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1400000005

第5章 别了,励志(3)

“财经女侠”叶檀的新书《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的读者定位不是穷人,而是超离一定阶层限制的广泛人群。这些人可以是感叹柴米油盐价格暴涨的家庭主妇,可以是工资太少而不敢回家过年的“80后”,可以是买不起高档轿车的普通中产,可以是处在转型升级压力之下的企业老总,也可以是正为财富大幅缩水而焦头烂额的富豪们。总之,这是一本写给被快速变动的中国经济折磨得有些抓狂却又无处可抓的人们。

看得出来,这本书是作者接受媒体专访的文字版。在口语化的表达中,作者有意无意地想在短时间内,讨好所有对于经济学知识零基础的受众。但是,讨好所有人,就基本上等于谁也没讨好。

“谁偷走了我的‘银子’?”这一命题,其实所有的中国百姓都会有切身感受。可是这个简单的命题,被叶檀解读得十分复杂。她不去好好解释“为什么钱不值钱了”“深层原因是什么”“普通百姓如何保值增值”,而是给大家灌输“钱在有些地方还是挺值钱”“并不是所有人都感觉在涨价”“中国与美国的收入消费水平不存在可比性”。

在“天价茅台,为谁而饮?”这种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中,叶檀则将自己定位成茅台酒业的政策顾问,充分调动了财经专业知识,指出“作为奢侈品的茅台酒具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国家抑制三公消费,让茅台为自己不透明的销售模式买单”“茅台落后的经营方式亟待转型”,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可是,这种分析跟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让大家去买正宗茅台酒保值,还是让人们嘲笑茅台四处树敌,落得孤家寡人一样的处境呢?

而在“车市价格战与经济寒冬”一节里,叶檀用短短几句话,就将没有开上宝马一类中高端车的屌丝青年,彻底排除出“中国人”的队伍。她说:“以前一提到宝马,人们都觉得那些车似乎都是富家子弟的专利,而现在好像不是这样子,更多普通人也能开上宝马车了。有些家庭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会竭尽全力为其购置中高端汽车。在购买宝马车的消费者里,24岁到30岁之间的人群占有24%的比例。在中国,一般年轻人更喜欢消费中高端车。”这句话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一般中国的年轻人都“喜欢”消费中高端车,只是他们没几个人消费得起。

几个月前,网上疯传一个消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申请个人破产”。内容称,克鲁格曼个人赤字高达700万美元。债务来自曼哈顿公寓房贷、信用卡欠款和Tiffany珠宝的店内融资。他最大的投资失误是在2007年购置不动产,交易不久就跌价40%。消息还煞有介事地评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破产“真是对经济学家的实操能力最大的讽刺”。后来,网友才发现,这个消息的来源其实是一个类似“洋葱新闻”的专门发布讽刺、搞怪假新闻的英文网站。不过,大家事后似乎并没有感觉被愚弄,只是觉得可惜而已,“谁让他们不为穷人说话,让他们也尝尝贫穷的滋味吧?”

真实的谎言

如何才能识破别有用心者编织的谎言?如何能够凭直觉判断你的孩子是不是在撒小谎?如何才能看透上司升职加薪的许诺只是缓兵之计?《看人看到骨子里》的几位作者就可以。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源测谎师、人事筛选专家、卧底特工,是维持这个庞大的间谍机构运转的核心力量。书中所罗列的各种识破谎言的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类中介机构、公关公司、大型企业。现在,几位作者将其毕生所专,浓缩成了这本《看人看到骨子里》,用轻松易学的方法,让大家掌握各类识人技巧。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自己生活了几十年,什么骗术、什么谎话、什么阴谋没见过,早就有自己的一整套识破谎言的诀窍。而且,身为社会草根,大家的日常生活只是柴米油盐,与什么恐怖主义、间谍活动、突发事件太遥远了,何必去学那些洋专家似是而非的怪招儿呢?这本书认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只是社会浅层的表象积累,只适用于某时某地某类人,一超出生活经验就彻底抓瞎。若想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升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至少能够不被坏人忽悠,还真的必须放下身段、继续补脑充电,向这几个远道而来的“和尚”取取经。

其实,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识人辨物的技巧也必不可少。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面试考官,你怎么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精确判断面试者的个人素质;假如你是服装店的老板,你怎样用轻描淡写的几句问话,就能搞清楚谁偷了店里的东西;怎么避免装修工人偷工减料,怎么判断家里请的保姆合不合适……《看人看到骨子里》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用简单却也专业的技巧。

对于媒体人来说,向受访者提出问题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受访者企图通过转移话题、重复模糊而片面的问题蒙混过关,一个专业的记者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提出几乎相同的问题,以得到满意的答案。是的,优秀的记者似乎拥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可以在模棱两可、漫不经心的误导性的回答里,直接戳中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万一受访者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对记者的背景、性格、提问方式、行文风格了如指掌,那么采访的整个过程就可能被“做局”,成了这个家伙提供虚假信息、为自己涂脂抹粉的表演秀。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连3岁的小孩都知道,可以用许多种方式撒谎。这包括,话语中的故意遗漏、半真半假、不懂装懂、答非所问、前后失调、攻击或反击模式。本书的作者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并说明如何识别并对付每种手段。很多中国人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说谎并非人类的本能,人一旦说谎,内心或多或少就会产生负疚感、不适感。大家由此判断,人不会轻易说谎。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判断,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可靠。于是,作者便指出,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感觉和假想放在一边,去认真检视对方的言谈举止。

这本书里充满了比尔克林顿、辛普森、前安然公司CEO受访内容的节选。有时,作者为了帮助大家揭穿其中的骗人招数,全力剖解这些例子时,会显得比较冗长。一则可能是因为,作者担心多数读者属于慢热型,需要一段时间的阅读浸润才能渐入佳境,一则可能是为了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厚重,以便与其他轻浮的快餐式读物区别开来。

但是,无论如何,书中的诸多技巧,只是众多识人辨物方法中的九牛一毛。屌丝们不要天真地以为,将其中的方法学到手,就能到美国中情局打工,赚点外快贴补家用。萝莉们也不要傻傻地相信,掌握了里面的一招半式,就可以练就过硬的读心术,俘获大叔一箩筐。人的心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看能否以心换心、将心比心,说到底就是尊重与自重。与人为善,必有善果,狡诈成性,必受其累。草根百姓还是老老实实做人,安安稳稳过日子,说谎骗人的机会还是留给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吧。

装睡与醒来

网络上有一篇名为《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的评论,批评时下不少人的一种“认识误区”,即“容易把网络舆情当成全部民意,从而对中国社会做出有很大误差的认知”。文章还援引网友的一句“看微博感觉明天社会就要乱了,去菜场兜一圈又发现,啥事儿也没有,一百年也不会乱”,用网络与现实的“断裂”现象试图说服读者,“网络上的中国不是真实中国的全部”。

诚然,这种观点无疑在逻辑上存在自洽性,但仔细推敲后,发现其在看似客观的外衣下却暗藏狡黠,是一套十分典型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在该文结尾,终于要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地读懂中国”了,作者却不出意料地虚晃一枪:“当一个社会不那么过度地依赖网络,不是什么都逼到‘到网上发个帖子’‘到微博上吸引关注’时,也许网络才不会那么亢奋”。照着作者的思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逆向推演:那些对由网络发出的弱势群体的声音置若罔闻,而对网络与现实的“断裂”安之若素的人们,是不是在掩耳盗铃?是不是在发挥“精神胜利法”?是不是属于鲁迅批判最猛烈的“被动怯懦的国民性”?

这篇“误读中国”的文章,不禁让人想起学者周濂的杂文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以下简称《你》)。那些一叶障目便高呼“天下太平”的人们,何尝不是聪明地假装酣睡,不想醒来?《你》一书的诸多观点,正是戳中了这些装睡的乡原们的要害。

数年前开始,“你懂的”这个感情色彩原本十分暧昧的词,以极不寻常的速度被年轻人接受。这个词的使用语境,大致可以这样描述:一件是非曲直极为鲜明的事情,最终变得模棱两可甚至黑白颠倒。当责任方给出的解释超出常理时,大家在茶余饭后谈到时,便会心一笑“你懂的”。周濂在书中分阶段再现这一过程“先是狂怒不已,然后无奈摇头,继而怒极反笑,最后则是:笑而不语”。至于“笑而不语”者,周濂猜想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早就洞彻了社会现实的丑陋、有限人生的无聊以及世俗权力的愚蠢。

可是,周濂紧接着便敏锐地指出,“你懂的”这种自我陶醉状态的危险:“‘笑而不语’者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豪,因为他们不仅战胜了怒气,赢得了快乐,而且还在相视一笑的默契中体会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优越感。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笑而不语也许克服了个体的暴力,却更大地鼓励了国家的暴力。”

不少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所谓成功人士,一听到普通百姓对现实中的不公发表议论时,总会没头没脑地甩出一句“没本事移民的,请做个良民吧”。言下之意,如果普通人有本事而又对现实不满,那就“用脚投票”,如果没本事那就自认倒霉,默认现实的不公。

针对这一类的强盗逻辑,周濂批驳道:“作为公民,我们可以用法律做挡箭牌,如果法律是恶法,还可以‘公民不服从’。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去行使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在常态生活中以良民心态逆来顺受,在情绪失控的瞬间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骂娘。在良民与暴民之间,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公民。”

“曾参杀人”“三人市虎”的典故,似乎都在论证戈培尔的那句话,“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在公共道德信仰没有确立的社会,谁掌握了“重复”的艺术和权力,谁就是王者。而在这种社会中,公民个体并不是全然没有正义的自觉,他们只是觉得“无论高贵的谎言还是冷酷的意识形态,都不必费劲维持它的表面光鲜亮丽……只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周濂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这样更可怕,因为它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谎言不再承担造梦功能,但它依旧可以让每个人继续生存在一个虚假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大伙儿集体装睡。而那些睁大双眼注视这个社会,清醒地指出其中的乖谬与荒诞的人们,就被当作了不谙世事的“傻子”。

鲁迅在“铁屋”的经典比喻中说:“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周濂则认为,其实大家都很清醒,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

网媒时代的马基雅维利

“我四处散布谎言,炒作畅销书作家,包装知名品牌,无所不用其极。我肆无忌惮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操纵网络,大言不惭地欺骗媒体,而媒体则原封不动地将谎言传播给民众。”

翻开《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Trust Me,I'm Lying),在自序中看到上面这段文字,你可能就会被这个年仅二十六岁作者的无节操“自述”弄得措手不及。充满着正义感的你也许会觉得,这类以骗为生的媒体推手,怎么还能觍颜出书,扬扬得意地自陈操纵媒体、骗取大众信任的“光辉历史”呢?

当然,如果你这样一想,甚至上网找到他的博客骂上几句,你就再次上当,中了他的营销诡计了。而如果你抛弃心中预设的道德审判,冷静地把这本书翻上几页,你便会发现其中的不少论调,还是有“过来人”的诚恳与深刻,甚至有诸多自嘲式的忏悔意味。

近几年,一些水平低劣、情节荒诞的影视剧、书籍,内容粗鄙的电视节目、歌曲刚一出现,各大网站都会带头冠以“奇葩”“二货”“神曲”等字眼,加以调侃、嘲讽、抨击。抱着看客心态的网民,一股脑儿地跟风跟帖、转帖。这些“奇葩”“二货”“神曲”很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原本在现实生活中精明无比的人们,在贡献出自己花样翻新的嘲笑段子后,意外地成为媒体炒作的炮灰。结果,网民对这类劣质作品的调侃、谩骂愈多,其关注度就越高,网上的点击率就越高,最终它们往往以小博大,低成本赢得高收入。时下靠出格言论和行为博取眼球、进行自我炒作的网络红人,也是遵循着此类法则。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骑鹤下扬州

    骑鹤下扬州

    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十四不弹: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行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不漱口。十四可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官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还根据内容适当加入了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记事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沙沟行

    沙沟行

    街头显得潮湿、泥泞,他们经过的地方到处有蔬菜腐烂的叶子。两只灰溜溜的鸽子飞过县城雨雾笼罩的上空向下跌去。环绕四围的山冈若隐若现。汽车呜呜吼叫着,驶过古老的土街,溅起雨点般的泥水。
热门推荐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身后有个影子。这不是幻觉,它就在不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跟着我,只要我转身,它就躲起来,隐藏在了一垛墙后,或是一个房子的拐角,幻觉中的影子一定脸色煞白,慌乱地喘着气。自从鄂桃花出事后,我的脑子总是出现幻觉,疑神疑鬼的,总觉得身后有个逼仄的影子形影不离。每次我转过身看时,身后空空荡荡的,除了清白的光,什么都没有。我能感觉它的存在,它等待着我的转身,只要我一转过身,它会继续跟着我。三个月前,我们小镇出了件大事,一个女税官用绳子勒死了新丰水泥厂的会计,然后弃尸在河里,当这个会计的尸体被泡成小水牛那么大后,顺流而下,卡在桥洞里,才被人发现。
  • 全职法师之同人狂想曲

    全职法师之同人狂想曲

    一位不再年轻宅男,一个被全职法师洗脑的上班族,一觉醒来...发觉是自己穿越到一个魔法世界,一个以法治社会的世界...这个正就是全职法师中的世界,一个由妖魔所主导的世界...人类存在着各种魔法文明一个穿越者的冒险故事由此开始...
  •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本书通过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的展示,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营销、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总结其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专家的精彩点评和深度分析,探寻、摸索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 中枢龟镜

    中枢龟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慕先生这有个婚想跟你离下

    慕先生这有个婚想跟你离下

    作为云城顶级财团千金宋时欢小心翼翼揣着的那块心头肉,慕家私生子慕野不是一般的有牌面。“小时欢,慕家不要我了。”——“过来,我要!”“小时欢,这里有个男朋友,是你掉的那个吗?”——“不是!”慕野眉眼微眯,咬着牙,阴恻恻的笑着沉声道:“那你最好再仔细想想哦!”宋时欢一脸的理直气壮:“我明明掉的是个老公!”华国最顶尖的权贵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同样是逆风翻盘走向人生巅峰,别人披荆斩棘举步维艰,某些人谈个恋爱秀着恩爱就过来了。这话让慕先生愁的睡不着觉,深夜更博提问: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我吃软饭上位的呢?
  • 今天七位大佬搞事情了吗

    今天七位大佬搞事情了吗

    不可一世的小公主经历了爱恨梦魇归来,在被遗弃的封印之地,与一群如星辰光辉般渺小的少年少女们相聚,散发出世人敬仰的万丈光芒。他们行事高调,张扬肆意。他们历尽千帆,不惧风雨。因为他们的相聚。一副热血蓝图徐徐展开。一个个阴谋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有人说七星战)队队长就是一个浪)荡公子不足为惧。某对手:幻神大人的幻阵和神级预判占卜了解一下?有人说七星战)对的病美人娇弱的让人心疼。某对手:七星战)队流行反差萌,暴躁美人一言不合就上机甲,了解一下?有人说七星战)队的小王爷实力太弱。某对手:小王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丹药,丹药当糖豆也是实力,场场比赛嗑药耗死你了解一下?有人说七星战)队的酒鬼美男很温柔。某对手:一声口哨响,美男号令妖兽大jun狂虐对手,了解一下?有人说想娶七星战)队的琴师小姐姐。某对手:琴声缓缓起,精神力枯竭。杀人无形大小姐了解一下?有人说七星战)队的主攻软萌可爱好欺负。某对手:都说七星流行反差萌了,小祖宗一鞭子一个钢铁大汉了解一下?有人说七星战)队的小公主花痴。某对手:长得丑的人小公主刀刀带毒玩死人。长得好看的人遇到小公主就…家当没收了解一下?前期感情线多后面七星相遇热血
  • 常喜乌谭

    常喜乌谭

    已弃坑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烂笔文!辣鸡剧情!辣鸡文笔!黑坑!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