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5000000005

第5章 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1)

卓越教学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卓越教学不仅表现为教学理念上的卓越,也表现为教学质量上的卓越,以及教学行为上的卓越。

第一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对于传统教学和有效教学,卓越教学是一种新教学。其在理念上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基本走向:

一、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

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坚信知识教学(双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狭义教学也重视智慧的或发展的功能,但终究把这种功能视为知识的从属、附属或自然延伸。客观地说,知识教学绝非一无是处,问题在于它混淆了书本知识获得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书本知识的获得并不一定能带来学生素质的发展。事实也是如此,在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学到大量而系统的书本知识,却并未因此形成或发展某种身心素质。[1]

狭义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教学对象,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教学的根本和唯一的目的。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的习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书被窄化为教要考的书,最后陷入“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怪圈。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们的学生擅长从书本中学习,擅长解书本的习题,而不擅长从生活中学习,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

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教材”到“课程资源”体现了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2]

对学生来说,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以后,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他们学的不仅来自教材,也来自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即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的载体与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不光使用教材,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捕捉、发现、利用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注重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广泛利用校内外场馆资源,如学校图书馆、各种专用教室、运动场馆等,校外的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有开发的价值;充分运用网络来开发课程资源是时代的重要特征,要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与有效利用网络,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也是实施课程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如何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等融入教学过程,发挥自身的优势,使自身的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式进入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

总之,广义教学是面向生活的教学,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它高度体现学生日常生活的意义,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中的未来世界,整合、拓展、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

广义教学突破了“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中。总之,广义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生产和各学科中发现问题,完善知识建构,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独白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独白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系统性、简捷性上具有突出的优点,但这种教学只是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本质上是灌输性的、机械性的,而不是生产性的、创建性的,所以,它尽管追求到了效率,却放弃了意义。

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3]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教师的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活动中并影响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同样延伸到教师的活动中并影响着教师的活动,二者之间形成了融合区域,教学活动成为一种交往式的创造性活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

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对话式教学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因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不仅意味着教学观的根本转向,也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教学对话主要包括:(1)“人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一种意义阐释性对话,它是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之一。(2)“师生对话”,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意义生成过程。(3)“自我对话”,一种反思性对话,是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思。[4]从实践角度讲,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当然,教学中的对话无论作为一条“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使用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对话的滥用必然导致形式主义。

三、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传统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基础上,最终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依赖性,它表现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生成长的“力量”。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

现代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独立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从客观上讲,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向和独立的能力。独立的意向主要表现在: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反复啰嗦;自己相信自己能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叫别人提示;自己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独立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入学前一直到许许多多课堂上没有教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中独立学来的;第二,即便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才能被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据此指出,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5]。从主观上讲,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还有赖于教师的培养和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发生了相反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为此创造各种机会,从而让学生发挥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传统教学把课堂定位为知识授受和能力培养的场所,现代教学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由于“人”的缺失,传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这是典型的闷课。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却丧失了灵气和悟性。区别于知识性课堂的“沉闷”,生命性课堂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活”,表面上是课堂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

生命性课堂绝不排斥知识的授受和能力的培养,但绝不把教学仅限于认知层面,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而不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而不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而不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教学过程还应该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同类推荐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新演讲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如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昭君、苏东坡的历史观、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 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研究

    从其他学科吸取理论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译学建构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诚如杨自俭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全面二孩的放开和去杠杆的不断加码……这些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出台和政策的转向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突发社会事件也成为新闻热点,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大规模讨论。在国际舞台上,美国重回单边主义并制定减税政策,邻国印度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或将对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AI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燃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同时也带来对人工智能的而忧虑;考古遗传学的突破或许能一举解决中国人从哪来的问题;而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是,手机支付刚提出没几年,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的足够快。”
  •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婚姻生育政策外,还从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政策、人口登记与管理政策等方面拓宽历史人口政策的研究范围,力求在理论上影响并逐步改变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人口政策史当成“生育政策史”的现状,推动人口政策史研究向更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为当代人口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寂静的冬季

    寂静的冬季

    英翔的儿子英修罗在十岁生日那天前来寻找父亲。英翔惊见儿子,同时听到依露逊已逝,不由悲喜交加。修罗年纪尚小,才见到父亲,本应共享天伦之乐,可英翔病情恶化,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了……
  • 黄帝明堂灸经

    黄帝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重生:医女有毒

    重生:医女有毒

    “速速为杨妃准备生产事宜,待龙子生产之后,立即取其心血,为柔妃调至解药!”新君一声旨意下达,杨紫昕母子的命运便被注定。万人坑之中,杨紫昕死于非命,未得一片草席裹身。饮恨重生,她竟回到了三年前,可她却不再是那个单纯天真的少女,而是去过地府却没喝孟婆汤的复仇使者。“别怕,有我在,若谁敢伤你,颠覆了这天下又如何!”心已冷,霸气如他,却倾心以待。只是,恨意滔天,她只为复仇而活。可面对这份宠爱与疼惜,她该如何去面对?
  • 重生之下一战影后

    重生之下一战影后

    她撕了整个娱乐圈,撕来千亿身家、顶流老公和豪门闺蜜团……曾经的服装界女大佬,以为自己被豪门老公和影后小三害死,为报仇,也为给闺蜜实现梦想,她从一个三流小城市的差生华丽转身,靠系统一路越杀越勇……多年以后,人间富贵花、顶流男明星时钦哭着退隐了。因为他发现,整个娱乐圈都是他老婆的人。PS:故事很多反转,希望你能习惯。偏正统的爽文,拒绝对号入座。真正的宋星在下一个故事里,正在整理大纲,今年大家会看到新故事。
  • 魔剑江湖吟

    魔剑江湖吟

    何为江湖?快意恩仇!刀光剑影,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岁月蹉跎!本书初衷只为还原大家心中一个纯粹的武侠梦,描述一个纯净的江湖。讲述一懵懂少年仗剑御驴一步步揭开这江湖的面纱,舒展一副既血雨腥风,又诗情画意的古风写意江湖画卷!
  • 倾君策之帝妃有毒

    倾君策之帝妃有毒

    他说:“江山,寡人能为你拿下,便能为你舍去。”一对一宠文,女强男更强,欢迎跳坑。【霸道篇】她,秦泱王后媵侍的女儿;——可自打出生,秦泱后宫就没消停过;陪嫁?!洞房花烛夜,他撵走和亲正主,却将她这个媵侍一打横就扛了进去!“我可告诉你,我会在你的菜里下毒!”她揪着他的衣领,恶狠狠地威胁。“爱妃想同本王同生共死,本王深感欣慰。”他优雅伸手一挑,便将她的腰带挑落……【暖宠篇】他霸道,他腹黑,然在她面前,他更是温柔郎君。吃糕点呛了——“慢点……”他贴心地倒来杯茶。写菜谱累了——“休息会儿……”他揉她太阳穴。有人挑衅了——他轻轻夺下她手中的菜刀,递给她一瓶剧毒鹤顶红:“爱妃用这个,不费力气。”……然,乱世后宫独有他宠是不够的,还须自己硬气!王后妃嫔媵侍使坏?——打回去。太后无良?——那就比比谁更无良!可就连猫猫狗狗丫鬟太监都来踩一脚?——那,便看谁比谁更张狂!【传说中的小剧场】“大王,淑妃把王后的狗煮了!”“煮了就煮了吧,又不是第一次。”“大王,淑妃把太后的鸽子炖了!”“炖了就炖了吧,补补身子。”“大王……”“吃了就吃了,下回,别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啥?淑妃把七皇弟给……?!”一阵风过,某帝凌乱地狂奔而出——一刻钟后,看见秦无衣只是同人家君子对君子地坐着喝茶,这才满意一笑,顿时天地失色,春暖花开。……偏她太优秀,惹狼何其多!——任广白,钱多人美,我的钱都是你的,我的人你要也可以拿去!啊,好羞涩……——叶飞霜,天下第一庄庄主,潇洒剑客,执剑保驾护花!——战北冽,天黎国师,阴诡无常,举起蛇杖挥杀扑上来的野花!——……——……某帝怒了,后果很严重!!果断同某衣大战三百回合!三年后,某肉嘟嘟的小包子一边啃着冰糖葫芦一边鄙夷的看着那些怪蜀黍们——还是爹爹聪明,生米煮成熟饭,排再长的队也白搭!【这是一个欢脱女主的成长史,也是一个腹黑帝君绞尽脑汁的防狼史;一对一双洁复仇+后宫斗斗江湖走走顺便卿卿我我双宿双飞~】1.简介欢脱,正剧主线;内有萌宠,欢迎跳坑。2.美男多多,节操偶弃;架空大陆,考据慎入。~另:*推荐泡芙完结旧文《重生嫡女要造反》。
  • 拒绝承认绯闻男友

    拒绝承认绯闻男友

    十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忘记林可跟我说的:“你可千万别有事憋在心里,一定要大大方方的讲出来,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你就活几十年,别亏待了自己。”林可走后的十年,我时常在想,如果她还在,是不是开始了一段非常幸福的生活,也许会跟她想的一样,一个幸福的家庭,一起旅游一起做饭。我想,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和后面的好多年,林可都在我的生命里绽放过她的色彩。
  • 沈少,情深不晚

    沈少,情深不晚

    “苏语嫣,是你杀死了她,那你就代替她嫁给我吧”“沈淮南,你为什么把其他女人带到我们的婚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