愧万分。我问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妈妈的付出是不计报酬的!”……我微笑着点点头,告诉他们:“你们看,妈妈这份职业是没有退休的一天,也没有工资所得。孩子们,让我们珍惜并感恩这份母爱吧!”话音刚落,一个孩子就坐在下面自言自语:“谁说的,我妈妈就会有工资的!”看他不以为然的样子,我认为这位“反调哥”肯定没弄明白意思,便解释道:“你要知道,妈妈的工资其实是妈妈另外工作的所得,而做妈妈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没想到,这位孩子对我说:“老师,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妈妈会有工资的,那是因为以后我挣了钱,一定会给妈妈一部分,让她觉得做妈妈不是只有付出!”从十岁的孩子嘴里听到这样一番话,怎不让我感动?顿时,我和全班孩子一起为这个懂事孝顺的娃热烈鼓掌!

静下心来想想,如果在那一刻我没有冷静地追问,没有耐心地聆听,也许我就会误解一颗善意的心。所以,我们不要以以往的“经验”来推断孩子的行为,也许你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孩子“问题”的表象。

有时候,对于同一个问题,当我们与学生发生分歧时,往往会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其实,老师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请不要太固执己见。学生与我们唱反调时,只要不是无理取闹、娇纵放肆,就一定要耐心听他“唱”完,要让他把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当学生把意见表达完之后,再同他讲道理,指出他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也要认识到,爱唱反调的孩子往往也是有个性的孩子,是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的人。善待跟自己唱反调的学生,蹲下来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的心语,我们会获得更纯净的快乐,更持久的尊重。

“溜出教室”真人版游戏的挑战

班级里人数有点超标,46个娃,分了四组,从前顶到后,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而智慧的“老班”,在安排学生“分布”的时候,自然是动足了脑筋——上课容易走神的,靠着讲台坐;喜欢讲话的,搭着文静的孩子坐;个性倔、脾气大的,让他们相互“敬而远之”;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旁边自然是学习标兵“一对一”……还要兼顾高矮和视力。我和教数学的副班主任王老师好一通商量,才把座位排定。

自然,能坐在最后一排,又是角落里的孩子,自然是老师放心的对象。他们一定要具备以下优点:上课不溜号,作业不拖拉,成绩中等偏上,个性文静有礼……这样才能让他们远离老师的视线。而小奕和小悦就是这样的两个女生。

小奕是我们班的学习班委,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小悦文笔优美,语文成绩从来没让我失望过,而且性格内敛。这两个女孩子,怎么看都不会让我操心。可是,有一天,她俩却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音乐老师外出开会,临时和我调了一节课。我看看课表,一下午是两节语文课连上,想想如果都教新课,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吃力,第二节课不如布置些作业吧。

做得快的孩子,半节课就已经搞定课堂作业了,他们自觉地开始做家庭作业,教室里难得一片安静,只有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的沙沙声。我也心情大好地批改着已经交上来的课堂作业。

批到一个错题,我立刻翻看封面上的名字,叫道:“小奕,订正!”跟以前一样,我等着孩子自取,又埋头批着第二本。可是,作业本始终安静地躺在我的手边,我埋头在作业堆里,又一次叫道:“小奕,来拿一下本子,错了一道,订正一下!”可是,教室里依旧没有回应。

我一抬头,咦?小奕人呢?更奇怪的是,连她的同桌小悦也不见了踪影。“她俩人呢?”我一头雾水。后排的几个孩子嗤嗤笑着,说:“溜走了!”

原来,她俩在我低头批作业的时候,猫着腰,从后门溜掉了!去干吗?上厕所?那也至少和我打个招呼呀!我有点愠怒。

等了十来分钟,终于看见两个身影从后门出现。两个娃,贼溜溜地低伏着身子,正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座位上,顿时被我抓了个现行!

看她俩一脸窘态,想想她们也不是“劣迹斑斑”的皮娃,都是好学生,没必要大动干戈。于是,我大手一挥,让她们就此事想想有没有什么错误,问题出在哪儿,交上一篇反思即可。

哪知这反思竟然让我大跌眼镜。小奕倒是认认真真反思了自己的调皮行为,并保证下不为例。而小悦,则是用生动的文笔,描绘了在我的眼皮底下偷偷溜出去那种“惊险刺激”的乐趣,洋洋洒洒四五百字,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最后还用反问的语气写道:“我已经不止一次从课堂上溜走,你都没有发现,所以我的胆子才会越来越大,而且这个主意也不是我出的,是我同桌的点子,您觉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看着这样的另类反思,我简直蒙了——这孩子居然让我好好反思她破坏规矩、偷偷开溜的原因出在哪里!

同事看到这样的反思也笑得前仰后合,认为这些00后真是不得了,不仅会钻空子,还敢挑战权威。

我冷静下来想想,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不能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因为我不能助长孩子的狡黠,让他们学会观察和分析——遇到厉害一点的教师就老实一点,遇到宽容一点的教师就钻空子。在他们看来,规则的执行力度在于执行人的威力而不是规则本身的威力。要是养成这些坏习惯很不好,长大以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带着这种习惯,要么造成自己的损失,要么让规则的可信度下降。

怎么办?我想,处理问题的第一步是倾听。陶行知老先生就说过:“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的确,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教育是一种指向理解的谈话与倾听过程。

当我找到小悦的时候,她还是显得很淡定,并没有犯了错误站在老师面前的局促感。我也心平气和地问她:“小悦,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偷偷溜出教室吗?如果课上有特别的需要,你跟老师说一声,老师通常都是会允许的,不是吗?”

这时,我觉察到小悦的脸微微一红,她用很轻的声音说:“是小奕的主意。”原来,这些00后的娃都喜欢玩一些电脑小游戏,她们听说了一款密室逃脱小游戏,叫“逃出学校”。游戏的广告语是这样的:假设你是一个被罚站的学生,你想逃出这间教室而不被老师发现,可是能走出这间教室的门就不错啦?这可怎么办呢,那就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赶快来挑战一下吧!两个孩子受到蛊惑,觉得电脑游戏没劲,还不如来个真人版的“溜出教室”。

天哪!听到这个原因,我真是啼笑皆非,这都是什么思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小学生,生性好动,若是没有规矩的限制,那还不闹翻了天。于是各种各样的规矩便诞生了。但是,在看似很“乖”的情况下,还是会暗潮涌动,破坏规则的事情屡屡发生。我看着这个充满“自由精神”的娃,心想该怎么让她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呢。

我觉得,如果是板着脸命令小悦今后遵守规则,应该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肯定不是最有效的。我要让这个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理解他人的立场,懂得自律的重要性。

我问她:“如果你是崔老师,头一低,溜了两个孩子,头再一低,又溜了两个孩子,你会怎么想?”小悦想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可把我急坏了,人都去哪儿了?”“是啊,这些孩子去哪儿了?会不会闯祸?会不会发生危险?老师一想到这儿,就会很着急,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小悦点点头。“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上课时离开教室,应该向老师说一声,这样的规定合理吗?”这回,小悦诚恳地点点头,说:“合理!”

我随后告诉小悦:“遵守了规则,就不必担心规则来惩罚你,换来的是更大的自由。比如,开汽车的人在马路上都不遵守规则,乱闯红灯,就会发生交通事故,要是大家都遵守规则,虽然有时会等待几十秒,但却秩序井然,畅行无阻。有时,遵守规则就是获得了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

听了我关于“规则和自由”的一通辩证分析,小悦终于说:“老师,能让我收回那份反思吗?我想重写一份……”

“嗯,太好了!”

其实,在我们完全适应并完善了自己教师的身份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事情,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成功的第二步。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两步,我想,教育就一定不会是剑拔弩张的对立了。

学着和自我的孩子沟通

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大缪的妈妈就跟我打招呼,说自己的孩子因为以前沉溺于《魔兽世界》这样的大型网游中,玩家大都是大人,因而大缪不太会和同龄的小朋友交流,在学校里有点儿自说自话。

果然,在班级里,大缪非常不合群。孩子们都不愿意与大缪同桌,因为他自说自话,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因为他卫生习惯差,课桌上下里外垃圾不少。

这天,我们班要去游泳馆游泳。在汽车上,座位不够,我就让个子小的孩子,三个人挤一挤,坐在双人座上。清点人数时,居然发现大缪的旁边还有一张空座位。

“这里有空位置,大家不要挤在一起了,谁愿意坐过来?”我招呼着。可是,孩子们都皱皱眉,谁都不愿意过去。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再看大缪,全然没有感觉,还是自得其乐地挥着手中的红领巾,咿咿呀呀地叫唤着。

该找大缪好好谈谈这事了。游泳课结束,在回教室的路上,我悄悄问大缪:“大缪,你想想,为什么没有同学愿意和你同桌呀?”我原以为自己的话会让大缪有所反思,结果,他满不在乎地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安排,你安排了,我不就有同桌了吗?”我顿时无语。

课上,大缪不做作业,低着头看课外书。我提醒了一遍,大缪不理不睬。我忍不住走过去,将他的书没收了。

没想到,大缪哭闹了起来:“这是我的书呀!你为什么要没收我的书!”我严肃地告诉他:“你觉得自己上课时不做作业,看课外书合适吗?”结果,大缪毫不理会,哭得躺倒在地上,拼命叫道:“为什么不可以呢?那是我的书呀!那就是我的书呀!”

一哭一闹,班级里乱了套。我彻底崩溃了!这个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与其谈话真是“苦口婆心”地“对牛弹琴”!

怎么办?我翻看着教育方面的书籍,想要寻找解决的途径。我渐渐豁然开朗,因为我发现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老师和孩子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孩子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而有效的师生沟通可按三个层次:信息交换、理解与支持、提供帮助。我开始尝试着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1)信息交换。

老师:大缪,你希望有一个同桌吗?

大缪:我想的……

老师:那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干净,上课不发出奇怪的声音,一定会有同学愿意成为你的同桌的,你愿意试试看吗?

大缪:好,老师,你要说话算话!

这样的对话使大缪不但知道了自己没有同桌的原因,而且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有个同桌的愿望和决心。

同类推荐
  • 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分别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结合作者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必备书。
  •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研究

    本书从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这一议题入手,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作者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模式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模式发展和演化到民族和主权国家形成、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才形成的,市民社会应该是对个人生活发展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并获得独立性之后,对所有个人生活领域的概括性表述。国家则代表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公共生活。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市民社会和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国家相伴而生。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是对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二分架构演变到一定阶段对整体社会状态的新概括。市民社会和国家分别体现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一般人生活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等不同的活动原则,表现出严格的区别。
  •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本书主要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沿革进行了检索性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过程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选择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全面介绍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手册”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47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声明的是,办学理念、校训等排列顺序重新进行了逻辑规范;第六部分对甘肃教育强县——会宁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一个国际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路》作者一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他曾长期担任驻外记者,在国外新闻王作岗位上当过翻译和记者,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采写新闻。他也在国家通讯社的编辑部门和领导岗位上,从事编辑业务和组织指挥报道工作。他在约60年前走上新闻工作道路后至今,始终没有放下记者手中那支笔。他当记者的经验,是在漫长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On August 18, 1814, Admiral Cockburn, having returned with his fleet from the West Indies, sent to Secretary Monroe at Washington, the following threa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听得到

    你听得到

    他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音乐鬼才,在二次元里拥有超高的人气,却向来神秘,任何人不得他的消息,不见他的真面目;同时,他也是娱乐圈里从未出现过的奇迹,以惊涛骇浪之势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一片天。她答应帮好友一件事,去照顾好友朋友谢修弋,却不知竟悄悄开启了她与男神之间的爱情之旅,在日益相处之下,她猛然发现,自己喜爱了多年的古风翻唱圈以及CV圈的男神Djay,竟是自己眼前这个面瘫,毒舌,却异常帅气与温暖的谢修弋。
  • 一篇短短的爱情

    一篇短短的爱情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爱情,在离开了她之后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 幻想世界证长生

    幻想世界证长生

    幻想世界证长生,吾舍万千而求道。……一觉醒来,钟赐成了一个小修士,时值魔潮降世,世间皆苦,无所安身立命者。劫难万千,吾唯有手中真火可证长生。【新书已发:《我必将成为神话》,求支持。】
  • 王妃弃夫

    王妃弃夫

    她叫蓝枫,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她只是在KFC看帅哥看得入迷了点,结果就倒霉的被玻璃砸死了...然后,她穿越了,跟许多小说里说的一样,狗血的桥段啊!可她并没有穿成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而是一个八岁大的小女孩儿秉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决不坐着的宗旨,她决定,她要做一个懒人,一个穿越史上最懒的人…好事不找她,坏事光顾她,这不,才刚长大成人呢!就接到圣旨要她嫁人,好吧!嫁就嫁吧,反正只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而已…但是为什么?这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啊!怎么新婚之夜这王爷就对她霸王硬上弓…☆☆☆☆☆☆☆☆☆☆★★★★★☆☆☆☆☆☆☆☆☆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是为什么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她。***王爷夫君她不稀罕,尊贵的皇帝她高攀不上...她只想找个爱自己疼自己的男人,她的老公心里不能有别人,这点小小的愿望不过分吧!可是为什么当她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人时,她却眼睁睁的看着幸福从指间溜走…丫丫在这里慎重又慎重的说明一下:关于王妃这个文,开篇不是很好...并且文有些慢热,希望要入坑和想入坑的读者朋友们抽出五秒钟想想看再决定要不要入...推荐姐的文,超好看的:《永不为妾》胭脂的‘蛊后’超级好看:胭脂的文布局严谨,精彩不容错过强悍无比的猫猫,她的更加不能错过:【傻王的嗜血冷妃】白猫黑猫推荐五毒阁精彩好文:《禁锢至爱》没见过的东家《双博士皇后》冬火儿《迷惑众相公》杖小竹《废后重生》随意风《王妃弃夫》姚丫丫***谢谢所有看文的亲,祝大家天天开心...
  • 招魂之地

    招魂之地

    三国之魂于现世再现,为所愿而战,为所欲厮杀,为己奋力争取那往昔缺憾的转圜,无休,无止……
  • 沐劫而生

    沐劫而生

    天遭横劫?竟然活不过十八岁?当兵就遇上世界大战?别怕,我有远古人工智能在手!天下我有!你说我运气好,天赋高,我偏要焚血绝根基,逆天而行!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留学回国的东方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东方煜在掌握了海岛宝藏的秘密后,决定不惜一切找到宝藏,然而纳粹残余分子和日本武士家族都派出了精悍的力量到中国来争夺这个宝藏,一场惊险残酷的宝藏争夺战开始了……
  • 长白山下好种田

    长白山下好种田

    一时善心救人,没想到竟然香消玉殒,魂魄穿越到了一个不知道朝代的时空中去。欣悦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家在长白山山下,靠种人参为生,可是日子过的却清苦的很。好在爹爹娘亲不包子,爷爷奶奶不偏心。好吧,那就全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吧。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